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秀才的逆袭 >

第170部分

秀才的逆袭-第170部分

小说: 秀才的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随着一阵枪响,这名亲兵将领以及他带领的一百亲兵还未能和敌军接战,就被击倒一大片,剩下的十多人瞬间就淹没在敌军枪阵之中。

    逃亡之路是那么的艰难,李国英眼睁睁瞧着自己的手下一队队的留下断后,然而都不能阻挡太多时间。到了最后李国英身边的亲兵只剩下了五十来人。

    “将主!我不能再追随你了!您保重!”亲兵把总跪下朝着李国英重重的磕了个响头,站起身来就要带着最后的五十名亲兵翻身杀回,好给李国英争取最后的逃走时间。

    “李明,”李国英一把拉住了他的胳膊,惨笑着道:“算了,别让弟兄们再送死了,咱们,投降吧!”

    听了李国英的话,仅剩的五十名亲兵纷纷松了口气。虽然说他们平日里受到李国英的厚待,此时正是卖命的时候,可要是能不死的话,谁也不愿意死啊!

    陈名扬带着手下围了上来,李国英的手下纷纷扔下了手中的武器。

    “我是宁南侯麾下总兵李国英,我们降了,还请给我的兄弟留条性命。”李国英捧着宝剑来到陈名扬面前。

    接过宝剑,轻蔑的看了李国英一眼,陈名扬一挥手,火枪声响起,李国英的五十名亲兵倒入血泊之中。

    “你,你个王八蛋!我们已经投降了,你为啥还杀了他们?”李国英眼睛都红了,嚎叫着向着陈名扬扑了过来,却被一脚踢倒在地。

    “对于残民以逞的军队,我岱山军立杀不赦!至于你,还是留给我们将军定罪吧!”(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七章 无题

    一艘艘俘虏的江船驶入岱山军水营,一队队俘虏沿着江岸押解回营。铜陵西侧的岱山军水陆营地到处响起了欢呼之声。轻易的击败左良玉五万大军,使得岱山军士兵人人都是非常兴奋,就连在镇江新招募的船夫们也都兴高采烈。

    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这些新招募的船夫们也被派上了战场,划着船只去打捞江中战利品,运载缴获,搬运战死的士兵尸体,押运左军俘虏。

    “李国英被抓住了,抓住李国英了!”欢呼声一阵接着一阵传来,让坐镇公主号的任思齐心情大爽。一战击败敌人五万大军,擒获敌军统帅,这可是大胜啊。

    没多久的功夫,陈名扬亲自押着李国英上了公主号甲板。

    “你就是李国英?”看着面前这个身穿铠甲却鼻青脸肿、发髻散乱的人,任思齐皱起了眉头。

    “呸!”李国英重重的往地上吐了一口血水,抬头看天,“爷爷就是李国英,快杀了爷爷吧,爷爷在九泉之下等着你们!”

    “想死容易的很。”任思齐摆摆手,让人把他拉了下去。

    “你这次可立了大功!”任思齐看着陈名扬柔声道,曾经那个瘦弱的孩子,现在已经成为了英俊的少年将军。看着这么面貌酷似阿紫的少年,任思齐感慨不已。

    “总兵大人,我要检举陈营正的错误!”就在此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让陈名扬脸色大变。

    任思齐扭过头去,便看到一张严肃刚正的面孔。

    “你是赵辰,陈名扬营的营监?”任思齐仔细打量了他一下,认出了此人是陈名扬的营监,原是从山东移民到岱山的书生。

    “是,我就是赵辰!”见任思齐问起自己,赵辰赶紧双脚立正向任思齐行了个军礼。

    “赵营监,你要检举陈营正什么?”任思齐微笑着问道。现在的岱山军实行的是双首脑制,营正主管训练打仗,营监主管生活后勤、功绩核算、军纪等。营正和营监平级,这样可以保证自己对军队的绝对控制。现在营监和营正之间出现了矛盾,自然需要任思齐来协调了。

    “我要检举陈营正滥杀,大肆屠杀俘虏。”赵辰把陈名扬未经和他商议便自作主张杀掉李国光部亲兵的事情向任思齐说了一遍。

    “陈营正,是这样吗?”任思齐把目光看向了陈名扬,在战场上,杀掉敌人算不了什么,可如果敌人已经投降,再杀掉的话,就有些过了。

    任思齐没想到陈名扬小小年纪,杀性竟然这么大。

    此时陈名扬的脸色恢复了过来,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听着赵辰对他的检举,其实在回营的路上,他已经和赵辰吵了一路,在他看来不就杀掉几十个俘虏吗,没什么大不了的。

