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的晚风-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自成、罗汝才则一面施计令开封城中官兵不敢出城,一面集中优势兵力,寻机重创增援官兵。
于是,双方在开封之南的朱仙镇,展开了一场生死决战。
五月十三日,官兵前锋抵达朱仙镇,李自成率部迎敌。没想到官兵主力左良玉部首先撤退,狂奔80里,却又中埋伏,被农民军杀得大败。左良玉仅以身免,逃至襄阳。左良玉一溃,官兵大乱,丁启睿、杨文岳等随即溃逃,李自成部猛追四百里,大获全胜。
朱仙镇之战,是朝廷的最后一击。自此以后,朝廷再也无法组织起如此强大的力量,来与李自成决战。在李自成的强大攻势下,朝廷几乎已无招架之力了。
李自成、罗汝才在击溃援兵后,再次围攻开封。开封城内的官员,见增援无望,便再次彻底动员城内力量,坚决死守。开封推官黄澍在曹门竖起一面大白旗,上书:“汴梁豪杰,愿从吾游者立此旗下!”没过多久,便组织起一支上万人的队伍,成为守城的主力。为应付粮荒,开封城中除郡王以上府第外,家家搜粮,户户刮银,以供守城之用。到后来,开封城中已是吃尽了一切能吃的东西,惨烈到人吃人的地步。
对开封的被围,崇祯帝十分着急,下死令要各地进援解围。可是,无论是陕西总督孙传庭,还是侯恂,此时都已无力敢与李自成针锋相对了。
孙传庭本是剿杀陕西农民军最得力的将领之一。崇祯十一年(1638)夏,即洪承畴大败李自成前不久,孙传庭奉命赶赴京畿入卫,抗击清兵入侵。卢象升战死后,孙传庭代任其职,不久却因与杨嗣昌不和,竟被逮捕下狱。直到十五年(1642)正月,崇祯帝才放出狱,以兵部右侍郎之职总督京营赴开封救援。汪乔年死后,他又接任了陕西总督一职。
孙传庭手下并无多少兵力。赴陕前夕,崇祯帝曾召见孙传庭,问其需多少兵力才能击败李自成。孙传庭因久居狱中,不知李自成已非昔比,便提出只需精兵5千。可当他路过河南略知敌情后,自觉失算,于四月又向崇祯提出须练兵2万,请饷200万。崇祯帝大怒之下,令他领一月饷,出关杀敌。此时孙传庭哪里还有实力去与李自成交锋!更可悲的是,孙传庭在出关之前,还奉密旨斩掉了陕西大将贺人龙,其罪状是多次临阵脱逃。贺人龙与李自成是同乡,长期与农民军交锋,是当时陕西最得力的战将,号称贺疯子。贺人龙被斩,对孙传庭是一大损失。
至于侯恂,更是无兵之帅。朝廷原希望侯恂能调动左良玉部,而左良玉部至此已经溃散,短时难以恢复。其他各部也大致如此。侯恂本人对当时形势已有清醒的估计,因此他曾上书崇祯帝,要求朝廷放弃中原;而于四周扼守险要,防止形势进一步恶化。同时,他还正确估计到了农民军首领之间的矛盾,认为相互火并只是时间问题,朝廷也可伺机利用。
然而,崇祯帝哪里能听得进去呢?此时的崇祯帝,已是红了眼的赌徒,一心想去翻本。他一再下令侯恂、孙传庭、左良玉等反击。
正当崇祯帝与其部臣在讨价还价之际,开封终于出了大事!九月十五日,黄河堤岸于朱家寨决口,滚滚黄河水倒灌开封。开封城于顷刻之间成为泽国。
那么,黄河的堤岸,到底是谁扒开的呢?
绝大多数人认为,堤岸是守城的官兵扒开的。据说因开封城长期被困,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危在旦夕,守城官员十分恐慌。此时有人向巡按御史严云京献计决河,淹灌农民军。严云京就与巡抚高名衡、推官黄澍一起去见周王,最后商定决河。九月十五日,黄澍率兵掘开了朱家寨口的堤岸。依他们的计划,黄河水可以顺城墙分流,淹灌城外的农民军,不料因城门新塞,土质不坚,洪水反而冲入城中,酿成大祸。
但也有人认为李自成是祸首。李自成久攻开封不下,便依开封地势低、黄河水高之利,决开堤岸,倒灌开封。还有人认为,是官兵先决朱家寨大堤,李自成见状后,反决马家口。两处决堤之黄河水一齐灌入开封。
不管是谁决了黄河堤,最后的结果是开封遭受了灭顶之灾,一片泽国没。城中除一小部分官员簇拥周王乘船逃脱外,满城数十万百姓尽葬鱼腹。李自成方面,据说也有数万人被漂没,但绝大部分人因及时转移到高堤,所以损失不大。
开封这个中原古都,至此已是泽国一片,只有钟鼓二楼、各王府屋脊、相国寺顶、上方寺铁塔、周王城垣尚孤零零地露出水面。双方血战4个月,死争开封城,结果竟是如此!
