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365-古今医案按 >

第62部分

365-古今医案按-第62部分

小说: 365-古今医案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大。举按皆实。苏而诊之。脉仍洪大。按之如无。此气血虚极。以十全大补汤用参 至四 
斤余。加附子二枚而痉止。共享此方五十余剂而疮敛。 

卷十外科
乳疡
属性:一妇形脉稍实。性躁。难于后姑。乳生隐核。以本草单味青皮汤。间以加减四物汤。加 
行经络之剂。治两月而安。 
一后生作劳。风寒夜热。左乳痛。有核如掌。脉细涩而数。此阴滞于阳也。询之。已得 
酒。遂以栝蒌子、石膏、干葛、台芎、白芷、蜂房、生姜同研。入酒服之。四帖而安。 
薛立斋治一儒者。两乳患肿。服连翘饮。加坚硬。食少内热。胸肋作痛。日晡头疼。小 
便赤涩。此足三阴虚而兼郁怒。前药复损脾肺。先用六君加芎、归、柴、栀。四十余剂。元 
气复而自溃。乃作痛恶寒。此气血虚也。用十全大补、六味地黄而愈。 
封君袁阳泾。左乳内结一核。月余赤肿。此足三阴虚兼怒气所致。用八味加柴、栀、丹 
皮。四剂。赤肿渐退。内核渐消。又用清肝解郁汤而愈。时当仲秋。两目连札。肝脉微弦。 
此肝经火盛而风动也。更加龙胆草五分。并六味地黄丸而愈。若用清热败毒。化痰行气。鲜 
不误者。 
一儒者两胁作胀。两乳作痛。服流气饮、栝蒌散。半载后。左胁下结一块如核。肉色不 
变。劳则寒热。此郁结气伤而为患。虚而未能溃也。八物加柴胡、远志、贝母、桔梗。月余 
色赤作痛。脓将成矣。又服月余。针之。出脓碗许。顿然作呕。此胃气虚而有痰也。令时 
啖生姜。服六君子汤。呕止。加肉桂而疮愈。彼后出宰。每伤劳怒。胸乳仍痛。并发寒热。 
服补中益气加炒山栀。愈。 
一妇人内热胁胀。两乳不时作痛。口内不时辛辣。若卧而起急。则脐下牵痛。此带脉为 
患。用小柴胡汤加青皮、黄连、山栀。二剂而愈。 
一妇人久郁。右乳内肿硬。用八珍汤加远志、贝母、柴胡、青皮。及隔蒜灸。兼服神效 
栝蒌散。两月余而消。 
一妇人禀实性躁。怀抱久郁。左乳内结一核。按之微痛。以连翘饮子二十余剂。少退。更以 
八珍加青皮、香附、桔梗、贝母。二十余剂而消。 
一妇人发热作渴。至夜尤甚。两乳忽肿。肝脉洪数。乃热入血室也。用加味小柴胡汤 
热止肿消。 
一妇人因怒。左乳作痛。发热。表散太过。肿热益甚。用益气养荣汤数剂。热止脓成。 
不从用针。肿胀热渴。针脓大泄。仍以前汤。月余始愈。此证若脓未成未破。有薄皮剥起者 
用代针之剂。其脓自出。不若及时用针。不致大溃。若脓血未尽。辄用生肌。反助其邪。 
慎之。 
一妇人脓清肿硬。面黄食少。内热晡热。自汗盗汗。月经不行。此肝脾气血俱虚。用十 
全大补加远志、贝母。及补中益气各三十余剂。外用葱熨患处。诸证寻愈。 
一妇人脓成胀痛。欲针之不从。数日。始针出败脓三四碗许。虚证蜂起。几至危殆。用 
大补两月余而安。若元气虚弱不作脓者。用益气养荣汤补之。脓成即针。若肿痛寒热。怠惰 
食少。或至夜热甚。用补中益气兼逍遥散补之为善。 
一产妇因乳少。服药通之。致乳房肿胀。发热作渴。以玉露散补之而愈。夫乳汁乃气血 
所化。在上为乳。在下为经。若冲任之脉盛。脾胃之气壮。则乳汁多而脓。衰则淡而少。所 
乳之子。亦弱而多病。又有屡产无乳。或大便涩滞。乃亡津液也。当滋化源。 
一妇人右乳内结三核。年余不消。朝寒暮热。饮食不甘。此乳岩。用益气养荣汤百余剂 
更以木香饼熨之。年余而消。 
一妇人年二十有五。素虚弱。多郁怒。时疫后脾胃愈虚。饮食愈减。又值气忿。右乳胁 
下红肿。应内作痛。用炒麦麸熨之。肿虽少散。内痛益甚。转侧。胸中如物悬坠。遂与加减 
四物汤。内肿如鹅卵。外大如盘。胸胁背心相应而痛。夜热势甚。时治者皆以攻毒为言。薛 
云。此病后脾弱。而复怒伤肝。治法惟主于健脾气。平肝火。则肿自消而病自愈矣。方以八 
物加陈皮、黄 、柴胡、山栀、白芷。服八剂。病减六七。去白芷。加青皮、木香、桔梗。 
又六剂而全愈。若用攻毒之剂。病胡能瘳。 
〔附〕一妇产后忽两乳细小。下垂过小腹。痛甚。名乳悬。用芎、归各一斤。内用八两 
水煎。余用烧烟熏口鼻。二料乃效。 

