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风流-第5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较于镇国水师的不急不慌的,对疯狂逃窜的大内义兴来说,其中的滋味,真是比死了还要难受。
后头的舰队,死死地咬住了他们,刚刚逃出了生天,还以为可以松一口气,结果后头又发现了对方的快船踪迹。
于是他们只能继续没命地逃窜,而他们的目的地也只能有一个,那便是倭国。
除了倭国,他们显然无路可走。
只是连续走了十数日,这号称枭雄的大内义兴却不禁警觉起来。
因为他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对方完全可以将自己追上,而后让自己葬身鱼腹,可是却好整以暇,只是死死地咬住。
他们的目标……莫不是并非是自己,而是有更大的企图?
想到这里,大内义兴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颤,缺德啊这是,难怪对方压根没有全速追击。
大内义兴生出了浓浓的绝望之感,自己大败而回,已是糟糕透顶,可若是再将镇国府的水师引去了倭国,这更是灭顶之灾。
可有什么办法呢?作为幕府的管领,难怪要让自己在此自杀成仁不成?
他脸皮颇厚,于是决心活下去。
船上的征夷大将军显然也察觉出了什么,开始对大内义兴不满起来,大内义兴现在也顾不上他,到了而今,也只好咬着牙坚持了。
他们一路南行,终于抵达了浪速,眼看大陆就在眼前,大内义兴激动地不由流出泪来。
他放眼看去,便看到了浪速的庙宇和街町,大内义兴和疲惫的水手们,都不禁眼眶湿润。
终于回家了。
回家总是一件愉快的事。
浪速即是后世的大阪,属于京都的京畿的地区,更是倭国眼下的海上门户,得益于商贸的逐渐繁荣,浪速已成了倭国仅次于京都之下的名城,因为是近畿区域,所有这里的大名,绝大多数是室町幕府的近亲,大内义兴连忙命人登岸通报,紧接着,便有许多人前来港口迎接。
大内义兴与那征夷大将军一道登岸,众家臣和武士纷纷拜下见礼,只是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是阴沉沉的。
战败的消息已经传来了,这对于整个倭国来说,都是噩耗,尤其是对于浪速来说,损失更加惨重。
这里本就是倭国最重要的港口城市,追随作战的武士不少,而今十有**,都已经葬身鱼腹。
显然,不少人已经忍耐着准备发难了,只是碍于征夷大将军在此,而没有开口。
大内义兴怎会不明白这些道理呢,可是他却道:“汉人的水师来了,我必须护送将军回到京都,你们在此……”
“什么?”为首的一人惊得瞪大了眼睛,随即冷笑道:“若是有汉人来袭,征夷大将军和管领岂有回到京都的道理?汉人没有足够的舰船,他们的军队必不会多,难道管领害怕了吗?”
说话的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此人乃是大名鼎鼎的武田弘毅,武田家一直盘踞此地,为室町幕府统领浪速等近畿之地,地位崇高,便是大内义兴也不敢招惹他。
征夷大将军的脸色却是不大好看起来,大内义兴厉声道:“这是将军的意思。”
大内义兴说出这番话就有些后悔了,因为他发现武田弘毅身后,不少人家臣和武士都用仇恨的目光看向他。
武田弘毅目光深沉,慢悠悠地道:“看来管领已是被汉人吓破胆了,可是为什么连一群盗贼都无惧的汉人,管领却畏之如虎呢?”
