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七论〔英〕莱斯利史蒂文森-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蒂文森A著商务印书馆
1
商务新知译丛
人英莱斯利性B史蒂文森著七 袁荣生 张论蕖生译
2
人性七论Ⅰ
序 此书出版以来,不少人认为这是一本颇为有言益的入门读物。 对此我深为感激,因为这正是我写此书之目的。 鉴于这一基本计划取得了成功,我认为再版时没有理由对它加以修改。 因此,主要的七章原文,除作些微的修改和校订外,仍将保持原貌不变。 毫无疑问,几乎每位读者都能为增添第八种理论提出最好的建议。然而我尚未发现有哪种建议可以当之无愧。同时我也不打算删去现有理论中的任何一种。 基于上述理由,此书的基本结构仍将保持不变。如果说此书需要加以扩充的话,那么我可以有更多的理由再增添七种理论,而并非仅仅一种。在开头两章中,我乘这次再版之机会,对一些谬误和不当之处作了修改,尤其是第二章结尾有关科学哲学的论述,我尽量做到不那么肤浅。当然,每种理论都可以增加很多内容,但是一本入门的课本,是难胜此任的。 为了引导读者作进一步探索,我还特意将每章结尾部分的参阅材料加以扩充和更新。我觉得开列书目提要和书目清单,往往使篇幅冗长,不得要领。 因此,我只是对每个领域中我认为是最佳的作品略加提及,并对每种作品所涉及的范围和达到的水平作些介绍。最后一章已经彻底改写。 在原版中,我在结尾时对学院派哲学所承认的某些主要问题作了
3
Ⅱ人性七论
简要介绍(对心理学和社会学只是一带而过)
,这有点背离了本书的应用性和跨学科性这一特点。 由于某种原因——这无疑是因为我的职业所致,我似乎认为读者将会继续更精深地研究哲学。虽然我仍希望其中一些人将会这么去做,但是,我现在认识到,会这样做的人,很可能只是少数。 更多的人可能只希望在不那么抽象的水平上,探求人性的奥秘。 因此在新的结尾一章中,我在更广的范围内对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作了介绍,并对选择哪些读物,提出了我个人的建议。性别上的区分是这些紧迫的问题中的一个。 近几年,女权运动使这一问题引起了我们的重视。 从本书开宗明义第一句话“什么是人?”开始,我就不打算系统地使本书的语言“非性化”。我希望,当我声明我用的阳性词是包括整个人类性别时,读者会相信这一点。 在我看来,我对这一问题应当作出更深刻的反响。 然而,即使我能够这么做,但加入性别之争这场辩论而增加本书篇幅,看来并不适宜。 我所做的就是在新版第10章中指明:性别问题只是在对人性的初步讨论中出现的几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而已。莱斯利。 史蒂文森1987年5月于圣安德鲁斯
4
人性七论Ⅲ
初 这是一本入门的书,目的只是对一个光怪陆版离的学术领域,作一次急速的浏览。 假如它能激序发读者作更详尽探讨的兴趣,并且对他开始作这种探讨有所补益,那我也就于愿足矣。 我估计读言者在此之前,对本书所谈的问题并无多少了解。图书管理员会发现很难将本书加以归类。尽管这是由一位哲学家所著,但它对一些从学术上讲并不属于哲学范畴的某些作家和主题,也进行了探讨。同时,虽然本书讨论了某些心理学理论,然而很难将它当作一本心理学的普通入门读物。本书甚至还旁及生物学、社会学、政治、神学等方面的问题,跨越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神学这些学科之间的通常界限。如果用当前的一个时髦词来说,本书是“跨学科的”。
把它叫作我曾称之为“应用哲学”的扩充练习,也许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见1970年7月出版的《元哲学》(Metaphilosophy)
,第1章第3节,页258-267)。其含义是,用理性分析法来解剖信仰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 我们认为,我们作为个人和社会应当做什么,信仰和意识形态对之有着影响。 纯哲学的问题不可避免地提到了,但是未作解答;我希望某些读者将会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我要感谢我的同事基思。 沃德(KeithWard)
、鲍勃。 格里夫(BobGrieve)
和罗杰。 斯
5
Ⅳ人性七论
夸尔斯(RogerSquires)
,他们对部分书稿提出了批评及意见,感谢我的父亲帕特里克。 史蒂文林(PatricStevenson)
,他对本书之体例提出了建议,感谢我在圣安德鲁斯大学(UniverCsityofSt。
Andrews)的学生,他们检验了我的观点和论述,感谢埃纳。 罗伯逊(EnaRobertson)和艾琳。 弗里曼(IreneFreman)
,她们为打印本书进行了有效率的工作,感谢我的爱妻帕特(Pat)为我所做的一切。莱斯利。 史蒂文森1973年10月于圣安德鲁斯
6
目 录
第一部分 导言……………………………………………………1…
1。互不相容的理论32。对理论的批评15
第二部分 七种理论………………………………………………2…8
3。柏拉图:智者的统治304。基督教:上帝的拯救475。马克思:共产主义革命626。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827。萨特:无神论的存在主义1058。斯金纳:行为的条件作用1239。洛伦兹:先天的攻击性142
第三部分 结论…………………………………………………1…58
10。对进一步探讨的一些建议160
7
导第 一 部 分言D D D D D1。互不相容的理论2。对理论的批评
8
1互不相容的理论
。人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和目的何在?。我们应该当做什么?。我们可以期望达到什么目标?。…………………
9
人性七论3
1
互不相容的理论
人是什么?这无疑是至关键的问题之一。 因为许多其他问题都取决于我们对人性的看法。人生的意义和目的何在?