于朝廷而言,开封被淹,是失去了河南的枢纽腹心、南北咽喉。开封不守则无河南,河南不保则失中原,而中原一失,则河北之咽喉断,天下形势由此逆转。
于李自成而言,开封被淹,不仅三攻开封之心血白费,即将到手的熟果顿失,更严重的是,他想以开封来争夺天下的计划落空了。
李自成撤离开封后,率部向豫西进发。因左、革五营也自安徽来合营,李自成的势力更为壮大,并于十月与陕督孙传庭打了一仗,大获全胜。
孙传庭在崇祯帝严令之下,于九月率兵进援开封。不料才出潼关,开封已被淹灌。孙传庭只得改赴南阳。此次出关,孙传庭以总兵高杰为中军,并调总兵左勷(左良玉之子)、白广恩、郑嘉栋、牛成虎等部参加。
李、罗获知陕兵出关,便率兵迎战。十月初一日,双方发生大战。
孙传庭与李自成等是老对手,熟悉对方手段。他于战前布置周密计划,令牛成虎领兵先战,诱敌深入,其他各部则设下埋伏,乘机掩杀。开战后,牛成虎佯败撤退,李自成部果然中计入伏,被杀得大败溃退。官兵拼命追杀,却见沿途甲仗物资很多,便纷纷争抢,队形大乱。不料罗汝才正在附近,他见李自成溃败,而官兵也乱成一团,便突然出击,打得官兵措手不及,损失惨重。孙传庭受此重击,只得退回关内。
至此,朝廷在黄河之南,只剩下驻守在汝宁(今汝南)的保定总督杨文岳部尚可一战了。不过,他很快就成了李自成的下一个目标。
闰十一月初,李自成、罗汝才会合“左革五营”(左金王贺锦、革里眼贺一龙、老回回马守应、乱世王蔺养成、争世王刘希尧),开始攻打汝宁。
汝宁府城是豫东南重地,东可入南直隶安徽地区,南可入湖广地区。它也是藩王封地,崇王朱由樻就住在这里。当时负责守城的是保定总督杨文岳,监军为佥事孔贞会。
十三日,李自成等部抵达城下,开始攻城。崇王主张献城投降,杨文岳等不肯。双方开始激战,杨文岳、孔贞会亲自登上城头指挥。第二天,农民军展开强攻。他们头顶门板,遮蔽矢石,直逼城下,然后架设云梯、百道登城,终于攻下了汝宁城。
杨文岳、孔贞会等全部被俘。杨文岳是个硬骨头,见了李自成,不但不屈服,反而破口大骂。李自成大怒,令人架起大炮,把杨文岳轰成炮灰。崇王朱由樻及其弟河阳王朱由材、世子朱慈辉投降。后来李自成封崇王为襄阳伯,但不久又把他及其家属全部处死于河南泌阳。
李自成攻下汝宁后,已基本上控制了黄河以南的河南地区。此时的李自成,已有争天下的雄心壮志,其举措也与从前大不相同。他每攻下一城,便不再放弃,而是设置政权,派遣官吏,俨然与朝廷一般。他还严禁抢掠,更不滥杀,公然声称:杀一人者如杀我父,淫一女者如淫吾母!他的这些做法,大获民心。
李自成等在攻下汝宁后,便乘胜向湖广进军。在崇祯十五(1642)年十二月,李自成率部连克襄阳、荆门等地。至崇祯十六年(1643)正月,李自成又攻克承天、汉阳等地,并又回到襄阳,建立政权。李自成虽未称帝,但已在为此作准备了。一年之后,李自成果然坐在紫禁城中的龙椅上了。
由于辽东的战事也在同步进行,因此,这里还得叙述一下明朝与满清在辽东的战争情况。
第七章 深谷寒风松锦大败(1)
在崇祯十一年(1638)九月至崇祯十二年(1639)三月多尔衮率兵横扫京畿5个多月、大获全胜之后,明、清双方又进入了一个相对僵持阶段。明朝为扭转形势,全力布防,而清朝则在积极备战,伺机发动新的进攻。
卢象升死后,朝廷先命从陕西前线赶来的陕西巡抚孙传庭代督诸镇援兵,以应付时局。陕西总督洪承畴赶到后,朝廷进行分工。洪承畴任蓟辽总督,陕西入援兵马由其指挥。孙传庭则总督保定、山东、河北军务。
孙传庭为人直爽,敢说敢于,而且在陕西打得也很不错,于是说话便有些失分寸。当他一赶到京畿前线时,就上书说:“近来疆事决裂,由计划差谬。事竣,当请决大计。”此言自然得罪了杨嗣昌。杨嗣昌从此对他不满,并开始罗织罪名进行报复,同时支持洪承畴。可是孙传庭还是敢说敢讲。当杨嗣昌等决定以洪承畴所率陕兵守卫蓟辽的计划时,孙传庭竟又反对道:
“陕西兵不能久留于此!陕西贼未彻底剿灭,陕西兵马留此不归,余贼必会死灰复燃。这是帮了李自成等贼的忙。况且陕籍士卒妻儿俱在陕西,如久留于边,陕兵必定会哗变逃归,甚至从乱。这简直就是驱逼官兵从贼!”
