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223-疡医大全 >

第23部分

223-疡医大全-第23部分

小说: 223-疡医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曰∶心色赤而中虚,离之象也。 
又曰∶心气通于舌,舌和则知五味矣。 
又曰∶雷气通于心。 
又曰∶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 
又曰∶精气并于心则喜。 
又曰∶心恶热。 
又曰∶血病,无多食咸。 
又曰∶久视伤血,劳伤心也。 
又曰∶损其心者,调其荣卫。 
又曰∶心热病,额先赤。 
又曰∶心热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 
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 
又曰∶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神门。 
又曰∶肝移寒于心,在隔中。肝移热 
于心,则死。 
又曰∶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状。(介音嘎。)甚则咽肿喉痹。 
又曰∶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音下。)赤色,病甚则不可言快,胗在口,其色赤。 
又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又曰∶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主脉痿,枢拆(音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 
又曰∶心病,烦闷少气,大热,热上烫心呕吐,咳逆狂语,汗出如珠,多厥;其 
脉当浮,今反沉而滑;其色当赤,而反黑者死。此水克火也。 
《脉经》曰∶夏心脉欲洪大而散;脾脉欲洪而迟缓;肺脉欲洪而浮涩;肾脉欲洪 
而沉滑;命门与肾同;肝脉欲洪而弦长。 
又曰∶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软而散者,当消渴自已。 
华陀曰∶肺下右侧可见心系,系于脊髓,下通于肾,其心系有二,一则上与肺 
通;一则自心入肺两大叶间,曲折向后,并脊膂细络相连,贯通脉髓,而与肾系相通。 
愚谓四脏之系,皆通于心,心则通于四脏之系也,交相连输其血气,渗灌骨髓,故 
五脏有病,先干于心,其系上连于肺,其别自肺两叶向后,贯脊下肾,又自肾而之 
膀胱,与膀胱膜络并行之于溲溺处也。肺之系者,上通气喉,其中与心系相通。脾 
之系者,自膈中微近左胁,居胃之上,并胃胞络及胃脘相连贯,膈与心肺相通,与 
膈膜相缀也。肝之系,自膈下,着右胁肋,上贯膈入肺中,与膈膜相连。肾之系,贴 
脊膂脂膜中,两肾相系,相通而下,行其上与心系通也。(缀音坠。) 
经曰∶是动病则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肾厥,是主心。 
又曰∶所生病者,目黄胁痛, 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盛者寸口大,再倍 
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又曰∶苦先入心。 
又曰∶心宜食酸。 
又曰∶心虚以炒盐补之,虚则补其母,木能生火,肝乃心之母,以生姜补肝,如 
无他证,用安神丸主之。 
又曰∶心实以甘草泻之,如无他证,用泻心汤。 
又曰∶凡心脏得病,必先调其肝肾二脏。肾者心之鬼;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 
滞则心气乏。故心病必先求于肝,是澄源也。五脏有病,必先传其所胜,水能制火, 
则肾邪必传于心。故先制其肾,逐其邪,诊其肝肾俱和,而心自疾,则随其本经虚实而治之。 
手少阴心引经药歌∶ 
午心麻(黄)桂(心)独(活山)栀(黄)芩,生地(当)归(黄)连代(赭石紫)石英,更有细辛并半 
夏,熟地(北)五味泽(泻)同成。 
《针经》曰∶心脉起足少阴,少冲穴在小指内端。 
又曰∶赤如鸡冠者生,赤如 血者死。 
又曰∶实则梦忧惊恐怖;虚则梦烟火焰明。 
又曰∶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注曰∶心苦缓,是心气虚也。)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 
酸补之,甘泻之。 
补∶枣仁、远志、天竺黄、山药、当归、麦门冬。 
泻∶贝母、川黄连、木香、玄胡索。 
温∶藿香、菖蒲。 
凉∶牛黄、犀角、竹叶、连翘、朱砂。 
引经报使∶独活、细辛。 

