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征战岁月 >

第628部分

重生之征战岁月-第628部分

小说: 重生之征战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每天都在反思外蒙古之战,与唐秋离交手的一点一滴,每个细节,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再有与那个中国人交手的机会,他绝对不会败得这样惨,也绝对没有取胜的把握,打成平手,应该是最好的结局。

    而斯大林同志现在告诉他,将要指挥四十万的军队,军衔还晋升为上将,担负远东地区的全权指挥责任,朱可夫有一种在梦境般的感觉,当亲手接过斯大林签发的命令时,他才真切的感受到了真实。

    不过,朱可夫不是个善于用语言表达情感的人,嘴唇煽动几下,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庄重的朝着斯大林敬个军礼,转身离去。

    看着朱可夫略显矮胖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斯大林微笑了,他分明看到,朱可夫眼里蕴含着的泪光,从此后,这个人就会把生命交付给自己,这也是斯大林所希望的。

第八百四十五章 远东格局(三)() 
苏共政治局会议做出决定,往远东地区增兵四十万,这也是苏共zhongyāng一次战略方向上的重要调整,调动的兵力,占了当时苏军在欧洲部分总兵力的五分之一左右,一道道命令下达,苏军各jing锐部队,火速往远东地区集结,朱可夫带着对斯大林的感恩之心,一头扎进组建远东方面军的繁杂工作中去。

    送走朱可夫,斯大林又将苏共zhongyāng负责外交事务的莫洛托夫请来,所有的工作人员退出去之后,斯大林脸sè忧郁的看着坐在沙发上的莫洛托夫,一时间,两人都没有说话,办公室内的气氛,沉重而压抑。

    莫洛托夫不知道斯大林单独召见自己的用意,可从斯大林的脸sè上,他敏锐的感觉到事情不一般,“莫洛托夫同志,找你来,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商量,远东地区的局势,对于我们来说,极其不利。”

    斯大林开口了,语气沉重,莫洛托夫自然知道这一点,而且知道的不比斯大林少,却惊异他为何要重谈这个在政治局会议上,已经形成决议的问题。

    斯大林接着说道:“面前问题的严重xing是,保尔彼留斯基的部队,在哈巴罗夫斯克地区,遭到ri本人的猛烈阻击,进展困难,救援铁木辛哥部队的任务,很难完成,而铁木辛哥面临的危险局面,却刻不容缓,所以,我们必须寻找另外的途径,来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

    斯大林又停下话头,猛吸一口烟斗,淡蓝sè的烟雾,瞬间笼罩住了这位领导人的面孔,愈发显得yin晴不定,莫洛托夫却怵然一惊,他从斯大林的话语中,隐约找到了一丝线索,多年相交,对斯大林的xing格了如指掌的莫洛托夫,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

    “斯大林同志,我们是否应该与那个中国人接触一下,请他出手,攻击满洲腹地,以减轻铁木辛哥的压力?”莫洛托夫说完,斯大林轻轻点头,对这位党内老友,这样领会自己的意图很是欣慰。

    “那好吧,莫洛托夫同志,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全权处理,尽量满足唐秋离的要求,”说完,斯大林的脸,不自觉的抽搐一下,莫洛托夫更是心知肚明,这个中国人不借机狠狠敲诈自己,他就不是唐秋离。

    接到斯大林严令的外高加索方面军司令员兼政委保尔彼留斯基上将,果然放开手脚,把手里的预备队全都用上,飞机、大炮和坦克,轮番冲击关东军第一军的阻击防线,库坎山至布列亚山之间的山地间,整ri炮火连天,硝烟蔽ri。

    保尔彼留斯基拼了老命,关东军第一军吃不住劲儿了,一天之内,被苏军接连突破两道阻击防线,苏军在山地推进了三十公里,已经接近哈巴罗夫斯克西部地区,在这座苏联远东地区大城市里,激烈的炮声,依稀可闻。

    关东军第一军司令官武田进雄中将,知道自己就要面临的处境,如果苏军突破了布列亚山阻击防线,接下来,就是无险可守的哈巴罗夫斯克西部平原,在这样地形上,武田进雄中将没有把握阻击苏联人的装甲洪流和几十万苏军士兵。

    一封来自哈巴罗夫斯克的告急电报,让在阿尔谢尼耶夫前线,指挥几十万军队,猛攻铁木辛哥远东第二集团军的,关东军最高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倍感压力,打了二十多天,关东军付出将近十五万人伤亡的代价,才把苏联人逐步压缩到阿尔谢尼耶夫狭小的区域。

