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战岁月-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陌傩崭龊嗔耍魄锢朐诹私馇榭龅氖焙颍痛蚨酥饕猓潜J卣饫锏拿孛埽庑┩练耍谡饫锘炝思改晔奔洌缴系囊徊菀荒荆久挥猩睹孛芸裳裕枪碜忧致曰保饣锿练吮2黄氲焙簀iān,那不就是给自己留下祸根吗?
洞里收拾干净后,唐秋离巡视了一圈儿,收获颇丰,刘黑七这十几年的家底儿,都在这呢,金银财宝放满了一个山洞,粮食物品,堆积如山,刘黑七咋的也没有想到,自己伤天害理、抢夺劫掠,积攒了十多年的家底,有朝一ri会落在这些外地来的东北人手里,想来,刘黑七也是死不瞑目。
清点完物资,还有一个大麻烦事儿,刘黑七多年抢上山来的几百个女人怎么处理,不可能都枪毙喽,唐秋离也不能这么做,他背着手,在洞里来回转圈儿,真没啥好主意,把他愁得,头发好悬没拽掉几根。
小玲见他这样,告诉他,这事我来处理,你别管了,唐秋离就像看到救星一样,差点把小玲搂过来转几圈、啃几口,把这事抛开后,他仔细的巡视自己的新领地。
黄崖洞这块地方,和东北的基地完全是两回事,这里几乎看不到多少石头,大洞连着小洞,地势非常险要,而且在几个洞里,都发现水源,洞子外面,是大片大片的柳树林子,垂柳依依,绿叶如织,郁郁葱葱,洞里流出的水,在这里汇集成一个大湖,微风吹来,水波荡漾。
附近有好几处相似的地方,都是通过山洞相连,把兵工厂和后勤基地放在这,那是绰绰有余,面积比东北的基地大上好几倍,十来万人马,藏在这里,还有不少空余的地方,真是一块宝地啊,难怪刘黑七死也不撒手,就是气候不像东北基地那样四季如chun,多少有些遗憾,胜在险要,几个关口,只要放上二三十人,就是你有千军万马都别想进来。
这块地方一定要守住,现在的兵力不够,他马上让通讯兵联系基地方面,他要和刘、唐两位副指挥长和冯参谋长直接对话,这基本上是一次战略xing的大转移,也就意味着,部队今后作战的重心,将要落在华北地区。
和留守基地的指挥部其他成员沟通后,他们完全赞同指挥长的决定,自从唐秋离出国前,给大家详细讲了今后的发展趋势,这些高层的战略眼光,已经颇具全局观念,不仅仅限制在东北一隅,对于下一步的发展战略,这些人,自愧不如指挥长的高瞻远瞩,指挥长的每一步棋,都走在局势的前面。
最后决定,刘chun的骑兵支队、新兵训练营、装备研究所、兵工厂,李洪刚支队的一、二大队,张全的后勤部,先期出发,到太行山区先行落脚。
所有部队和后勤部门,组成南下总队,由副指挥长刘铁汉担任总指挥,一支队支队长李洪刚和骑兵支队支队长刘chun担任副总指挥,李洪刚兼任南下总队的参谋长,张全依然担任后勤部长兼任南下总队的辎重处处长。
部队的行军路线为,由东北地区出发,经由察哈尔省的察北草原,再进入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经由坝上草原,过紫荆关,在河北的涞源附近,渡过唐河,经驿马岭,进入太行山区,最后到达黄崖洞地区新的落脚点。
此次长途行军,在东北境内,绝对避免和关东军发生战斗,如战斗不可避免,则以小股部队,吸引鬼子,大部队尽快脱离,在关内,不要和国民zhèngfu的地方保安队和zhongyāng军、以及地方实力派发生冲突。
自己会和国民zhèngfu打招呼,理由是,先头部队南下进关,为后续主力部队打前站,总之,能胜利的进入太行山区,就是胜利,南下总队,必须严守这项纪律,必要时,在关内,可以花钱收买地方zhèngfu的官员,为部队所到之处开绿灯、行方便。
袁景豪的四支队,在南下总队行动之前,全力出击,摆出一副主力决战的架势,把关东军的围剿部队,吸引到与部队南下相反的方向,越远越好,但是,绝对不可以真打,此举的目的,就是为了调动鬼子,掩护南下总队的真实意图。
