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奇略-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楚怀王熊心以其为上将军,号卿子冠军。率军北上救赵时滞
留安阳不进,为项羽所杀。
⑨项羽:名籍,字羽。秦末从叔父项梁起义。梁战死后,
他与宋义等率军北上救赵,于安阳杀死宋义,被楚怀王任为上
将军,率军北进于巨鹿打败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
… 页面 217…
百战奇略 ·215·
王。后在楚汉战争中,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 ),被刘邦击败,
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身死。
⑩范增:项羽谋士。参加秦末农民起义时,年已七十,初
从项梁,后佐项羽,颇有谋
略,被羽尊为亚父。他屡劝项羽杀掉刘邦,未被采纳。后因刘
邦施反间计,为项羽怀疑而忿离死于归乡途中。
⑾安阳:地名。位于今山东曹县东北。
⑿无盐:地名。位于今山东东平东南。
⒀支吾:亦作“枝梧 ”,意谓抵触,抗拒。
⒁假上将军:因尚未得到正式任命而暂署上将军之职,故
称“假上将军 ”。
⒂桓楚:马本及各本皆误作“旦 ”,今据史校改。
⒃河:这里指“漳河 ”。
⒄战少利:马本及各本皆误作“战不利”,今据史校改。
⒅釜甑:均为炊具。釜,一种敛口圆底,或有两耳的锅,
有金属制和陶制两种。甑,类似现代的蒸锅,底部有许多透蒸
气的孔格。
⒆本篇史例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 页面 218…
百战奇略 ·216·
52.生战
【提示】
本篇以《生战》为题,旨在从防止贪生怕死的问题入手,
着重阐述将帅的勇怯与作战成败的关系问题。它认为,在完全
具备了对敌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之下,夺取作战胜利的关键乃
在于将帅能够果敢地指挥部队舍生忘死地去战斗;倘若为将帅
者临战畏怯,贪生怕死,则必然导致作战失败。历史的经验表
明,战争不但是物质力量的较量,而且也是精神力量的较量。
在具备一定客观物质条件的基础上,能否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
动作用和勇敢精神,便成为夺取胜利的关键所在。本篇已经认
识到这一点,因而提出“要当割弃性命而战”的重要思想,这
是十分可贵的。
春秋时期发生在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的晋楚敖、
鄗之战,便是体现将帅的勇怯直接影响战争胜负的一个战例。
当时,晋国出动了三军兵力与楚军交战,从双方力量对比情况
看,晋楚旗鼓相当。但是,晋军由于将帅畏敌怯战和指挥失误,
而导致最终失败的结局。首先,晋军中军大夫赵婴齐未战先怯,
事先派人于黄河边上准备了逃跑时将用的船只,“欲败而先济”。
这种失败主义的举动,严重地瓦解和动摇了晋军斗志 ,“故将
士懈 ”。其次,当楚军逼近晋军时,晋中军主帅荀林父畏敌
如虎,慌忙不知所措 ,竟错误地下达了“先济者有赏 ”(见
《左传·宣公十二年》)的逃跑命令,致使中、下二军未战先
… 页面 219…
百战奇略 ·217·
溃,并且因争抢渡船而自相残杀。只有上军主将士会能够预先
派兵埋伏于敖山附近,阻击楚军而未被打败。
从晋军将帅对楚军作战的两种不同态度和处置措施来看,
恰好从正反两面说明了将帅的精神状态和指挥艺术的好坏,是
