妇科-盘珠集胎产症治-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妇所以喜也。
产后真阳不足,上气喘急,手足厥冷,或短气,盗汗自汗。大圣散(补十二)。如心虚盗汗,或睡中汗出,加味归脾
汤(补三)。气脱自汗,作夺汗论。大汗淋漓,气促肤冷,急以四君子汤补气(补四)。若阴血下脱,孤阳上越而大汗出,
此危候也,急服四君加黄 、五味子救之。
若自汗,由血虚而外溢也,宜止汗散。(补五十二)
卷中产后
中风
属性:发热头痛气喘,面如朱妆,元阳不能自固也。唇青肉冷,目眩神昏,虚极生风也。口眼 斜,气血俱虚,不能荣养
筋脉也。汗出不止,血虚腠理不密也。角弓反张,血虚体弱,风入诸阳之经也。牙关紧急,口噤不开,血气空虚,风入
颌颊口之筋也。筋脉拘急而为 ;弛纵而为 。阴血去多,阳火炽盛,肝木枯而筋无所主也。顽痹不仁,羸乏少气,脏
腑虚损,风冷客于经络皮肤也。或肝经血燥而挟风热也。总宜大补气血为主,或加荆、防、姜、附、钩藤、天麻一二味
亦可,切忌姜、葱并风药,以致不救。
气虚,四君子汤加味用之。(补四)
血虚,四物汤加味用之。(补七)
气血两虚,十全大补汤。(补三十九)
如血痛未除,生化汤加味用之。(和二十四)
遍身疼痛,手足瘫痪,血虚有风痰,生化汤加姜汁、竹沥。(和二十四)
阴虚内热,热盛生风,四物用生地加丹皮、麦冬。(补七)
摇头马鸣,身反折,气如绝,汗如雨,两手摸空,不治。
卷中产后
不语
属性: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外应于舌。舌,声之机。产后虚弱,致败血停蓄,上干于心,心窍闭塞,故神志不能
明。又心气通于舌,气闭则舌强不语;有热痰迷塞心窍,则不能言;肾之别脉,上入于心,系舌本,虚则不能言;脾之
脉是动,病舌本强不能言;大肠之脉散舌下,风热入于大肠则不语。
目闭不语,痰气郁滞也。孤风散,生白矾一钱,热水调下。若瘀血壅滞,琥珀散。
琥珀 花蕊石 郁金 朱砂 研末,童便好酒下一钱。
血气痛上冲于心,生化汤。(和二十四)
气闭不语,七珍散。(散三十)
风火,加味逍遥散。(补二十一)
卷中产后
舌出不收
属性:垫壅于心也。丹砂末敷之。暗掷盆盎作堕地声,惊之即收。
卷中产后
惊悸
属性:血虚心气不足也。心虚而受风邪,遂成惊悸,名曰心风。其状目睛不转,其脉动而弱,宜大补气血。若作风治,速
之危矣。
怯然如人将捕之,心血虚也,块痛未除,且服生化汤(和二十四)。块消痛止,宜加减养荣汤。(补五十三)
卷中产后
发狂谵语
属性:败血冲心,肝火上炎,痰结于胸,热入血室,皆致谵语颠狂。
神不守舍,八珍汤加茯神、麦冬、枣仁、姜、枣。(补五)
寒热如疟,昼轻夜妄,热入血室也。琥珀地黄丸加柴胡(攻十四)。一灵三圣散。(攻十五)
胁痛便血,肝血虚火上炎也。加味逍遥散。(补二十一)
因惊悸闷,用辰砂二钱,研细,乳汁调和,另用白颈活地龙一条,入热酒滚二三沸去之,入辰砂,重汤再煮,分三
服。
卷中产后
发斑
属性:败血流入脏腑,充满于肌肤,旁连于四肢,热结留注,转还不得,故发斑。十无一生。
卷中产后
见鬼
属性:肝藏魂,心藏神。血虚心失所养,肝火上炎,神魂不能守舍,是以妄言见鬼也。
败血停心,烦躁错乱,小、大调经汤加薄荷。(和三十八、和三十九)
心血虚损,生化汤加枣仁、柏子仁、茯神、麦冬。(和二十四)
卷中产后
烦渴
属性:去血多则津液少,故烦躁而发渴。宜滋阴降火,可少加童便。
余血奔心,荷叶散。(攻十六)
阴虚火动,人参当归汤。(补五十四)
气虚而渴,生脉散(补二十三),加莲子。
血虚而渴,四物汤加花粉、麦冬。(补七)
头眩脚弱,饮食无味,气血俱虚也,参、地、麦冬、甘草、花粉、糯米、姜、枣,煎服。
卷中产后
咳嗽
