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转折之华夏帝国 >

第13部分

大明转折之华夏帝国-第13部分

小说: 大明转折之华夏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将军,我不能在这个时候撤下去,我要与将士们一同抗击,我是带着皇上的旨意与将士们一同作战,我要是退了那对军心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啊!我知道孙将军是担心我的安慰,将军你只管做你的事,我身边有我的亲兵,你放心的指挥去吧,让太后知道什么是禁军的实力!”杨宇轩一番话语让孙梁心中激动不已。

    “末将遵命,侯爷放心,末将定不辜负皇上和侯爷的期望,叛军要是想进城除非踩在我和十万禁军的尸体上。”孙梁说道。

    “不,你们要活着,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皇上和京城的百姓!”说完杨宇轩便挥挥手,孙梁便退了下去,带着将士走向下一个箭楼。

    一天的厮杀,城下的叛军已经死伤数万了,而禁军也好不到哪里去,死伤也是有六千多。主要是城外的叛军有着强大弓箭手一只压制着禁军的反击。所以这防守是那么的艰难。

    杨宇轩告诉将士们一定会有援军,“皇上未卜先知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就等叛军自投罗网,不出三日,皇上的布置好的援军就会到来,到时候我们里应外合一举歼灭这伙叛军”,在场的将士们心中一阵狂喜,原来皇上早就知道了,我们还担心一阵子呢,这下不用怕了,只要我们在坚持几天好了,城中的粮食倒是很充足,大概能支持城中的所有人吃一个月的,再加上徐宏早就让他爹做好准备。

    所以,城外的叛军已经用不了困城之计,所以太后疯狂的攻击京城,不惜一切代价,只要京城陷落,太后就基本上成功了。

    太后军已经攻城两天有余了,但是进展依然缓慢!

    这时候,李泰等多路大军正在赶来,离京城只有二十余里了,太后得到探子报告时,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呆滞了一会儿,“想赢我,没那么容易!”于是太后马上命五万京军前去阻击朱诩的援军。

    五万京军实力也是相当强大的阻击如果不是数倍敌人的话基本上是不会输的,除非他们自己投降,但是这五万京军中却有两万统属于沈强麾下,而且另一位京军将领手下有一位得力干将他叫吴森,自从杨宇轩得知叛军集结之后,吴森就依照杨宇轩的计谋偷偷出城回到了京军的大营之中,以便成就大事!

第二十二章 紫禁之战(三)() 
第二十二章紫禁之战(三)

    当李泰的援军即将到达京城郊外的时候,前面的路被大批的骑兵所挡住,他们知道,那是京军。

    “前面的人赶快让开,我奉旨前去擒拿叛军!”李泰驾马到队伍的最前面!

    “太后命我者擒住昏君,你等执迷不悟,助纣为虐,我等就是来阻止你等”京军中一员大将骑马出来,这句话差点没把李泰等人气死,太后某朝篡位,自己是来救驾的,竟然被说成助纣为虐。

    “你干什么!”只见那员大将还没反应过来,惨叫一声死了,吴森手握着血淋淋的刀剑,快速骑到京军阵前,“我乃奉皇上旨意斩首叛军将领,属下无意叛乱者无罪,凡有功于平叛者皆有重赏。”吴森的动作已经是让京军汗颜,再加上他的话,大部分京军已经动容,可是刚才那将领的亲信却带头起了骚动,不甘束手就擒。

    然而沈强带着两万京军突然战场镇压过来,与李泰的数万骑兵对这三万京军形成合围,不过他们都知道,杨宇轩的意思是能避免冲突最好,能把军队拉到自己的阵营那是最好不过了,眼下虽然好像差不多了,不过他们不敢大意,事关生死,但是还是有一小部分人起了骚乱。

    “归顺者原地不动,逃跑者,暴动者,杀无赦”,李泰大叫一声率先冲了出去朝着吴森部冲了过去,吴森见此情景也是尽量约束自己的部下。

    因为吴森平时仗义,所以在军中还是有较高的威望的,而且吴森经过自己努力,不断升官,现在麾下已有五千兵马了,比起刚开始的数百人,已经是大大的飞越了。骚动很快平息,骚动者一千有余全部被杀,剩下的军队见朝廷的军队如此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息骚乱,心中也是彻底归降了。