影响战争胜负的直接而重要的因素。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有利地形已为我军占领,参战部队已
经进入阵地,军法号令已经通行无阻,奇袭分队已经部署停当,
那么,此时最为关键的就是全军将士要舍生忘死地去战斗,这
样就能取得胜利。倘若将领临阵畏敌怯战,企图侥幸活命,反
而会被敌人所杀。诚如兵法所说 :“侥幸求生的,反而会被杀
死 。”
春秋时期,楚王率军进攻郑国,晋国派兵援救郑国,与楚
军交战于敖、鄗之间。晋军的中军大夫赵婴齐让他的部队预先
在黄河边上准备好了渡船,打算败仗以后先过河逃跑。因此,
严重瓦解将士的斗志,致使晋军最终没有取得胜利。
【原文】
凡与敌战,若地利已得,士卒已阵,法令已行,奇兵已设,
要当割弃性命而战,则胜。若为将临阵畏怯,欲要生,反为所
杀。法曰 :“幸生则死。”①
春秋时,楚子伐郑,晋师救之,与战于敖、鄗②之间。晋赵婴
齐③使其徒先具舟于河,欲败而先济,故将士懈,卒不可胜。
④
… 页面 220…
百战奇略 ·218·
【注释】
①幸生则死:语出《吴子·治兵第三》。
②敖、鄗:马本及各本皆于“敖、鄗”后有“若高”二字,
显系衍文,故据史删。
③赵婴齐:晋军中军大夫。
④本篇史例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
… 页面 221…
百战奇略 ·219·
53.饥战
【提示】
本篇以《生战》为题,旨在阐述深入敌国作战时如何解决
后勤供应以防止部队因缺粮而失败的问题。它认为,在出兵进
入敌国的情况下作战,只有分兵抄掠以夺取敌人的粮仓和积蓄,
才能确保部队粮饷而夺取作战胜利。古代战争的经验表明,远
离本土而深入异国作战 ,由于战线过长,交通不便,运输工
具落后等原因,部队粮秣供应完全依靠从本国长途运送,无疑
是十分困难的。因此,采取“因粮于敌 ”,即取用于敌国的办
法,便成为古代战争中常为兵家所运用的一个有效办法。但是,
主张以“抄掠”、“抢夺”等残暴手段来解决军需供应问题,势
必给异国民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因此,既要“因粮于敌
“以解决出国作战部队的后勤保障问题,又要不给敌国民众造
成严重危害和灾难,这不能不是战争指导者需要认真研究的。
南北朝时期,北周将领贺若敦率兵赴救湘州之战,就是采
用“因粮于敌”办法解决部队后勤供应的一个战例。湘州,原
为南朝梁地,承圣三年(公元554年 ),西魏(北周前身)
攻陷江陵以后,湘州及巴州皆归属西魏。陈霸先代梁称帝建立
陈朝后的第三年(永定三年,公元559年 ),即派侯瑱等率
军围逼并企图夺回湘州。为此,北周明帝宇文毓派遣贺若敦率
兵赴救湘州。但此时恰值秋水泛滥,江路遂断,在“粮援既绝,
人怀危惧”的时候,周军主将贺若敦一方面采取“因粮于敌”
… 页面 222…
百战奇略 ·220·
的办法,派兵搜抄粮物“以充资费”;一方面采取“示形”惑
敌的办法,于军营中“多为土聚,覆之以米 ”,使侯瑱闻之,
误认为周军粮食充实。同时,又增修营垒,建造庐舍,向侯瑱
“示以持久”之计,以及采取诈降袭击等办法得以与陈军“相
持岁余,瑱等不能制 ”(见《北史·贺若敦传》)。显而易见,
贺若敦作为周军主将,处于“粮援既绝,人怀危惧”的困境,
而能想方设法打破敌人之围困,其作战指导是可取和值得效法
的。
【译文】
大凡兴兵征战,深入敌人本土,粮秣供应缺乏,必须分兵
搜掠,占据敌国粮仓,夺取它的积蓄,用以接济军饷,这样就
能取胜。诚如兵法所说 :“粮秣给养靠在敌国补充,这样部队
的后勤供应就充足了 。”
《北史》记载:北周将领贺若敦率军过江攻取了陈朝的湘
州。陈朝将领侯瑱率兵进攻贺若敦 ,(企图夺回湘州)。此时