大内义兴阴沉着脸,正待要说话,猛地,有人指着海平面,道:“有船。”
进出浪速的大船很多,可是似这样的大舰,倒是很稀罕,何况不是一艘,而是许多艘。
一看到这船,大内义兴顿时两腿发软,他下意识地看向年轻的征夷大将军,征夷大将军亦是脸色煞白。
倒是武田弘毅自信满满地道:“我们有足够的兵卫在此拒敌,这里是浪速,不是其他地方,他们的人数不多,不敢靠岸的。”
大内义兴讥讽道:“他们不需要靠岸就可以……”
“胡说!”武田弘毅愤恨地打断了大内义兴,继续道:“若是管领贪生怕死,大可以像丧家之犬逃去京都。”
那巨大的舰船已经开始进入港湾了,他们已经收帆,完全依靠潮势来活动,缓缓地转舵,开始用船身对准了浪速的港口和街町。
“你看,他们果然不敢登陆,他们停下来了,去,召集武士和兵卫!”武田弘毅的眼中略过了一丝冷厉,杀气重重地看着停泊在外海的大船。
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感叹于大明的舰船之宏伟,那二十余艘舰船,已是一字排开,犹如沿着海岸,组成了一字长蛇的阵型。
整个浪速立即警觉起来,无论是寺庙还是街町的警告钟声,纷纷响起,无数带着长弓和鸟铳的兵卫也开始集结起来。
而在此时,大内义兴已经顾不得许多,连忙说要护着征夷大将军远离港口,却被几个眼疾手快的武士拦了下来。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蹊跷
那将大内义兴和征夷大将军拦下来的武士里的其中一个,轻蔑地看着大内义兴道:“管领若是怕了,大可以自己逃,征夷大将军,还是交给我们来保护吧。”
“什么?你们放肆!”大内义兴暴怒,伸手要拔刀。
恰在此时,许多武士如潮水一般的并非朝着这儿涌来,他们全副武装,这些人绝大多数是职业军人,显得极为彪悍。
另一边,又有农夫开始组织起来,纷纷集结,他们各自备了弓箭和武器,虽然大多残破,却被驱赶到了后阵。
作为室町幕府的近畿和重要的港口,再加上近来国内的各种战乱,使得整个浪速已成了惊弓之鸟,虽然他们极少参与这些攻伐,却也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而那一艘艘的舰船,依然只是停泊在水面上不动,似乎也没有人准备下船登陆。
这令方才紧张得全身绷紧的的武田弘毅终于松了口气,他心里不禁在想,来往的商人从未提到过大明有这样一支舰队,可即便如此,这舰船庞大,可是船身却是狭小,理应不可能装载太多的士兵。
三十艘船,满打满算,也不过是数千人而已,或许这个数目,与浪速的武力势均力敌,可是武田弘毅依然有信心,将他们拒之国门之外。
这里有很多以商人名义,实则却是盘踞在大明外海的倭寇出没,绝大多数倭寇,对于明军的描述都是不屑于顾,带着深深的嘲讽。
这也是为何武田弘毅鄙视大内义兴的原因。
倾巢而出的舰船,居然被明军击溃,这在武田弘毅眼里,大内义兴这个管领简直就是倭国的耻辱。
此时,密密麻麻的兵卫已经靠近了港口。
而大内义兴却是没有阻止,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材似乎想说什么,却被大内义兴拦了下来,大内义兴目光幽幽,飞快地掠过一丝冷意,像是看热闹似的,却是对那几个武士道:“我们一起去安全的地方,保护将军的安全。”
几个武士方才在犹豫片刻后,拥簇着二人动身。
足利义材低声怒道:“为什么不告诉他们……”
大内义兴道:“请将军去安全之地。”
他没有回答足利义材的问题,而足利义材出于对大内义兴多年的敬畏,却也没有继续追究,他们疾步进入街町,这里已是空无一人,可是大内义兴还是觉得不安全,指着远处一座山上的寺庙道:“我们去那里。”
…………
此时,在海岸边上,乌压压的兵卫们一个个提着鸟铳和刀剑,目不转睛地看着海面那停泊不动大船。
那大船久久没有任何反应,这显得有些蹊跷。
武田弘毅有些不耐烦起来,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明军畏战了,想必是明军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反应如此之快,觉得袭击没有得逞,所以不愿意登岸了。
