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陈氏幼科秘诀 >

第3部分

-陈氏幼科秘诀-第3部分

小说: -陈氏幼科秘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 
草果、浓朴、干姜。风虽胜湿,宜防风、羌活、蓁艽、椒目、天麻;又能健脾,陷下,升麻、柴胡;有痰宜利痰,贝母、 
半夏、胆星、海藻、昆布。 
x内消丸x 治小儿五疳八痢,消食化积,除惊风外,百病可服。 
三棱 蓬术 香附(三味醋拌炒) 槟榔 煨 
草果 青皮 枳壳 枳实(二味麸炒) 木香 去核山楂 炒神曲 炒麦芽 炒砂仁 去白陈皮。 
等分为丸,砂糖汤调服。 
x辰砂丸x(又名大红丸) 
川贝母 胆星 天花粉 桔梗 苦杏仁 枳壳 黄芩(各四两) 前胡 防风 制半夏 陈皮 全蝎 地骨皮 
山栀(各三两) 黄连 元参(各二两) 
痘痧年不用连栀,此药消痰解毒,发散痘痧,蜜丸约重一钱,辰砂为衣,每服一丸,薄荷汤化下。 





惊风

属性:惊风原是二症。惊者,急惊慢惊。风者,中脏中风,此言风,热极生风也。惊风本于心肝二脏,肝风、心火相 
煽发搐。小儿脾胃弱,肝易凌之引动肝风。风主掣,不得心火不能发搐,儿有病,气血错乱,心神不宁,引动心火。 
火主惊,不得肝风亦不发搐。此心与肝相兼为惊风之源也。有惊风痰热四症,然后有搐搦掣颤及引窜视之候,入候理 
得惊风定,随便与下痰药,惊风不复复作矣。惊风是总名,急惊者惊风痰热所致,慢惊者久病所得。久泻成慢脾 
慢惊,久吐成胃虚。惊无阴因心经实热,而阴不能配,阳盛阴虚之候。慢惊无阳因脾土虚甚,而阳不胜阴,是阴盛阳 
虚之症。急慢惊风,虚热寒实,天渊迥隔。急惊九生一死,慢惊九死一生。凡搐时不得擒捉,风气方盛,若一拘 
持,痰即流入脉络矣,多致手足拘牵,与痫症同。初有痰热未成惊风,先宜解利,解用柴胡、黄芩、干葛、紫苏、枳 
壳、防风、天麻、半夏等,利用小红丸。如无虚症,不得主用温补。虽热甚不得便用龙脑、麝香,恐引惊入窍,且伤 
真气。盖温则补邪,香则败真,心惊大概过暖当风,多食辛辣,郁邪热于心而传于肝,再受惊触。未发时夜卧不稳, 
啼哭啮齿,咬乳,气促痰喘,鼻额有汗,忽而闷绝,目直视,牙紧口噤,手足掣,此热甚而然。发则身热面赤,引饮, 
口中气热,二便黄赤,眼上视连札,项背强直,痰涎潮响,脉数可辨。盖心有热,肝有风,心藏神,肝藏魂,风火相搏, 
神魂易动,故发急惊,关格不通,先用小红丸下之,或用触鼻散与龙脑麝香开关,又须茯苓、木通利小便。退热、治 
惊、化痰、驱风药多寒凉,概宜勿用。若遇庸手,无深病而攻之,反致痰热入经络,却成惊痫重症,宜定惊顺气,清热 
化痰为主,柴胡(平肝)、黄连(泻心)、枳实(顺气消痰)、贝母(泻痰)、天麻(治风)、陈皮(泻痰顺气)、防 
风(治风)、苏子(顺气)。清热,黄芩、黄连、山栀、龙胆草、连翘、犀角、灯心、寒水石;消痰,枳实、胆星、 
天花粉、半夏、天竺黄、贝母、牛黄、珍珠;治风,羌活、防风、柴胡、僵蚕、天麻、蝉脱;治惊,全蝎、雄黄、朱砂、 
琥珀、钩藤;开窍,麝香、石菖蒲,龙脑。用抱龙丸、苏合丸、牛黄丸、辰砂丸俱可。 