属性:有外邪,有内伤,有瘀血,皆致咳嗽。惟吃盐太早,咳者难治。
恶血流入肺经,面赤发喘,生化汤合失笑散。(和二十四、攻七)
鼻塞声重,生化汤加杏仁、荆芥。(和二十四)
阴血虚,四物汤去白芍,加人参、白术。(补七)头痛,加莲须。
肺气不足,四君子汤加当归、川芎。(补四)
阴水不足,火克肺金,六味丸加麦冬、花粉。(补二)
肺虚外感风寒,补中益气汤加紫苏、桔梗。(补六)
胃虚不生肺金,异功散加当归、白芍。(补四十九)
半月外干嗽,四物汤加诃子皮、茯苓、甘草、阿胶。(补七)
百日内感风,重嗽汗多,宜加参宁肺生化汤。(补五十五)
卷中产后
口鼻黑衄
属性:气血大虚,恶血乘虚流入诸经,不能复出,故为衄。五色最忌黑,口鼻属肺胃之部,口鼻间气色现黑,肺胃败矣。
又虚火载血上行,不循经度,溢出孔窍,肺胃为热逼,热极反从水化,致口鼻变现黑色,亦危候也。速用童便、淮牛膝、
丹皮、泽兰、二地,倍人参大剂救之。止衄之法,取产妇顶心发一缕,红线一缕,系中指节奇验。
卷中产后
疟疾
属性:半月内外,寒热往来,或昼、或晚、或夜,寒热交作,应期而发,或一日二三度,其证类疟。总由气虚则寒;血虚
则热;胃气虚则恶寒;胃气下陷则寒热往来。惟大补气血,其病自退。
污血,生化汤加生蒲黄、干荷叶、泽兰、淮牛膝。(和二十四)
饮食停滞,六君子汤加山楂、神曲。(补一)
劳倦伤气,补中益气汤加川芎。(补六)
气血俱虚,十全大补汤加炮姜。(补三十九)
元气脱陷,重用人参加附子。
郁怒伤脾,逍遥散。(和五)
外感风寒,生化汤加荆芥、防风、藿香、生姜。(和二十四)
卷中产后
泻痢
属性:恶露不行,渗入大肠,则洞泄不禁,下青、白、黑色,其余非食积则寒湿,再则脾胃弱,肺气虚,皆能致泻。若痢,
亦由恶血渗入大肠,积滞而成,谓之产子痢,其病甚危。又久痢身体羸弱,谓之虚羸痢。气不顺而下痢,谓之气痢。又
有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所致。总当兼气血虚处治之,切不可用治痢常法,以致不救。
恶露未尽而泄泻,生化汤加茯苓。俟恶血尽,然后或消而治之。(和二十四)若虚弱不能支持,加人参。
完谷不化,生化汤加茯苓、诃子皮、莲子、生姜;不愈,加人参。(和二十四)
干渴,胃气虚,不生津液也。生化汤合生脉散。(和二十四、二十三)
食物不化常噫,生化汤加茯苓、神曲、山楂、砂仁。(热八)
肋 胀,腹中痛,流注无定处 产未盈月,风邪乘虚
袭之。留于肓膜,散于腹肋,故腹中阵阵作痛,水谷不化,胀鸣泄泻也。宜调中汤。(热八)
脾胃虚弱,血块未散,先服生化汤加木香、砂仁、益智仁;血块已除,六君子汤加肉果、益智仁,再加升麻、柴胡,
以提胃中清气。
余血不尽,渗入大肠,洞泄不禁,服的奇散,荆芥大者四五穗,于盏内烧炭,不可犯油火,入麝香研末,清汤调下。
年久脾泄不止,参苓莲子饮。(补五十七)
产后七日内外,患赤白痢,后重频并,最为难治。欲调气行血,推荡痢邪,又虑产后元虚;欲滋荣益气而大补产弱,
又虑转助痢邪。若行不损元、补不助邪,惟生化汤减黑姜,加茯苓、木香,为善消恶露,兼行痢积,并治而不悖也。
厥逆躁不得卧,殊难救治,人参、当归、荆芥。
积滞腹痛,人参、当归、白芍、红曲、醋炒升麻、甘草、益母草。如恶露未尽,加乳香、没药、砂仁、阿胶。
渴而不喜冷冻饮料,胃气虚,不生津液也。七味白术散(补五十六)。如夜间发热,肾水虚,不能润也。六味丸(补二)。
痢而呕吐,六君子汤加藿香。(补一)如胃火盛,用活田蠃、麝香,捣和掩脐。后用滋阴清胃之剂。
血崩痢不止,加参四物汤。(补七)
脱肛,气血两虚也。加参生化汤。(补五十八)
卷中产后
褥劳
属性:产后虚羸喘乏,乍寒乍热,病如疟状,此气血不充周也。宜大补气血。
肝肾虚弱,口干咳嗽,阴虚火动也。宜六味丸加北五味、麦冬。(补二)
脾弱血虚,月水不调,八珍汤。(补五)