武田弘毅经历过不少战争,因为自从幕府没落之后,总会有人垂涎浪速的财富,他们的船队也总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之下抵达这里。
而擅长于防守的武田弘毅也总会将这些人打的落花流水,他甚至对明军心里生出了鄙视之心。
即便是偷袭没有得逞的对手,往往也会毫不犹豫地登岸决战,即便是失败,那也是武士的行为,可是这些明军,却是龟缩起来,实在显得可笑至极。
武田家的黑旗此时迎风飘扬,猎猎作响,武田弘毅豪迈的看着许多武士身后插着的小旗,旗帜上有自己家族的纹章,他心里生出了豪迈之感,武田氏在此镇守这么许多代,这里从未有失。
只是,就在所有人都显得不耐烦的时候,那对着陆地的船身,却突然张开了一个个方孔,方孔之内,一门门的炮管探了出来。
自然,陆地上的人是难以发现的,因为在他们眼里,即便是那佛朗机舰,也不过是半个屋大而已,因为距离太远,他们能分辨的不过是帆布和船身。
可是在大船的甲板上,叶春秋却是通过望远镜将陆地上的情景看得一清二楚。
看着岸上那密密麻麻的倭军,叶春秋抿嘴微笑,而后放下了望远镜,随即吩咐道:“攻击。”
帆船上,升起了传令的小旗。
于是各船传出了哨响,哨子传入了炮舱,观察员立即打起了精神,他们早已将陆地上的敌人观测了个一清二楚,于是厉声道:“向东三十度,距离伍佰步,准备……”
炮弹已经上膛,每一个炮手都显得自信满满,他们的自信心在经历了炮战之后,已经变得十足起来,他们熟稔地装填了炮弹,通过放上的镜子开始进行校准,每一个人都显得极为认真。
“四号位完毕……”
“九号位完毕……”
一个个声音此起彼伏地响起,还未等观察员发令,李源号的炮声便率先响起。
观察员立即大呼:“射击!”
“射击!”每一艘舰船,几乎同时下达了命令。
二十七艘战舰,近三百五十门火炮,络绎不绝地喷吐出火蛇,一如既往的,船身开始剧烈的晃动,硝烟弥漫了舰船,粘稠得即使是海风都无法将其吹散。
一声巨响之后,港口处的倭人兵卫们差一点便吓得趴在了地上。
倒是有不少见过世面的武士高呼:“不必害怕,不必害怕,这是铁炮,就是德川家惯用的火炮,他们距离太远,打不中我们的,不要害怕……”
然后他们抬头,竟看到无数炮弹带着尾焰飞速而来。
这样的距离,分明……是可以击中他们的。
兵卫们开始出现了一丝混论,凝聚一起的队列开始出现了松散。
这令武士们恼火,于是有见多识广的人厉声道:“只是铁球而已,准备有序后退,不必担心……请务必不要担心……”
铁球?
是挺可怕的,能把人砸成肉酱呢,不过他们似乎就未必有被砸中的霉运,某种程度来说,被砸中的机会确实不高。
可是当一枚‘铁球’砸入了队伍中间的时候,一声轰鸣传了出来。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不堪一击
从某种程度来说,每一个人都只相信自己的经验。
经验很重要,是人生的一部分。
可是很多时候,经验可能会将人害死,于是就不免使人怀疑人生了。
浪速的武田弘毅就迷信自己的经验,他熟谙步战之法,只有密集的聚集兵卫,才能从容对敌,这是基本的常识,常识很重要,那些一样不会就要开创新战法的人一般都死得很惨。
可是这一次,他失策了。
当他将兵卫们密密麻麻地布置在港口,当第一枚炮弹落下,甚至那炮弹只是险些砸中人,只是小小地引发了一点混乱,然后那尖头的炮弹直接一头扎进了泥里,当所有人都没有将这炮弹当一回事,甚至有人不禁发出嘲讽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厄运即将开始。
一些武士是有理由嘲笑的,倭人又不是乡下人,好歹这时候不是禁海的德川幕府时期,所以不少武士也算是见多识广,铁炮的炮弹怎么能做成尖头状呢?蠢货,该做成圆球啊,圆球落地之后,还会疯狂地弹跳和滚动,能够杀伤更多的人,反而是尖头,就等于成了一枚箭矢一样,一头就能扎入碎石和泥土里,若是没有击中,就再没有杀伤力了。
可是那炮弹依然还冒着浓烟,连身边的兵卫都感受到了它的热力,然后,轰的一声,就如同是空气先是猛地一缩,而后膨胀开来,一股热浪的冲击波,直接让数十丈内的兵卫们立足不稳,还未等他们反映过来,热浪就变成了火焰,火焰迅速膨胀,而后席卷开来,接着在这声震九天的雷鸣声中,无数的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