惊风死症歌

属性:项软多无力,喉间似锯牵,面红妆色见,目睛杳无光,鱼口开粗气,脚冷直偏长,啮衣胡乱咬,瘀血泻于肠,睛 
开还又合,浑身硬似僵,十般惊后病,休用更思量。 





脉法

属性:急惊,风关黑纹直者,死。慢惊,气关紫纹两条传至风关者,死。无此虽凶无妨。 





慢惊慢脾

属性:慢惊因久病之后,诸经已虚,又过用凉剂,致脾胃微弱,四肢无力,身体倦怠,面 白,眼不开,似搐不搐,时时 
,精神昏慢,唇口俱白,脉或浮或沉,身或温或凉,本无热或壮热,本无痰而喉如拽锯,一团虚热痰也。 
脾胃虚弱,土受亏而木来侮,亦见惊搐,诸症 
俱渐缓,故名慢惊。以怯弱之儿大病之后,或外感风冷,脾胃益虚,风乘而入,逐风不可,驱惊不可,只宜温补, 
无汗下之理。若错用下痰药,痰随气降,气随痰绝矣。温补宜用∶ 
茯苓 陈皮 天麻 防风 山药 扁豆 白术 全蝎 僵蚕 白附子 姜制半夏 
弱甚加人参,不食加莲肉,寒甚加木香、丁香。纵急惊传来,用胆星化痰,白术调胃,勿用凉药。 
慢脾惊多泻而得,胃虚惊久吐而成。脾肺子母也。脾胃一虚,肺气先病,则先顽痰。痰者,肺内所流,作小 
鸡声,时后 ,眼偏开,由惊入也。宜用∶ 
人参 白术 山药 肉蔻 木香 僵蚕 全蝎 天麻 丁香 白附子 
有痰加半夏、胆星、贝母,甚者可用黑附子。 
暑日热甚吐泻,亦成慢惊病。原药具吐泻门,寒甚可加附子。 
儿月内温壮,翻眼,握拳,噤口,切牙,身腰强直,涎潮呕吐,搐掣惊啼,腮缩囟开,或颊赤面青,眼上视, 
不可误作慢惊脾风,妄用温药,要视其眉间红赤鲜碧色者可用。 
防风 黄连 枳实 胆星 全蝎 天麻 甚则牛黄丸、小红丸,猪乳化结。 





风毒惊瘫鹤膝候

属性:四肢痿痹不伸,胀痛不能忍者,风毒之气。宜∶ 
防风 半夏 枳壳 羌活 天麻 
在上用升麻、桔梗,在下用牛膝、木瓜。儿心悸不常,及偏身肿痛,或手足不随,为惊瘫。 
若治稍缓,臂腕膝胫骨节之间流结,项核或膝肿,而肉消骨露如鹤膝状,并宜发汗,使腠理 
开通,则风热可治,而湿亦可去,使风不生而痰不作。莫作疮痈论,用黑牵牛半生熟为末, 
加入五苓散内酒调服。 







