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

第132部分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第132部分

小说: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说明康熙这厮比较的原始。但这事无关宏旨,我们继续来说讷亲。

    讷亲还有个父亲——这个必须有,没有可了不得——讷亲的父亲,就是遏必隆的儿子尹德。此人亲随康熙三征噶尔丹,立下战功。所以尹德死后,终于轮到了儿子讷亲出场。他开始在军机处行走,走来走去,突然发现内阁已经没人了,于是讷亲就被乾隆重用,成了宰相。

    讷亲奔赴大小金川,与大将张广泗会合,金川战役就此拉开帷幕。

    双方兵力配比:乾隆这边,大将张广泗、宰相讷亲,统精兵五万人,财政预算拨款纹银计十五次,总计六千一百六十万两,此外士兵们还要吃掉小米两百九十六万三千五百二十七石七斗一合,吃掉白面三万一千九百二石七斗一千九合,战马要吃掉豆子共七万九千三百二石七斗三升九合四勺。士兵庆功吃掉肥羊二千八百九十七只,用掉火药四百二十七万一千四百七十五斛……这个财务预算表开出来的话,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单据,内中单只是雇佣的挑夫人数,就是一个怕人的数字:大小金川之役,前后共雇佣了挑夫四十六万二千九十七名……这数字太庞大,就不一一细说了。

    再来看大小金川莎罗奔这边,大小金川总兵力八千多人,大金川莎罗奔这边只有四千挂零。

    总之,目前的力量对比是:五万清兵,要打四千藏兵,双方兵力配置是十比一,清军这边优势明显。

    既然优势明显,那就打吧。

    三军未动,侦察先行,派千总潘洪、向朝选率所部潜入大金川,执行侦察任务。不长时间,就见千总潘洪大哭着自山中单身逃出:救命啊,快来救人啊,我的部下被莎罗奔的藏兵包围了,千总向朝选被乱箭射死,只有我一个人逃出了包围圈,谁来救救我啊?

    说过了,山里边碉堡蜂巢一样的密布,侦察兵进去,铁定是有去无回。这次居然还逃回来了一个千总潘洪,这已经是异数了。

    张广泗接报,哈哈大笑,传令:

    以总兵宋宗璋统兵四千五百人,进攻大金川土司官寨勒乌围。

    参将郎建业、永柱统兵三千五百人,绕道曾头沟,配合总兵宋宗璋,合攻勒乌寨。

    以副将马良柱统兵三千五百人,强攻刮耳崖。

    以参将买国良、游击高得禄统兵三千人,绕道党坝,合攻刮耳崖。

    这四路人马,又称北四路。除此之外,尚有南路三支人马:

    总兵许应虎统兵二千七百人,走南路,与北路军合攻勒乌围。

    副将张兴、游击陈礼统兵三千三百人,走南路抢攻刮耳崖。

    此外还有游击罗于朝,统兵二两人,沿途拔除所见碉堡,配合六路大军的进攻。

    七路大军总计三万多人,定期于六月二十八日一起出发,要一举荡平大金川。

    (6)家底统统被炸光

    却说南路大军中的第一支,许应虎部,二千七百多人正举着旗帜,唱着嘹亮的战歌,浩浩荡荡走在一处悬壁上。这条悬壁极是狭窄,步兵还好商量,但炮兵就惨了。幸好临战之前雇佣了大量的民工,可正当民工们咬牙用力,推着炮车前行的节骨眼上,突听崖上一声唿哨。猛抬头,就见十几个藏族战士,突然出现在悬崖上面,高举石块砸将下来。

    士兵民工们齐齐地叫一声娘亲,这悬崖绝壁,无路可逃,石块砸下来岂有活命的道理?机灵点的飞快钻到炮身下面,迟钝点的被乱石砸得满地乱蹦,九名士兵被石块砸中,跌到崖下丧命。

    藏兵唿哨一声,猿猱一般荡着崖上的藤条疾飞而下,用力发狠,将那一座座火炮掀到崖下,然后又荡着藤条攀爬登顶,回去吃饭了。

    许应虎急叫士兵回援,可这孤崖之上,如何一个回援法?好不容易脱出险地,到了前面的平旷之处,再行清点损失,发现除九名士兵跌死之外,另有二十二名士兵负伤,需要送往后方医院疗伤。可这些伤兵如何送走呢?想不出办法来,许应虎就坐下来给张广泗写信,刚刚写了个开头,就听见翎箭之声不绝于耳,十数名光身子裹生牛皮的藏兵仿佛从天而降,突兀地杀入大营之中。