正值秋水泛滥季节,水路交通严重受阻。致使贺若敦部队粮援
断绝,将士人人心怀恐惧。贺若敦于是分兵四出搜掠粮物,用
来充作部队的军资费用。贺若敦怕侯瑱了解自己部队的缺粮情
况,就在军营中大量积土堆丘,在其上面覆盖以粮米,然后召
集附近村庄的百姓到军营来;装作向他们询问事宜的样子,(待
他们看到营中堆积的“粮山”以后 ),再把他们一一送走。侯
瑱从百姓那里听到所见的情况后,便误认为贺若敦部队的粮食
充足。贺若敦还进一步加修营垒,建造房舍,以显示其长期驻
守湘州的企图。这样一来,从湘州至罗州之间,百姓因怕打仗
都无心种田而使当地农业生产遭到废弃。侯瑱对此竟毫无扭转
… 页面 223…
百战奇略 ·221·
的办法。起初,当地百姓常常驾驶小船,装载粮米和鸡鸭笼子
送给侯瑱部队作军饷。贺若敦对此甚为忧虑,于是便派人伪装
成当地百姓馈送粮谷和鸡鸭,而实际埋伏着士兵的武装船只向
陈军驶来,侯瑱部队看到了,以为又是馈送饷粮的百姓船只,
便迎水而上,争先恐后地去接取东西,若敦船中的士兵于是将
他们全部抓获。另外,若敦军中常有叛逃者骑马投降陈军的,
侯瑱都予以接纳。有鉴于此,若敦便令人找来一匹马,牵着它
走上船,又让船上人用鞭子抽打这马匹,像这样做过多次以后,
马匹因怕挨打而不敢上船了。其后若敦设伏兵于江边,让人骑
着这匹怕船马伪装投奔侯瑱军,侯瑱不辨真假就派兵乘船前来
迎接,大家争相过去牵马,马因怕船而不敢上船。这时,江边
若敦预设的伏兵突然跃起齐击,将侯瑱所派的士兵全部杀死。
此后,即使有了真正馈送粮饷或者投奔陈军的人,侯瑱因为害
怕若敦的设诈阴谋,再也不敢接纳了。就这样,双方相持了一
年多,侯瑱始终未能制胜贺若敦。
【原文】
凡兴兵征讨,深入敌地,刍粮乏阙,必须分兵抄掠,据其
仓廪,夺其蓄积,以继军饷,则胜。法曰 :“因粮于敌,故军
食可足也 。”①
《北史》:北周将贺若敦②率兵渡江取陈湘州③ 。陈将侯
④讨之。秋水泛滥,江路遂断。粮援既绝,人怀危惧。敦于是
分兵抄掠,以充资费。恐瑱等知其粮少,乃于营内多聚土,覆
之以米。召侧近村人,佯有访问,随即遣之。瑱等闻之,以粮
为实。敦又增修营垒,造庐舍,示以持久。湘、罗⑤之间,遂
废农业。瑱等无如之何。初,土人乘轻船,载米粟及笼鸡鸭以
… 页面 224…
百战奇略 ·222·
饷军。敦患之,乃伪为土人船,伏兵甲于中。军望见,谓饷船
至,逆水争取。敦甲士遂擒之。又敦军数有叛者乘马投瑱,瑱
辄纳之。敦乃取一马,牵以趣船,令船中人以鞭鞭之。如是者
再〔三 〕,马畏船不敢上。后伏兵于江岸,使人乘畏船马诈投
瑱军,瑱即遣兵迎接,争来牵马。马既畏船不上,伏兵发,尽
杀之。后实有馈饷及亡奔瑱者,犹恐敦设诈,兵不敢受。相持
岁余,瑱不能制。⑥
【注释】
①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语出《孙子兵法·作战篇》
②贺若敦:北周将领。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人。
善骑射,多计谋。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后恃功怀
怨为丞相宇文护所不容,而被逼自杀。
③湘州:马本及各本皆误作“湘川 ”,今据史校改。湘州,
南朝陈长沙郡治所,位于今湖南长沙。
④侯瑱:马本及唐本皆误作“侯琪 ”,今从汪本。侯瑱,
陈朝将领。
巴西充国(今四川南充西北)人,字伯玉。作战勇敢,在
梁朝时因平定侯景叛乱有功,任豫州刺史。陈文帝时,官至太
尉。
⑤罗:即罗州,位于今湖北房县西北。
⑥本篇史例出自《北史·贺若敦传》又见《周书·贺若敦
传》。
… 页面 225…
百战奇略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