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论语集注(朱熹) >

第4部分

论语集注(朱熹)-第4部分

小说: 论语集注(朱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前篇末二章,皆论礼乐之事。 
      孔子谓季氏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佾,音逸。季氏,鲁大夫季孙氏也。佾,舞列也,天子八、诸 
侯六、大夫四、士二。每佾人数,如其佾数。或曰 :“每佾八 
人。”未详孰是。季氏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乐 ,孔子言其此事 
尚忍为之,则何事不可忍为。或曰 :“忍,容忍也。”盖深疾 
之之辞。范氏曰 :“乐舞之数,自上而下,降杀以两而已,故 
两之间,不可以毫发僭差也。孔子为政,先正礼乐,则季氏之 
罪不容诛矣。”谢氏曰:“君子于其所不当为不敢须臾处,不 
忍故也。而季氏忍此矣,则虽弒父与君,亦何所惮而不为乎?”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 :“‘相维辟公 ,天子穆穆’,奚取 
于三家之堂?”彻,直列反。相,去声。三家,鲁大夫孟孙、 
叔孙、季孙之家也。雍,周颂篇名。彻,祭毕而收其俎也。天 
子宗庙之祭,则歌雍以彻,是时三家僭而用之。相,助也。辟 
公,诸侯也。穆穆,深远之意,天子之容也。此雍诗之辞,孔 
子引之,言三家之堂非有此事,亦何取于此义而歌之乎?讥其 
无知妄作,以取僭窃之罪。程子曰 :“周公之功固大矣,皆臣 
子之分所当为,鲁安得独用天子礼乐哉?成王之赐,伯禽之受, 
皆非也。其因袭之弊,遂使季氏僭八佾,三家僭雍彻,故仲尼 

… 页面 23…

论语集注                                                                ·21· 

讥之。” 
      子曰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游氏 
曰“人而不仁,则人心亡矣,其如礼乐何哉?言虽欲用之,而 
礼乐不为之用也。”程子曰:“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 ,则 
无序而不和。”李氏曰:“礼乐待人而后行,苟非其人,则虽 
玉帛交错,钟鼓铿锵,亦将如之何哉?”然记者序此于八佾雍 
彻之后,疑其为僭礼乐者发也。 
      林放问礼之本。林放,鲁人。见世之为礼者,专事繁文, 
而疑其本之不在是也,故以为问。子曰 :“大哉问!孔子以时 
方逐末,而放独有志于本,故大其问。盖得其本,则礼之全体 
无不在其中矣。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易,去声。易,治也。孟子曰 :“易其田畴。”在丧礼,则节 
文习熟,而无哀痛惨怛之实者也。戚则一于哀,而文不足耳。 
礼贵得中,奢易则过于文,俭戚则不及而质,二者皆未合礼。 
然凡物之理,必先有质而后有文,则质乃礼之本也。范氏曰: 
 “夫祭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丧与 
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礼失之奢,丧 
失之易,皆不能反本,而随其末故也。礼奢而备,不若俭而不 
备之愈也;丧易而文,不若戚而不文之愈也。俭者物之质,戚 
者心之诚,故为礼之本。”杨氏曰:“礼始诸饮食,故污尊而 
抔饮,为之簠、簋、笾、豆、罍、爵之饰,所以文之也,则其 
本俭而已。丧不可以径情而直行,为之衰麻哭踊之数,所以节 
之也,则其本戚而已。周衰,世方以文灭质,而林放独能问礼 
之本,故夫子大之,而告之以此。” 
      子曰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吴氏曰:“亡, 
古无字,通用。”程子曰:“夷狄且有君长,不如诸夏之僭乱, 
反无上下之分也。”尹氏曰:“孔子伤时之乱而叹之也。亡, 

