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一个心眼,十倍机会 >

第11部分

一个心眼,十倍机会-第11部分

小说: 一个心眼,十倍机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我读中学时期,我的父亲当过我的化学老师,我记得当时大家对必背的金属活动顺序表都很厌烦,我父亲就“发明”了一个“俗不可耐”的歌诀,叫“加拿大美女四千,童工也刨金”(意指钾、钠、钙、镁、铝、锡、铅、铜、汞、银、铂、金),结果这一歌诀让几乎他所有的学生都把这枯燥的金属活动顺序表熟记到老也没有忘记。
  要说知识的枯燥,我看再枯燥也莫过于哲学。但那些搞哲学的人为什么对古今中外哲学家及其作品如数家珍?显然是他们各自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学习哲学知识的窍门啊!
  提升“知行合一”强度的第二种方法是反复使用精彩的词语与人沟通。我们平素谈话,沟通,靠的是语言功能,然而语言功能的形成,就是来自无数个作为符号的词语记忆的总合,没有这种总合,就没有可以表述的语言,没有语言,沟通就不可能。
  克里希那穆提在回忆自己足迹时就谈到,他20年来像留声机一样,一直在讲一些话。他记忆中累积了无数的词语。那么,他在回答别人的话时,词语运用就能驾轻就熟。当然,词语的重复并不等于我们思考也在重复,思考得益于记忆又发展了记忆的思想,而词语则是表达思想感情和与人沟通的基本式。如果丢弃了词语的记忆,沟通会成麻烦,如果任意“发展”词语,使你的表达超越了规范词语范畴,那就没人听得懂你的话了。
  其三是别忽略了幽默故事的力量。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表现在故事上,就是将他人的典型事例寄存于记忆档案里,从中提炼自己的智慧的意思。幽默的故事最好记,它不但蕴含着生动的情节和潜移默化的力量,而且有助于人们一边充实记忆,一边通过发散型联想,然后再产生提炼后的新记忆。
  西方国家的人都比较幽默,而这种幽默主要是得益于西方国家很早就拥有了《圣经》,而《圣经》是由无数个饶有趣味的幽默故事连接起来的,这些故事作为知识的补充,它总是在有意识及无意识中对西方国家的人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影响力特别深,所以也好记。
  最后又要提到“小本本”(小笔记本)。关于“小本本”,我在后面“灵光一现,受用一生”中会有专门的讲述,在这里我只是扼要地提一下,以期让诸君好多个记忆的心眼,真正达到“知忆合一”的最高境界。
  我们常说过去和现在年轻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怎么个不一样?过去的年轻人出门在外,上衣兜里插着一支钢笔,裤兜里装一本“小本本”,把耳濡目染的事情一一记录下来,便于记忆;现在的年轻人出门在外,耳朵里塞着一个“黑橡皮”,衣兜里必有一个MP3,心眼里根本不把“小本本”当回事。过去年轻人的思考要翻翻本子,所以记性也好;现在的年轻人思考全凭感性,冲动一过就健忘。话至此,就知识与记忆而言,有“小本本”无“小本本”孰轻孰重,就不用我再多说,多说了就显得啰唆。
  还用克里希那穆提大师的一句话来结束此话题:每个人都必须多个心眼弄清楚“我们的心是否能够和储存记忆的所在保持距离,在生命之水上面保持稳定,让记忆漂浮在上面,不紧抓记忆,必要时又能用记忆来畅游世界。”
  有人说书读得越多越好,有人说读得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到底谁说得在理儿?谁也难以说得清。我却以为,这两种说法都缺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读完书干什么?因为知识必须付诸实践,才有价值,没有实践,讨论知识的多与少毫无意义。
  在知识与实践这个论题上,我主推三个关键词:“知悟合一”、“知行合一”和“知忆合一”。将这三个关键词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要不为什么人们都认同这个社会上成功的人总是比失败的人少的说法呢?
  别看“知悟合一”、“知行合一”和“知忆合一”都是独立存在的,但你若能多个心眼去分析,就能找出其中微妙的良性联系。知与行,知与忆,知与语,“知”都在前,是成功的引擎,但“行”“忆”“悟”更是托起知的三支桁架;“知”本身不是力量,只有知与行,知与忆,知与语互为作用,互为渗透,才能相得益彰,才能产生“万有”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知”字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桁架,成功都无从谈起。为此,特奉上一句格言:“对于那些深思熟虑稳步向前的人,道路并不漫长,对于那些卧薪尝胆坚忍不拔的人,荣誉并不遥远。”
  小时候我曾经被一个问题困扰了很久:为什么遇到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用同样的方式去处理却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为什么我照着大人教导我的经验行事,却常常要碰壁?为什么有时候我违背了大人的意志,自作主张地如履薄冰地做一两件事反而获得成功?一直到我长大独立了,我的父母对我还是很不放心,说我这人干一件事常常有始无终,思维总是“跳跃式”的,甚至是“杂乱无序”的,这样以后成不了大事。直到我自己也为人父母了,我才发现所谓“跳跃式”或“杂乱无序”的思维并不会对人格发展乃至认识世界构成障碍,相反,在遇到危机时刻还能得心应手。


