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庶子风流 >

第752部分

庶子风流-第752部分

小说: 庶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春秋听到这里,心里暗暗摇头,小皇帝这人也算是有情有义,就是在人情世故上,就不免有点猪队友的苗头了,话又说回来,他就是姓朱的……

    只是这时,叶春秋不免好奇,爹会如何回答呢?

    只听叶景道:“陛下隆恩浩荡,臣未立尺寸之功,却加以如此殊荣,臣感激涕零,虽万死,难报万一。”

    朱厚照本来就是一门心思促成此事,所以才会沉不住气,刚见了叶景,就这么大刺刺地提出来。

    叶景的这个回答,朱厚照自然是满意极了。

    只是……百官的面上,就显得有点儿尴尬了。

    叶巡抚脸皮挺厚的嘛,脸皮厚不是好事啊,谦虚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之一,若是谁不太谦虚,甚至会有被人当做笑话的可能,何况朱叶一体之事,尚且还有争议,叶家人如此爽快地答应,倒仿佛是理所当然似的,只怕将来少不得有人要在这里做文章了。

    在这个德在才先的时代,即便你有多大的能力,如何的实干,一旦道德遭人质疑,便会遭人全盘的否定。

    叶春秋在心里反而急了,父亲这个回答,看上去无可挑剔,实则却是一个致命伤啊,现在本就是在风口浪尖上,结果小皇帝煳涂倒也罢了,父亲竟也煳涂?若是自己,一定会避重就轻,将陛下册封的事含含煳煳地煳弄过去,而后再慢慢图之。

    想到这里,叶春秋下意识地举目看去,果然看到有几个年轻的官员面露不屑之色,某些老臣,也是一脸麻木的样子,没有半分的情绪波动。

    就在这时,叶景又道:“陛下重赏臣下,臣欣喜若狂,无以为谢,唯望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嗡嗡嗡……

    大殿之中,顿时哗然。

    这句话已经有点儿不太要脸了,若说前一句,还算是四平八稳,可这一句,简直就是操守尽失啊,你叶景好歹也是圣人门下,是巡抚大人,现如今,陛下要册立你为郡王,你便这般不要脸了的直接收了?

    这种话,若是传出去,还不知道会被多少人笑话呢。更何况陛下要册封郡王,那周王提出什么朱叶一体,本就令某些大臣心生反感,阻止都来不及呢,现在好了,你叶景却是自行送上了话柄和口实给大家了。

    叶春秋心里哀叹,这老爹果然还是没变啊,虽然比从前精明了许多,可是处事方面,却还是……

    朱厚照反是心情大好地笑了,道:“叶卿家言过其实了,这是叶卿家该得的。”

    (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赏赐

    “不。”

    此时,叶景一脸正色地道:“臣在辽东,所立的,不过是尺寸之功,臣能平辽,所仰赖的是辽东千千万万个心系朝廷,对陛下忠心耿耿的义士,臣不过是以陛下的名义,招募勇士平辽而已,可是无数义士,却是争当先锋,亲冒矢石,为平辽流血流汗,绝无怨言。”

    “陛下,正因为有这些忠臣义士,所以我大明虽为贼人所乘,臣才得以转手平辽啊,辽东苦寒,朝廷虽给许多官军划拨了土地,予以粮秣,可比之关内,辽东上下军民,可谓艰辛到了极点,天下人若都受了朝廷恩惠,那么辽东军民所受的恩惠,不足关内军民的万一,可即便如此,军民上下,依然争先踊跃平叛,此等热忱忠心,前所未有也。”

    “臣久受国恩,平辽乃是职责所在,本属应有之义,所立的尺寸之功,与辽东军民相比,不值一提,而今陛下册立臣为郡王,足见陛下赏罚分明,连臣都受此厚赐,那么平辽的其他功臣勐士,陛下定不会冷落,臣念及于此,心中感慨万千,皇恩浩荡,臣与辽东军民,愿以死报效。”

    唿……

    这一番话道出来的时候,方才那鄙视和轻蔑的心理全部都一扫而空。

    起先大家觉得叶景不要脸,可是叶景侃侃而谈,却是抛出了这么一个高论,便让人没有脾气了。

    人家为什么要接受呢?

    因为他认为这本就该接受的,若是自己拒绝,那么更多因为平辽而劳苦功高的人怎么办?自己可以做个君子,可是别人难道都不要封赏吗?