卷十幼科
胎毒
属性:东垣云。李和叔中年得一子。至一岁。身生红丝瘤。不救。后四子至三岁。皆病瘤而死 
问何缘至此。翌日思之。谓曰。汝乃肾中伏火。精中多有红丝。以气相传。故生子有此疾。 
俗名胎瘤是也。汝试观之。果如其言。遂以滋肾丸数服。以泻肾中火邪。补真阴不足。忌酒 
肉辛热之物。其妻以六味地黄丸养其阴血。受胎五月之后。以黄芩白术作散服。后生子。前 
证不作。 
一子年十六。生七个月。得淋病。五七日必一作。其发则大痛。水道方行。下如漆和粟 
者一盏方定。脉之轻则涩。重则弦。视其形瘦而长。青而苍。意其父必服固下部药。遗热在 
胎。留于子之命门而然。遂以紫雪和黄柏末丸梧子大。晒极干。汤下百丸。半日。又下二百 
丸。食压之。又半日。痛大作。连腰腹水道。乃行下漆和粟者碗许。痛减十之八。后与陈皮 
一两。桔梗、木通各五钱。又下合许而安。父得燥热。尚能病子。况母得之者乎。 

卷十幼科
胎晕
属性:江篁南治一儿产数日。常昏晕。一日五六见。医作惊风治。不效。江以大补气血之剂浓 
煎汤喂之。并饮乳母。多服渐减而愈。 

卷十幼科
热证
属性:立斋治李阁老子。潮热。饮食如故。自申酉时甚。至子丑时方止。遍身似疥。大便秘结 
小便赤涩。热渴饮冷。薛以为脾胃实热。传于肺与大肠。先用清凉饮四剂。结热始退。又 
用四物、柴胡、黄连数剂。其疮渐愈。彼欲速效。另用槐角丸之类。诸证益甚。仍以前药更 
加桃仁、赤芍。至百剂而愈。 
江篁南治一儿。生方两月。时值酷暑。又久雨。湿令流行。遍身大热。然初生小儿。肠 
胃脆窄。药难区处。乃取干壁土舂碎撤地上。上以芭蕉叶铺之。将儿卧叶上。又以芭蕉叶覆 
之。更少加干壁土于上。睡少时。其热如失。 

卷十幼科

属性:海藏治一子。自婴至童。盗汗凡七年矣。诸治不效。与凉膈散、三黄丸。三日病已。盖 
肾为五液。化为五湿。相火迫肾。肾水上行。乘心之虚而入手少阴。心火炎上而入肺。欺其 
不胜己也。皮毛以是而开。腠理元府不闭。而为汗出也。出于睡中者为盗汗。以其觉则无之 
故经云。寝汗憎风是也。先以凉膈泄胸中相火。相火退。次以三黄丸泻心火以助阴。则肾 
水还本藏。元府闭。汗为之止矣。 

卷十幼科

属性:景岳曰。予仲儿生未两周。初秋感寒发热。脉微紧。素知其脏气属阴。不敢清解。以芎 
苏、羌、芷、细辛、生姜之属。冀散其寒。一剂下咽。不惟热不退而反大泻作。连泻二日 
又加气喘。斯时也。将谓其寒气盛耶。何以用温药而反泻。将谓其火刑金耶。岂以清泻连 
日而尚堪寒凉。将谓其表邪之未除耶。则何以不利于疏散。束手无策。且见其表里俱剧。大 
喘垂危。又岂浅易之剂所能挽回。沉思良久。渐有所得。乃用人参二钱。生姜五片。煎汤。 
以茶匙挑与二三匙。即怀之而旋走室中。徐察其呼吸之进退。喘虽未减。亦不见增。又与三 
四匙。少顷。则觉其鼻息似乎少舒。遂与半小钟。更觉有应。自午及酉。完此一剂。适一医 
至。曰误矣。大喘如此。岂可用参。速以抱龙丸解之。余不听。复煎人参二钱五分。自酉至 
子尽其剂。剂完而气息遂平。 大睡。泻亦止而热亦退矣。所以知其然者。观其因泻反喘 
岂非中虚。设有实邪。自当喘随泻减。是可辨也。向使误听彼医。易以清利。中气一脱。 
即当置之死地。必仍咎余之误用参也。孰是孰非。何从辨哉。 

