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之卧龙助理 >

第91部分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91部分

小说: 三国之卧龙助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大家一定很高兴,饮到这么晚才回来,来,快将这碗醒酒汤喝了吧。”

 

     黄月英体贴的扶着稍有醉意的丈夫坐下,又将醒酒汤双手奉到他嘴边。

 

     诸葛亮把一碗汤慢慢香下,酒气稍解,便将黄月英的手携住,拉着她坐在了身边,微笑道:“夫人啊,过几天咱们就要搬家了,看来又要辛苦你早做些准备了。”

 

     黄月英怔了一下,道:“莫非夫君已经接到主公招你入蜀之令了么?”

 

     诸葛亮稍有些惊讶,便问道:“收倒是还没收到,不过也快了,夫人是如何猜到的?”

 

     黄月英拿起绢帕,为他拭去了嘴角边的一点汤渍,道:“这还不简单,主公新得益州,那地方可是个十分难治之地,放眼主公手下这些文臣,谁又有夫君这般能耐,能替主公挑起那副大梁呢。”

 

     黄月英的语气中,多有几分对丈夫的引以为傲。

 

     诸葛亮哈哈一笑,便将那封密集拿了出来,道:“夫人不愧是黄家女儿呀。夫人自己看吧,这是中正派人送来的密信,他说他前日已向主公进言,调我入蜀,并推荐了蒋公琰接手我在荆州的职务,特来信征求一下我的意见。”

 

     黄月英将信看了一遍,道:“这个中正,说都与主公说了才来信征求夫君的意见,他现在也有点开始自作主张了呢。”

 

     诸葛亮淡淡道:”他虽是我的学生,但现下也是主公得力的谋士,有些自己的主张也无妨,而且,他这么做,想来还是在为我设想呢。”

 

     黄月英沉思了片刻,道:“莫非是中正担心夫君若不入蜀,久而久之便会为主公疏远,远离决策的中心,所以才向主公有此进言?”

 

     诸葛亮点了点头,叹道:”他应该是这个意思,其实以主公的用人之术,就算他不进言,主公早晚也必召我入蜀。””夫君此话怎讲?”黄月英有些不解。

 

     “主公不比曹操,那曹操自陈留起兵到现在,最倚重自勺便是他曹氏宗族,所以他南征北战之时,可放心的让葺仁、夏侯悖等人留守,何况近来他那几个儿子也皆长大,听闻此番曹操征关中时,便留了长子曹丕守邺城。主公便不同了,他一无宗族所倚,二来膝下之子尚幼,最信任的且能独挡一方者,无非云长、翼德二人。现如今,荆州上至别驾从事,下到太守县令,几为荆州士人所占,而且这其中更有大半是我所推荐。而主公此番入蜀,也许数年或是十数年不会再踏上荆州的土地,他岂能放心我这样一个在荆州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长留在此呢。“诸葛亮的这一番话令黄月英颇为震惊,她愣了好一会才道:“原来夫君你一直都知道啊,可是先前你不是常说,主公老说得你相助是如鱼得水,你无论如何也要报主公的知遇信任之恩。”

 

     诸葛亮呵呵一笑,道:“话是这么说,可是水终究是水,鱼终究是鱼,两者总是不一样。自古以来,又有哪个明主对臣下没有防范之心昵,只不过明主知道何时该防,何时该信,而且他们会把这种防范做得滴水不漏。比如主公他召我入蜀的理由是要委以我治蜀重任,顺便让我沿途收附那些不曾归附的郡县,这看起来没有一点防范之意,而根本就是在倚重我,如此的话,君臣各取所需,又不伤默契和睦,这才叫明主的高明之处。

 

     诸葛亮把一切都看得很透彻,黄月英听着也是感慨不已,却又道:”可是,夫君所说的理由,似乎都是中正向主公的进言,倒未必是主公自己的意思呀。”

 

     诸葛亮诡秘一笑,道:“中正这小子,最善于洞穿人心了,他是把主公的心意体察得清楚,所以才这般进言的。”

 

     说到这里,诸葛亮神色忽然变得有些凝重,喃喃道:“这蒋公琰接替我的差事倒也可以,只是此番入川,带哪些人留哪些人还是件要紧之事,我还是得修一封密书,让中正在主公面前旁敲侧击一番才是。”

 

     转眼半月已过。

 