属性:其症与惊风相似,血滞心窍,积惊成痫。外症神气怫郁,瞪目直视,面目牵引,口噤流涎,腹胀手足抽掣,似 
生似死。或有声无声,或背项反张,或腰脊强直,发而时醒者,为痫。若强硬终日不醒,为 痉矣。要分阴阳, 
先发热惊掣啼叫为阳痫,大便实,小便赤,脉浮。病在脾在肌肤易治,勿用温药。反是病在脏在骨髓 
难治,为阴痫,勿用寒药。亦当于仰覆卧参看,惟利惊却风化痰为要。有犬羊牛鸡猪之异。儿有热痰,一不饮乳, 
眠睡不稳,常时惊悸,即用小红丸,减其盛气为妙。风痫者,汗出解脱,风乘虚入,初屈指如数,是有热生痰。惊 
痫者,震骇恐怖或打坠。积惊初时,精神恍惚大叫。食痫者,食时得惊,停宿结聚,初时吐乳不食,大便酸臭,先 
寒后热。三者具用小红丸下之,后以∶ 
胆星 半夏 神曲 天麻 防风 枳实 苦杏仁 苏子(或叶) 陈皮 全蝎 青黛 黄连 僵蚕 天竹黄 
白附子 
风痫加羌活、蝉蜕、独活,惊痫加远志、茯神、石菖蒲,食痫加青皮、芦荟。 
癫痫狂 四症,皆始于心。心者,神明之舍,常欲安静。内邪、外热,脾胃虚而不能制肾水,遂精神失守,恍惚 
多惊,四症作焉。重阴则癫,重阳则狂。痫则身软而醒, 则身强而温,癫则悲喜歌哭,狂则谵语不食,弃衣而走。 
痫则卧地,嚼舌吐沫或作诸兽声, 则反弓痰壅,皆风涎流滞心胞络也。失治则伤心,心伤则神去而死,宜清心消 
痰顺气为要。 
贝母 胆星 紫苏 枳实 陈皮 黄连 青黛 远志 茯神 半夏曲 石菖蒲 





腹痛

属性:食积痛,面黄腹胀,夜热日凉,宜小黑丸,甚则备急丸。饮食乍伤脾而痛,大便去而痛 
止,亦宜用小黑丸、备急丸下之。食得寒则凝,得热则散,更宜行气。有虫宜追虫散,又有痰 
痛,痰因气聚而滞,阻碍道路,气不通脉,小便不利,先宜小红丸,后服枳实、朴硝、石碱、半 
夏导痰开郁。若痛有常处而不移,是死血,宜归尾、桃仁、蓬术、枳实、青皮、砂仁、红花。腹 
鸣作痛,是水欲下而火欲上,宜二陈汤加黄连、山栀。脏寒有水而鸣,宜分三阴部分∶中脘 
太阴,脐腹少阴,小腹厥阴。儿只是伤食,食积与虫宜消食止痛,开郁行气,先用小黑丸,备 
急尤妙,后用本方。 
x消食止痛本方x 
浓朴 苍术 制半夏 香附 枳实 青皮 陈皮 槟榔 砂仁 山楂 甘草 茯苓 
痛甚加木香,食积加蓬术、三棱,伤食轻则本方去槟榔,虫加川楝、鹤虱,痰去浓朴、苍 
术,加见论中。死血用论中药,可加大黄;水下火上,本方去苍术、槟榔,加论中药;脏寒本方 
倍青皮、枳实,加木香、丁香或浓朴、干姜;热痛不宜本方;血虚腹痛白芍药汤治。 







属性:脏腑强盛,诸虫不为害,惟虚怯则湿热生虫,虫行求食作痛。上唇有疮,曰惑虫蚀其脏; 
下唇有疮,曰狐虫下食其肛。胃热则虫动,动则往来上下,心腹痛,面 白,叫哭仰体扑手, 
心神闷乱,吐涎沫或清水,沉沉默默。贯心者,心痛甚死;不贯心亦死。上半月虫头向上,可 
投药易治;下半月虫头向下,难治。若病急,先以肥肉汁或糖蜜引转其头,然后用追虫末药。 
面黄上有白团印是虫症,好吃布是肺虫,吃桴炭是肝虫,吃盐是肾虫,吃茶叶是心虫,吃酸 
物是胆虫,吃土是脾虫,各随本脏施治。脉当沉,若弦,今反洪大是虫;虚小者生,紧急者 
死;寸脉沉滑是寸白虫。 
陈皮 半夏 枳实 青皮 槟榔 蓬术 鹤虱 芜荑 雷丸 使君子 川楝根(以上虫药可选用) 





