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3四书五经合集之论语 >

第29部分

03四书五经合集之论语-第29部分

小说: 03四书五经合集之论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是拘泥固执,不知通权达变的“任任然小人 哉”的士,这种士是勉强可以称得上的,实际上不太够格的士。这 里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言必信,行必果”的品质。不少格言、 座右铭一类的书籍都把“言必信,行必果”作为孔子的格言而加 以传播推广,可孔子却明明说这种“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 “硁硁然小人哉!”孟子说得更为清楚:“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 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孔孟的论述一反一正而现 点却一脉相承,都是反对一味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惟义 所在”,一切用“义”来衡量。只要合乎“义”,也就‘唁不必信, 行不必果”了。这种通权达变的思想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一方 面,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孟子也说 这:“君子不亮(通“谅”,即信)。恶乎执?”(《孟子·告子下》) 君子不讲信用,怎么能有操守?孔子、孟子对“信”的论述都是 很多的。但另一方面,又的确不能拘泥固执于“信”上而不知变 通。这正如孔子与叶公谈论关于“直”的问题一样。叶公认为父 亲偷羊儿子告发是“直”,孔子却认为应该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这才是“直”。这是用孝、慈的礼数来变通。同样的,在“信”的 问题上也一样,应不应该“言必信,行必果”,要用“义”来变通。 比如说你对你的敌人也讲信用,那岂不是太书呆子气了吗?
  所以,我们既要讲信用,又要根据实际情况,用“义”的原 则来进行变通。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超脱出来,不做“硁硁然 小人哉”的读书人,而做一个通权达变的人。所谓“世事洞明皆 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实际上也蕴含着这样的道理在内。
  

  狂者与狷者
  【原文】 
  子曰:“不得中行①而与②之,必也狂捐乎!狂者进取,狷者有 所不为也。”
  【注释】 
  ①中行:依中庸而行的人。②与:交往。
  【译文】
  孔子说:“得不到言行合于中庸之道的人相交,那就必然是和 狂与狷这两种人相交吧!狂的人具有进取精神,狷的人有所不为。”
  【读解】   
  狂者、狷者是相对于“中行”的人而言的。“中行”的人是合 于中庸之道的人,是圣人心目中最理想的人,也是很难遇见的人, 所以圣人说很难得到这样的人相交。于是便退而求其次,与狂者 和狷者相交。狂者是进取的人,狷者是有所不为的人。孟子对孔 子在这里所说的狂者和狷者都曾作过解释,在孟子看来,狂者是 志向远大,言语夸张而不切实际的人;狷者是洁身自好的人。 (《孟子·尽心下》)这两种人都有各自的缺点和毛病,但我们常 常所遇见的,或者说见得最多的,却又正是这两种人。所以,也 就只有和他们相交了。
  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这两种人各自的缺点和毛病,从而用 “中行”的标准来加以调节,使之不走极端而接近“中行”。说到 底,还是一个“过与不及”的问题,狂者太过,狷者不及。
  你周围的人是狂者多还是狷者多呢?或者,你本人是狂者还 是狷者呢?无论是你还是你周围的人,是不是都应该用“中行”的 标准来加以调节呢?
  

  恒心的重要性
  【原文】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①。’善夫!” 
  “不但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注释】 
  ①巫医:古代用禳祷之术替人治病的人。不像后来分为卜筮的巫和治病 的医。②“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见《周易·恒卦·九三爻辞》。或,常; 承,受。
  【译文】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没有恒心,不可以做巫 医。’这话太好啦!” 
  《周易·恒卦》说:“没有恒心坚持德行,就会受到羞辱。”孔子说:“这是告诉不守德行的人连卜也不必占了而已。”
  【读解】   
  在《雍也》篇里,孔子说:“颜回嘛,他的心长期不违背仁道。 其余的学生就只有在短时间里做到了。”这是赞扬颜回有恒心坚持 德行,而这种能够坚持德行的人又太少了一点。所以,孔子在这 里继续强调恒心的重要性。
  人没有恒心,连做个巫医都不行,那还能做什么呢?又如 《易经》所说,没有恒心坚守德行,就一定会有羞辱降临。所以, 没有恒心的人连占卜都难以进行。一方归结起来,没有恒心将一 事无成。相反,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这是人所共知的简单 道理。联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实际,谁都会有这方面的体会可 以验证。因此,认识是不会难的,难还是难在行动上的实践。所 谓“贵在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无一还是强调恒心的重要性。 古往今来,道理都是一样的。   
  

  “和”与“同”的根本区别
  【原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
  孔子说:“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 相处。”
  【读解】   
  和是互相补充配合但不失去自我;同是完全一样没有自我。用现代哲学的话来说,和是矛盾的统一,同是绝对的同一。   
  好比五味调和,油盐酱醋等互相补充搭配但不失去自我才能 调出有盐有味的食物,否则就是一味的酸,一味的咸,令人不能 下咽。
  好比八音和谐,高低长短徐疾强弱互相补充配合但不失去自 我才能奏出悦耳动听的音乐,否则就是一高到底,一低到底,令 人神经衰弱,心脏病发。
  好比夫妻和美,卿卿我我,你依我依但依然是“我泥中有你, 你泥中有我”,否则就是大男子主义或全频道肥耳朵气(妻)管炎 (严),无爱情和美可言。
  齐景公问晏子:“梁丘据这个人与我算得上是和吗?晏子回答 说:“只能算是同,算不上和。为什么呢?君说可以的事情,如果 其中有不可以的地方,臣就应该提出不可以的意见加以完善;君 说不可以的事情,如果有可以的理由,臣就应该提出可以的意见 加以修正。梁丘据则还是可以的。君说可以的,他也说可以;君 说不可以的,他也说不可以。就好像水与水做成的汤,有什么味 道呢?又好像五音只有一种,有什么听头呢?”(《左传-昭公二 十年》)
  梁丘据阿谀附和,盲目苟同,唯齐景公之意见是从,因此只能算是“小人同而不和”,而不能算是“君子和而不同。”
  君子小人,和同区别。? 
  