     州府中,方绍向刘备汇报了蒋琬在江原县上任半月以来的成绩,只半个月的时间,他就解决了当地益州豪强与东州豪强间争抢江水的棘手问题。这两个势力多年来因为水源的问题,曾多次以武力相斗,死伤不下数百人,而蒋琬上任不久,便巧施手段,令两方势力化干戈为玉帛,各取所需,再无争斗。

 

     这点功绩,放在益州来看虽只是芝麻绿豆点大的事,但对于一个县令来讲,已经是颇大的功绩了。

 

     当方绍把蒋琬的政绩报上之后,刘备也不住的点头,欣慰道:“这个蒋公琰确实是个难得的治政之才,看来无需再多等,是时候起草召孔明军师入蜀的调令了。”

 

     方绍笑道:“主公不是说了给公琰一个月时间么,何必这么急,不妨再给他半月的表演时间。”

 

     刘备叹道:“不是我心急,是下面的人急呀。如今益州已定,那些益州土人、东州士人,有还咱们的荆徐1日众,有多少人等着升赏昵,这么大一件事,我必须得赶紧召孔明军师入蜀,待与他商议之后才能做决定呀。“方绍心道:“原来他早打算召先生入蜀昵,早知如此我就不用多此一举了。”

 

     正思索间,侍从来报,言张松求见,刘备便要传人。

 

     过不得片刻,张松气呼呼的走了进来,行过一礼后,摇着头气道:“主公,恕松无能,我是真没有办法了?”

 

     刘备笑道:“是谁把子乔你气成这样的,且消消气,说与我听听。”

 

     张松抱怨道:“还能有谁,当然是那个顽逆不化的张任了,这半月以来,我几次三番的去劝他,苦口婆心的,嘴皮子都磨掉了几层,可是这老顽固就是不肯归顺。”

 

     刘备这才想起张任一事,眉头不禁一皱:”这个张任果真顽固至此不成?”

 

     张松道:”那还能有假,主公呀,想劝这个人归降看来是徒劳了,为今之计,只有依孝直之言,杀之以立威了。”

 

     方绍曾私下打听过,说是刘璋之时,那张任性情刚烈耿直,向来瞧不起张松为之狡诘,几次曾在刘璋面前数落张松的不是,而张松倒也没有公开表示过对张任的不满。

 

     不过,以方绍对张松的了解,此人与法正一样,也是睚龇必报之人,如今身为刘备座上宾,而张任却为阶下囚,这样的大好时间,如果他张松不趁机报仇雪恨,当初也便不会因为受了曹操的冷落,一怒之下将益州献于刘备了。

 

     方绍倒以为,虽说要以杀立威,但这张任在蜀中诸将军颇有些威望,倒也不是非杀不可。反之,如果自己将能他劝降的话,一者算是给刘备立了一功,二来也算为与益州士人的交往开了一个好头。

 

     只是,方绍又不好公然请求去劝降张任,如此一来的,岂非是故意去得罪法正与张松他们,眼下这些东州士人可是刘备的大功臣,得罪了他们总归是不好的。

 

     于是,方绍便叹息道:“主公求贤若渴之名人尽皆知,这个张任乃是益州老将,素有威望,若是能将之招降当然最好,只是他这般顽逆不化,倒真是有些可惜了。”

 

     说话之时,方绍的始终面向着刘备,眼神中暗送着某种信息,刘备会意,便道:“我倒差点忘了,中正你师承孔明军师,向来有舌辩之能,不如就由你再去劝一次吧。这是张任最后机会,若是他还不肯归降,尔等也不用再报知我,直接斩之便是。”

 

     方绍极立的表现出为难的样子,又是叹道:“既然主公有命,那绍就只好去试一试了。”

 

     方绍向来是那种不打无把握之仗的人,他既然有意这么做了,便是他心里已有机谋。

 

     于是,出了州府之后,方绍便直奔大牢,带着好酒好菜进入牢中去看望那张任。

 

     这位益州老将似乎是报定了必死的决心,一见又有人来,连看不都不看一眼,断然喝道:“去告诉那刘玄德,不必再费心思了,我张任是决不会归降于他的,要杀便痛痛快快的杀了我便是。”

 

     方绍人还没进门便被张任狂喷一气,心想:“这位老将的脾气还真是暴啊,嘿嘿,不过我就喜欢这暴脾气的人,这种人可是正适合使激将法呢。”

