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国主义在中国-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方面根本不了解美国的游说体制,整个组织抗辩的过程,从听证、发
言到证人都是错的。
是谁在游说?游说组织跟奥巴马是什么关系7游说组织究竟代表谁的
利益?
报复性关税弊大干利,对农产品和汽车进口采取限制将会是无谓的牺牲,
橡胶工业协会的这一建议纯粹是为了一己之利。
一、美国为什么要对中国轮胎征惩罚性关税
2009年9月12日中美轮胎特保案发生之后,媒体的分析大部分都是
在说我们的出Ll会怎么样,我们的企业究竟会受到多大冲击等,或者单纯
从美国的政治角度来看,认为关税是奥巴马的政治筹码,并对此大发感
慨。可是,在我们分析之前,能不能先知己知彼,换位思考一下?
轮胎特保案最后的结果是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一败涂地,而我们却没有
人好好地去思考一下,美国是如何走过一步步决策流程,最终决定对中国
轮胎采取措施的。这就好像在美国打官司,最后输得一塌糊涂,而我们还
没有弄明白美国的抗辩程序是什么,更没弄明白原告为什么要起诉我们。
你连原告为什么要起诉你都不知道,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输了官司,就跳
出来表示不满,还威胁人家说以后不跟人家做生意了。这不是很可笑吗?
我们先来看一下美国的证据:
第一,过去四年里中国轮胎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跃居第一名。2004年至
2008年,中国对美国轮胎出口数量上涨215%,金额上涨295%,2008年
中国产乘用车轮胎出口美国4 600万条,金额逾17亿美元。
第二,唰期,美国轮胎产量下降25%,美国国内企业的份额由63%下
降到不足50%o
第三,同期,美国轮胎行业有4 400人失业,预计2009年失业人数还
会增加2 400人。
美国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出口搅乱了美国的市场,造成了美国工
人大批失业,而出口里面排第一名的就是中国轮胎企业。所以,我要告
你。非常简单直接的逻辑!
二、美国工会提出的事实是否属实
而我们中国方面是如何回应的呢?2009年7月17日下午,商务部公
平贸易局负责人发表声明称,美国国际贸易协会( ITC)撮告“事实认定
错误、缺乏逻辑,不足以作为对中国轮胎采取限制措施的依据”。美国工
会提出了两个事实:第一,四年之内美国轮胎市场突然乱了,进口产品大
量挤占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本土工厂大量关闭和裁员;第二,进口中份
额最大的是中国产品,中国的份额从5%飙升到17%。因此得出结论:中
国的出L1搅乱了美国市场。
而我们却在事实和逻辑都站不稳的基础上,就匆忙发表声明。这正中
美国工会的下怀!不客气地说,我们的声明才是没有事实根据,更没有逻
辑推理。
为什么说没有事实根据?商务部没有指出美国工会所提出的两个事实
究竟哪里认定有误,实际上两个事实都没有错误,这就是美国工会的高明
皿疆
之处,两个事实都是数字,数字本身通常都没什么问题,即便有问题,那
也是美国工会调查数据时手法的问题。其实真正的问题我们没有指出来,
仔细读一下美国工会的报告,你会发现,按照他们的统计,美国对中国的
轮胎进口量在过去8个月仍是大幅上涨,而中国方面统计的出口量却是在
下降。所以,这里的事实如果有什么问题,商务部应该有针对性地指出
来,对方才能心服口服。但是商务部没有这样做,而只是笼统地说“事实
认定错误”,你在国内审核反垄断的时候可以这样做,但是在美国人看来,
你这就是不讲道理嘛!