卷三内景图说(上)
小肠
属性:经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又曰∶后附于脊,前附于脐上,左回叠积,十六曲。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 
半,长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 
三合之大半。 
r小肠图p04…a41a12。bmpr 
又曰∶小肠上口,在脐上二寸,近脊,水谷由此而入;复下一寸,外附于脐,为 
水分穴,当小肠下口;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渗入膀胱,浮秽流入大肠。 
《难经》曰∶重二斤十四两。 
经曰∶小肠为赤肠。 
又曰∶小肠若寒甚,独肩上热,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 
又曰∶小肠有寒则下重,便脓血,有热必痔。 
又曰∶小肠有宿食,常暮发热,明日复止。 
又曰∶小肠胀者,小肠 满,( 音嗔,胀起也。)引腹而痛。 
又曰∶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 
又曰∶心咳不已,小肠受之,其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 
又曰∶厥气客于小肠,则梦聚邑街衢。 
又曰∶是动病,则嗌痛颈肿,不可回顾,肩似拔, 似折,是主液。 
又曰∶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颔肩 肘,臂外后廉痛。盛者,人迎大,再 
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又曰∶小肠热胀生口疮;小肠热结满不通;小肠虚寒,痛下赤白肠滑;小肠冷 
气,非时刺痛;小肠酒后饮冷,气裹热结伏脐下,结硬块不通,连外肾俱肿。 
经曰∶手太阳小肠经。 
又曰∶是经多血少气。 
又曰∶未时气血注于小肠。 
《人门》曰∶凡胃中腐熟水谷,其滓秽自胃之下口,传入于小肠上口,自小肠下 
口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上口,滓秽入大肠上口。 
《难经》曰∶小肠大肠会,谓之阑门,言由关阑分隔也。 
《灵枢》曰∶唇浓,人中长,以候小肠。 
又曰∶心应脉,皮浓者脉浓,脉浓者小肠浓。皮薄者脉薄,脉薄者小肠薄。皮缓者脉缓,脉缓者小肠大 
而长;皮薄而脉波小者,小肠小而短。诸阳经脉皆多纡屈,小肠结也。 
又曰∶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 
又曰∶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睾,阴丸也。)时窘之候,当耳前热。 
又曰∶小肠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也。 
《内经》曰∶小肠为泄。 
《入门》曰∶小肠有气则小腹痛;小肠有血则小便涩;小肠有热则茎中痛。 
又曰∶小肠者,心之腑也;有病宜通利,用导赤散、赤茯苓汤。 
《脉经》曰∶小肠绝,六日死。何以知之?发直如干麻,不得屈伸,自汗不止。 
溺血属小肠、膀胱经。 
肿胀水肿有十种之分,小腹急满,为小肠水。 
补∶牡蛎、石斛。 
泻∶葱白、木通、紫苏、荔枝核。 
温∶大茴香、小茴香、乌药。 
凉∶黄芩、天花粉。 
引经报使∶羌活、 本上行,黄柏下行。 

卷三内景图说(上)