三、知忆合一(2)


  我现在姑且将“跳跃式”或“杂乱无序”的思考释为眼下辞海里还找不到解释的词,叫“换位思考”。
  我认为能把别人解决不了的困难事情处理好的人,并不一定都是聪明绝顶的人,但一定是善于换位思考的人。换位思考不在于你行不行,而在于你心里有没有比别人多了这方面的动机与意识。
  换位思考并不是什么新名词。如果我们多个心眼回眸,就会发现,从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到泰罗的科学管理,再到卡耐基的人际关系理论,我们都可以找到换位思考的踪迹。
  我之所以要和诸位谈论换位思考,因为这种脑际运动形式,涵盖面几乎无所不包,且具有极强的兼容性和实用性。现在人点子多,想法多,但南墙也不少,钉子也不少。所以我们在思考任何问题,操作任何事情中,都要在行为上多投放点心力,在南墙和钉子上多放点心眼,这才是我们立足社会的基础。
  照我看来,换位思考主要以两种形式:一种是当原来的思路遇到瓶颈时,采用结果反证法,推翻原来的思路,组一个新的思路重新操作,俗话说的“换一种玩法”就是此意;另一种就是敢于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把自己模拟成与自己对立的“角色”,来思考问题,俗话说的“反求诸己”“将心比心”是也。
  以下我将分三个部分来和大家一起讨论。


