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1640四海扬帆 >

第289部分

1640四海扬帆-第289部分

小说: 1640四海扬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绿营兵立即过来进剿屠城。

    官员视百姓为蝼蚁,老弱者填沟壑,妇女卖身,死者数十万。

    有忍不了贫苦,敢越界耕种、下海的人,被逮拿后立即处死。

    在边墙尚未修筑完成的地方,不知道规矩,误出界外的百姓,抓住也立即被处死,没有商量的余地。

    最惨的是一些服从统治,老实耕种的百姓,因为得罪官兵,被拖出界外,挂个通海寇的罪名杀了,官员们根本不问。

    官兵抓住内地一些比较有钱,跟海贸没关系的商人,按上一个通海的罪名,抄家,男人杀掉,女人抓去做军妓,官员们乐此不疲。

    八郡之地,界外县城、卫所、巡检司、村镇、盐场,全部放火焚烧,只余下一片瓦砾。

    累累白骨在草间隐现,几匹野狗在荒野中游荡试图寻找下一顿人肉大餐。

    ……

    广东,沿海一片废墟。

    澳门通过尚可喜和耶稣会两条门路,被北京允许不迁界。

    广东官脑子活不少,有尚可喜、耿继茂两个藩王罩着,胆子肥的很。地方官以方便官军运粮为借口,给于验票,设立数处边墙开口,拨官兵防守,查验票放行。

    说是如果官兵纵容商人通过口子走私,以同谋处斩。这条命令不值一个大屁,尚可喜耿继茂用藩下兵做走私,别说广东,北京都不敢管。

    胆子肥的不止平、靖二藩,广东巡抚,汉军镶白旗卢兴祖上任带了100户下人,100马,不要朝廷一分钱。他带这些兵当然不是打仗,也不是用来好看的。

    卢巡抚敏锐地盯上了澳门,他保举姚启圣为香山知县。香山基本一座空城,这个破知县没什么民政可管,专为卢巡抚办海贸。

    葡萄牙人向卢兴祖请托海贸,卢巡抚开口便是不管结果成与不成先给5万两上本费。若成,葡萄牙人再付20万两。另外,卢兴祖提出,出入澳门的货物,葡萄牙人与卢兴祖四六分账,广东拿4成,葡萄牙人拿6成。

    第一单生意,姚启圣搞了6条船的瓷器、绸缎、茶叶、铁丝和银两出界,回程则是檀香、胡椒、天鹅绒,姚启圣这王八蛋还代卢兴祖笑纳了13000两白银及其他洋货礼物。广东百万白骨,养肥了这条老狗。

    平、靖二藩好说,藩下有数万兵在前线,北京不敢拿他们怎么样。卢兴祖和姚启圣俩奴才胆子这么肥,那是在北京有大佬罩着,海贸收入大部分流进北京。高官只不过是权贵家的一等奴才。

    ……

    惠州府,碣石卫城,碣石镇,广东绿营水师第一大镇,官兵家属过万。

    苏利与海南和李定国都有联系,他与李定国联系的绫书还被广东督标缉获了。

    这事报到北京,顺治下兵部议,兵部从言辞上判断苏利反正一事为真。但碣石镇是鞑靼人手下最强的水师,碣石卫城负山控海。

    兵部建议真事当成假事办,把绫书当成李定国的反间计。八旗议政王大臣会议早没了入关时的雄心,同意兵部建议,顺治发上谕,派钦差来广东安抚苏利。

    苏利于观望中,维持不变。

    但,这会手下报告,“总戎,科尔坤又逼着咱们迁界了。”

    鞑靼水师最高军衔,水军左都督,碣石总兵苏利砸碎酒碗。

    “这条鞑狗是他妈不想活了,派人去琼州,老子反正。”

    ……

    基隆城。

    守序打开关于中国事务的简报。

    鞑靼人在禁海之后,推出了迁界令。

    鞑靼钦差大臣,工部尚书苏纳海坐镇江南,分遣四名满大臣分赴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四省,逼迫沿海迁界。