… 页面 24…

论语集注                                                              ·22· 

非实亡也,虽有之,不能尽其道尔。”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 :“女弗能救与 ?”对曰: 
 “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女,音汝。 
与,平声。旅,祭名。泰山,山名,在鲁地。礼,诸侯祭封内 
山川,季氏祭之,僭也。冉有,孔子弟子,名求,时为季氏宰。 
救,谓救其陷于僭窃之罪。呜呼,叹辞。言神不享非礼,欲季 
氏知其无益而自止,又进林放以厉冉有也。范氏曰 :“冉有从 
季氏,夫子岂不知其不可告也,然而圣人不轻绝人。尽己之心, 
安知冉有之不能救、季氏之不可谏也。既不能正,则美林放以 
明泰山之不可诬,是亦教诲之道也。” 
      子曰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 
争也君子。”饮,去声。揖让而升者,大射之礼 ,耦进三揖而 
后升堂也。下而饮,谓射毕揖降,以俟众耦皆降,胜者乃揖不 
胜者升,取觯立饮也。言君子恭逊不与人争,惟于射而后有争。 
然其争也,雍容揖逊乃如此,则其争也君子,而非若小人之争 
矣。 
      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 
谓也?”倩,七练反。盼,普苋反。绚,呼县反。此逸诗也。 
倩,好口辅也。盼,目黑白分也。素,粉地,画之质也。绚, 
采色,画之饰也。言人有此倩盼之美质,而又加以华采之饰, 
如有素地而加采色也。子夏疑其反谓以素为饰,故问之。子曰: 
 “绘事后素。”绘,胡对反。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 ,后于 
素也。考工记曰:“绘画之事后素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 
施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后可加文饰。曰:“礼后乎?”子曰: 
 “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礼必以忠信为质,犹绘事 
必以粉素为先。起,犹发也。起予,言能起发我之志意。谢氏 
曰:“子贡因论学而知诗,子夏因论诗而知学,故皆可与言诗。” 

… 页面 25…

论语集注                                                               ·23· 

杨氏曰 :“‘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苟无其 
质,礼不虚行’。此‘绘事后素’之说也。孔子曰‘绘事后素’, 
而子夏曰‘礼后乎’,可谓能继其志矣 。非得之言意之表者能 
之乎?商赐可与言诗者以此 。若夫玩心于章句之末 ,则其为 
诗也固而已矣。所谓起予,则亦相长之义也。”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 
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杞,夏之后。 
宋,殷之后。征,证也。文,典籍也。献,贤也。言二代之礼, 
我能言之,而二国不足取以为证,以其文献不足故也。文献若 
足,则我能取之,以证君言矣。 
      子曰 :“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禘,大计反。 
赵伯循曰 :“禘,王者之大祭也。王者既立始祖之庙,又推始 
祖所自出之帝,祀之于始祖之庙,而以始祖配之也。成王以周 
公有大勋劳,赐鲁重祭。故得禘于周公之庙,以文王为所出之 
帝,而周公配之,然非礼矣。”灌者,方祭之始,用郁鬯之酒 
灌地,以降神也。鲁之君臣,当此之时,诚意未散,犹有可观, 
 自此以后,则浸以懈怠而无足观矣。盖鲁祭非礼,孔子本不欲 
观,至此而失礼之中又失礼焉,故发此叹也。谢氏曰 :“夫子 
尝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我欲观殷道, 
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又曰:‘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 
鲁何适矣。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考之杞宋已如彼, 
考之当今又如此,孔子所以深叹也。” 
      或问禘之说。子曰 :“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 
如示诸斯乎!”指其掌。先王报本追远之意,莫深于禘 。非仁 
孝诚敬之至,不足以与此,非或人之所及也。而不王不禘之法, 
又鲁之所当讳者,故以不知答之。示,与视同。指其掌,弟子 
记夫子言此而自指其掌,言其明且易也。盖知禘之说,则理无 

