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细说三国-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的耳目相当众多。任何人有什么不利于曹操的行动或言论,曹操是很快就知道的。曹操受不了毛玠的“诽谤”,就下令把他逮捕,交给“大理”(最高的司法官)钟繇严加讯问(这时候,钟繇已经在关中——陕西——做过司隶校尉,安抚了韩遂、马腾,回到许县,升官,做“前军师”,于曹操自封魏公以后,当了魏国的“大理”。魏国与汉朝的诸侯之国不同,有它的三公九卿小朝廷,是汉帝国之内的一个“公国”)。
钟繇与崔琰、毛玠,都是好朋友。他为人也十分正直。他奉了命令之后,又不得不遵命办理,对毛玠严加讯问。
这一次的讯问,在中国的以及世界的司法制度史或司法实务史之中,是空前绝后的“盛举”。钟繇在庭上大发议论,引经据典,说出天旱未必是君王无道,罚民为奴也不是昏君才如此,钟繇表面上似乎是在驳斥毛玠的“谬论”,而言外之意,倒很像是承认毛玠的“谬论”也不无理由。
钟繇面恶心善,在发表一大通“天人之际”的哲学与“家族连带负责”的刑法理论以后,向毛玠提出几个像煞有介事的问题:(一)有哪几个人,和你一同见到那个脸上刺了字的人?(二)这个人的家属被罚作官奴婢,是不是你本来就认识的?(三)你在什么情形之下,见到这些官奴婢?(四)你发感慨,说“使得老天不肯下雨的,就是这样的事!”你是对准发出这个感慨?(五)那个你对他发感慨的人,回答了你什么话?(六)你发感慨,是在何年何月何日?(七)在什么地方?
毛玠对这七个问题,一概避开不答,只要求原告出庭,提出证据。倘若证据确凿,死也甘心。
钟繇把审讯的经过报告曹操。在这个期间,有毛玠的其他朋友桓阶与和洽二人,在曹操面前求情。曹操免了毛蚧的死罪,只革去了他的官职。毛蚧总算是幸运的。
当初,倘若曹操能够对崔琰也从宽发落,历史家对曹操的批评也许要好一点。
我对于曹操的能力,在前文已有赞赏。他开始起兵,确是为了讨伐奸臣(董卓),匡复汉朝,其后,由于赏罚分明,威德足以服众,也的确为天下的忠臣义士所瞩望。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用汉献帝的名义铲除袁绍以次的大小军阀,化割据为统一,我们也很难说他完全不对。甚至,在他战败于赤壁乌林之时,我们也可以说他努力于统一并没有错。所错的不是原则,而是技术:低估了刘备的能力与孙权的态度。
在他与刘备私人之间,谁负了谁,有待更多的历史家举行一次会审,以取得定谳。
他在建安元年,刘备与袁术对垒之时,便已推荐刘备为镇东将军、宜城亭侯;在建安三年十二月带了刘备打平吕布,自己扩充地盘,也替刘备出气。以后,又把刘备升为“左将军”,叫刘备“领豫州牧”。他待刘备,不能算坏。
刘备却参加了董承的密谋,要用政变的手段消灭曹操。曹操在当时(建安四年)是否奸形已露呢?董承这个人,是否比曹操更忠于汉朝?董承的政变办法,是否值得提倡?有没有“成事”的可能?这些,也许只有刘备本人才可以答复我们。
曹操对汉献帝,起先也不算坏。汉献帝流落在洛阳,当了强盗头子韩暹、杨奉的傀儡,很苦很穷。有谁去管?袁绍,不肯去。是曹操带了兵到洛阳,把这位十五岁的献帝迎接到许县来,给他立了朝廷,造了宫殿,供应了一切开销。
傀儡,不错,是傀儡。东汉和帝以后的殇帝之流,谁不是傀儡?站不起来的皇帝们,不曾以自己的力量打下江山的皇帝们,本来也只有当傀儡的份儿。
汉献帝有没有参加董承的政变阴谋?有没有送衣带诏给刘备?难说。汉献帝于建安十九年却很可能参加了伏皇后向伏完写信,建议诛曹操的事;也可能并不知情。
伏完是琅邪郡东武城人,经学大师伏生的苗裔,大司徒伏湛的八世孙,世袭“不其侯”,本人是汉桓帝阳安公主的驸马,官居屯骑校尉。
伏完接到女儿(伏皇后)的信,始终不敢有所举动,也不忍心告发女儿;把这件事埋藏在自己的心中,于建安十四年带进了坟墓。
伏皇后为什么想除掉曹操呢?因为,在建安四年年底,建安五年年初的董承事件以后,曹操曾经向汉献帝三番五次,要去了董承姐姐董贵人加以杀害。董贵人当时身怀六甲,汉献帝向曹操求情,无效。伏皇后很有兔死狐悲之感。这才决定写信给爸爸,作十分大胆的建议。
建安十八年,曹操自封为魏公,十九年十一月,有人告发伏皇后的这么一回事。曹操派遣御史大夫郗虑,和尚书令华歆,带兵进宫,捉伏皇后。
《曹瞒传》说,可怜的汉献帝,仅仅能够把伏皇后藏在复壁(双层的墙壁)之中。这是极幼稚的一种办法。郗虑与华歆怎么会不到处搜寻呢?