唐秋离在电报中,还特别强调,要是因为袁景豪恋战,四支队出现重大损失,必将严厉处罚袁景豪,他可太清楚手下这几员大将的脾气秉xing,都是见了鬼子就眼红的主儿,不打个痛快,心里那是相当不舒服。
尤其是四支队,因为排在老幺,重要任务没他的份儿,袁景豪没少受这哥几个的气,也是,李洪刚还差点,苏景峰和韩铁嘴里总嚷着,要照顾好小四儿,有啥重活,我们哥几个上了,小四儿细胳膊、嫩腿的,闪着咋办,几个大哥怪心疼的。
要说论战斗力,四支队新战士比较多,是比那三个老支队差一些,可也没差到哪去,为此,袁景豪没少在自己跟前抱委屈,这下得住机会了,还不大打出手,万一叫关东军主力给缠住,那就危险了。
所以,唐秋离特别派参谋处长赵玉和,代表自己跟随四支队行动,这是个沉着稳重、头脑冷静、心思缜密的年轻人,有他跟着,关键时候,也可给袁景豪撤撤火。
自己将以最快速度返回东北,在自己未到之前,南下总队出发后,所有的军事行动,由唐秋生副指挥长和参谋长冯继武负责,他有些担心,这是部队第一次进行战略转移,沿途无法预知的凶险,不知道有多少。
他对部队在东北地区的行军,倒是不太担心,大不了打过去就是了,进入关内后的行军,才是他最为担心的,那些地方实力派,包括zhongyāng军,都不是省油灯,对付鬼子也许不太灵光,收拾起自己人来,那是智计百出,心狠手辣,绝不手软。
这么一支近万人的队伍,装备jing良,士兵训练有素,是一块大肥肉,那个不垂涎三尺,想一口吞进肚里,收为己用,还不像对付鬼子,打又打不得,很头疼,所以,他才让老成持重的刘铁汉带队。
第二百零一章 回东北()
自从中ri《塘沽停战协定》签订后,华北北部、北平外围,都是鬼子控制区域,不过,这已经出了关东军的控制范围,归属ri本华北派遣军控制,ri军在此驻有大量兵力。
部队不可能走这条最近的道路进关,要是走这条路也可以,那就得打进来,恐怕到时候,不用鬼子来收拾自己,南京的蒋主席就会以破坏大局为借口,派大军来围剿了,想想当年冯玉祥、吉鸿昌的长城抗战,最后是个啥结局,所以,只能舍近求远,走塞外那条路,唐秋离想想都憋屈,这算怎么回事儿?
不管咋地,先把部队开进来再说,等先头部队站稳脚,把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到时候,自己真兴许带着部队,由锦州到山海关这一路打过来,先把小鬼子闹个人仰马翻,那就由不得国府说三道四、指手画脚了。
处理完这些紧要的事情,唐秋离半躺在刘黑七的虎皮交椅上,还别说,真舒服,右手做拿酒碗状,找着点山大王的感觉,正在那陶醉呢,小玲进来了,看他那样子,忍不住笑了。
对于那些别抢来的妇女,小玲处理得挺圆满,愿意回家、投奔亲友的,每人发给路费三十块大洋,蒙上眼睛,由另外一条路送下山,主要是怕她们暴露了这里的秘密。
就这样,送走了五百多人,还剩下二百来人,实在是无家可归,或是没脸回去见家里人,坚决要求留下,都是苦命的人,小玲就把她们组织起来,作为快要到来的后勤部长张全的兵,反正以后这里就是新的部队基地,也需要大量人手。
汇报完了,小玲一脸得意,等着唐秋离的夸奖,这几年在唐秋离身边,小丫头也学会了不少他的工作方法,说实话,小玲干的真不错,去了唐秋离的一大块心病,他就是怕见到这些妇女哭哭啼啼,悲痛万状的样子,还是女人和女人好沟通。
他一把把小玲搂进怀里,学一学山大王的做派,周围的战士们忙背过脸去,偷偷直乐,小玲害羞着脸,不住的往外挣,可他就是不松手,小玲挣了几下没有效果,也就害羞带甜蜜的让他抱着,还直比划,那意思是说,战士们都在一边儿看着呢!
正巧,那些被解救出来的妇女,要过来给救命恩人磕头拜谢,正好看见这一幕,都惊呆了,这位救命恩人也太年轻了,胆子也太大点儿了吧,当着这么多人面前,就敢和女人亲热,刘黑七和手下的土匪倒是经常这么做,他不会也像刘黑七那样好sè吧?