    藏兵说来就来,官兵们根本就没任何反应,眼睁睁地看着藏兵直冲入后面的辎重营,每人打开一个小包裹,尽可能多地装粮食,剩下来带不走的,就放了一把火,这才飘然而去。

    等到藏兵走了,许应虎回过神来,急忙下令:救火,快点救火,粮食被烧了,我们大家全都得饿死……一言未止,突然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就见军营中的粮食被炸得飞到半空之中。

    原来,营中的粮食是和火药、铅子放在一起的,这大火烧起来,引发了火药爆炸,把许应虎这边的家底,一次性地炸光了。

    看到这情形,许应虎乐了,说:幸好刚才那封信还没写,现在就改写请求支援信吧。

    写了书信,交给通讯兵给张广泗送去。等了两天,正当大家饿得两眼发蓝之际,通讯兵带信回来了,许应虎打开一看,当时就哭了。

    这封信,却是张广泗写给许应虎的求援书,原来是官兵大营那边也发生了爆炸事件,粮草辎重俱被炸光,所以向许应虎求助。

    许应虎这边的爆炸事件,乾隆皇帝并不知道,但乾隆收到了密探的报告,对官兵大营所发生的爆炸细节,还是非常清楚的。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话说张广泗催师前行,入山就见蜂巢一样的碉堡密密麻麻。当下张广泗下令,把这些碉堡一并拔除,全部烧毁,堡中无论男女老幼,统统杀掉。

    前面说过了,大小金川的碉堡,比当地的人数还多,从深沟险壑一直排出来,一座挨一座,高大阴沉,顽石砌成,放火是不管用的,只能用拆除土木工程的办法来操作。但是藏兵躲藏在碉堡之中,从塔孔上向官兵射箭,这就增加了拆迁工程的难度。

    但有难度也得拆啊,不拆除这些碉堡你往山里走,走不出多久,藏兵利用这些碉堡把你的粮道掐断,那官兵就会死得很难看。

    没办法,拆吧。

    官兵们将盾牌举过头顶,忍受着碉堡内部藏兵的冷箭,爬行到碉堡的近前,开始拿手指抠那些巨石。抠了好长时间,预备队爬上来,替换下第一批士兵,于是第一批士兵就下去吃饭休息。

    从战场上下来,士兵们先拿出烟袋锅,点燃,美滋滋地吸上一口,战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从炮矢横飞的前线回来,居然毫发无伤,那就是捡了条命,占了大便宜,所以这袋烟,是一定要吸的。

    吸过烟,士兵看地面上有根麻绳,就把烟袋锅往那根麻绳上重重敲击,要将烟灰磕出来。

    突然之间,就听“哧哧”之声不绝于耳,那根怪异的麻绳,竟然燃烧起来。

    (7)闹心的战况

    却说攻打大金川的士兵,用来磕烟灰的那根麻绳,其实并不是麻绳,而是一根火药稔子,俗称“火绳”的便是。

    这根火绳,联结着总共十六笼火药,剂量非常之大。当时众士兵听到火绳哧啦啦的燃烧之声,惊得魂飞天外,放声号叫着四面狂逃。就听“轰”的一声巨响,大地被震得摇来晃去,但由于士兵奔跑得快,硬是一个也没炸到。

    没炸到是好事,可问题是,火药爆炸时的冲击波太强烈了,当场将一座巨石垒成的碉堡掀倒。而在那座碉堡下面,正伏着许多士兵吭哧瘪肚地拿手指抠那石头,不提防此时碉堡突然坍塌,轰隆一声,烟尘起处,数十名士兵被砸于乱石之下。等到扒出来之后,共计拼凑出四十六具尸体。

    这件事,是乾隆收到的比较闹心的密报之一,此外还有两个密报:

    头一个是有关前线的战事,将佐们统兵抵达沟口之后,战刀一挥:杀啊,冲啊,祖国人民期待着你们……然后将佐们就转回营帐,喝酒去了。

    前面有三千多官兵,却没有一个将佐,晕头涨脑地往前走,突听前方一声呐喊,就见十数个藏兵,居然都是女人,身上裹着生牛皮,圆瞪怪眼,自山梁上疾扑而下。三千士兵左看右看,发现自己这边连个将领也没有,遂发一声喊,掉头而逃。

    三千多名官兵被十几个女人追得屁滚尿流,而且自相践踏,多有伤损,是金川战役第二败笔。

    比这件事更糗的,是金川地区气候多变,士兵们穿着短裤背心上了战场,忽然之间风云突变,竟下起了鹅毛大雪,数千名士兵当场冻成残疾人士。此时金川藏兵趁机冲杀而出,冻惨了的士兵不敢交战,下饺子一样地往悬崖之下只管乱跳,摔得崖下积累了厚厚一层碎尸。