美国工会主席针对这一点是怎么游说的呢?他的原话是:“The basic
facts in this case cannot be denied or erased。”翻译成中文就是:这个案件中
的基本事实是绝不能被否认或者涂改的。这句话的核心是两个词,第一个
是“不能”,与这个词对应的往往是“不容”。所以,他这句话给人造成这
种印象:中国的企业和政府是不讲道理的,辩来辩去都是情感上“不容”
怎样,而不是道理上“不能”怎样。第二个是“被”,被谁呢?就是中国
政府、中国轮胎企业,以及跟它们利益一致的美国进口商。美国工会在媒
体面前这么一渲染,中国方面的抗辩再有为也没用,人家已经不相信我们
说的话了,他们认定了我们所说的话背后都是有利益驱动的,并且这个利
益是跟美国老百姓的利益相冲突的。我们还能说什么呢?越解释越被动。
既然认定了我们受利益驱动,美国记者自然会对我们有偏见,因此不管我
们说什么,人家也不会报道了。我们被人家扣上了这么大的帽子还不知
道,找证人、组织游说机构的时候,找的都是什么人?不是在中国制造轮
胎的,就是在美国卖中国轮胎的,比如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找的是美国进口
商行业协会。这不是正中下怀,又是什么呢?
三、美国工人失业的罪魁祸首:美国资本家
在事实方面我们没有给出有力的回击,那么逻辑方面呢?我们把美国
工会的话简化一下就是:第一,进口产品所占市场份额比本土企业多;第
二,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比其他国家都多。结论就是:来自中国的进口产
品太多,导致了本土工厂的大量关闭和裁员。其实这里是有逻辑问题的,
这两个事实并不能推出这个结论。这两个都是事实,没错,但是这里能够
回鳃
得出的结论只能是:来自中国的轮胎进口数量很大,应该对美国市场有一
定的影响。可是仔细想一想,中国产品的份额不过17%,还不到美国本土
厂商的1/3,而且中国的轮胎商是高度分散的,并没有一家独大。而且中
国轮胎商没有自己的销售网络,销售网络其实还是在美国人手里。美国本
土工厂关闭尽管是事实,但是这跟中国轮胎商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实际上,美国轮胎市场可以划分为汽车制造商市场( OEM market)
和替换胎市场(replacement market)两个细分市场。其中后者又可以进一
步细分为三个市场:由一流尖端品牌构成的高端市场(又称“一级梯队市
场”)、由次要品牌构成的中端市场(又称“二级梯队市场”),以及由其
他众多较低知名度品牌构成的低端市场(又称“三级梯队市场”)。美国国
内绝大多数制造商(虽然不是全部)在中国对美出口涉案产品前就放弃了
三级梯队市场,并谋求在一级梯队市场和二级梯队市场获取更高的利润。
那么究竟是谁关闭了美国的本土工厂?是资本家,而不是代表劳动者
的工会!是美国的资本家决定关闭美国的工厂,把工厂搬到中国来,从而
既占有美国的高端市场,又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截至2006年底,外资
在华轮胎企业右19家,共36个工厂。而在2005年全国轮胎产量已达到
3。 18亿条的基础上,轮胎企业又展开了新一轮投资热。而据权威机构预
测,2010年,中国轮胎市场的总需求只能达到3亿条,中国轮胎市场产能
过剩的苗头已经出现。2008年,我国轮胎出口占总产量的63。 8%,2009
年前5个月占42。 8%,是对国外市场依赖最大的行业之一。
美国工会针对的问题是本土的失业和裁员,而真正造成美国工人失业
的其实是跨国企业,也就是这些美国资本家。可是中国企业自我辩护时并
没有分析这些问题,中国企业再大,市场份额也没有跨国企业大,17%的
份额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外资在中国设立的企业;而就算是纯粹的中国
企业,营销网络等产业链的其他六个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
运输、订单处理、批发和零售也都在人家手里。所以,中国企业不过是跨
国企业可以利用的一枚棋子,而这些国际资本家却在听证的时候悄悄躲起
来,让中国轮胎企业去冲锋陷阵,去跟美国工会对着于。
对比一下就明白了,美国四大轮胎企业中只有固铂站出来说不,为什
么呢?固铂轮胎公司投资人关系部主任史尼克拉斯( Curtis Schneekloth)
