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老兵不死 >

第183部分

老兵不死-第183部分

小说: 老兵不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

0357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0357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那是永生都不会忘记的场景。

    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摘下帽子,静静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王亮还原着当时的场景:“那种悲痛,是无与伦比的。在那条十里长街上,大鸾同志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伴着主席检阅过多少次解放军部队。”

    “曾经,群众们在这里能够看到大鸾同志,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你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

    “然而在那一天,敬爱的总理却静静地躺在灵车里,渐渐远去,和我们永别了!”

    那一天,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

    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跑。

    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够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够停下来。

    别走别走别走

    我愿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于自己的生命来换周总理的健康!

    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

    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着他回来。

    打鬼子是出于对日本和美帝的仇恨。

    但在那历次风波中驱使王亮能够坚持下来的,是这位伟人。

    他在,王亮的心里就有一盏明灯。

    无论眼前多么黑暗,心里面,永远都是亮堂的。

    他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年少的他亲眼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负凌辱却无处说理的现实,中国人敢怒而不敢言。

    他并不理解,在中国的地界上,为什么洋人会这么嚣张。

    伯父叹了一口气,告诉他:“中华不振啊!”

    在课堂上,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的回答十分踊跃。

    “为明理而读书。”

    “为做官而读书。”

    “为挣钱而读书”

    “为吃饭而读书”

    “为社会地位而读书。”

    答案一个接一个,但都不令人满意。

    他站起来,却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那一年,他不过才十三岁。

    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答案的面前,其它的,都黯然失色了。

    只有十三岁的他就已经意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

    他这么说,后来,也是这么做的,一直到生命的尽头。

    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即便是到了今天,仍旧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砥砺前行。

    他说:“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王亮满怀思念地说道:“1917年,他从南开中学毕业后去日本读书。临行前,在给同学临别赠言写写道:‘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一百年过去了,这盛世如您所愿,山河犹在,国泰民安。您看看!您再看一眼!”

    这番话再一次说出来,让无数人潸然泪下。

    眼泪不停地在眼眶里面打转,根本就控制不住。

    伟人的爱情都是那么惊天动地。

    “在从南开大学赶赴欧洲勤工俭学之前,他就已经和邓大姐互相认识了。仅仅是相识,还完全没有到恋爱的关系的程度。”王亮回忆着,这些,都是自己的入党介绍人,也便是故事的主角讲给自己听的。

    这些浪漫主义味道浓厚的故事,无疑帮助当时的王亮坚定了自己的革命信念。

    相识于五四运动。

    当时,从日本留学归国的他进入到南开大学,积极投身天津的学生运动。

    而在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邓大姐,也是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她担任了女界爱国同志会的讲演队长。

    王亮道:“1919年,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邓大姐后来在回忆的时候是这样跟我描述:‘彼此之间都有印象,是很淡淡的。’”

    直到1923年,仍然留在津市的邓大姐突然收到他从法国寄来的明信片。

    在明信片中写着这样一段话:“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一样,一同上断头台。”

    他们两个人是谁?

    那张漂洋过海寄过来的明信片上面印着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画像。

    李卜克内西与卢森堡都是德国**的创始人,也是一对恋人。

    卢森堡是国际**运动著名政治活动家和理论家,后来他们在领导柏林工人武装起义中牺牲。

    在看到明信片的那一刻,邓大姐明白了,投身救国救民的伟大奋斗,是他们两个人的共同志向。

    这就够了。

    “这就是我们的总理对妻子最初的爱情表白。愿我们两个人,将来共同走向断头台。这不是什么革命宣言,是一封情书。属于那个年代的情书,短短一行字,承载了生命全部的重量。”

    王亮努力回忆着更多的细节。

    1919年,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爆发了,他们相识。

    那时她在北洋直隶第一女子师范读书,是女界爱国同志会的讲演队长。

    他刚从日本留学归国,是《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的主编。

    为了加强斗争的力量,他和她,还有其他十几位有志青年成立了天津学生爱国运动的核心组织……觉悟社,并出版了不定期刊物《觉悟》。

    能够想象,在那个看不清楚前方路且风雨飘扬的年代里,能够有共同的理想和志向,这是多么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

    恐怕,这才是最浪漫的事情吧。

    这浪漫就发生在1919年,一百年前。

    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讲,恍如昨日。

    眨眼间,百年就过去了,百年孤独。

    “这里有几封情书,是这两位伟人在很多年前写下的。”

    说着,王亮从抽屉里掏出了几张影印照片,压过膜,保存的很好。

    【超:昨天你们走后,朦胧睡去,醒来已近黄昏。晚饭以稀饭配火腿充饥。饭后读唐诗数首,食柑子一个。十时就寝,服安眠药两包。今晨五时半醒六时又睡,八时漱口吃面包两片。孙德及胡光镳来视,盖路过此至嘉定办水泥厂也。其后,王大夫至,甚称赞此兜子,而痛苦亦减轻。大约再五六天可下地,适等你们女子生产期也。我自摸硬处亦减少,侧睡亦较从前为易。天气虽热,尚能静心。望你珍摄,吻你万千!】

0358 那时候的爱情真好,那时候的人真好

    0358 那时候的爱情真好,那时候的人真好

    王亮介绍道:“这是大鸾同志于一九四二年七月三日写给邓大姐的,其中提及的孙德和胡光镳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工作人员。王大夫是山城歌乐山中央医院外科主任,当时大鸾同志的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

    “不过在我看来这封信件中最大的亮点是这八个字【望你珍摄,吻你万千】,教科书式恋爱,走过路过好好学学。”王亮久违地开起来了玩笑。

    聊到这里,评论区已经不平静了。

    他,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偶像。

    “之前突然想去周邓纪念馆当个志愿讲解员,所以开始看的。然而最后没选上,哭唧唧。”

    “好想好想他啊!”

