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集注(朱熹)-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各欲自尽而已。吕氏曰:“使臣不患其不忠,患礼之不至;
事君不患其无礼,患忠之不足。”尹氏曰:“君臣以义合者也。
故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
子曰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乐,音洛。关雎,
周南国风诗之首篇也。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
之过而害于和者也。关雎之诗,言后妃之德,宜配君子。求之
未得,则不能无寤寐反侧之忧;求而得之,则宜其有琴瑟钟鼓
之乐。盖其忧虽深而不害于和,其乐虽盛而不失其正,故夫子
称之如此。欲学者玩其辞,审其音,而有以识其性情之正也。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 :“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
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宰我,孔子弟子,名予 。三代之社
不同者,古者立社,各树其土之所宜木以为主也。战栗,恐惧
貌。宰我又言周所以用栗之意如此。岂以古者戮人于社,故附
会其说与?子闻之曰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遂事,谓事虽未成,而势不能已者。孔子以宰我所对,非立社
之本意,又启时君杀伐之心,而其言已出,不可复救,故历言
此以深责之,欲使谨其后也。尹氏曰 :“古者各以所宜木名其
社,非取义于木也。宰我不知而妄对,故夫子责之。”
子曰 :“管仲之器小哉!”管仲,齐大夫,名夷吾,相桓
公霸诸侯。器小,言其不知圣贤大学之道,故局量褊浅、规模
卑狭,不能正身修德以致主于王道。或曰 :“管仲俭乎?”曰:
“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焉,于虔反。或人盖
疑器小之为俭。三归,台名。事见说苑。摄,兼也。家臣不能
具官,一人常兼数事。管仲不然,皆言其侈 。“然则管仲知礼
乎?”曰 :“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
… 页面 29…
论语集注 ·27·
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好,去声。
坫,丁念反。或人又疑不俭为知礼。屏谓之树。塞,犹蔽也。
设屏于门,以蔽内外也。好,谓好会。坫,在两楹之间,献酬
饮毕,则反爵于其上。此皆诸侯之礼,而管仲僭之,不知礼也。
愚谓孔子讥管仲之器小,其旨深矣。或人不知而疑其俭,故斥
其奢以明其非俭。或又疑其知礼,故又斥其僭,以明其不知礼。
盖虽不复明言小器之所以然,而其所以小者,于此亦可见矣。
故程子曰“奢而犯礼,其器之小可知。盖器大,则自知礼而无
此失矣。”此言当深味也。苏氏曰 :“自修身正家以及于国,
则其本深,其及者远 ,是谓大器 。扬雄所谓‘大器犹规矩准
绳’,先自治而后治人者是也。管仲三归反坫 ,桓公内嬖六人,
而霸天下,其本固已浅矣。管仲死,桓公薨,天下不复宗齐。”
杨氏曰 :“夫子大管仲之功而小其器。盖非王佐之才,虽能合
诸侯、正天下,其器不足称也。道学不明,而王霸之略混为一
途。故闻管仲之器小,则疑其为俭,以不俭告之,则又疑其知
礼。盖世方以诡遇为功,而不知为之范,则不悟其小宜矣 。”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
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语,去声。大,音泰。从,
音纵。语,告也。大师,乐官名。时音乐废缺,故孔子教之。
翕,合也。从,放也。纯,和也。皦,明也。绎,相续不绝也。
成,乐之一终也。谢氏曰 :“五音六律不具,不足以为乐。翕
如,言其合也。五音合矣,清浊高下,如五味之相济而后和,
故曰纯如。合而和矣,欲其无相夺伦,故曰皦如,然岂宫自宫
而商自商乎?不相反而相连,如贯珠可也,故曰绎如也,以成。”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天下之无道也久
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请见、见之之见,贤遍反。从、丧,
… 页面 30…
论语集注 ·28·
皆去声。仪,卫邑。封人,掌封疆之官,盖贤而隐于下位者也。
君子,谓当时贤者。至此皆得见之,自言其平日不见绝于贤者,
而求以自通也。见之,谓通使得见 。丧,谓失位去国,礼曰:
“丧欲速贫”是也。木铎,金口木舌,施政教时所振,以警众
者也。言乱极当治,天必将使夫子得位设教,不久失位也。封
人一见夫子而遽以是称之,其所得于观感之间者深矣。或曰:
“木铎所以?于道路,言天使夫子失位,周流四方以行其教,
如木铎之?于道路也。”
子谓韶 ,“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
善也 ”。韶,舜乐。武,武王乐。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
之实也。舜绍尧致治,武王伐纣救民,其功一也,故其乐皆尽
美。然舜之德,性之也,又以揖逊而有天下;武王之德,反之
也,又以征诛而得天下,故其实有不同者。程子曰 :“成汤放
桀,惟有惭德,武王亦然,故未尽善。尧、舜、汤、武,其揆
一也。征伐非其所欲,所遇之时然尔。”
子曰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
哉?”居上主于爱人,故以宽为本。为礼以敬为本,临丧以哀
为本。既无其本,则以何者而观其所行之得失哉?