    士兵们全都投崖自杀了,剩下来的将领,不敢回来交差,干脆弄根绳子,把自己吊死了。

    士兵投崖,将领上吊,这导致了官兵对将士的统计口径出现问题,无法弄清楚失踪的士兵是为乾隆皇帝捐躯了呢,还是脱了衣服跑到了藏兵那边,所以抚恤粮款的发放,就暂时冻结了。

    可这笔钱冻结不得啊,上前线的士兵都是家里的壮劳力,全家人正眼巴巴地等他们的军饷或是抚恤金吃饭呢,朝廷却将这笔款子冻结,于是士兵的妻子儿女们,就举着牌子,排成浩浩荡荡的长队,上街游行示威。示威的妇女儿童数量太多,竟将成都的衙司围得水泄不通。

    见此情形,乾隆皇帝既惊且诧,就问张广泗:你他娘的到底行不行啊?能不能赢得了这场战役?

    张广泗回奏:金川地势险要,且碉堡林立,官兵若是合击,则找不到个目标;如若是分头进击,又会被莎罗奔各个击破。所以,臣以为,当下之计,是鼓励战士发愤图强,各自为战……

    乾隆皇帝把张广泗的奏章看了几遍,才突然醒过神来:妈的,张广泗,你这意思岂不是说,让官兵听天由命吗?

    这事可就麻烦了。

    (8)比黔驴更技穷

    实事求是地说,金川战役,原本就不易速战速决。因这金川藏兵,打小就练习武艺。当地人生了孩子,还没等学会走路,就会抱到路口上的碉堡里去,塞孩子手里一只硬弓,指着过往的商客,对孩子说:瞄准了那走路的脑袋,射,射死了他,他的东西全都归你,射不死,今天你没得饭吃。

    金川百姓,不唯是男子悍勇,嗜血好杀,就连女孩子也爱玩这个,经常会有一伙金川小姑娘,结伴到了碉堡里,拿箭射击过往商客,抢劫了财物用来做嫁妆。而这种杀人劫财,原本不过是原始社会时代的传统习俗,无可厚非。

    正是因为当地居民皆以劫掠为生,所以才会不惜工本地修筑碉堡。这些碉堡最古老的,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数百年来不断地加固增修,仅大金川就有坚固的碉堡六千余座,每一座碉堡都修筑于险要崖隘之地。官兵若想攻克大金川,就必须把这六千多座碉堡一座座地拔除,如果是少了一座没有拆掉,那也是无穷的后患。

    直到这一步,讷亲和张广泗才知道,这仗是多么的难打。要想拆除大金川所有的碉堡,少了十年二十年,是断然无法完成的。

    可是乾隆会给他们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吗?

    不给也没办法。张广泗下令:步步为营,边拆边行,这仗打到什么程度,就算什么程度吧。

    七路官兵络绎进发,边行边拆除碉堡,平均每天拆除一座,杀藏兵十余人。听起来杀掉的藏兵不多,可别忘了大金川兵力总计不过四千,一天死十几个,死上十几天,大金川就吃不住劲了。

    事实还真是这样,当碉堡被拆除一百多座,各路官兵距离莎罗奔的大营不过五六里路的时候,莎罗奔害怕了,遂派使者到来,要求投降。

    按说这时候官兵就可以体面地收场了,可是乾隆也每天蹲在御桌前,计算大金川这边还剩多少活人。据乾隆测算,此时的大金川已经是黔驴技穷、弹尽粮绝了,而莎罗奔请求投降,更证明了乾隆的计算没有失误。

    于是乾隆得理不饶人,传旨:不允许莎罗奔投降,大家必须接着打,必须要彻底歼灭莎罗奔匪帮才行。

    乾隆的这道圣旨,如一瓢冷水,浇在了张广泗和讷亲的脑壳上。两人抱头大哭了一场,都知道这道圣旨,实际上不过是自己的催命符——乾隆只知道莎罗奔那边是黔驴技穷了,却不想一想,官兵这边其实比黔驴更要技穷,再打下去,只怕是谁也回不了家了。

    果然不出所料,官兵继续进发之际,突然有一支200人的大金川特工队从悬崖上缒下来,切断了副将张兴所率两千人的粮道,捎带着将张兴两千人给包围了。

    张兴急忙向张广泗求救:看在帝国的情面上,拉兄弟一把。

    张广泗答复:爹死娘嫁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