一、换位思考的动机与人格力量


  把换位思考上升到动机与人格层面上来讨论,有些人可能会感到不适,认为我是在小题大做。那么我就和大家举一个极端的例子,电视剧《重案六组》有过一个情节,说的是一个其貌不扬的摄影爱好者偶然中捕捉到一个凶杀案的真实镜头,赶紧举起照相机来几个“咔嚓”……也就是说,这个摄影爱好者在看到有人杀人,有人被杀的一刹那,只要他打出一声喷嚏,这起案子就不会发生了。可是他怎么就连这声喷嚏都不愿意打出来呢?
  后来他被重案六组传讯时振振有词地说:“我是摄影爱好者,我追求的是影像的真实性,我还要把这批作品寄出去申请国际摄影奖。”当办案人员骂他是个一丁点正义感都没有的冷血动物时,他还和办案人员大吵大闹,直到办案人员把他领到现场去,叫他长个心眼,对当时的情景进行换位思考时,这时他才感受到自己当时是对事业偏执过头了,缺乏换位思考的基本动机,从而导致了人格的沦丧。
  我们在为这个摄影者缺乏换位思考的动机而不齿时,另一种极端同样会困扰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那就是对“献身精神”的误读。这可能与我们长期以来受以主流教育自居的宏大主题——发扬舍己救人的精神的启蒙——导致我们从感观到心理产生了根深蒂固的“精神倾向”有关。因为人人都把舍己救人当作伟大的人格,于是具有这种人格者其心理就会自觉地潜伏着舍己救人的动机。
  这么一说,问题好像又来了。
  我的意思不是说换位思考后就可以见死不救,但你必须多个心眼想想看你这种“舍”值不值。你想,如果当年那个司马光不去砸缸,反而跳进缸内,这样的舍己救人,结局会是什么呢?当然是同归于尽。
  我说换位思考的动机在于潜意识,但事实上这一点我们很多人都很欠缺。这可能跟我们接受的定式型的启蒙教育方式有关。我们做大人为了让孩子成为听话的乖孩子,往往不惜用各种框框束缚他们的想像力,如此的启蒙教育,孩子长大后在遇到问题时多个换位思考的能力与心眼自然就不尽人意了。
  缺乏换位思考动机自然就少了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对提升一个人的人格力量无益。比如有些人在与他人打交道时,总以为强化自己的观点就能处处占优,决不多个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的心眼,以为坚持自己的观点就能提升自己的人格力量。事实上,一个人的人格力量绝不是从强化自己的观点中产生的,而是从自己的影响力中产生的。请多个心眼想想,如果你影响不了对方,对方心里不能认同你的人格力量,你强化自己的观点又有何用? 
  当然,我并不是说有了换位思考的能力与动机就有了影响他人的人格力量。很多人的换位思考的动机也往往是当人走入社会后,经过多番的摸爬滚打之后总结形成的,但这样的换位思考又往往因为动机不扎实,因而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格的力量。这样的换位思考同样是无益的。
  关于如何提升自身的影响力?这个问题很大,几天几夜也说不完,而且很多书籍都有专门的著述,我就不在这里赘言了,我只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影响力带动人格力量这么一根价值链,什么价值链呢?还是那个主题:时时事事多个心眼,要具有换位思考的能力与基本动机。
  只有具备了换位思考的能力与基本动机,那么,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会给你带来很多的帮助。比如,干刑侦工作的人要具有与罪犯作换位思考的能力与基本动机;辩护律师要具有与辩论对手、法官作换位思考的能力与基本动机;商业谈判专家要具有与谈判对手作换位思考的能力与基本动机;明智的父母亲同样要有与子女作换位思考的能力与基本动机……即使是一个推销员,在成功推销出产品的背后,依然是强大的换位思考能力与基本动机。而这些能力与基本动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你对平时与人打交道中思维的自我历练而形成的。这种历练给你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率先做到将心比心,知己知彼。
  人与人打交道,一旦做到知己知彼,那么你的人格力量自然会得到提升。


二、人际关系的换位思考


  提到人际关系的换位思考,请容我先和诸位讲个小段子。
  说的是有两个妇女正在聊天,妇女甲问:“你儿子现在还好吗?” 
  妇女乙一声叹息道:“别提了,真是不幸哦!他娶了个媳妇懒的要命,不烧饭,不扫地,不洗衣服,不带孩子,整天就知道睡觉,连早餐都要我儿子送到她的床上!”
  妇女甲又问:“那么你的女儿呢?”
  妇女乙立马换了口气说:“噢,她可就命好了。她嫁了一个不错的丈夫,不让她做任何的家务,全部由先生一手包办,煮饭,洗衣服,带孩子,而且每天都把饭送到她的床上给她吃呢!”
  毫无疑问,段子中的那个妇女乙既自私又刁蛮,实在不值得称道,但我们从中似乎又能看到什么呢?当然是妇女甲问话的换位思考。段子虽简短,就两回合对话,但通过她内心对儿子与女儿的态度上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把两起几乎同样的事情说成两种迥异的认知。放着她“小人求诸人”的品质不说,妇女甲问式中的换位思考心眼着实是够老到的了。
  人际关系的换位思考首要原则是“求诸己”。现实生活中,“小人求诸人”者有,“君子求诸己”者也有。古人就讲求顺道、重人、求和、法治、守信等思想。其中“顺道”的教义就是指导人们要学会顺应客观规律,要顺应人心,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意在人心向背和人才归离,提醒我们要用“君子求诸己”的换位思考方式来赢得人心。
  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马太福音》的“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不同历史、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高人,却说出来道理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