华歆打开了这复壁,揪住伏皇后的头发,牵她出来;牵过献帝的面前,伏皇后求救。献帝说:“我自身难保,不知道这条命什么时候完结。”
郗虑与华歆,都曾经是名满天下的文人,却也作了这种“助纣为虐”的事。不过,他们名为汉朝大臣,实为曹氏家奴。当了家奴,怎能不做家主所吩咐的事?关键在于,未能于曹操自称魏公之时,以一死成全自己的名节。死,不是容易的事。“千古艰难唯一死”!而且,从容就义,比慷慨赴死更难。
伏皇后被捕以后,她与献帝所生的两个皇子,以及哥哥伏典及伏氏一族一百多人,一起被杀。
曹操当得起“心狠手辣”四个字。
这时候曹操早已把三个女儿,都送进了宫中当“贵人”。伏皇后被杀以后,曹操叫献帝在三个曹贵人之中选择一个做新的皇后。献帝无可奈何,就指定了中间的一个做皇后。这位曹皇后,单名一个“节”字。她的姐姐叫曹宪,妹妹叫曹华。
曹皇后虽则是父亲姓曹,却很忠心于夫家刘氏。曹丕篡位之时,好几次派人向她索取传国的玉玺;她不肯给。最后一次,她知道不能不给,就把玉玺摔到楼下,哭着大骂:“天不会保佑你(曹丕)的!”
曹操另有一个女儿,是家乡的小老婆刘氏所生,后来嫁给了夏侯惇的儿子夏侯琳。曹操还有一个侄女,嫁给了夏侯渊的儿子夏侯衡。曹氏的女子,能够嫁到夏侯氏家,作媳妇,可见曹操的父亲曹嵩不是从夏侯氏家里抱过来,当曹腾的养子的。
陈寿似乎是有意开玩笑,一方面在《武帝纪》里说,关于曹嵩,投有人能查出他的“生出本末”;另一方面,他又把两位夏侯氏将军及其子孙与曹仁、曹洪、曹休、曹真及其子孙,合写在一起,称为“诸夏侯诸曹传”。陈寿似乎在暗示,夏侯氏与曹氏本为一家,却又明白交代曹氏有女儿嫁到夏侯氏家。
我认为,陈寿不应该如此。在他那个时候,想找出曹嵩的生出本末,不是很困难的。曹植的儿子曹志,以及被封为陈留王的魏国最后一个皇帝,都健在人间。
陈寿又故意不肯交代曹仁、曹洪与曹休这三个人的父亲是谁,只说:曹仁是太祖(曹操)的“从弟”,曹洪也是太祖的从弟,而曹休是太祖的“族子”。这是什么意思?陈寿不仅对姓曹的不起,也对我们千百年后的读者不起。
陈寿在《三国志·诸夏侯诸曹传》里面,说曹仁、曹纯、曹洪,都是曹操的“从弟”,却不曾交代这三位从弟的父亲是谁,祖父是谁,和曹操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陈寿仅仅说出曹仁与曹纯是“亲兄弟”而已。
王沈在他的《魏书》里告诉我们:曹仁与曹纯的父亲是长水校尉曹炽;曹炽的父亲,曹仁与曹纯的祖父,是颍川太守曹褒。这位曹褒,是否也是曹洪与曹操的祖父呢?
王沈在《魏书》里,只说了曹洪有一个伯父,叫做曹鼎,当过尚书令;不曾记载下曹洪的父亲是谁,祖父是谁。因此,我们没有方法断定。曹仁、曹纯的祖父曹褒,是否也是曹洪的祖父。
剩下来的问题是:曹褒与曹操有没有血统上的关系?他可能不可能,也是曹操的“亲生祖父”?
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说:曹操家乡谯县(安徽亳县)有“曹腾兄冢”,冢东有碑,上面刻了“汉故颍川太守曹君墓”。这一位“颖川太守曹君”,应该就是王沈《魏书》中的“颍川太守曹褒”。
《水经注》而且也记载了,在“颍川太守曹君墓”的北边,又有一座“元子炽”的冢,冢旁的碑,题作“汉故长水校尉曹君之碑”。这一位曹炽,也毫无疑问,是曹仁与曹纯的父亲,长水校尉曹炽。
郦道元之所以断定曹褒是中常侍曹腾的哥哥,想必有他的理由。曹褒与曹腾既然是亲兄弟,他们的父亲是谁?
