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汉魏文魁 >

第611部分

汉魏文魁-第611部分

小说: 汉魏文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曹冲还煽动起了第三股势力,那就是孙氏残党。想当初是勋献“南人归南。北人归北”计,就此把孙家班底给拆了,跟着孙权留在江南的诸将吏,大多在严密监视下居住,暂且闹不出什么事儿来。但返归江北的那一部分,半数降曹出仕。还有半数归乡隐居,对他们的监控逐渐放松,即趁此时机纷纷背反。

    也不知道曹冲是怎么引诱这些人上钩的,总之,庐、豫之间烽烟四起,包括汝南吕据(吕范子)、九江蒋钦、庐江陈武等,纷纷率领宾客、家丁,起兵呼应曹冲。

    正是因为有了上述这三股势力的响应,历阳王曹冲才敢大着胆子。悍然掀起反旗来哪。

    等到各方面消息汇总中央,关东反叛的轮廓逐渐鲜明,是勋就再次召开了“中书台扩大会议”,而且这次皇帝曹髦也特意跑来旁听。是勋首先发言,说:“贼各起事,烽烟遍于泰、海、兖、豫、庐五州,若即进剿,或不难平。若使聚合,诚恐嵩山以东。非朝廷所有也……”

    目前叛军势力还相对分散,要是被他们南北对进,胜利会师,拧成了一股绳,那就比较难办啦。

    刘晔认为:“贼分南北,当分而制之。”北边是曹植、曹楷。还有臧霸的青徐军,南边是曹冲、庐州屯田兵,以及孙氏残党,必须先以最快速度切断他们之间的联系,然后再逐一击破。

    是勋趁机启奏。说应当任命辅国曹洪为征讨大都督,率军从颍川直下梁、沛,横挡在两路叛军中间,然后再由曹洪调动乐进和于禁,对兖、庐二州的叛军展开全面进剿。

    在发起军事攻势的同时,也得发动政治攻势,是勋认为:“今孙康等虽叛,而臧宣高仍在莒城,其意不明,当遣使往,觇其真意。若彼已叛,当使青、登各郡当道立关,阻其北上;若彼尚无叛心,当善慰抚之,使平海、泰。安丰王(曹丕)之意亦不分明也,亦当遣使羁縻之,使助守安丰,不与乱军合。”

    贾诩拾遗补阙,又提出一重担忧来:“今孙权仍在会稽,若历阳……曹冲北进受阻,必渡长江以合孙氏也。孙氏党羽,布于吴会、丹扬间,若夫一人攘臂,万夫景从,再恃长江之险,恐不易遽克也。”建议即召孙权入都,封以显爵——不能再把他留在江南了。

    是勋摇头道:“不可,孙仲谋或无反意,若急召之,是促其反也。”终究叛军当中有不少孙氏故吏啊,你这会儿召孙权赴京,他会不会担心一旦履足洛中,便成阶下囚?胡思乱想之下,会不会一梗脖子,我干脆也反了吧——“可命魏文长率舟师南下,以震慑之,则权必不敢叛也。”

    贾诩闻言点头,心说我倒把东海水师给忘记了……原本吴、会之地,北有大江阻隔,等若天堑,西有丘陵密布而且民风剽悍的丹扬郡,东面是汪洋大海,很方便关起门来自成一统,朝廷在彻底平定庐江以北的战事之前,那是彻底拿他没辙啊,所以我才请求急召孙权——你召他他可能反,不召他,碰上那么好的形势,敢保他就不反吗?可是今时与往日不同,咱们已经有一支能够纵横海疆的大舰队啦,孙权若敢造反,到时候把吴、会各港口一封锁,断绝商路,地方大姓肯定主动绑着孙权来请罪啊,他但凡还有点儿脑子,哪里敢反?

    贾诩虽然足智多谋,终究还是传统大陆型的士大夫,此前就没怎么关注过海疆问题——再说这年月也不象后来的元明两朝,常有倭寇侵扰沿海地区——故而虑不及此。他心说魏文长乃是宏辅故吏,舟师亦是氏所肇建,这方面确实是我的短板,却为宏辅之所长啊。

    其余细节,不必冗述,总之既然皇帝就跟旁边儿听着,众臣谋断后当即上奏,曹髦首肯,中书即下诏遣使命将,效率非常神速。因恐洛中尚有变动,故而禁军不可多派,仅仅拨了两千兵马给曹洪,并令曹休、夏侯尚为其副将,一并率军东下——于路召集州郡之兵,估计等到了梁郡、沛郡,便可聚齐二万之众。