 

     方绍笑眯眯的走了出来,叫人将酒菜放下,看似随意的说道:“老将军莫要生气嘛,气坏了身子可不好。看来老将军对我主诈取益州,那是相当的不服气呀。”

 

     方绍特意用了“诈取”二字,他这是给张任悄悄下套子呢。

 

     张任全然不知,顺着他的话便骂道:“是又怎么样,老夫就是瞧不起那使诈的阴险之徒,有本事就真刀真枪以力来取,用骗术夺人之土,算什么狗屁英雄。”

 

     张任掉进了方绍的套子里,他嘴角微扬,便道:“莫非老将军真以为,我主以武力就拿不下益州吗?”

 

     张任瞟了方绍一眼,冷笑一声,不屑道:

 

     “刘备手下皆是张松和你这般狡猾的文人,还想以力取我益州,做梦吧。”

 

     方绍也不介意,笑道:“老将军你可别小瞧我这文人,若是比力的话,老将军你这一介武夫未必比得我方绍。”

 

     张任又瞅了他一眼,鄙夷道:“黄口小儿,我看你也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软骨头,还敢g艮老夫比力,哼哼,真是笑死人也。“又有人说方绍是“手无缚鸡之力”,前两次是关平和孙尚香,不过这俩人最后的结果谁都知道,眼下张任也说了这句话,方绍差点就想笑出声来。

 

     于是方绍便强忍着笑,正色道:“既然老将军不服气,那咱们就不妨来打个赌比一比这力气,如果我输了,便让主公放了老将军,海阔天空任你去。如果老将军输了的话,就当归顺于我主,不知老将军你有没有这个胆色,跟我这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比上一比呢。”(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八章 又一个“受害者”

    方绍好久没有用他的小聪明,这一回碰上了张任这根难啃的骨头,看来不小试一下身手是不行了。

 

     张任是真的忠于刘璋吗?如果是真的,那为何刘璋劝他归降,他却宁死也不肯呢?

 

     对于这个时代的“忠义”,方绍是琢磨了很久的,所谓的忠义之士,其实是可以分为两种的。

 

     一种就是审配那种人,确实是对袁绍忠心耿耿,对曹操不屑一顾,因此,袁氏败亡,曹操以大礼相请,审配依然宁死不屈。

 

     另一种忠义便陈富、张任这种忠义,原本的主人已然请降,而他们却还“顽逆不化”,归根结底,其实他们所忠的并非是某人的,而是自己心中的一种准则,这种准则便是所谓的“一身不事二主”,这也是整个社会对于“忠”所定义的最高标准。

 

     而这种为忠而牺牲的人,在死后往往受到世人极大的尊敬,哪怕你生前所忠于的是董卓那样臭名昭著之人,但只要你能将忠的最高标准坚持到底,并愿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那在世人心中,亦会留下一个忠的美名。

 

     不过,方绍也发现,像张任这种死抱着忠字不放的人,虽不惧生死,但往往却很爱惜名声,诸如“出尔反尔”、“违背誓约”等等有损名声之事,他们同样视之为洪水猛兽。

 

     因此,方绍便打算从这里下手。

 

     显然耿直的张任并未意识到,他已经掉进了方绍一进门就设好的圈套,当他听到眼前这个白净的谋士,竟然敢夸口与自己比试力气,不禁大笑起来。

 

     “嘿嘿,笑吧,待会有你哭的时候。”

 

     张任似乎都不屑于回答,只是用放肆的笑来嘲讽着这个口出狂言的年轻人。

 

     方绍却淡然的很,微笑道:“老将军若是不敢比的话,尽管说出来便是了,这般大笑个不停,绍可猜不出是什么意思?”

 

     张任笑声骤止,冷哼一声:“老夫活了大半辈子,头一次见到你这般狂妄自大的年轻人,看来这刘玄德不光仁义之名是虚的,连那所谓的识人之能也是欧出来的吧。”

 

     方绍很平静的反问道:“老将军这话绍就有些不懂了,不知绍哪里狂妄了,莫非你不信我能说服主公释放你吗?这个你大可不必担心,我方绍可用人头起誓,到时绝不会食言。”

 

     “这人脑子有病吧,若不是有病,怎么会蠢到这般程度。不过听说这人是刘备极信任的谋士,若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