    最初的迁界令是迁徙沿海20里内的居民,继而30里,第三次迁50里。

    满官满兵用脚量,每到一地焚烧住宅,尽夷其地,空其人民。

    最王八蛋的是,鞑靼人只管迁,不管安置。当然,内地基本也无地安置。鞑靼人就没想过沿海人民死活。被逼迁移的人民在路上丢下家资,野外露宿,死亡没法统计。

    被迫迁移初期,移民以为熬几个越就过去了,不忍骨肉分离,漂泊日久后,养生无计,父子相弃,夫妻相离。

    百姓谋生无策,丐食无门,卖身无所。

    禁海很正常。

    迁界这种出门被雷劈、生儿子没**,十万头草泥马践踏过去都不够,家铲的缺德玩意是两个包衣搞出来的事。

    直接诱因是郑成功两年前无意间犯的个错误。

    1654年,漳州城守营守门千总刘国轩与郑军联系,打开防守的城门。郑藩进入漳州府,鞑靼漳州总兵张世耀、知府方星烨及其兄方星华以城降。

    方家兄弟原本是北京酒铺老板的儿子,崇祯年间,方星华被鞑靼人虏去,分到索尼家做奴。

    方星华可能是运气好,也可能本身确实有点本事,在索尼家奴中地位比较高。

    鞑靼人入关后,方家两兄弟相认,方星烨通过哥哥的关系做官。

    一般进士做官10年都升不到知府的位置。一介酒家子通过一个包衣奴才,就搞定了漳州知府这种要害职位。进京赶考的举子不如旗人大爷家的三等奴才,这话并不是吹牛。

    方家兄弟被俘期间在厦门岛上待了一段时间,注意到郑成功海船所用钉、铁、麻、油,神器(火炮)所用焰硝,以及米、布等补给,岛上所少。皆沿海居民阑出(走私)贸易,交通接济。

    郑成功很快释放了方家兄弟,两人回北京后,给主子索尼打报告:

    “若尽迁其民入内地,斥为空壤,画地为界,仍厉其禁,犯者坐死;彼岛上穷寇内援既断,来无所掠,如婴儿绝乳,立可饿毙矣。”

    索尼深以为然,这老狗是正黄旗,顺治亲管的奴才,上疏立准。

    于是,鞑靼人动员全部国家机器,在中国沿海最富庶、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搞了一片近20万平方公里无人区。

    北起直隶,南至珠江口,控制的海岸线上修筑一道长达10000里的海岸边墙。护壕宽2丈,深2丈,墙高1丈,厚4尺。迁界同时搞这么大工程,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这就是传说中的,“宁可死在贝勒爷的刀下,也不肯两岸骨肉分离”的真面目。

    很多沿海地区的绿营兵受不了迁界,举旗反正,大股的有苏利、民周玉、李常荣,小股零散投效的难以计数。

    明朝是很操蛋,但明朝绝搞不出来迁界。只有殖民政权才能如此不在意百姓死活。

    守序冷笑几声。

    历史上的郑成功被迁界禁海令逼得去打最大的贸易伙伴,海上霸主荷兰人,走上自杀之路。

    荷兰人连派舰队攻打厦门,没有夹板炮舰压制海面,鞑靼人想占领厦门那是做梦。迁界禁海令在军事上是成功的。

    但现在不一样了。

    “上川。”守序喊着自己的副官。

    “在,老师。”

    “把鞑靼人全**队驻防图拿来,我研究一下。”

    注:历史上郑成功就没去山东打仗。顺治被百把个真正海盗,三五条破船吓得在山东迁界,真有点脑残。

第36章 鞑靼兵力、财力;洪饷、士绅向背;历史的轮回

    守序翻开台北府搜集的关于鞑靼人兵力的情报。

    满汉蒙八旗定甲8万,实际人数是个迷。

    老八旗入关来,因战阵、天花、流感、痢疾等原因死亡甚多,期间有一些抓捕生女真、招募零散投效蒙古人、给汉军和包衣抬旗等补充人口的措施。很难弄清八旗到底有多少兵,只能大致估计在5万至7万之间。

    绿营没有旗田,台北通过鞑靼户部额发军饷和其他能搜罗到的材料,整理如下。

    各省驻防绿旗兵丁:

    京营,2000。

    北直隶,44800。

    山西,20000。

    陕甘,90000。

    山东,20000。

    河南,14100。

    江南,71602,其中沿海水师3000。

    江西,27600。

    湖广,49460。

    四川,57200。

    浙江,62500,各镇水师估计近万人。

    福建,陆师77345,水师25000,合计102345。

    广东,76820。

    广西,32640。

    非常明显,绿营兵以江南、浙江、福建、两广最多,沿海四地合计超过34万兵额。再加四川、湖广两个内陆前线近11万兵额,战地六省合计45万兵额,占鞑军总数的一大半。

    额设官兵69万余人,这是发饷的兵额,考虑到空饷,战斗减员等因素,实际没这么多。但南方前线作战部队有很多是抽调自北方各省的随征八旗和绿营兵。两相叠加,驻扎在前线各省的部队不会比40万少太多。

