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平原枪声(李晓明 韩安庆) >

第5部分

平原枪声(李晓明 韩安庆)-第5部分

小说: 平原枪声(李晓明 韩安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梅高小毕业之后,她娘便不让她上学了,把她关在家里学绣花。马英也考进了县城里的师范学校,两个人再没有见面的机会,不过他常从苏家赶车的老孟那里听到有关建梅的一些消息。老孟原来和马英的父亲有些老交情,和马英也熟,马英从县城回家常搭老孟的马车。老孟这个人好唠叨,又喜爱建梅,便将建梅的好处、身世都讲给马英听了。马英这才渐渐了解了她,也同情她的遭迂,不过他常常警告自己:我和苏家是仇人啊!
  这次马英回来,老孟在路上就告诉他:建梅还是以前那个老样子,谁也买不动她的心,而且非常关心当前的时局,愿意出来抗日。马英当时曾想把她弄出来做抗日工作,但不知是因为考虑到她的家庭关系,还是觉得她是个女孩子,怕引起什么不方便,终于打消了这个念头。
  马英回来的消息,建梅最先是从她叔父苏金荣那里听到的,并且知道马英在争取放人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她那被这个监狱似的家庭束缚着的心,忽然欢跃起来,她又哼起离开学校就不哼了的歌子,自己对着自己笑。……在她的生活中,又爆发出了新的生命的火花。
  第二天,建梅在镇南口老槐树底下听到了马英的第一次抗日演说。马英那洪亮的声音,那新颖的抗日道理,那充满胜利的信念,抓住了这个姑娘的心。她的心在紧张地跳动,她的脸旦兴奋红了,她再也不能待在家里,她要出去抗日。她想,我那个老顽固二叔都能抗日,我就不能抗日吗?但她忽然又仿佛看到她所熟悉的马英那冷淡和仇视的眼光。他会要我吗?他,他不会要我的,他又会说我“假装好人”的。她的心又冷下来了。
  就在前一个小时,她忽然从杨百顺的口中听到白吉会要来暗杀马英的消息,她什么也顾不得了,拚命朝马庄跑去。她想,不管怎么样,就是他说我“假装好人”也好,我得把他救出去。
  现在她终于把马英救出来了,旷野上只有他们两个人,多好的机会啊!可不能错过,她要对他说,可是先说什么呢?是诉说她过去的身世,还是提出参加抗日的要求?……就在这时,她听到了马英那响亮而又坚定的声音:“建梅,你出来参加抗日工作吧,我们非常欢迎你。”
  这话是建梅早就等待着的,这次她终于等到了,可是又仿佛等了好多年了。她不知是幸福、兴奋、还是心酸,她怎样回答呢?她想说:“马英同志,我早就想参加抗日的。”又想说:“马英同志,我一定把抗日工作做好。”可是她什么也没说出口,两行晶亮的泪珠,从她的眼眶中滚了出来。……
  
第三章 决裂
  鸡叫了好几遍了,天还是黑乌乌的。老孟一骨碌从炕上爬起来,拍去身上的谷草,披上那件老羊皮袄,便朝马棚里走去。
  老孟今年五十岁了,他叫什么名字谁也说不上来,人们只知道他叫老孟,是跟人家赶马车的。在人们的印象里,仿佛他一生下来就叫老孟,一生下来就给人家赶马车似的。对于老孟的历史,只有他自己和苏金荣两个人知道。老孟原来是衡水郊外的一家贫农,因他爹闹病,借了苏金荣父亲十两银子,苏金荣的父亲当时在衡水开钱庄,利上加利,番上加番,不上三年,便把老孟家里那三间破房、一亩半地全滚进去了。于是他爹领上全家到关东去逃荒,在关东他爹扛脚累死了,他娘又被恶霸逼死;两个哥哥,一个是煤窑崩塌压死的,一个是闹暴动被军阀杀害了。在他二十一岁那年,一个人披着一件老羊皮袄又回到了衡水。在衡水他会到了苏金荣,这时苏金荣的父亲已死了,他从他父亲那里知道了老孟家里的情况,见他年轻力壮,就把他留下来赶车,并讲好条件不计报酬。残酷的生活伤害了老孟的心灵,在强大的恶势力的压迫下,他把头低下了。
  就这样,老孟给苏金荣整整赶了三十年马车。他的胡子由黑变白了,他那件老羊皮袄的毛也脱光了,他没有成家,也没有生儿养女,三十年他落下的唯一财产,就是那身干硬的骨头架子。按他自己常说的话是:“不求官,不求财,只求吃饱不生灾。”
  他这三十年的生活,象一池塘水,是平静的、无味的,没有风暴冲击起来的浪花。他有仇,也有恨,可是他都咽到肚子里了。他有希望,也有理想,可是慢慢在记忆里都消磨完了。他象是失掉了笑容,忘记了欢乐。不过每当他碰到这两件事情时,他仿佛又恢复了青春,人们可以看到他愉快的表情和欢乐的笑声:一是当他滔滔不绝地讲起《三国》、《水浒》的时候,——他是很喜欢唠叨这些典故的,不过当你一插问到他个人的历史,他便把咀一闭,一句话也不说了;一是当他见到马英和建梅这两个青年人的时候。他认为马英是唯一看得起他的人,他认为建梅是唯一重视他的劳动的人。晴天一声辟历,共产党来了,冲击起他这一池塘水。马英在回来的路上,坐在他马车上告诉他许多穷人翻身和抗日的道理。这些道理象是一下子变成一个活的小动物在他肚子里乱蹦,他的心不能平静了。他忽然感觉到周围这一切的变化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有许多事情需要他做,而且是应该做的。于是他第一次用他那激动的声音对马英说:“打日本我老汉也算一分,豁出我这百十来斤都搁上它!”