    曹洪得令后果然遵守对是勋的承诺,上奏曹髦,请以兵部侍郎诸葛亮为参军,同往平乱。

    这边军队和使臣才刚派出去,曹德、华歆便先后返京。说先帝陵寝已然完工,一应葬仪也准备停当,即向曹髦请旨,定期出殡。

    曹魏时期在中国古代礼制史上,也算一个重要的转型期。汉礼原本非常简单,想当年叔孙通制礼。刘邦是要求他怎么方便怎么来,别搞太复杂了群臣都弄不懂;其后武帝罢黜百家,元帝独尊儒术,才把各种仪式都越搞越复杂。曹操本人向来俭朴,做事讲求效率,不尚浮华,不重仪式,故此在位期间即将旧时之礼又重新做了大规模的简化。

    在原本历史上,曹操临终前便曾下旨简礼、俭葬。说:“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其陵墓规模,连后世很多中层官员都比不上——当然啦,所谓七十二疑冢云云,皆民间谣传也。但在这条时间线上。终究曹操篡位称帝了,而且临终时中原大定。就连西蜀也已日薄西山,所以于情于理,都不能搞得太不成样子。

    曹操在世时即于洛阳郊外择选良土,起造陵墓——位置与东汉诸帝略同,都在北邙山下,但相互间隔开了不远的距离。陵寝规模不大。所以曹德在其驾崩后前往督视,仅仅花了数月时间便彻底完工了。

    根据周礼(其实大多是汉儒编造的):天子七日而殡,诸侯五日而殡,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月而葬。可这终究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罢了,以这年月的保存技术,若真停棺七月,很可能会经过夏季,如秦始皇般臭气熏天需要鲍鱼掩盖的可能性相当之大。而且根据华歆等人等研究文献,汉代诸帝从死到葬的时间,高祖二十三天,惠帝二十四天……最短的是汉文帝,仅仅七日,最长也不过汉哀帝的三个月罢了。

    所以啊,咱们也没必要硬生生停灵七个月吧。

    曹操是冬天死的,尸体倒不虞很快腐坏,原本计划是等诸王至京吊丧完毕,便即出殡。如今榆中王曹昂车驾已入河南,估计再有个两三天便会入洛了,而关东诸王……诏书早已颁发,但未见彼等成行,反报烽烟骤起,估计是都不肯来啦,所以华歆就请问,先帝驾崩也三个多月了,咱们何时行礼呢?

    曹髦使司天台观星择日,选定了九天后的二月十六日安葬曹操。可是没想到才刚下旨,曹昂还没到呢,先有一乘马车自安丰而来,急驰入洛阳南门……

    原来当日曹操驾崩的消息传至安丰,曹丕大恸,赶紧整理行装,打算前往洛阳去奔丧。就在准备过程中,他突然接到了曹冲的来信,以及遣来游说自己的使者。曹冲表示,愿意奉戴曹丕为主,将来若能顺利夺取政权,便拥曹丕登基,自己只求大其藩国可也。

    曹丕便召心腹密商,朱铄说了:“大王本无失德,竟去太子位,此小人构陷及先帝不明故也。帝位合归大王,虽非首倡,历阳王请奉戴之,时机亦不可错失也——然以吾等之势,胜算几分?臣未敢妄言。”

    无论在原本历史上,还是这条时间线上,曹丕都扮演了好多年的大孝子,其实完全是假象,此人天性相对凉薄,加上早就料到曹操也就这两年了,所以悲伤归悲伤,倒不至于因此彻底乱了方寸。他跟朱铄说:“若以子盈使所言,兖、泰、海、庐一时俱起……俱反,天子幼弱,辅政皆庸吏、武夫也,是宏辅伐蜀未归,若促起不意,军行谨速,事或可成……”

    话说到这里,突然间又一转折:“然而,昔陷吾及害子文者,或疑即子盈也,则其戴孤之心,岂可信耶?若彼煽吾起事,旋横夺之,孤死不惧,但畏贻笑千古。”如今首谋是曹冲,各方势力都是他去联络的——也不知道那小家伙从多久前就开始谋划、准备啦——他把我扛出来只是当一面旗帜罢了,将来想甩掉我也不为难。造反失败,必然是个“死”字,我倒是不怕死啊,就怕为他人做嫁衣裳,会成为天下之笑柄哪。

    朱铄一摊双手:“历阳王终少年耳,未如大王曾从先帝,纵横疆场,颇知兵事,待两军合,欲夺其柄,只在大王,何所难耶?臣但恐大王即不肯从,彼亦布散消息,云大王合谋,则欲自清而不可得矣,朝廷必罪。则从亦死,不从亦死,若即从者,尚可期化家为国也,大王三思。”