  好恶不等于是非
  【原文】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 严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 恶之。”
  【译文】
  子贡问道:“一乡的人都喜欢他,怎么样?”孔子说:“还难说。” 子贡又问:“一乡的人都厌恶他,怎么样?”孔子说:“还难说。不 如一乡的人中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
  【读解】   
  一乡的人都喜欢他,他可能是一个好好先生,用孔子、孟子 的话来说,可能是一个乡原先生,因此,不一定是好人。   一乡的人都厌恶他,他可能是一个特行独立,鹤立鸡群的人, 因此,不一定是坏人。
  只有当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时,我们才可以肯定他是一 个好人。
  所以,好恶不等于是非,群众意见也不是绝对正确。正因为 如此,孔子才在另一个地方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 焉。”(《卫灵公》)要求对舆论必须分析考察,坚持是非标准,而 不可简单盲目地从众。 
  我们今天考察干部,任用人才,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时候, 是不是也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呢? 
  

  君子易事而难悦
  【原文】 
  子曰:“君子易事①而难说②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 人也,器之③。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 人也,求备④焉。”
  【注释】 
  ①事:侍奉。②说:同“悦”。③器之:量才而用。④求备: 求全责备。
  【译文】
  孔子说:“在君子手下做事很容易,但却难以讨他欢喜:不用 正当的方式去讨他欢喜,他是不会欢喜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 却总是量才而用。在小人手下做事很难,但却容易讨他欢喜:用 不正当的方式去讨他的欢喜,他也会欢喜;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 却总是求全责备。”
  【读解】   
  君子平易近人,善解人意,所以比较容易相处,共事也比较融洽。但如果您一心要想取悦于他,那就难了;尤其是想通过不 正当的手段去取悦于他,那就更难了。不过,虽然你不能取悦于他,但他用人时还是会量才录用,不会给你小鞋穿的。
  小人心胸狭窄,为人忌刻,难以伺候,所以不易共事。但如 果您一心要想取悦于他,那也很容易,给他一点好处,甚至只需 要顺着他来,稍稍迎合他一下,都会使他高兴。不过,高兴归高 兴,轮到他用人的时候,照样会百般挑剔,求全责备。做这样的 人的手下,那可就惨了。
  孔子分析人情世故,入木三分,非常深刻。我们今天衡量领导,选择做事的公司或单位,不也应该注意你的上司到底是君子还是小人吗?
  

  泰而不骄
  【原文】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读解】   
  在《颜渊》篇里,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 不惧。”不忧不惧就能做到泰然自若,心平气和。相反,心胸狭窄, 矜己傲物,装模做样,色厉内荏,貌似骄傲内心却比惧交加,患 得患失,永远不得安详宁静。
  平生未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凡事保持泰然处之的心境是最重要的。  
  

  刚毅木讷,近于仁德
  【原文】 
  子曰:“刚、毅、木、纳,近仁。”
  【译文】
  孔子说:“刚强、果敢、质朴、沉默寡言,这几种品质近于仁 德。”
  【读解】   
  这实际上是一个男子汉的形象,海明威笔下的硬汉或日本影 星高仓健所塑造的形象。
  有意思的是,这些现代的硬汉,少男少女们心中的偶像,居 然也是圣人在两千年前就赞扬的形象。
  这是不是古今一理,圣人与平常人平常心相通的一个例证呢?
  

  宪问第十四
  本篇内容较多,也较杂,包括道德、政治、学问等各个方面。 还有不少对人物的评论,通过对人物的评论表现出孔子的政治、伦 理观点。全篇原文共 44章,本书选 19章。
  读书人不要怀恋温柔之乡
  【原文】 
  子曰:“士而怀居①,不足以为士矣。”
  【注释】 
  ①怀居:怀,怀恩,留恋;居,家居,安居。
  【译文】
  孔子说:“做了读书人却怀恋家居,那就不配做读书人了。”
  【读解】   
  在《学而》篇里,孔子已经说过:“君子食无求他,居无求安。” 在《里仁》篇里又说过:“士忠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 也。” 曾子也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 孟子说得更为严重:“上天要把重大使命放在某人身上,必定 先使他的意志受到折磨,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 挨饿,使他备受劳困之苦……”(《孟子·告子下》) 因此,儒学虽不是苦行禁欲主义,但却主张艰苦奋斗。所谓   “头悬梁,锥刺股”,正是这样的典型。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晋公子重耳流亡到齐国的时候, 住进了好房子,又有大小老婆陪侍左右,于是便不想再走了。他 老婆姜氏骂他说:“行也!怀与安,实败名。”这其实也正是孔子 的意思。 所以,如果你是读书人,就不要去贪恋家居的温柔之乡。
  

  治世和乱世的言行
  【原文】 
  子曰:“邦有道,危①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②。”
  【注释】 
  ①危:正。②孙:同“逊”。
  【译文】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正直地说话,正直地做事;国家政 治黑暗,正直地做事,说话却要谨慎。”
  【读解】   
  政治清明说话办事都无所顾忌,可以畅所欲言,放心做事。
  政治黑暗则需要有所顾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