属性:经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又曰∶肝者,干也。其性多动而少静,好干犯他脏者也。 
又曰∶肝居膈下,并胃,着脊之九椎。 
又曰∶其合筋也,其荣爪也,主藏魂,开窍于目,其系上络心肺,下亦无窍也。 
r肝图p04…a41a13。bmpr 
《难经》曰∶肝重四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 
滑伯仁曰∶肝之为脏,其治在左,其脏在左胁左肾之前,并胃着脊之第九椎也。 
经曰∶足厥阴经肝。 
又曰∶是经多血少气。 
又曰∶丑时气血注于肝。 
《黄庭经》曰∶人身神名曰肝神,龙烟字含明。 
《灵枢》曰∶目者,肝之官也,肝病者 青。 
经曰∶肝者,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通窍于眼,在时为春,在方为东,在色为青。 
经曰∶东方木也,万物所以始生也。 
又曰∶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肾水为母,心火为子,与胆为腑,克土养筋,故久行则伤筋。 
司藏魂,其类草木,其畜鸡,(一作犬。)其虫为毛,其果为李,其菜为韭,其卦震,(生数三,成数 
八。一作巽。)其性仁,其充筋,其华爪,其谷麦(一作麻。)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 
其音角,角者触也,象阳气触动而生也,其数八,其病在筋,其臭臊,其声呼,在变 
动为握,其气嘘,其液泪,其味酸,有余怒,不足悲,外应爪甲,色青欲如青玉光泽,不欲如蓝。 
《灵枢》曰∶爪浓者,胆亦浓。更肝主风,风喜伤肝,病主惊风,痘主水泡,若 
恚怒气逆则伤肝气,若燥气盛则病,其病候面青筋急多怒,眼痛目闭,不欲见人,或 
两目连札,脐左动气,若肝实则直视大叫,呵欠项急,顿闷目赤多怒,头眩痛引两胁 
小腹之下。若虚则目昏胸痛,切牙吹气,筋缩拘挛,恐惧如人将捕。若绝则唇腮反青, 
四肢多汗,然肝绝者,八日死。平脉则春旺七十二日,脉弦缓而长。然春弦者,端 
直之状,细弱而长,其贼脉则浮涩而短,与夫面白亦逆其危,脉弦如张弓弦。 
又曰∶肝生于左。 
又曰∶肝主春,其日甲乙,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灵枢》曰∶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欲短坚固,视目大小。 
又曰∶肝小则脏安,无胁下之病;肝大则逼胃迫咽,苦膈中,且胁下痛。肝高 
则上支贲,切胁 ,为息贲;肝下则逼胃,胁下空,易受邪。肝坚则脏安难伤;肝脆 
则善病消瘅易伤。肝端正则和利难伤;肝偏倾则胁下痛。 
又曰∶有所坠堕,恶血留内,有所大怒,气上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 
又曰∶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 
又曰∶大怒气逆则伤肝。 
又曰∶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两胁下痛引小腹,善怒。虚则目KT KT 
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状。 
《难经》曰∶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又曰∶外证善洁,面青善怒,内证 
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满闭淋涩,便难转筋,有是者肝也,无是者非也。 
《内经》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小腹,令人善怒。肺传之肝,病名曰肝瘅。一名 
曰厥,胁痛出食。肝热者色苍而爪枯。 
又曰∶肝藏血,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又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 脱肉,目眶陷,真脏见,目 
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注曰∶此肝之藏也。所不胜之时,谓庚辛之日也。) 
《入门》曰∶人动则血运于诸经,静则血归于肝脏,肝主血海故也。 
经曰∶病在肝,愈于愈,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 
又曰∶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 
又曰∶肝病者,平朝慧,下晡甚,夜半静。 
又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宜食粳米、牛肉、枣葵。(注曰∶肝苦急,是其气 
有余也。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肝虚以生姜、陈皮之类补之。) 
肝绝候。 
《灵枢》曰∶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络于舌本也。 
故脉不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庚日笃,辛日死。 
又曰∶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尿,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仲景曰∶唇吻反青,四肢 习。(伸缩也。)汗出者,此为肝绝也。 
《脉经》曰∶肝绝,八日死。何以知之?面青但欲伏眠,而不见人,汗出如水不止。 
怒而动血者,属肝。 
自两胁逆上吐血者,属肝。 
血吐水碗中,沉者,是肝也。 
经曰∶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肝为牡脏,牡者,阳也。 
又曰∶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俯,筋将惫矣。 
又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太乙真人曰∶莫嗔怒,养肝气。 
经曰∶肝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 
丹溪曰∶怒伤肝者,以忧(一作悲。)胜之,以恐解之。 
《灵枢》曰∶两精相薄,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 
经曰∶暴怒伤阴。 
又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又曰∶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 
又曰∶怒则气上。 
又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矣。 
(注云∶怒则阳气逆上,而肝木乘脾,故呕血及飧泄也。) 
经曰∶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又曰∶肝青象木,肝得水而沉;木得水而浮;何也?然肝者非为纯木也,乙角 
也,庚之柔。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妇,释其微阳而吸其微阴之气,其意乐,金又行 
阴道多,故令肝得水而沉也。肝熟而复浮,故知乙当归甲也。 
又曰∶木王于春,相于冬,废于夏,囚于季夏,死于秋,其王日甲乙,王时平旦 
日出,其困日戊己,困时食时日中,其死日庚辛,死时晡时日入。(晡音逋,申时。) 
又曰∶病发惊骇。 
又曰∶风气通于肝。 
又曰∶精气并于肝则忧。 
又曰∶肝恶风。 
又曰∶久行伤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