    对于苏联人的顽强抵抗,植田谦吉大将感到不可思议,从九月末开始,苏军阵地上的火力,明显稀疏下来,这是弹药吃紧的现象,按照植田谦吉的预计,在十月上旬,就可以结束阿尔谢尼耶夫战役,苏联的远东地区,就会收进关东军的囊中。

    可铁木辛哥指挥的苏远东第二集团军部队,尽管同样伤亡惨重,甚至要超过关东军的伤亡,却像是打不死的蟑螂,被击倒在地,每次都能晃晃悠悠的爬起来,把关东军的进攻势头遏制住。

    对于这样的对手,植田谦吉也是万分头痛,他也真正的领教了苏军士兵的战斗意志,苏军指挥官的指挥艺术,越到阿尔谢尼耶夫地区附近,苏军的抵抗越顽强,甚至还能进行小规模的反突击。

    植田谦吉也搞不明白,苏联人这股子邪近儿从哪里来,看似薄弱得一捅就破的苏军防线,去表现出来超乎寻常的坚韧,关东军进攻的浪头,每次都被弹回来,战线成胶着状态,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植田谦吉还是无法突破苏军的防线。

    植田谦吉一直认为,支撑苏联远东第二集团军拼下去的唯一原因,就是外高加索方向来的援兵,这是铁木辛哥的气所在,而打破这种僵持局面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断的增兵,往苏联人身上加重量,一直到压垮他们为止。

    一支支关东军部队,从东北地区调往阿尔谢尼耶夫战场,紧挨着关东军大本营满洲,有着雄厚的兵力和物资补给,植田谦吉有足够的本钱,不断的拧出铁木辛哥身上的血,直到苏联人轰然倒地。

    植田谦吉太想要这样的胜利了,而且,他还很有信心,海军方面丢了太平洋舰队,他是幸灾乐祸的心态,尤其是海军大臣米内光政被解职,海军那帮家伙们闹得灰头土脸、元气大伤,无异于给ri本陆军打了一针兴奋剂。

    在海军一败再败的情况下,陆军在远东地区消灭了苏联人,为大ri本帝国开拓了疆土,两厢对比,在天皇陛下的心目中,那个对帝国更重,一目了然,从此之后,海军还能有与陆军抗衡的本钱吗?国内的民众也不会认可。

    基于这样的心理,整个ri本陆军,都在为关东军提供大力协助,背靠ri本本土和东北地区,植田谦吉要什么,马上就能得到什么,远东战役,开始的时候是关东军一家再打,到了后来,几乎是整个ri本陆军,都把宝押到植田谦吉身上,希望他能创造辉煌的胜利。

    植田谦吉的肩上,担负着ri本陆军的荣耀,这不,大本营总参谋部总参谋长闲院宫载仁亲王,以了解战况的名义,亲自到了阿尔谢尼耶夫前线,植田谦吉知道这位御弟亲王来的目的,是利用总参谋长的身份,协调陆军各系统之间的关系。

    ri本陆军对外是铁板一块儿,内部也有各个派系存在,有了载仁这位重量级人物居中协调,植田谦吉放开手脚,打得极为顺手,将阿尔谢尼耶夫地区打得烟火四起,苏军士兵的身体,在关东军的炮击之下,化为黑土地上的一具残骸。

    就在苏联外高加索方面军在布列亚山区,突破关东军第一军两道阻击防线的当天,植田谦吉指挥的部队,也突破了阿尔谢尼耶夫地区西端的防务要点地区,阿尼盖防线,防守在这里的苏联远东红旗第三军官兵全体阵亡,军长尼古拉卜留申克中将战死,前去增援该地区的集团军jing卫团,也没有回来一个。

    丢了阿尼盖地区这个防线的支撑点,远东第二集团军的防线,整体动摇,铁木辛哥被迫下达命令,再次收缩防线,接下来,就应该进行巷战了,铁木辛哥陷入了绝境,十几万苏军士兵,唯有被俘或者战死的命运。

    关键时刻,哈巴罗夫斯克阻击防线却吃紧,要是苏联外高加索方面军的援兵南下,植田谦吉接下来的仗,就不好打了,最起码全歼苏联人的计划要泡汤,他立即命令驻守在北满富锦、佳木斯、鹤岗三地的关东军第七、第十一、第十九、第二十三师团,外加一个旅团,共计十万人的兵力,立即赶到哈巴罗夫斯克。