    “回总兵,确有其事。”陈名扬昂然道。

    “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任思齐觉得有必要了解一下陈名扬的心理,陈名扬年纪虽小,可读过书有统兵之才,假以时日完全可以独当一面。

    “我觉得我没杀错,左良玉军都是畜生,他们离开武昌时,几乎把武昌城内的百姓杀光,城池也烧成了白地,攻进九江后,又大肆屠城。对于这样的畜生军队根本没必要客气,杀光算了,也算是为惨死的百姓报了仇。”

    “可是敌人已经投降了,怎么能再加以屠杀,咱们岱山军是仁义之师,不是左良玉军那样的部队。再说了,杀俘不祥,咱们总兵大人是要成就一番大业的,不能落个杀俘的名声。”赵辰争辩道。

    左良玉军虽然残暴不仁,可总归是大明的军队,如果对投降的左军进行残杀的话,落下个杀俘的名声之后,再和他们作战的话恐怕肯投降的左军会越来越少。

    仅从道义来说,这些动辄屠城的左军士兵人人该杀,可是从整个军队的立场上看,杀俘确实不利于岱山军以后的作战。

    “宋镇抚,按照岱山军军纪,杀俘该如何处理?”巡视了一会儿,任思齐转身看向了宋立本。

    “这个,”宋立本寻思了良久,苦笑道:“咱们岱山军军纪中根本没有杀俘这一条啊。”

    岱山军才创立一年多,军纪一开始非常简单,就是任思齐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改编而成的十条军纪,后来慢慢增补了一些,可是并有讲清楚对杀俘该怎么处罚。

    “这样啊,”任思齐想了一下,道:“虽然军纪中没有明确的处罚措施,可是私自杀俘肯定是不允许的。这样吧,陈名扬由营正降为队正,暂代营正职位,罚一年的饷银。宋镇抚你和李彦直商议一下,把私自杀俘这一条军纪添加上去。以后凡是俘虏,由镇抚司进行甄别,除了罪大恶极的处死外,其他的一律不许滥杀。”

    宋立本笑着答应了,任思齐这种处罚可谓不疼不痒,陈名扬虽然降了一级,可还是管着原来的营,至于罚一年的饷银,对陈名扬这个没有家人吃住都在军营的人来说,银子根本没什么用。

    “你以后凡事要多和赵营监商量,不可独断专行胡来,知道吗?”任思齐瞪着陈名扬道。

    “知道了!”陈名扬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走了。

    “总兵大人,我也去了!”赵辰向着任思齐行了个军礼,也转身而去。

    “这个赵辰不错,是个可造之材!”宋立本看着举止端正一丝不苟的赵辰背影,赞叹道。

    对于岱山军中的各营营正营监,宋立本了解的比任思齐都要多,毕竟他管着整个岱山军的军纪。

    任思齐知道,宋立本说赵辰其实是自影射陈名扬,毕竟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当上了一营营正,手下管着一千余士兵,这让很多人不满。私下里说任思齐任人唯亲。

    可任思齐也有自己的想法,陈名扬是阿紫的弟弟,而阿紫是因自己而死,这让任思齐对陈名扬有隐隐的愧疚感。

    另一方面,陈名扬军事训练各项成绩都不错,再加上读过几年书有文化,颇有谋略,也具备一定的领兵才能。黄凤舞在岱山军做教官时称夸赞过陈名扬,说他是整个岱山军中唯一能成大器者。

    再加上陈名扬是自己人,用着也放心。所以任思齐才对陈名扬一路提拔,提拔到营正的职位。

    “宋镇抚,俘虏你审的怎么样了?”任思齐心中叹了一下,问道。

    “回大人,我得到了一条重要的消息!”宋立本神色立刻严肃了起来,可脸上却露出止不住的喜色。

    “什么消息?”任思齐也严肃了起来,能让宋立本这副表情,肯定是发生了大事,可从宋立本的表情来看,应该是好事。(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八章 撤兵

    “什么?左良玉死了!”任思齐惊喜的看着宋立本。

    “是的,千真万确,我连续审问了好几个俘虏的将领,他们都是这样说的。”