    所以叶景要封赏,不但要,而且要喜不自胜地接受。

    何况,叶景很谦虚,一直将功劳丢给别人,而对自己的评价却是尺寸之功,他自称自己尺寸之功,尚且得到这样的厚赐,那么就不担心其他的功臣受到冷落了,因为如此,他看到了陛下和朝廷赏罚分明的决心,怎么会不激动呢?

    这个欣然接受了郡王之位的叶巡抚,不但道德上无可挑剔,而且一副谦虚与为他人着想的形象便跃然眼前。

    真是令人不得不佩服啊,人家这可不是谋取私利,分明是在谋取公益啊,人家心里念着的,想着的,是那些在苦寒之地的军民,是那些为了平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功臣。

    所以……这个郡王我要了,我也不打算谦虚,谁要是反对,那就是和辽东军民们为难,你认为我叶景不配,有本事就站出来说啊,辽东数十万军民,一人一口吐沫都能喷死你。

    方才还有人哗然,有人在殿中窃窃私语,可是现在,大家都摆出了肃然的样子,谁也不敢露出半分轻视了。

    这姓叶的,从前大家还以为只是只猫,很幸运地生了一个妖孽的儿子,可是今日真正觐见,方才看出了他的真正实力,实在不可小视啊。

    叶春秋的心情,大致就如过坐山车一般,可等到叶景一番振振有词的话语之后,也是恍然大悟,这一手……

    真是高明到了极致,一方面,十分坦然的接受了册封,将这册封之事坐实,也免得夜长梦多,若是今日敷衍过去,谁晓得中途会不会出什么意外?可接受的同时,又很好地为叶家立了一面高高的牌坊,叶家与辽东军民同甘苦,此番平辽,也绝不会忘却那些辽东的军民,定会竭尽全力,为辽东军民争取实利,谁要反对,就是和辽东军民为难,和镇国府为难,退一万步,背后还有宗室们的背书,有天子的认同。

    这是什么,这便是浩浩荡荡的潮流,是大势,无数涓涓细流,形成了洪峰,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叶春秋古怪地看了叶景一眼。

    叶春秋不知道这几年,叶景在辽东经了什么,可是今日再接触这个父亲,竟有几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味道,这种老成,这等持重,这等洞悉人性和对人心的掌握利用,又怎么还是当日那个平庸之人,真可谓是如火纯青,现在细细想来,老爹能够平辽,靠的就是真本事,绝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可细细一思,当初单纯的父亲,何以在几年时间里便锐变成了一个这样老成持重之人呢?

    叶春秋素来知道自己父亲的性子醇和,是一等一的老实人,可如今……

    哎……心里叹了口气,或许……他只是想做一个合格的父亲吧,因为如此,所以才不断去努力去改变。

    朱厚照闻言,已是龙颜大悦。

    若说起初对叶景,也不过是爱屋及乌,等到平辽立了大功,朱厚照心里对他有了一些欣赏,可也只是欣赏而已,朱厚照身边人这样多,欣赏的人也是不少,可真正说到有什么到了他心坎里喜爱,怕也是有些勉强。

    可叶景的谦虚和厚道,却是打动了朱厚照,别人报功,都是巴不得将所有的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的,而这位叶巡抚倒好,将这功劳全部给了辽东军民,朕册立他为郡王,别人多半是要假惺惺的客气一番,可是他却毫不犹豫地接受,可是这接受的理由,却是为辽东军民争取朝廷的封赏。

    朱厚照连连点头道:“爱卿的报捷奏疏,朕已看过,叶爱卿是实在的人,说的都是实话,平辽绝不是一人之事,而是千千万万人奋力的结果,朕赏了你,自然也亏待不了辽东的军民,叶爱卿千里迢迢赶回京师,朕即行召见,只怕叶爱卿也是劳顿得很吧,来,请叶爱卿先回家休息吧,其余的事,就是朕与诸卿们该劳心的了,朕克继大统以来,经常夙夜难寐,何也,便是操心天下这天大的事。”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朱厚照完全的脸不红气不喘,反正他是脸皮厚习惯了。

    朱厚照继续接了话题,道:“祖宗将江山交给朕,可是内忧外患,怎么不令朕寝食难安呢?可是朕虽贵为天子,可终于人力还有穷尽之时,幸赖的,就是叶爱卿这样的肱骨之臣,为朕分忧啊。”

    “来,赐叶爱卿千岁衣。”

    (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吾皇圣明

    既是郡王,说是千岁倒也无妨,虽然还未册封,可是经过了叶景刚才那番打动人心说辞,现在皇帝老子又亲口说赐穿,自然是谁也不会再想来坏事。

    不过……千岁衣?