  马英笑道:“老孟大爷,别光门后耍大刀。平常见个黄鼠狼子都吓的跑,打日本你不害怕?”
  “孩子,你怎么也这样看你大爷!”老孟将鞭子在空中一摇,叭的一声响,壮着胆子说道:“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我要不杀几个日本鬼子,把我的孟字抠了。”
  马英忙说:“我和你开玩笑的,打日本这台戏少不了你这个角儿。”
  老孟听罢,抖动着胡子笑了,因为马英终究是看得起他的啊!
  昨天,马英让他从杜平那里带回来一封信,这信里写的什么他不知道,不过从杜平交信的严谨态度,和马英看信后那种愉快的心情,他知道这一定是一封不平常的信。当他又一次向马英提出要参加抗日的时候,马英说:“你这就是抗日工作啊!”这时,他的心是那么激动,那么甜蜜。三十年来,他赶着马车不知进了多少次城了,可是把它全加起来,也不顶这一次啊!这也就是他今天老早便醒了的原故。
  老孟走到马棚里,拌好料。那马一见老孟,高兴地扬了扬脖子,叫了两声便把头滚到槽子里嚼起来。老孟心爱地抚摸着它那光滑的坚实的脊背说:“吃吧,吃饱,现在咱们干活可比从前有意思了啊!”
  “咯咯咯……”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建梅从老孟的身后一下子蹦到他脸前边,闪亮着眼睛说道:“老孟大爷,你真会给自己开心。”
  “看这闺女,把我吓了一跳,大早起来做啥啊?”
  “去讲演啊!”建梅把手中的讲稿在老孟脸前一晃,“马英同志派我到西河店去讲演,可是我心里怪害怕,老孟大爷,你跟我一块去吧。”
  “嘿!讲演我可不行,要叫我跑跑腿还差不多。”
  建梅故意翻起眼睛说:“我就知道你光会吹。昨天你还对马英说:只要抗日,干啥都行。你看还不到一天就打退堂鼓。”老孟被这一激,把大腿一拍,鼓起劲说:“好吧,我跟你去讲两段,讲错了可别怪我啊!”他说着做了个鬼脸,逗得建梅又咯咯地笑起来。
  早晨,天气特别晴朗,那蔚兰色的天空洁净而又明亮,就象刚刚被雨水冲涮过似的。一阵风吹过,公路旁的杨树哗哗直响,干黄的树叶子从树上落了下来。一队队排成人字形的雁群,从高空掠过,向南飞去。建梅象是出了鸟笼子的鸟一样,深深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又低着头专心背她那讲演稿子。老孟倒背着手,晃着他那高大的身躯,转过脸来对建梅说:“建梅,你大点声背,让俺也记两句。”
  建梅背着忽然一顿,笑着说,“你别打岔好不好,又叫俺忘啦。”说着看了看讲稿,才高声地背起来。
  这时迎面走来一人,扭着脖子,戴一顶小帽垫,一歪一歪地过来了,笑着对建梅说:“梅姑娘,上哪去啊?”“讲演去。”建梅只顾背讲稿,没有注意是谁,猛抬头一看,才发现是杨百顺。
  “讲演什么?”杨百顺又问道。
  “你不要管!”建梅生起气来。
  杨百顺讨了个没趣,斜看了老孟一眼,扭着脖子走了。老孟担心地说:“糟糕,你怎么告诉他呢?他回去非说坏话不行!”