    其实他们本来就不愿追随太后,因为在这些普通士兵眼里,皇上永远都是真龙天子,他们眼里只有皇上才是他们真正要誓死效命的,只是太后掌握了他们的将领,而且又许与重金。

    其中真正想叛变的其实很少,大部分都是被裹挟而来的,这下他们得知皇上宽宏大量,所以他们倍加感激,很快被沈强收编了,而沈强有很明智的分给吴森部分兵马,他知道吴森是杨宇轩的大舅哥,杨宇轩有意栽培,而且吴森的确是一位帅才,所以沈强做个顺水人情,这次皇上必胜,太后必败,就算他不给兵权,到时候论功行赏,少不了吴森的,所以这时候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这一下吴森的部下就达一万五千多人。已经是是很大的一支骑兵了。

    现在李泰,沈强,吴森三人共计十万余骑兵慢慢逼近京城外围的太后叛军,此时欧阳振,宋瑞,何文,白崇安等诸将领率领共计二十余万也在靠近京城外的太后叛军,现在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当太后听到自己已经被反包围了,心中无比纠结,自己谋划这么多年的计划,就这样败给了一个年轻人,心有不甘啊,太不甘了,这将近三十余万军队现在只剩下二十万不到了,自己的弟弟劝过她先走为上计,但她断然拒绝了。

    她的龙袍都已经做好了,就等着攻入京城,在太和殿登基称帝,做一个千古女皇。现在梦想破碎了,什么都无法挽回了,自己这个时候仿佛才明白,是否这一切都是老天的惩罚,自己的造的孽太多了。

    当太后叛军被包围的时候,杨宇轩再次登上了正对着太后大帐的箭楼,城墙上站满了禁军,各个都是杀气腾腾,皇上在太和殿听到援军到来的消息十分高兴,殿下的诸位大臣也是捏了一把汗,好几天了,终于雨过天晴了。不用改朝换代了,自己的政治筹码算是押对了地方。

    此时的太后军意志消沉,本身其中就有很多都是地方的乌合之众,还有陈家的私军和家丁。部分军队直接逃到了朝廷大军中,太后见大势已去,自己挥剑自刎了,太后军在经过几天的厮杀之后已是精疲力竭,无力再做反抗了和拼杀了。

    杨宇轩在箭楼上命人发射进攻号令,当前来救驾的援军看见杨宇轩的信号时,便同时发起总攻,太后军溃败如山倒,大部分都没有怎么反抗,京军当中有部分队伍反击,但是随着造反的将令被擒或者被杀之后,京军也就不再反抗,接受沈强,李泰和吴森的收编了。

    整个防御战打了好几天;但是反击战只打了一个上午,叛军终于被消灭了,京城大门大开,所有将士都在打扫疆场,地上无数尸体,不过大部分都是叛军的,京城的百姓也带着酒菜出城犒劳前来平息叛军的将士们,这些大老粗看到自己只不过来打仗,却受到百姓这么爱戴,心中不时生起一丝的自豪感。

    一天之后,皇上才完成大婚的所以里程,杨宇轩也是回到家中高高兴兴的把吴素素接回侯府中,行了夫妻之礼,苏小妹甚是被吴素素感动和感激,所以愿意平妻之礼待吴素素,这让吴素素很是感动,也是让杨宇轩甚是欣慰。

    第三天的早朝上,皇上宣布,京军扩充到二十四万分别由李泰,沈强,吴森各率领八万分别驻守北京北面,西面,和河套东面,以防止草原部落前来骚扰。其他有功将领各升一级,宋瑞官拜德州布政使,掌管德州全部军事,而欧阳振则官拜南京布政使,掌管江南全部军务。

    李然官拜三公之首,也就是百官之首,废除丞相一职,杨锦晋升为户部尚书,同时孙梁升为禁军都指挥使司,总领禁军。最后才是杨宇轩的,杨宇轩赐封为国公,言名赤霄公,苏小妹赐奉为二品诰命夫人,另外杨宇轩赐黄马褂和尚方宝剑,命为钦差大臣,代天子巡视大明江山,必要时可以调动地方军队。

    陈家氏族贬为堕民,发配关外,参与叛变的人一律抄家,发配,被裹挟的人视情节而定罪,最后太后按照皇家太后安葬。但不与先皇同葬。

    随后朱诩又颁布了一些新的政策,这都是与李然,杨锦等人商议颁布的,目前为止,朝廷上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殊不知背后的艰险。

    半个月后,太后的叛变风波渐渐平息,大明也需要休养生息,这一次给大明造成不小的损失,而杨宇轩却准备着下江南,代天巡狩!