卷十幼科
吐泻
属性:立斋治一小儿。每饮食失节。或外惊所忤。即吐泻发搐。服镇惊化痰等药而愈。后发搐 
益甚。饮食不进。虽参、术之剂。到口即呕。乃用白术和土炒黄。以米泔煎数沸。不时灌半 
匙。仍呕。次日灌之。微呕。渐加至二三匙。递加至半杯。不呕。乃浓煎服而愈。 
景岳治其季子。甫半岁。受寒。吐泻大作。用温胃和脾之药不效。用理中汤。三日后加 
人参三钱。及姜、桂、吴茱萸、肉果。亦不效。至四五日。则随乳随吐。吐其半而泻其半。 
腹中毫无所留。乃用人参六钱。制附子、姜、桂等各一二钱。下咽即吐。一滴不存。而所下 
之乳。则白洁无气。仍犹乳也。斯证形气之危。万无生理矣。因思寒气犯胃而吐泻不止。若 
舍参、姜、桂、附之属。尚何术焉。再四思之。谓胃虚已极。而药之气味。略有不投。必拒 
而不纳。矧附子味咸。亦能致呕。惟得甘辣可口之药。庶乎胃气可安。尚有生意。乃用胡椒 
三钱捣碎。加煨姜一两。水煎。又令煎人参二两。以参汤之十。入椒姜汤之一。茶匙挑与。 
竟咽而不吐。徐徐服之。乳药皆安矣。四鼓服起。至次日未时服完。忽然躁扰呻吟。烦剧之 
甚。家人疑热药太过。烧断肚肠。相与抱泣。景岳云。若药果有难堪。何自四鼓至午前皆相 
安。而此时遽变若此。其必数日不食。胃气新复。而仓廪空虚。饥甚则然也。取粥以示之。 
则张皇欲得。因与食之。竟至半碗。而寂然安卧矣。次日复加制附。始泻止全愈。此因饥发 
躁。设用清凉一解。则全功尽弃。而初时用参数钱。毫无所效。倘不知药未及病。改用苦寒 
亦必即死。旁观者。仍归罪于用参也。 

卷十幼科
嗜卧
属性:吕沧洲治一幼女。病嗜卧。颊赤而身不热。诸医皆以为慢惊风。屡进攻风之剂。兼旬不 
愈。吕切其脉。右关独滑而数。他部大小等而和。因告之曰。女无病。关滑为宿食。意乳母 
致之。乳母必嗜酒。酒后辄乳。故令女醉。非风也。及诘其内子。内子曰。乳母近掌酒库钥。 
窃饮必尽意。使人视之。卧内有数空罂。乃拘其钥。饮以枳 子、葛花。日二三服。而起 
如常。 

卷十幼科
惊搐
属性:李寺丞子三岁。病搐。自卯至巳。数医不效。钱乙视之。搐。目右视。大叫哭。李曰。 
何搐右。钱曰。逆也。李曰。谓何。曰。男为阳。本发左。女为阴。本发右。故男目左视。 
发搐时无声。右视有声。女发搐时。右视无声。左视有声。所以然者。左肝右肺。肺金肝木 
男目右视。肺胜肝也。金来刑木。二脏相战。故有声也。法当泻其强。补其弱。心实者亦 
当泻之。肺虚不可泻。肺虚之候。闷乱哽气。长出气。此病男反女。故男治易于女也。假令 
女发搐。目左视。肺之胜肝者。病在秋。即肺兼旺位。肝不为任。故叫哭。当大泻其肺。然 
后治心。续肝。所以俱言目反右视者。乃肝主目也。凡搐者。风热相搏于内。风属肝。故引 
见之于目也。钱用泻肝汤泻之。二日不闷乱。当知肺病退。后用地黄丸补肾。三服后。用泻 
青丸、凉惊丸各二服。凡用泻心肝药。五日方愈。不妄治也。又言肺虚不可泻者何。曰。设 
令男目左视。木反克金。肝旺胜肺。宜但泻肝。若更病在春夏。金气极虚。则当补肺。不可 
泻也。 
院使钱公瑛。宣德间。治宁阳侯孙。始生九月。患惊悸啼哭而汗。百方莫救。瑛最后视 
疾。乃命坐儿于地。使掬水为戏。惊啼顿止。人问之。曰。时当季春。儿丰衣重帷。不离怀 
抱。其热郁在内。安能发泄。使之近水则火邪杀。得土气则藏气平。疾愈矣。奚用药为。 
石山治一女。六岁。病左手不能举动。三年矣。后复病痫。初用人参、半夏。或效或否 
汪诊左脉浮洪。右脉颇和。曰。痰热也。令以帛勒肚。取茶子去壳三钱。 碎。以滚汤一 
碗滤取汁。隔宿勿食。早晨温服。吐痰三碗许。手能举动。痫亦不作。 
方荫山治朱氏子。八九岁。寄食外家。以肉汁拌饭啖之。口含饭。未下咽。因疾走颠蹶 
遂口噤。手足搐动。医治不效。延七日。甚至令人口含开关等药。合其口喷入。仅能开牙 
关。而四肢搐动。发热昏沉不语如故。脉洪滑。方至。以石膏、青黛、甘草、陈皮、南星、 
天麻、薄荷、猪苓、泽泻、白术、茯苓、兜铃、元参、黄芩。加姜一片服。是夜熟寐不动。 
唯起溺一度。热退身凉脉静。再进一服而愈。 
潜村治仙潭孙自范甥慢脾证。痰涎涌盛。咳嗽身热。四肢抽搐。自汗。嗜卧露睛。撮空 
手振。屡进补脾兼消痰逐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