    话音才落,便有一人抗声道:“朱彦才无识之论,悖逆之言,大王若听,必罹族灭之祸也!”(未完待续。)

第十一章、首鼠两端

    站出来驳斥朱铄之人,年方弱冠,乃太原郡晋阳人也,姓王名昶字文舒。

    太原郡内最大的显姓便是王氏,出过一位名闻天下的司徒王允,而王允之侄王凌在是勋牧守河东时被强征为客,后又得王粲等人举荐,如今官至瀛州刺史。不过王允、王凌这一支源出祁县,跟王昶这晋阳王氏,五百年前或为一家,如今却八杆子都打不着了。

    只是都在同郡,声气相通,时人都目王凌、王昶并为少年俊彦,王凌年长,王昶乃兄事之,等到祁县王家再次发达以后,晋阳王氏干脆腆着脸凑上去联宗,把两家并为了一家——这在当时也并非罕见之事,大家族总是利用联宗手段,把家族势力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只要保证大宗不易,吸纳越多同姓做小宗,叶茂则枝繁,枝繁则干壮,干壮则本固。

    曹丕做太子的时候,就通过王凌的推荐,使王昶为太子文学,因为识见不凡、文章典雅,受到曹丕的敬重。王凌本意既为这小兄弟安排个好职位,又方便将来曹丕登基后,王家可以因此而贵,谁想到天有不测风云,曹丕当了太子没多久,就被人给扳下台了。

    王凌失望之余,也觉得挺对不起王昶的,正好朝命放他为瀛洲刺史,便即邀请王昶同往。曹魏改制以后,州、郡属吏多由朝廷任命,而非长官自辟,但长官总还是需要几个心腹之客的吧,哪怕不占编制,也可以寻机安排些临时职差,等累积一定功勋之后,再请吏部授官那比较方便——终究制度初建,漏洞还很多。若根本没人去钻空子,那才是奇怪的事情哪。

    然而王昶却一口回绝了,说曹丕待其甚厚,他宁可跟随之藩,为其藩中小吏。曹丕因此更为看重王昶,很快便引为心腹。

    朱铄劝曹丕响应曹冲的号召。起兵造反,主要理由有两点:一,这天下本来就该是大王您的啊,您当过太子,乃是受小人构陷才惜失其位;二,不怕曹冲别有用心,他根本就没有打过仗,您可是多次上过阵的人哪,只要在作战过程中稍微使点儿力气。便能夺得军权,到时候还怕他曹冲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吗?

    当然朱铄也说了,我只能就政治形势上来帮您分析一二,我本人不懂打仗,咱们若是响应曹冲,起兵“清君侧”,究竟能有几分胜算。这个我可不保准,您再问问别人的意见吧。

    王昶站出来驳斥朱铄。首先说了:“若从起兵,是必败也……”

    今天的大致形势,以及曹冲打出来的旗号,跟西汉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何其相似?但那只是表面上类似,真要是细致对比起来,咱们根本就没法跟吴王刘濞相比啊。刘濞都输了,更何况咱们呢?

    “汉初所置皆大藩也,吴、楚之强,三一天下;今则小藩,即关东四王合兵。亦不足天下之十一。汉高芟夷群雄,并灭异姓诸王,经惠、文至景,功臣多故,名将凋零,晁错、魏其之谋,何如萧、张?亚夫之勇,未及乃父也,亦能定吴、楚之乱;我朝先帝亦马上得天下,虽乃薨逝,诸曹夏侯多在,强兵锐卒未老,吾等何以抗之?”

    这种叛乱根本就不可能成功嘛,就算曹冲联络了再多的势力,对于天家来说,亦不过癣疥之祸而已。

    “且吴、楚之乱,肇于晁错削藩,曲在朝廷;今朝廷无所曲,历阳王所指,亦未称名……”你说有小人蛊惑君王,要“清君侧”,那你倒是提个小人的名字出来啊,结果只是这么笼统地、含糊地一说,那谁能够心服?

    再说了——“汉际纷乱,百姓苦战久矣,幸得先帝拔其涂炭,谁愿重蹈兵燹?民既不附,兵又不强,以何为恃?”

    曹丕说你提的这几点我都明白,所以我才犹豫着跟你们打商量嘛——朱彦才所言不为无理,如今曹冲要扯我上贼船,我听从是死,就算不肯响应,他到处一散谣言,朝廷真能信我吗?恐怕乱平之日,就是我丧命之时啊。兵无常胜,世事难料,说不定拼搏一把,倒有几分成功的可能性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