《太平御览》所引司马彪的《续汉书》,说曹腾的父亲叫做曹萌(今本《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的《续汉书》,把萌字讹刻成“节”字)。曹萌有四个儿子,最小的一个叫做曹腾,字季兴。其余的三个,名叫做什么,司马彪不曾说。司马彪只说出了他们三人的字:伯兴、仲兴、叔兴。曹褒倘若确是臂腾的哥哥,应该是这三个“什么兴”之中的一个。曹操的亲生祖父,亦即曹嵩的亲生父亲,似乎也应该是这三个“什么兴”之中的一个,甚至就是曹褒。
在曹褒的坟墓之旁,有他的两个儿子,长水校尉曹炽与“谒者”曹胤的坟,没有太尉曹嵩的坟。倘若曹嵩也是曹褒的儿子,他的坟,是不是也应该设在曹褒的旁边呢?不可以!他的坟应该设在过房父亲(中常侍)曹腾的坟的旁边,不可以设在亲生父亲曹褒的坟的旁边。
尽管如此,这个问题井未解决。曹操的亲生祖父、曹嵩的亲生父亲是谁?有待于今后考古家,从地下发掘出新的史料来,予以答复。
至于曹休,他只是曹操的一个“族子”而已,扯不上很近的血统关系,我们也就不必多噜苏了。
关于曹真,陈寿却交代得颇为清楚。曹真本不姓曹,姓秦,是秦邵的儿子。曾经有敌人追捕曹操,追到了秦邵的家里,秦邵说自已是曹操,因此而被捉去,牺牲了性命。曹操收养秦邵的孤儿,取名曹真。
曹操把曹真抚养成人,如其亲生儿子一样。事实上,他信任曹真,甚于自己的任何一个儿子。他给曹真兵权,先后任命他作偏将军、中坚将军、中领军、征蜀护军。
曹丕篡位以后,又屡升曹真,升到“中军大将军”,加官“给事中”。曹丕死时,把儿子明帝托给他,叫他与陈群、曹休、司马懿同为顾命大臣。明帝死时,又把养子曹芳,托给了曹真的儿子曹爽,叫曹爽与司马懿,同为顾命大臣。
曹家的事,姑且写到这里为止。其余的,放在司马懿父子的故事里面。
三十一 孙家的事
曹操去世之时,虚岁六十六,死于头风;刘备去世之时,虚岁六十三,死于痢疾与并发症;孙权去世之时,虚岁七十一,也是死于“风疾”。所谓风疾,是血压过高所引起的各种毛病(头风是其中的一种)。
责任大、事情多,而性情又急的人,很容易把自己的血压弄得过高,倘若又有不良习惯,例如喝酒,那就更麻烦了。
孙权是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好酒之人,而且喜欢“闹酒”。他生平好客,常常举行宴会,总想叫所有的参加宴会之人都喝得七歪八倒,甚至烂醉如泥。
孙权兄弟四人,加上一个姐姐,都是母亲“吴国太”一人所生。吴国太的弟弟,孙权的舅舅,叫做吴景。吴景追随孙坚,参加了若干战役。孙坚死后,在袁术下面当过丹阳郡太守与广陵郡太守,帮助过孙策,孙策对袁术绝交以后,吴景就和孙策在一起,孙策打仗顺利,把丹阳郡又交给了吴景。再其后,孙权当家,吴景又做了孙权的辅佐。
曹操与刘备均不曾有这样的一个好舅舅。他们也没有兄弟辈,像孙权所有的孙策,及孙翊、孙匡(比父亲,曹、刘二人也是比不过孙权的)。
曹操不是没有兄弟,见于陈寿“武文世王公传”的有曹绍、曹彬、曹玉。这三人都死得很早,不曾留下子嗣。曹操把自己的儿子曹整、曹均、曹徽分别过继给这三个弟弟。
刘备有没有哥哥弟弟,在史料上找不到记载。陈寿的《先主传》说他的父亲叫做刘弘,是涿郡的孝廉,当过范县县令,去世之时,刘备的年纪很小,和母亲相依为命,“贩履织席为业”,很像是不仅没有弟弟,连一个成年的、能谋生的哥哥也没有。
再进一步来说,曹操虽没有亲兄弟在左右,究竟还有堂兄弟曹仁、曹洪之流,与似乎是表兄弟的夏侯惇、夏侯渊。刘备呢,简直是“六亲无靠”,只有倚仗那两位虽未必正式结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