事实上,孙传庭此言很有道理。如果陕西的兵马不被立即抽空,那么,中原、湖广的局势也不至于会恶化到后来的地步。有人甚至说,如果不是熊文灿力主抚局,姑息养奸;如果不把孙传庭、洪承畴在大局初定时匆忙抽调出陕西前线,那么,李自成、张献忠之乱决不至于弄到后来那种不可收拾的地步!
遗憾的是,杨嗣昌根本不理睬孙传庭的建议。孙传庭则要求入见皇帝,当面向皇帝汇报。杨嗣昌担心孙传庭会在皇帝面前说不利于自己的话,于是坚决反对。孙传庭在愤恨交加之余,便以耳聋为由,上疏乞求致仕。而杨嗣昌则乘机弹劾孙传庭托疾。不明缘由的崇祯帝勃然大怒,先是把孙传庭削籍为民,同时令人察核孙传庭是否真的有病。调查者据实禀报,孙传庭是真聋而非托疾。但先入为主的崇祯帝却认为其中有诈,竟把调查者和孙传庭一起逮捕入狱。孙传庭的被捕,对当时的朝廷来讲,真是一大损失!
孙传庭一去,洪承畴自然就成了主持辽东战事的主帅。崇祯十二年(1639)十月,洪承畴以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总督蓟辽军务的身份,奉命出山海关至中前所,主持辽东战局。
在此以前,朝廷鉴于清兵入侵京畿如入无人之地的窘境,认为不仅应兵多,更应兵精。在杨嗣昌的主持下,朝廷决定抽练各镇精兵。按照方案,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宁夏、甘肃、固原、临洮8镇,以及蓟辽、保定总督所辖之畿辅、山东、河北等共应练兵73万多名。同时,朝廷还调整地方政府的官员设置,训练乡兵。为了练兵,朝廷又不得不另征练饷。十二年(1639)六月,朝廷正式下令加派练饷730余万两。
这一庞大的计划,在当时的形势下,犹如痴人说梦,根本无法真正实施。不过,崇祯帝仍希望这一计划能给他带来大批精兵,制虏灭寇,挽回败局。
然而,等到洪承畴出关时,朝廷所练的精兵还不见影子。好在洪承畴久经沙场,筹划有方。他一到中前所,就斩杀总监高起潜的亲信千总刘某,虽得罪了高起潜,但倒也整肃了军纪。他又推荐刘肇基、吴三桂分任都督、都督佥事,其中吴三桂以都督充任辽东总兵,团练宁远兵马。
就在洪承畴调兵布防之际,皇太极也在与群臣商讨下一步的进攻计划。经过详细讨论,皇太极最终确定先取锦州、再取山海关、然后直入京畿的战略。
崇祯十三年(崇德五年,1640)三月,皇太极命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为八旗右翼主帅,多罗贝勒多铎为八旗军左翼主帅,前往距锦州90里处修义州城(今辽宁义县),驻扎屯田,围困锦州。四月、五月间,皇太极还两次前往巡察。至六月,皇太极又命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硕肃亲王豪格等率兵前往义州换防。多尔衮、豪格等接防后:除严密围困锦州城外,还攻占了锦州城西的敌台九座、小凌河西岸的敌台两座。
锦州城中的驻将是祖大寿。祖大寿是辽东宁远人,他长期戍守辽东,资历深厚。在10年前的大凌河城之战时,祖大寿曾降过皇太极,不过他又用计脱身,回到了锦州,而且也并没有像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