说得非常清楚:“我们之所以第一个站出来(在芙国轮胎企业当中),是因
0 07
告中国企业的重点不是说我们倾销、补贴,或者知识产权问题,而是说这
个行业的中国出口增长速度太快,以至于影响了美国的市场秩序。
所以,我们要迎战的话焦点应该是什么呢?应该首先从法律上反驳。
因为美方整个行动的基础就是能够确认中国企业真的搅乱了美国轮胎市
场,可是你仔细想一想,怎么才能确认这一点?什么叫市场混乱?翻开美
国《1974年贸易法》,美国人的定义也很含糊。他们做出判断要看两个条
件:第一,进口增长速度惊人;第二,也是最关键的,这是对本国产业构
成实质损害或者威胁的“显著原因”o这里的关键就在于什么叫“显著原
因”。美国贸易法对此规定了两个条件:第一,是对本国产业实质上构成
了重大伤害;第二,这个原因不一定要比其他原因的后果更严重。
简单来说,美国工会必须举证说明中国进口轮胎严重伤害了美国轮胎
产业。可是我前面说过了,进口不是关键,因为进口并没有改变美国市场
的竞争格局。更为重要的是,来自中国的进口轮胎相当大的一部分就是美
国四大轮胎商在华工厂制造的,而即便是中国制造的,产业链其余六个环
节也基本上都在美国企业手中。所以,最关键的结论就是“没有显著伤
害”,因此中国进口轮胎不构成“显著原因”,整个官司乃至后续衍动都是
不合法的。
可是,我们的橡胶工业协会和商务部是怎么辩护的呢?我们派出的代
表徐文英反复强调的又是什么呢?“不是我们中国轮胎出口影响了美国轮
胎工人的就业问题,而是全球经济下滑导致美国的一些轮胎企业关闭。”
然后呢?为什么不进一步引申到法律问题呢?众所周知,全球经济卜.滑是
从2008年开始的,而美国工会提出的证据是从2004年到2008年中国轮胎
进口影响美国市场,这个回答简直牛头不对马嘴。
更致命的错误是我们的代表直接批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这既足法
律上的无知,也是政治上的错误。前面我说过了,美国工会就是遵循
《1974年贸易法》第421条款,向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来审查中国的
轮胎进口。说到底,这是商务部的前身——对外经贸部跟美国签订的协议
中规定的。你现在却不断地批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要知道,这个部门
是1916年美国国会授权成立的,下面专门设有一个机构来收集和分析贸易
数据,用于白宫和国会决策参考。不光是中国贸易问题,美围国会已经把
所有对外贸易问题的调查权都授予了这个部门。在辩护过程中批评美国国
0 1 0
际贸易委员会,就好像你向商务部申请反垄断审查,却公开批评商务部下
设的丰管部门,你还想获得通过吗?另一方面,对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
批评也缺乏政治上的考虑。要知道,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中大部分投赞成
票的委员都是民主党人,而且其现任主席阿拉诺夫(Shara L.Aranoff)来
自国会参议院金融委员会,是一个彻底的民主党人。在一个民主党的总统
面前批评其资深同党并不可取。
其实也难怪徐文英,她不是学法律的,也不是学国际贸易或者国际政
治的,而是学橡胶工业的。这就不难理解她的一些看法和行为了。在问答
环节,徐文英在语言方面的困难开始暴露出来。当美国财政部代表米尔斯
( Timothy Mills)代表审判席提出第一个问题时,徐文英发现自己不能完全
听懂他的提问,只好请“考官”重复一次问题。最终,随同作证的中方委
托律师司布纳代为回答了美国财政部的提问和此后的火部分提问。所以,
就算是第二重要的问题——政治问题,徐文英也没说到点子上。对于判定
该特保案十分关键的一点——实施特保措施能否增加美国就业,徐文英也
许并不认为是关键问题。
徐文英答辩的最后一点是临时加上去的。她说,在目前经济萧条和失
业率攀升的情况下,如果提高中国轮脍的价格,只能使美国消费者推迟更
换轮胎,从而增加高速公路上的安全隐患。这种水平的回答也真是让人叹
为观止了。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她在听证中竟然提到中国政府鼓励合资
轮胎公司产品出口,这不是给美国提供中国搞不公平贸易的口实吗?看来
学橡胶工业出身的徐副会长,对听证中什么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