    原来早在李国英进军之前,左良玉已死,现在的左军推左良玉之子左梦庚为留后。

    据宋立本审问的俘虏交代,左军之所以会不顾左良玉刚死,就出兵攻打铜陵,是因为在左军的背后追着李自成的大顺军。左良玉军队以前在顺军手里吃过太多的败仗,面对顺军根本没有作战的勇气,这才仓皇沿江而逃。

    仔细的听着宋立本自俘虏口中审问出来的信息,任思齐寻思着,脑子越来越清醒。

    限于脑中对明末历史的记忆有限,任思齐根本就搞不清明末清兵攻打南明时的详情。在原先的记忆中,连左良玉大军东下清君侧这件事都没有。

    所以任思齐对局势的发展是非常的糊涂。现在结合宋立本审问俘虏得来的信息,任思齐的脑子清醒了许多。

    看来是清兵两路南下伐明,一路由多铎带领攻打扬州,另一路则尾随在李自成的大顺军之后。因为对于满清来说,他们的敌人就两个,一个是南明朝廷,另一个就是李自成的大顺军。而若论满清的重视程度,顺军还在南明朝廷之上。

    看来就是这样了,李自成在陕西站不住脚,逃到长江边,而左良玉害怕顺军才顺江东下,而顺军的背后又跟着满清的大军。是的,就是这样,李自成不就是在长江边被满清撵上,连场大败,然后被地主武装杀死在湖北九宫山地区的吗?

    任思齐从没有想到形势竟然如此复杂,刚刚因取得大胜带来的喜悦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

    即使取得一场大胜又如何?即使能打败整个左军又怎么样?在左军之后有李自成的大顺军,在大顺军背后还有强大的满清兵。

    任思齐不认为凭借手下这两万军队再加上两万船夫就能打败所有的敌人,凭借自己的军力再加上江北岸的黄得功军,肯定能把所有的敌人都堵在铜陵以西。可是多铎的大军已经攻向了扬州,在任思齐的记忆中,扬州可是轻易的被攻下,附近的刘泽清刘良佐高杰部军队纷纷投降,然后清兵顺利渡过长江,南京朝廷不战而降。

    即使自己死死的钉在这里,也于大势无补,等到清兵占领了南京,自己的后路就会被堵死,那时自己这几万人可就成了孤军!

    必须要退兵,退回南京了!这一刻,任思齐下定了决心。

    “总兵大人您说得对,咱们是得退兵了。”和部下商议之时,李彦直符合任思齐道。在李彦直看来,根本就不应该来这里,岱山军最应该呆的地方是南京。在李彦直的谋划中,应该在清兵攻打江南之际占据一隅,如松江,如宁波,背靠大海和岱山相守以望,凭借强大的水军阻挡清兵的进攻。然后逐渐蚕食整个江东之地。

    宋立本也没有异议,限于见识所限,宋立本的全局观有所欠缺,也没有李彦直那么大的野心。可是在宋立本看来,劳师远征总归是不好的,况且前面的敌人那么多又都是那么的强大。左军虽败,可还有二十万大军,而李自成的顺军更是推翻了北京朝廷,逼得崇祯爷上吊。而满兵更是无敌的存在,被打的狼狈而逃的顺军就是满兵战力的佐证。岱山军好容易才发展壮大起来,可也就这两万来兵,宋立本可不想军队都消耗在这里。

    诸人之中唯一可能有意见的可能就是沈廷扬了,可沈廷扬不是岱山的人,他即使不同意也没用。

    可出乎众人意料的是,沈廷扬竟然也赞同退兵。

    “现在左军大败,势必不敢继续东进。有靖南侯大军在,足以堵住左军东进之路。没必要把所有军队都放在这里,岱山军应该去更加重要的战场,比如扬州。”沈廷扬如是说。

    既然大家都同意退兵,任思齐立即派人往江北,告知黄得功己方即将退兵。然后由沈廷扬起草一封奏章,向朝廷报告大败左军的消息,然后请调回师。

    派人乘快船往南京递送奏章,然后不等朝廷的回复,任思齐立刻下令全军出发,回师南京。

    把缴获的大部分左军船只并俘虏都留给了黄得功,只带着重要的俘虏如李国光用于献俘,岱山军士兵离开的铜陵,顺江而下向南京进发。

    虽然对岱山军的突然撤兵很是不解,在黄得功看来,应该趁着大胜,两家一起进兵,把左良玉大军歼灭在安庆。可是岱山军并不是黄得功的部属,任思齐执意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