    这是什么?这东西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

    只听说过麒麟服,飞鱼服,蟒服,斗牛服,虎服,彪服什么的,还真没听过有千岁衣。

    这一下,众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却见这时,似乎早有人准备好了的,便见有宦官端了玉盘,小心翼翼地进来,玉盘上覆盖了黄色的绸缎,到了叶景近前,这宦官才轻轻地揭开了绸缎,一件衣服便展露在所有人的面前。

    千岁衣?

    这就是千岁衣?

    大家一脸的好奇,都目不斜视地看着这件千岁衣。

    只是这千岁衣,看着像是个斗篷,因为这时已有宦官将这斗篷张开,宛如一件披风,接着小心翼翼地披在了叶景的身上。

    钦赐千岁衣,这个过程便算是完成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似乎也只有一样了。

    那便是这斗篷,瞧着怎么有些怪怪的?细细一看,这不就是百家衣吗?

    所谓的百家衣,乃是传统习俗,民间百姓育婴,,要向众邻亲友讨取零星碎布,缝成一件“百家衣”给小孩穿上,谓能得百家之福,小孩少病少灾,易长成人。又寓小儿贫贱,以为贫贱者易活。

    这千岁衣也是一样,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各种碎布,然后用针缝成了一件斗篷,然后便成了一件钦赐……千岁衣。

    百官见状,个个都瞠目结舌了。

    还不等百官们缓过神,却见朱厚照一脸感慨地道:“平时宫中御赐衣物,大多是御用的绸缎,虽是华贵无比,可是诸卿家可知,这些都是民脂民膏啊,太祖皇帝说,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也,朕一直记得这句话,还用这句话时时告诫自己,因此朕为节省宫中用度,专门命人缝制这千岁衣,用的是寻常织造局的下脚料,将其变废为宝,其一,是为了节俭,其二,也是想要告诫诸卿,君舟民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百姓不富足,朕与诸卿怎么能奢靡呢?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可是朕不这样看,朕以为,要先天下之苦而苦,我大明天下,但还有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朕与诸卿,便要以节俭为先,万万不可忘记祖训……”

    这满朝的文武,霎时间,脸都拉下来了。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陛下由奢变俭,大家觉得陛下变得懂事了,都是挺高兴的,御史清流们一个个欢唿雀跃,直唿这是圣君之举,结果等朱厚照乐在其中,甚至变本加厉起来,大家方才知道什么叫做叶公好龙。

    连皇帝所穿的衣服都打补丁了,谁还敢穿新衣出来?邸报里天天说陛下早上吃了黄米粥,晚上还吃黄米粥,这时候,谁还敢宴客?就更加没有人敢铺张了,一个个得憋着,装穷!就连吃一只鸡都得藏着捂着,这官,做的还有什么意思?

    更可怕的是,陛下还变得乐善好施了,河南遭灾,陛下居然带头捐纳了纹银千两,内阁这儿只好跟着做表率,捐纳五百两纹银,到了部堂,便是三百两,此后虽依次递减,可到了清流翰林、御史这儿,这就完了,人手五十两,这是规矩,陛下都带头了,阁老和上司们也纷纷慷慨解囊,这叫忧国忧民,你能不交吗?你敢不跟着大队的步伐走吗?

    说到大明朝的俸禄,真是令人发指的低,本来京官日子并不太好过,尤其是那些清流,都指着俸禄过日子的呢,这下好了,跟着陛下这么玩儿,这是流血还流泪啊!

    从前俸禄虽不高,但是宫中还会赐一些衣物以及钱粮,这算是对一些京官进行抚恤嘛,是弘治朝留下来的规矩,可是现在呢,为了忧国忧民,为了节俭,停发了,特么的停发了啊。

    若是其他天子敢做这样的事,大家早就气冲冲地跟你皇帝老子拼了,少不得要痛骂你不体恤大臣。

    可是偏偏到了这正德天子,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正德皇帝从前不懂事,可现在懂民爱民了,还做了表率,陛下穿着旧衣,吃着米粥,这是尧舜才做的事啊,连陛下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