  “我忘啦。”建梅接着又倔强地说:“随他去说吧,我不怕。”西河店是肖家镇通往县城公路上的头一个村子,相隔只有六里地,一霎时便来到了。老孟把建梅领到村东的奶奶庙门口说:“你看这地方怎么样?”
  “行了。”建梅说罢便走上庙台,用她那清亮的声音唱起了抗日歌:
  工农兵学商
  一齐来救亡……
  正在村边玩耍的小孩们,见庙台上有个大姑娘唱歌,都围拢来了,有的还跟着瞎唱。建梅见孩子们想唱歌,就一句句地教起来。跟着一些大人们也围拢来了。
  这时,老孟趁势跑到村里吆喝道:“共产党讲道的来了,讲的是打日本鬼子,谁要听到村东头庙台上去啊!”
  庙台底下的人越聚越多,建梅仃止了教歌,用眼往台下一扫,黑压压一大片,心就不由扑扑地跳起来。忽然眼前浮起了马英在老槐树下讲演的那种激昂的表情,耳边响起了马英那充满胜利信念的声音,她鼓起勇气连珠似的讲道:“老乡们,你们都想知道眼下的情景,这世道要变成个什么样子,日本鬼子来得了来不了?……”她自己也弄不清开头这几句话是怎么讲出来的,声音有些颤抖,好象是从嗓子眼里冲出来的,但很快她便平静下来了,“老乡们,日本是个什么东西呢?它是个帝国主义,在我们中国的东边,有咱河北省的一半大……”她也不管群众听得懂听不懂,就从日本的地理、人口,直到侵略中国的目的,一鼓气讲起来。
  这时村中的人听说奶奶庙门口有个女八路来讲道,都纷纷来看希罕,庙台下的人越发多了。人群中一些老头和青壮年都被这些似懂非懂的新鲜道理吸引着;但占人群中绝大多数的老大娘小媳妇,多是来看热闹的,她们听不懂,就唧唧喳喳地在台下议论起来。建梅听到台下乱嘈嘈的,就不知该怎么讲好了,忽然她听到一个老太婆说:“这哪是女八路啊,这是肖家镇上大财主苏金荣的侄女嘛!”听到这里,她思想就开了小差,眼前浮起她二叔、她娘的影子,赶也赶不走,准备好的讲演词也忘完了,她翻起眼睛看着台前那棵大杨树上的叶子,可是怎么也想不起来。台下的人更乱了。
  正在这时,杨百顺带着两个伙计分开众人,走上前来说道:“梅姑娘,你娘叫你回去哩!”
  建梅一看,气得脸通红,也顾不着讲演了,忿忿地对他们说:“我不回去!”
  “这可是大太太的话,你不回去我们担戴不起。”杨百顺说着就来拉她,她哪里肯走,杨百顺便指挥那两个伙计一起动手,生拉硬拽地把她弄走了。
  听讲的人们立刻忽忽拉拉走了一大半。老孟这时已经从村里吆喝回来,他见杨百顺来拉建梅,心中非常气忿,可是又没法近前,弄不好连自己也会被抓回去哩!他见建梅已被拉走,群众要散伙,心中一急,嚷道:“我来讲它两段。”说着一挥手走上庙台:“老乡们,日本是个小国,中国是个大国,小国不如大国,大国总比小国强!……”
  老孟只顾仰着脸讲,颠来倒去总是这两句。低头一看,人早都走光了,不由便骂起来:“真是不开窍!”
  窗下,马英又将昨天杜平给他的信打开,仔细阅读着。这在他已经养成习惯,杜平的每一封信他都要照例读上无数遍。杜平写的信总是那样简短、含蓄,那些深刻而又精辟的见解,好象都蕴藏在这些简短文字的后面,只有经过深思苦想,才能从其中取得。这仿佛又是杜平故意做的。就说“掌握形势”这四个字吧,当前这个县的形势怎样呢?日寇即将袭来,国民党退走了,地方上的反动势力不得不和我们合作,但他们怕共产党和广大群众甚于怕日寇,所以他们自然又纠合在一起,形成一条地下反动统一战线,来对付我们。那么为什么要提“掌握”二字呢?这就说明要注意形势的变化。为什么强调了“掌握”二字呢?这是说明当前处于动荡的时代,形势变化急骤无常,难以捉摸啊!……
  马大娘看着儿子脸上一时愁一时喜的表情,想起前几天夜里那场风暴,叹了口气,又担心地说道:“孩子,你这样工作能行吗?没有枪,没有炮,赤手空拳,能打得过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