我们应当做什么?
我们可以期望达到什么目标?
所有这一切,都从根本上受着我们心目中的人之“真实”或“真正”之本性所影响。这里所用的阳性词“人”
(man,即男人)完全是为了使提问和阐述显得更简洁方便。正如下一段的引语所表明一般,这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做法。 尽管如此,我们之中许多人还会立刻就指出:这里所涉及的,不仅是语言上的方便;通常假定男人这个概念可以代表整个人种的做法,常使女性特有的某些特征和问题,得不到重视。 本书不打算对女权问题作系统的讨论;它只对有关一般人性的某些互不相容的理论加以介绍。有些读者可能希望继续探讨由性别差异造成的影响,为此,本书在第十章末尾(注5)
,推荐了一些进一步的阅读素材。即使在对人性持最男性角度的看法中,也存在许多不同
10
4人性七论
的意见,本书所能讨论的,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旧约》的《诗篇》第八篇作者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 ……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
《圣经》认为,人是由超越宇宙的上帝所创造,上帝为我们的生命规定了特定的目的。 马克思(Marx)(在他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Feuerbach)的论文中)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否认上帝的存在,并认为每个个人都是他所生活的人类社会的产物。 萨特(Sartre)在1940年代初期在德军占领下的法国写道:“人必须是自由的”。萨特与马克思都是无神论者。 但他与马克思不同之处(至少在他思想演变的那个时期是如此)在于,他认为我们不是由所处的社会或其他一切决定的。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完全的自由来决定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或做何种事情。对人性的不同看法,必然对我们应当做什么和怎样做,得出不同的结论。 如果是上帝创造了我们,那么就是上帝的旨意来规定我们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也必须向他寻求帮助。 如果我们是由自己的社会所造就,如果我发现自己的生活不那么令人满意,在社会得到改造之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解决办法。 如果说我们根本上是自由的,并且永远不能逃脱个人选择的必然性,那么唯一现实的态度,就是接受我们的现状,并在作出自己的选择时,对自己的行为,具备充分的认识。对人性的不同信念,通常反映在各种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之中。 在大多数共产党统治的国家中,(这种那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此广泛地主宰着公众的生
11
人性七论5
活,以至对它提出任何疑问,都会给个人带来严重的后果。在所谓“自由”或“民主”的国家里,我们很容易忘记,就在几个世纪之前,基督教信仰也曾建立了类似的主宰地位:异教徒和不信宗教者受到歧视、迫害或焚烧。 即使现在,在某些国家和地区里,还存在一种社会公认的“基督教”
舆论,谁要反对它,就要冒些风险。 譬如在爱尔兰共和国,罗马天主教教义被宪法接受,从而对堕胎、避孕和离婚等社会问题实行限制的政策。 在美国,尽管官方规定政教分离,但仍有一种非正式的基督教精神在影响着政客的言论(如果这并非他们的行动。)
因此,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的人民和领导人有一种把他们自己看成处于竞争状态的倾向,这种竞争不仅是敌对国家之间的竞争,更是意识形态之间的竞争,每一方都认为对方是以一种虚假而有害的人性论为基础。 本书将对这种危险对抗的双方,提出一些质疑及批评。象萨特(Sartre)等人的“存在主义”哲学,乍看起来不大可能指导社会实践。 然而,现代“自由”的民主制度主张政教分离,并且承认(如在美国独立宣言中)每个人都有自由寻求自己幸福的权利。 从哲学的观点看,为这种民主制度辩护的一种方式就是认为不存在人生的客观价值,只存在主观的个人选择。 这种假设看来同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都不相容,但是它在现代西方社会里却有很大影响,比本世纪中叶法国存在主义哲学这一特殊表现要深远得多。 然而应当指出的是,那些认为存在着客观标准的人,如果认为要实行这些标准是错误的,便仍然会支持自由的社会制度。
12
6人性七论
让我们把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作为两个对立的人性论来作更仔细一点的研究吧。 尽管两者在内容上截然不同,但在结构上,却有某些惊人相似之处。 譬如,每种教义的各个部分都互相吻合,从而产生了各自的生活方式。 首先,它们各自都对宇宙的性质从整体上提出了见解。 基督教当然忠实地信仰上帝,认为上帝是一位全能全知和完美无缺的“人”
,他创造及控制着世界上存在的一切。马克思则否认所有这一切,谴责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它使人逃避现实的社会问题。 他认为宇宙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包揽一切的,从根本上说它的性质是物质的,一切都受物质的科学规律所支配。作为各自宇宙观的一部分,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性质都有各自的信仰。 对基督教徒来说,历史的含义是同永恒相对而言的。 上帝用历史事件来表明他的旨意,首先是通过耶稣的生与死来表明自己的存在。 而马克思则声称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完全是历史所固有的。 他认为一个经济阶段,必然要向另一个经济阶段发展,因此正如封建主义要让位于资本主义一样,资本主义也要让位给共产主义。 由此可见,两种观点都认为历史在向某一特定方向运动,尽管两者对推动力的性质和方向看法各异。第二,由于对宇宙存在着对立的看法,从而对人的本性也产生不同的观点。 按照基督教教义,人是由上帝根据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他的命运取决于同上帝的关系。 因为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接受或拒绝上帝的旨意,因而也将根据他如何运用这种自由而受到判决。 这种判决超越今生今世,因为每
13
人性七论7
个人在我们知道的肉体死亡之后,都还以某种方式存在下去。马克思主义否认有任何死而复苏和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