    四个师团加一个旅团的关东军部队,编入第一军的战斗序列,植田谦吉给关东军第一军司令官武田进雄中将的命令是,必须阻击苏联外高加索方面军于布列亚山脉一带,如果放进一个苏联士兵,你就剖腹自杀谢罪。

    随着关东军的援兵赶到哈巴罗夫斯克,这支生力军的加入,对于保尔彼留斯基上将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外高加索方面军部队的进攻态势,终于被遏制,双方恢复了拉锯状态,武田进雄中将没有让植田谦吉失望,将战线稳定在布列亚山脉一线。

    苏联士兵只能远远的看着,依稀可见的哈巴罗夫斯克市区,东正教教堂那高高的尖塔,眼前是ri本人用子弹和炮弹组成的阻击防线,保尔彼留斯基上将虽然被迫停止了推进,却依然采取猛攻的态势。

    这样,在远东地区,就形成了两处战场,濒临ri本海的阿尔谢尼耶夫地区,这个战场,苏联远东第二集团军处于被包围状态,处于远东地区进入海山威一带拐角的哈巴罗夫斯克地区,这个战场,关东军第一军加上后配属的部队,采取守势,阻击增援铁木辛哥的外高加索方面军部队。

    两处战场,打得同样激烈,只不过,苏军处于劣势,如果没有意外因素,铁木辛哥部队被关东军全歼,只是时间问题,到时候,保尔彼留斯基的部队,能否顺利从战场脱身,避免被关东军合围,还未必可知。

    植田谦吉在远东地区大打出手,在ri本东京皇宫内的裕仁天皇,面对大幅的满洲地图,却是一身冷汗。

第八百四十六章 伸出橄榄枝的苏联人() 
远东的战争,ri本关东军打苏联人一个措手不及,继朱可夫的远东第一集团军,在乌里雅苏台地区被唐秋离部队合围,苏联人付出极大的代价之后,才挽救了朱可夫和十几万苏军士兵的生命之后,苏联人在远东地区的ri子,就没有一天好受过。

    现在,铁木辛哥的远东第二集团军部队,又被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指挥近六十万部队,包围在阿尔谢尼耶夫地区,形势极其危急,斯大林让苏共负责外交事务的莫洛托夫,寻求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改变铁木辛哥目前的处境。

    莫洛托夫知道领袖的意图,具有这种能力的,只有那个贪得无厌的中国人唐秋离,只要他在东北地区发动攻势,关东军部队为了保住经营多年的侵华基地,必然会调集兵力回援东北,这样一来,铁木辛哥面临的压力,就会大大减轻。

    虽然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并不知道,这是中国古兵法中最典型的一计“围魏救赵”,却本能的选择了这个方式,虽然这个办法对于苏联人和斯大林来说,是万般无奈之下,不得已的选择,也是目前唯一的选择。

    斯大林清楚,只要朱可夫的远东方面军组建完毕,四十多万部队全都压到远东地区,改变远东的格局和态势,遏制ri本人的疯狂进攻,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甚至可以将ri本人击退会满洲,可这需要时间,而时间对于铁木辛哥来说,却是最致命的因素。

    面对关东军的四面围攻,铁木辛哥能支撑几天,斯大林心中明了,远东方面军最快也得一个月,才能开赴战场,救援的外高加索方面军部队,被关东军第一军阻止在哈巴罗夫斯克的山林地带,也是寸步难行。

    本来可以就近增援的堪察加方面军,被关东军第二军压在堪察加半岛打,自保尚且吃力,能拖住十几万关东军,已经尽了全力,根本不能指望去救援铁木辛哥,斯大林空有几百万雄兵,却不能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远东战场,这样他心里十分气恼。

    向那个他一向厌恶至极的中国恶棍伸出乞求之手,对于一生刚强的苏联铁腕人物斯大林来说,无疑是忍受着巨大的耻辱,他更清楚,这一次,那个中国恶棍一定会在苏联人身上狠狠的敲上一笔,不但他清楚,莫洛托夫和苏联的所有政治局委员们都清楚。

    如果不是没有其他的出路,斯大林绝不会想自己的敌人低头,铁木辛哥的远东第二集团军,对于苏联的重要xing,不亚于朱可夫的远东第一集团军,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只有选择低头,这是老练的政治家,在涉及到国家根本利益的时候,做出的正确选择。

    然而,斯大林内心那种耻辱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