第二十三章 准备() 
第二十三章准备

    杨宇轩在禁军大营中,正在挑选他的随身近卫军,最大可到达两千,可是杨宇轩却只召集了一千,国公府帮到了郊外,所以驻守了四百近卫军保护国公府的安全。

    杨宇轩之所以把国公府把到郊外,是想让城里腾出一片地来,好让人们做生意,让京城变得向江南一样的繁华,而且国公府在城外,原本怕在郊外不安全的人们也可以安心住在郊外了,其实离京城也不远也就几里路而已。

    杨宇轩在收编锦衣卫之后,迅速掌握锦衣卫在全国的势力,杨宇轩这才知道锦衣卫实在是强大,要是好好利用完全可以利国利民,其中令他最意外的是锦衣卫的势力已经延伸到江南一带了,不仅仅是监视机构,也有一点点的商业机构,因为锦衣卫那么多人,不可能靠朝廷养活,朝廷每年拨的钱本来就少,而且他们不属于朝廷的门面机构,朝廷不可能太照顾他们。

    起初锦衣卫只是统治者监视百官的工具,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锦衣卫慢慢衍生出多种功能,而且也慢慢的有了自己的生财之道,而且锦衣卫利用职权之利,油水也是很大的,在锦衣卫中也是分工明确的,其中锦衣卫负责商业的部门主要就是在江南一代。

    朝廷一再下令禁海,但是海上的贸易的利润那可是十倍,百倍甚至更多,那可是暴利啊!无数商人铤而走险,成功的家财万贯,失败的一穷二白,但是尽管这样,偷偷出海的还是屡禁不止。而锦衣卫早在一百年前,就已经有了出海贸易的行动了,所以锦衣卫不仅自己能养活自己,而且还富得流油,这也是锦衣卫名字的由来。

    从衣着就能看出来,锦衣卫中也并不全是草包,有的只是不满太后的专治罢了。

    现在好了,皇上终于真正的在政治上,军事上打败了太后,这些人也渐渐浮出了水面。不过杨宇轩看了锦衣卫的这么多年来的记录时,吸引他眼球的并不是锦衣卫的财力,而是锦衣卫的海上贸易,他们有可以驶的远洋的大船,这其中定是有不少秘密的,想到这,杨宇轩脑海中尘封了两年的计划又开始慢慢发芽了,那就是开海禁,通商,这样不仅可以改善百姓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增加朝廷税收,从而使大明走向强大。

    他从小就听一个古怪的老师说过,在大明之外,还有很多国家,而且科技都已赶超了大明,现在那些西面的国家正在向东扩张,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要和大明兵戎相见了。以现在大明水师的能力,就连海盗都打不过,当然这只是夸张的话。

    杨宇轩非常期待这次江南的巡视,不过这沿途是少不了麻烦的,大明前两年的改革那只是在京城颁布诏令,实施的效果就要看看这次巡视了,也是时候整治一下地方官吏了。

    现今大明还是不稳定,西北的藏族人现在不是很老实,有种想独立的意思,只是畏于大明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在西南的几个藩王,齐王,晋王,梁王这都是皇上的叔叔辈。他们拥兵自重,封地足有两个山东那么大,当时削藩,他们也只是意思的捐了一小块地,估计加起来就一个县。

    还有北方的草原势力也是大明的一个强大隐患,大明自建国以来,一直都是屯兵京畿之地,那就是京军,然后就是隔海相望的倭寇,虽然倭寇现在还很乱,但是他们很多势力以渐渐向中国沿海发展,每年都会到沿海抢劫一番。

    当地驻军腐败无能,总是无法阻止倭寇侵扰。在后就是横行的海盗了,盘踞在东海的共有两大海盗,一个叫东海王,一个叫海老虎,这两个分别坐拥自己的地盘互不干扰,手下人马都已经过万了,是两股不可小觑的海上的力量。

    杨宇轩一心想要振兴大明,所以他对这次江南巡视非常的重视,所以,大部分的准备都是他亲力亲为,他和皇上说了开海禁的事,皇上是赞成了,但是李然和杨锦还是担心,他们虽然知道开海禁的好处很多,但是现在内忧外患,还有那群迂腐的老臣,再加上这是祖上定的规矩,想要改变,这最起码的就是先要除掉海盗和解决倭寇侵扰事件。

    杨宇轩在家呆的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