脾虚血燥,皮肤瘙痒,加味逍遥散。(补二十一)
虚汗不止,母鸡汤。(补五十九)
四肢疼痛,外邪感也。石子汤。(和四十二)
虚寒腹痛,黄雌鸡汤。(补四十一)
外热内寒,外邪感也。理阴煎加减治之。(热四)
阳虚内寒,理阴煎、羊肉汤。(热四、补六十)
卷中产后
大便不通
属性:去血过多,大肠干涸,或兼火燥,总勿用峻利之剂以亡阴,而致便秘愈甚。
血虚生火,四物汤加麻仁(补七)。加味六味丸(补五十)。
气血俱虚,十全大补汤加肉苁蓉。(补三十九)
饮食如常,腹中如鼓,八珍汤加桃仁。(补五)
胀满欲去不能,结在直肠。宜猪胆汁导之。
卷中产后
小便不通
属性:产后亡血,或又多汗,且劳倦脾伤,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其生化之气不运,渗泄之令不行,是以上气不行而有咽
干燥渴之症,下气不行而有胃肾关闭之候,治当助脾益肺,升降气血,则气血妄行,阴降阳升,自然津液充而小便利。
污血阻滞,瞿麦、蒲黄。
血虚热郁,六味丸、逍遥散。(补二、和五)
热气客于脬中,茅根汤。(寒三十二)
腹胀如鼓,闷乱不醒,冷气积于胎前也。用食盐填入脐中,捣葱白为饼,约一指浓,置盐上,用艾火隔葱饼灸之。
觉热气入腹内,实时便通。
湿气感于胞络,下阴肿胀,小水点滴不出。此肾虚,膀胱之气亦虚而不能化也。人参、白术、茯苓、肉桂、米仁、
熟地、车前子。
血从小便出,热邪搏血,渗入胞中,而成血淋也。白茅根、瞿麦、车前子、通草、鲤鱼,水煎,入石首鱼石,末服。
大小便不通,阴血不足,津液枯燥。宜服牛乳、人乳;或恶血流入小肠,闭塞水道,小便不通;流入大肠,瘀积成
块,形如鸡肝,肛门燥结,大便不通,宜服生化汤加桃仁、麻仁、郁李仁、瞿麦等味。(和二十四)
卷中产后
便血
属性:心气虚,则小肠不能制而血流;脾气弱,则大肠无移荫而血下。故二便出血,当实之心脾二经。
血气虚而热乘之,故血随小便而出,血热则流,故渗入胞内,用发炭、滑石末、地黄汁调下。
面黄胁胀少食,此肝木乘脾土也。加味逍遥散。(补二十一)
惊悸不寐,加味归脾汤。(补三)
大便下血,缘六淫七情,致伤元气。阳络外伤而然也。
肠胃虚弱,六君子汤加升麻、柴胡,若虚寒,去升柴加肉果;如怒动肝火,加当归、白芍,去升麻。
膏粱积热,四物汤加丹皮、山楂。(补七)
大肠风热,四物汤加荆芥、防风。(同上)
大肠血热,四物汤加丹皮、槐米。(同上)
卷中产后
遗粪
属性:肾虚无约束也,都气饮。(补二十四)
脾肾不足,补中益气汤。(补六)
脾肾虚寒,八味丸。(补四十六)
卷中产后
小便不禁
属性:非肺气虚而不能约制,即肾气竭而虚热移于膀胱也。
气虚不能制,人参、黄 、桑螵蛸、鹿茸、牡蛎、赤石脂。
脾肾虚寒,七味丸。(补三十一)
尿脬破损,猪、羊胞煎汤,入人参、黄 、当归、熟地、陈皮、茯苓、桃仁,于极饥时饮之,然须急治,缓则不能
成功也。又补脬饮,用生黄丝绢一尺,煎碎,白牡丹根皮、白及各一钱,俱为末,水一碗,同煮至绢烂如饧,空心顿服。
服时不得作声,作声则不效。
膀胱阴虚,补中益气汤加山茱萸、山药、桑螵蛸,以补肺肾,则小便自不淋沥。(补六)
卷中产后
乳汁不行
属性:乳汁乃气血所化,故人冲任之脉盛,脾胃之气强,则乳汁多而浓,衰弱则淡而少,治宜壮脾胃,滋化源。
气血壅闭不行,宜通草、土瓜根、漏芦以疏之。
血气衰弱不行,宜猪蹄、鲫鱼、生地、当归之类以润之,玉露散(补六十二)。加味四物汤(补六十一)。通乳汤(和
四十三。)俱可补血以通乳汁。
卷中产后
乳汁涌出
属性:非气血虚而不摄,则满而流溢。当以人之强弱,乳汁之浓淡,验其虚实也。
肝经血热,加味逍遥散。(补二十一)
肝经郁怒,加味归脾汤。(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