心痛

属性:心属少阴君火,为脏腑之主,精神之舍,邪不能干。干之则伤心而神去,必面目俱黑, 
手足青至节,为真心痛,旦发夕死。今之心痛乃胃气当心作痛,治之痛止。若食后痛,治法 
须分新久。初起时明知受寒伤冷物,可用温散,如草豆蔻、枳壳、枳实、山栀等,丹溪用麻 
桂。若脉坚实用温利药,如备急丸,丹溪用陈气汤。稍久则成郁热,若更用温散,宁无助火 
为痛乎,古方多用山栀为主,佐以姜汁。痛无补法,勿用人参、白术。此症不过痰火与食积 
耳,若大吐大泻尤妙。痛攻腰背,发厥呕吐,诸药不纳者蛔虫,用鹅翎探出痰碗许而痛止。总 
宜消其痰、降其火。新者温散之。 
x降火消痰本方x 
枳实 枳壳 山栀 黄连 川芎 陈皮 白桔梗 花粉 香附 姜制半夏 
新者去黄连,加麻黄、浓朴,痛甚加元明粉、石膏;火加青黛,痰甚加海石、胆星。喜食 
热物,必有死血停胃口,宜桃仁承气汤下之。一方∶ 
元胡索(一两) 浓朴(五钱) 滑石(五钱) 红花(五钱) 归梢(五钱) 红曲(五钱) 桃仁 
(三十粒) 
研如泥蒸饼丸,湿流胃脘作痛,宜小胃丹。有虫攻心作痛,论见虫门。寒邪客心胞络作痛,又有痞癖上攻 
心作痛,为抱心顺气理中汤。 
乌药 香附 苍术 甘草 干姜 
或用枳壳、青皮、木香、蓬术、半夏,或枳实亦可,丹溪用草豆蔻。寒热俱宜,治九种心痛∶石菖蒲、赤芍、木通、 
五灵脂。 





咽喉

属性:喉痹是风毒之气客于喉间,与血气相结而成肿塞。水浆不可下,甚者脓溃,名缠喉风。 
毒攻心腹而死,攻心则闷懊,闷懊则死矣。或 
为单双乳蛾,最为急症,多属痰热。先用吐法,甚者针刺去毒血,服甘桔汤。 
x甘桔汤x 
甘草 桔梗 元参 连翘 防风 荆芥 







属性:小儿脾胃虚弱,腠理开疏,暑气乘虚而入,有似惊风者,宜香薷饮,黄连解毒汤俱可, 
六一散调服。 





脱肛

属性:夫肺与大肠为表里。肛者,大肠之门。肺经实热则秘结不通,肺若虚寒则肠头出露。有 
因泻痢久,脾土虚,不能生肺金,故肛门脱而不收。宜补脾温胃,使金受母之益而气实,次 
则内投固肠之剂,外用敷洗之药。 
x敷肛散x 
龙骨( ) 赤石脂( ) 诃子肉(各三钱) 
共为末,每用四五分敷上,每日敷三次即愈。先用荆芥穗、香附煎汤洗之。 
又方 五倍子灰、鳖头灰,敷妙。用净旧鞋底烘热托上。 







属性:小儿禀赋纯阳,血气热,易生热。有五脏热,五心烦热,四肢壮热,痰涎壅盛,目涩多渴。若上冲咽 
喉则与气血相搏结成喉闭,宜凉膈散。 
x凉膈散x 
山栀 薄荷 黄芩 连翘 元参 桔梗 陈皮 花粉 甘草 石膏 竹叶 
甚者朴硝、大黄可加,或止加大黄。 





黄胆

属性:此皆湿热蒸于脾胃,如合面相似。脾胃象土,其色黄,故发于外。生下黄名胎疸,母脏有热熏蒸于胎故 
也。若黄胆变黑疸,难治。治疸以利小便为主,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