    以上不包括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沈永忠、线得安代领孔有德,五汉藩的藩下兵丁。

    不包括在鞑靼人控制区内,服从调遣的土司兵。

    也不包括外藩蒙古内扎萨克诸旗,如科尔沁、察哈尔、喀喇沁等。

    五汉藩共有100多个佐领,以吴三桂最强,一人拥有53个佐领,占其中一半。

    八旗一佐领披甲人不到100,五汉藩旗下佐领普遍超过200甲,户口和奴才比八旗佐领编制大得多,兵力充足。

    各省驻防绿营兵额是鞑靼户部额发军饷的依据,并非实际兵力。在战地,绿营兵可以征调乡兵、壮丁补充军队,这部分人的开支很少,不好估计。

    鞑军养这么多军队,当然是付出全国财力。

    继承明朝,鞑军官兵待遇主要分两块,折色军饷,本色禄米、马料。

    不计旗田和其他八旗兵特殊待遇,八旗马甲常额3两,月饷比绿营马甲2两高三分之一。八旗马甲禄米23石,绿营马甲3。6石。

    八旗兵出门打仗的行装、盐菜银和赏银,八旗也是绿营的两倍。

    基本上,顺治朝常额折色军饷在2400万银,本色禄米马料大约220万石粮,豆料10万石,马草千万束。

    此外还有战时军饷、军火军需、后勤兵站挽马、船运开支,都有详细标准。鞑靼人在这方面的管理比明朝严格,做的更好。

    通算下来,1年军费开支钱粮应当在4000万(单位:贯、石、匹、两、束)左右。

    战争期间,这些钱当然是不够的,还有摊派和勒捐。军队一应开销,包括铁锅在内全摊派到地方。这个金额没法统计。

    此外,强征壮丁拉纤,运粮。用人命省钱,无法统计折多少银子。

    还不够,只能欠军饷。

    非战地绿营兵被欠饷是非常普遍的事。绿营兵日常可以用官兵身份做点杂工和其他小生意,朝廷对此默许。

    即便是战地绿营兵,欠饷欠粮也是常事。战地兵被欠饷当然也可以做生意补贴,但那个太麻烦,更简单的选择是屠城屠村,直接抢多方便。无法统计。

    以上并非鞑靼人全部实力,他们还有动员潜力。尤其是北方河南、直隶等几个省,和平十几年了,生产力得到极大恢复。预借税收,勒捐摊派,极限爆发,鞑靼人贯、石、匹、两、束五种单位搞到7000万问题不大,也就是宋朝的水平。

    洪承畴从北方各镇抽调到湖南的1万1千多精锐绿营兵,精挑细选,腹里弱兵全不要,都是边军好手。军队人数不多,猛将一大把。

    白广恩(松山会战十三总兵之一)、李本深(高杰部提督)、胡茂桢(高杰部总兵)、王辅臣等等近二十个老将。

    老洪是个镇压农民起义的老手,对付孙可望、李定国的军队就属他经验最丰富。这家伙在湖广拉了一道五千里长边,以湖北对夔门一带的顺军、明军余部,以湖南对西营。

    就这些精兵猛将都被欠饷坑惨了,在湖南逃亡近半。

    洪承畴的战略是“以战为守,以守为战。”

    用人话翻译过来,就是稳固防线,屯田补给,压缩明军活动范围,将战争从会战,运动战拖进攻城守城战。杨文弱四正四隅,十面张网的老一套。

    洪承畴无力进取,但他基本能守住防线。

    夔门顺军、明军东进被挡住了。

    钱谦益在家策划了一个明军沿长江东西对进的计划,即舟山明军出舟山入长江向西打。孙可望出湘江入长江向东打。

    计划非常宏大,西营和舟山两军相差大半个中国,钱谦益居中串联,差点办成了。老钱在鞑靼官场有不少朋友,有这层掩护,搞事情比较方便。

    在东面:

    舟山与浙江、江南三路来的鞑靼军决战。沈廷扬基本全歼苏州总兵王的吴淞水师。周鹤芝、周瑞和增援的郑彩挡住三心二意的台州总兵马进宝。阮进挡住定海总兵张杰。

    鞑靼集结的600多艘战船损失一半,舟山压力大减。于是张名振、张煌言率船队上崇明沙,包围崇明县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