… 页面 26…

论语集注                                                               ·24· 

不明,诚无不格,而治天下不难矣。圣人于此,岂真有所不知 
也哉?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程子曰 :“祭,祭先祖也。祭神, 
祭外神也。祭先主于孝,祭神主于敬。”愚谓此门人记孔子祭 
祀之诚意。子曰 :“吾不与祭,如不祭。”与,去声。又记孔 
子之言以明之。言己当祭之时,或有故不得与,而使他人摄之, 
则不得致其如在之诚。故虽已祭,而此心缺然,如未尝祭也。 
范氏曰 :“君子之祭,七日戒,三日齐,必见所祭者,诚之至 
也。是故郊则天神格,庙则人鬼享,皆由己以致之也。有其诚 
则有其神,无其诚则无其神,可不谨乎?吾不与祭如不祭,诚 
为实,礼为虚也。” 
      王孙贾问曰 :“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王孙 
贾,卫大夫。媚,亲顺也。室西南隅为奥。灶者,五祀之一, 
夏所祭也。凡祭五祀,皆先设主而祭于其所,然后迎尸而祭于 
奥,略如祭宗庙之仪。如祀灶,则设主于灶陉,祭毕,而更设 
馔于奥以迎尸也。故时俗之语,因以奥有常尊,而非祭之主; 
灶虽卑贱,而当时用事。喻自结于君,不如阿附权臣也。贾, 
卫之权臣,故以此讽孔子。子曰 :“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 
也。”天,即理也;其尊无对,非奥灶之可比也 。逆理,则获 
罪于天矣,岂媚于奥灶所能祷而免乎?言但当顺理,非特不当 
媚灶,亦不可媚于奥也。谢氏曰 :“圣人之言,逊而不迫。使 
王孙贾而知此意,不为无益;使其不知,亦非所以取祸。”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郁,于六反。 
监,视也。二代,夏商也。言其视二代之礼而损益之。郁郁, 
文盛貌。尹氏曰 :“三代之礼至周大备,夫子美其文而从之。”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 :“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 
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大,音泰。鄹 ,侧留 

… 页面 27…

论语集注                                                                ·25· 

反。大庙,鲁周公庙。此盖孔子始仕之时,入而助祭也。鄹, 
鲁邑名。孔子父叔梁纥,尝为其邑大夫。孔子自少以知礼闻, 
故或人因此而讥之。孔子言是礼者,敬谨之至,乃所以为礼也。 
尹氏曰 :“礼者,敬而已矣。虽知亦问,谨之至也,其为敬莫 
大于此。谓之不知礼者,岂足以知孔子哉?” 
      子曰 :“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为,去声。 
射不主皮,乡射礼文。为力不同科,孔子解礼之意如此也。皮, 
革也,布侯而栖革于其中以为的,所谓鹄也。科,等也。古者 
射以观德,但主于中,而不主于贯革,盖以人之力有强弱,不 
同等也。记曰:“武王克商,散军郊射,而贯革之射息。”正 
谓此也。周衰,礼废,列国兵争,复尚贯革,故孔子叹之。杨 
氏曰:“中可以学而能,力不可以强而至。圣人言古之道,所 
以正今之失。”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去,起吕反。告,古笃反。饩,许 
气反。告朔之礼:古者天子常以季冬,颁来岁十二月之朔于诸 
侯,诸侯受而藏之祖庙。月朔,则以特羊告庙,请而行之。饩, 
生牲也。鲁自文公始不视朔,而有司犹供此羊,故子贡欲去之。 
子曰 :“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爱,犹惜也。子贡盖 
惜其无实而妄费。然礼虽废,羊存,犹得以识之而可复焉。若 
并去其羊,则此礼遂亡矣,孔子所以惜之。杨氏曰 :“告朔, 
诸侯所以?命于君亲,礼之大者。鲁不视朔矣,然羊存则告朔 
之名未泯,而其实因可举。此夫子所以惜之也。” 
      子曰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黄氏曰:“孔子于事 
君之礼,非有所加也,如是而后尽尔。时人不能,反以为谄。 
故孔子言之,以明礼之当然也。”程子曰:“圣人事君尽礼, 
当时以为谄。若他人言之,必曰我事君尽礼,小人以为谄,而 
孔子之言止于如此。圣人道大德宏,此亦可见。” 

… 页面 28…

论语集注                                                              ·26· 

      定公问 :“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 
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定公,鲁君,名宋 。二者皆理之当 
然,各欲自尽而已。吕氏曰:“使臣不患其不忠,患礼之不至; 
事君不患其无礼,患忠之不足。”尹氏曰:“君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