这些妇女想到这里,回忆起在匪窟离受到的非人折磨,不自禁的打个寒战,要真是那样的话,岂不是才离狼窝,又进虎穴了吗?看唐秋离的目光有点变sè的意思。
看着她们害怕的样子,唐秋离只当是她们还残留过去的yin影,那知道她们是往那方面想的,要知道,一时的顽皮,招来这样的后果,打死他也不这样忘形了。
打发这些谢恩的妇女走后,唐秋离带着中队长,把各个关口的防御重新部署和调整了一下,又在附近的县城,购买了大量的水泥(那时候叫洋灰)和钢筋,这个年头,洋灰和钢筋都是稀罕玩意,他把县城的洋灰和钢筋都买光了,还跟商号订下了大批的货。
花大价钱,雇佣不少的工匠,当然,处于保密的考虑,都是蒙着眼睛带进来的,这些本地工匠,只玩过土坯和黄泥,那见过这个,唐秋离只好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使用洋灰和钢筋,还亲自设计了大量的碉堡、暗堡和防御工事、火力支撑点。
这些工匠满心好奇的干起来,吃住都在这,小玲留下的那些妇女,可派上用场了,打打下手,烧火做饭,忙得不亦乐乎,人人都为自己能找到新活路而高兴,这些工匠看这里有这么多漂亮的大姑娘、小媳妇,个个纳闷不已,咱们这位东家,别看年轻,可挺会享福,要这么多女人来侍候他。
十几天之后,所有的工程都干完了,按照唐秋离的设计,这些碉堡和暗堡,可以挨得住重磅航空炸弹,或是大口径重炮的连续轰炸,里面的人安然无恙,而且,每个碉堡和暗堡,都有地道和山洞相连,地道上面也用水泥加固,就算小鬼子的轰炸机再厉害,也不能给守备的战士们造成严重伤害。
忙活了这么多天,回东北的计划,一再推辞,南下部队,已经离开东北,进入察哈尔草原,一路还算顺利,没有遇到大规模的鬼子部队,看来,是被袁景豪支队给吸引到别的地方去了。
他每天都和刘铁汉、袁景豪联络多次,随时掌握部队动向。
把这次从天津带来的一百来名战士,都留给了黄崖洞守备部队,这样,守备的力量,就达到了二百多人,他特意叮嘱这个留守的特战中队中队长,不要和任何武装力量发生冲突,当然,他们来进攻,那就毫不留情的消灭他们。
什么情况下,都不要离开黄崖洞主动出击,你的任务就是确保这里万无一失,还有就是,负责引导先遣部队顺利到达这里,到时候给你记大功。
随时关注黄崖洞周边地区的情况,采购大量粮食和ri用品,洋灰和钢筋,军工生产的原材料,不要怕花钱,缴获的金银财宝,登记造册,封存好后,移交给后勤部张全部长。
唐秋离带着小玲、山虎和十名直属卫队战士,离开太行山区,返回天津。
到天津后,他个去美国的秋泉拍了电报,秋泉回电报,他已经把莱迪安全护送到美国,沿途顺利,并且和朱紫轩老人接上了头,将在近期返回。
他给秋泉回电,回国后,迅速赶往黄崖洞,接手那里的防务指挥权和物资采购等,并沟通和天津的情报联络通道。
他又给老人和莱迪拍去电报,索之前,要生产出一万五千支,全部采用在瑞典采购的原材料,然后,生产出的冲锋枪,五千支为一批起运,全部发往中国天津港,在美国的军工厂,就委任朱紫轩老人全权管理。
他还单独给莱迪发了一封电报,索中国装备最广泛的,驳壳枪的子弹要能通用,另外,抓紧研制装弹一百发的弹夹,记住,不是弹鼓,必要时,可以在美国范围内招标,这件事,有朱紫轩老人负责,你就把全部jing力放到改进和生产上。
在天津逗留期间,他约刘成万见面,对这个大哥,唐秋离心里还是充满感激之情的,没有他,自己也不可能见到俞济州,也不能那么顺利的出国。
这次见面,刘成万亲热中带着明显的恭敬,一见面就拱手祝贺:“老弟,你现在是委座的红人,在国府里是挂了号的,老哥以后要靠你多多提携啊!委座真的很器重你,给了你一个集团军的番号,那可是六七万人马的编制啊,集团军司令,都挂中将衔,老弟发达了,哥哥我都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