    “怀念那个时候。”

    “读过他们的通信选集,两人时常分居异地,于是常说,见字如面,字里行间,也极尽简约,或许是战争年代的缘故,不过总理本人也是一个追崇简约的人,有时候,我们洋洋洒洒的几千字,或许表达不出什么,而两个简简单单的字…想你,就能将情感很好的表达了,佩服总理的鸿鹄之志,也感叹于他的美好爱情。”

    “好想哭,心里面很难受。”

    “这便是真挚的爱情吧。”

    王亮道:“咱们再来看看四天后大姐给丈夫的回信。”

    【来:正以你为念,接到泰隆信,知你昨夜睡眠好,不曾受日间多人谈话的影响,悬念着的心,如一释重负,而感到恬适轻松!】

    【真的,自从你入院,我的心身与精神,时时是在不安悬念如重石在压一样。特别是在前一周,焦虑更冲击着我心,所以,我就不自禁地热情地去看你,愿我能及时地关切着你的病状而能助你啊!】

    【现在,你一天比一天好起来,而且快出院了,我真快活!过去虽不应夸大说度日如年,但确觉得一日之冗长沉重假若我未曾去看你的话。我希望这几天更快地度过去,企望你,欢迎你如期出院。我想你一回来,我的心身内外负荷着的一块重石可以放下,得到解放一番,我将是怎样的快乐呢!】

    【明天不来看你,也不打算再来,一心一意地在欢迎你回来,我已在开始整洁我们的房子迎接你了。现仅提你注意,出院前定要详细问下王大夫,以后疗养应注意的各种事项,勿疏忽为盼!】

    【白药已搽了么?是否还分一点留用?我拟明晚去看乃如兄并送药给他。情长纸短,还吻你万千!】

    【落款:颖妹。手草。七七前夕。】

    【补充:最好在出院前一二日试下地走动走动为宜,不知你以为如何?望问王大夫!】

    字里行间充斥着对于大鸾同志的关心,尤其是那句【情长纸短,还吻你万千】更是虐了无数的单身狗。

    曾几何时,这封信让无数的青年男女对纯洁的革命爱情充满了向往。

    再对比当下。。。。。。

    很多纯真的东西,早已经随着岁月而流逝了。

    王亮渴望回到以前,慢慢享受那段令人着迷和沉醉的时光。

    王亮又简短地用白话文介绍了几封书信:“1944年11月12日,邓致周,当时大鸾同志离开延市前往山城,在心中,大姐开篇写到‘我可想你得太!’仅六个字就深刻诠释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思念之情。‘你走了,似乎把我的心情和精神亦带走了!’信尾‘深深地吻你!轻轻吻你!’”

    1944年11月18日,大鸾同志已经赶赴山城八天,大姐写道:“窑内暖融融的,愿你能快回来享受一些温暖啊!”

    1950年2月3日,大姐心脏病发,在家中休养,对于丈夫的关心也丝毫未减,信中写道:“觉要多睡,酒要少喝,澡要常洗,这是我最关心惦记的,回来要检查哩!”

    1955年4月10日,大姐抱病提笔:“别才三日,但禁不住要写几个字给你……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人类进步崇高的事业,为了你能做更多的工作,你必须善于保卫你自己。在这方面,亦必须取得对敌斗争的胜利。我衷心地祝福你胜利平安的归来!热烈的在期待着欢迎你。”

    落款:“你的知己兼好妻”。

    王亮对背景稍作介绍:“1955年4月10日这封信的背景大家应该都了解了,台保密局特工对克什米尔公主号客机安放了爆炸物,大鸾同志因为行程改变而躲过一劫。但机上代表团的工作人员丧生。。。。。。。”

    “那时候的爱情是真的好啊,过几日,我整理一下我和我妻子的书信,同大家分享一下。”

    因为有着共同的志向,大鸾同志和邓大姐五十一年的革命道路上共同经历了在白色恐怖气氛下丧子之痛。

    两次失去孩子导致终生不能怀孕。。。。。。

    共同走完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

    共同面对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

    自始至终,相濡以沫,至终不渝。

    此刻,王亮说出了很多心里话:“有很多人问我,都已经退休了,干嘛还这么拼,图什么呢?我想借用大鸾同志的一句话作为回答:‘革命总是会有牺牲的。我们是幸存者,只要有一口气,就要为党和国家工作!’这句话,他用了一辈子来践行。我也要用一生来践行!”

    1974年6月,他的病情恶化住进医院,但他仍然工作上的事情日夜操劳。

    王亮翻出了一张照片,介绍道:“这是大鸾同志生前用过台历的照片,台历上记载了他患病期间一个普通工作日的日程安排。”

    台历上的日程写得很简练清楚:下午三时起床、下午四时与尼雷尔(坦桑尼亚总统)会谈、晚七时尼雷尔陪餐、晚十时政治。局会议、晨二时半约民航局同志开会、晨七时办公、中午十二时去东郊迎接西哈努克亲王和王后、下午二时休息。

    “那一天,他连续工作了二十三个小时。”

    王亮不想说,那个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消瘦到不过百斤。

0359 雄狮已醒,复兴在即。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这盛世之中华!

    0359 雄狮已醒,复兴在即。愿以吾辈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