里仁第四 凡二十六章
子曰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处,上声。焉,
于虔反。知,去声。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焉,
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
子曰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乐,音洛。知,去声。约,穷困也。利,犹贪也,
盖深知笃好而必欲得之也。不仁之人 ,失其本心,久约必滥,
… 页面 31…
论语集注 ·29·
久乐必淫。惟仁者则安其仁而无适不然,知者则利于仁而不易
所守,盖虽深浅之不同,然皆非外物所能夺矣。谢氏曰 :“仁
者心无内外远近精粗之间,非有所存而自不亡,非有所理而自
不乱,如目视而耳听,手持而足行也。知者谓之有所见则可,
谓之有所得则未可。有所存斯不亡,有所理斯不乱,未能无意
也。安仁则一,利仁则二。安仁者非颜闵以上,去圣人为不远,
不知此味也。诸子虽有卓越之才,谓之见道不惑则可,然未免
于利之也。”
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好、恶,皆去声 。唯
之为言独也。盖无私心,然后好恶当于理,程子所谓“得其公
正”是也。游氏曰 :“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
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
子曰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恶,如字。苟,诚也。
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杨氏
曰:“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恶,去声。不
以其道得之,谓不当得而得之。然于富贵则不处,于贫贱则不
去,君子之审富贵而安贫贱也如此。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恶,
平声。言君子所以为君子,以其仁也。若贪富贵而厌贫贱,则
是自离其仁,而无君子之实矣,何所成其名乎?君子无终食之
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造,七到反。沛,音贝。
终食者,一饭之顷。造次,急遽苟且之时。颠沛,倾覆流离之
际。盖君子之不去乎仁如此,不但富贵、贫贱、取舍之间而已
也。言君子为仁,自富贵、贫贱、取舍之间,以至于终食、造
次、颠沛之顷,无时无处而不用其力也。然取舍之分明,然后
… 页面 32…
论语集注 ·30·
存养之功密;存养之功密,则其取舍之分益明矣。
子曰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
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好、恶,皆去声。
夫子自言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盖好仁者真知仁之可好,故
天下之物无以加之。恶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恶,故其所以为仁
者,必能绝去不仁之事,而不使少有及于其身。此皆成德之事,
故难得而见之也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我未见力不足
者。言好仁恶不仁者,虽不可见,然或有人果能一旦奋然用力
于仁,则我又未见其力有不足者。盖为仁在己,欲之则是,而
志之所至,气必至焉。故仁虽难能,而至之亦易也。盖有之矣,
我未之见也。”盖,疑辞。有之,谓有用力而力不足者 。盖人
之气质不同,故疑亦容或有此昏弱之甚,欲进而不能者,但我
偶未之见耳。盖不敢终以为易,而又叹人之莫肯用力于仁也。
此章言仁之成德,虽难其人,然学者苟能实用其力,则亦无不
可至之理。但用力而不至者,今亦未见其人焉,此夫子所以反
复而叹惜之也。
子曰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 ,斯知仁矣。”党,
类也。程子曰 :“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人
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尹氏曰:“于此观之,
则人之仁不仁可知矣。”吴氏曰:“后汉吴佑谓:‘掾以亲故:
受污辱之名,所谓观过知仁’是也。”愚按:此亦但言人虽有
过,犹可即此而知其厚薄,非谓必俟其有过,而后贤否可知也。
子曰 :“朝闻道,夕死可矣。”道者,事物当然之理 。苟
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时之近。
程子曰“言人不可以不知道,苟得闻道,虽死可也 。”又曰:
“皆实理也,人知而信者为难。死生亦大矣!非诚有所得,岂
以夕死为可乎?”
… 页面 33…
论语集注 ·31·
子曰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心
欲求道,而以口体之奉不若人为耻,其识趣之卑陋甚矣,何足
与议于道哉?程子曰 :“志于道而心役乎外,何足与议也?”
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适,丁历反。比,必二反。○适,专主也。春秋传曰“吾谁适
从”是也。莫,不肯也。比,从也。谢氏曰:“适,可也。莫,
不可也。无可无不可 ,苟无道以主之,不几于猖狂自恣乎?
此佛老之学,所以自谓心无所住而能应变,而卒得罪于圣人也。
圣人之学不然,于无可无不可之间,有义存焉。然则君子之心,
果有所倚乎?”
子曰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怀,思念也。怀德,谓存其固有之善。怀土,谓溺其所处之安。
怀刑,谓畏法。怀惠,谓贪利。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
而已。尹氏曰“乐善恶不善,所以为君子;苟安务得,所以为
小人。”
子曰 :“放于利而行,多怨。”放,上声。孔氏曰 :“放,
依也。多怨,谓多取怨。”○程子曰:“欲利于己,必害于人,
故多怨。”
子曰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
何?”让者,礼之实也。何有,言不难也。言有礼之实以为国,
则何难之有,不然,则其礼文虽具,亦且无如之何矣,而况于
为国乎?
子曰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所以立,谓所以立乎其位者。可知①,谓可以见知之实。程子
曰:“君子求其在己者而已矣。”
①“知”原作“矣 ”,据清仿宋大字本改。
子曰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参,所
… 页面 34…
论语集注 ·32·
金反。唯,上声。参乎者,呼曾子之名而告之。贯,通也。唯
者,应之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