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屋里的孔融高兴而来扫兴而归,再也没有脸留在赵家,说了几句漂亮话告辞而去。
在心里,把真定赵家和赵云恨到骨子里,还准备留在真定城,好好搜集下赵家的资料。
却说边让与陶丘洪并没有走远,屋子里的蔡瑁、蒯越早就追了出来。
他们与赵云在江水之上同行那么多天,自然明白如今的赵家在文事上是一块短板,一个燕赵书院除了三老司马,没有能镇得住的人。
“文礼先生,末学后进襄阳蔡德珪见过!”蔡瑁学过导引术,身体不是边让这种文人能比拟的,不几下就追上了。
他执礼甚恭,一肚子憋闷的边让心情变得舒畅起来。
“在荆襄之时,早就听说文礼先生大名,何不移驾燕赵书院?”蔡瑁言辞恳切。
“甚好,让原拟拜访慈明先生、伯喈先生、子柔先生三位大才。”边让微微一笑。
陶丘洪走出门来,见一年轻人恭敬地看着自己,也不以为意,对自己恭敬的人多着呢。
“丘洪先生,襄阳蒯异度有礼。”蒯越一揖到底。
他很聪明的,清楚像陶丘洪这样的寒门士子,最是怕世家之人看不起自己。
不少寒门士子,尽管有些名声,却还是有先天的自卑,物极必反,成了自傲。
早就听说过燕赵书院,边让与陶丘洪很是清高,可能要赵云亲自上门去请才会来吧。
谁知机缘巧合之下,竟然阴差阳错,还是有机会见到三位大儒。
赵温又出去了,书院里蔡邕年纪稍轻,平日里忙得脚不沾地,只有荀爽还悠闲点。
他们四人虽然从赵家不是同时出发,到书院的时候几乎在同一时间。
边让和陶丘洪再次相见,不知道如何开口,他们原本就不怎么熟悉,名声向来和孔融连在一起,称为一时俊秀。
“四位先生,慈明老大人已恭候多时,请跟小的走。”赵得柱尽管是一个小小的马夫,从小还是在族学里熏陶过。
他主人是天下知名的赵家麒麟儿,平日里为人做事,更是严格要求自己,生怕一不小心,就会对主人的名声有损。
一路无言,燕赵书院有规矩,就算是荀爽等人,到了门口就得下车步行。
蔡瑁和蒯越倒也罢了,边让与陶丘洪简直看傻,想不到曾经不屑一顾的燕赵书院,竟然有如此规模,太学也不过如此吧。
花了半个多时辰,才到祭酒的书房门前。
荀爽靠窗而立,望着外面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直到四人恭敬地行过礼,才缓缓转过身来。
“你们两位就是陈留边文礼、平原陶丘洪?坐!”荀爽率先坐了下来:“德珪、异度小友坐吧,子龙如何没来?”
在老人的眼里,什么狗屁俊秀,不值一提。
他早就看穿了,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读书人还是安心治学的好。
“子龙贤弟身有要事,”蒯越笑容可掬:“泰山孔文举到访。”
见他的言辞不甚恭敬,荀爽眉头稍蹙,却也没说什么。但对孔融路过燕赵书院不来拜访自己,还是很失望的。
“既如此,你等四人留下吧。”老人的话不容置疑:“书院初创,还需大量贤才。”
(三江就一周的功夫,请君等发力,不让巫山跌出前五,巫山顿首。)
第一百五十五章 袁家来人()
边让心里惴惴,书院有三位大神,自己在这里面能否有出头之日?
他还没说话,旁边的陶丘洪一揖到底:“慈明先生相邀,故所愿尔!”
这下,边让就比较尴尬了,只好也有样学样,默然无言。
“甚好,”荀爽捋着胡须:“我等学子,不比雒阳之人相差分毫。”
老人说话极有分寸,淡淡的一句话,让人欲罢不能。这可是天下知名的慈明先生,从他嘴里哪怕是一个字的赞美也就够了。
蔡瑁和蒯越只是想来做生意的,遇到这种事情,有心参与进来,却也不知道如何开口。
他们哪里清楚,赵云早就和自家岳父说过,两人在荆襄之地年轻一辈中已是顶级人才。
虽然一路上不断受到打击,却还没有到达最后的底线。只有让他们失望过后,再给一个承诺,必然尽心竭力。
御下的手段,荀爽比起女婿来说更见高明,轻飘飘一句话,他们彻底归心。
蔡瑁还在惊喜之中,蒯越轻轻碰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赶紧跟着行礼。
“孔文举不来也罢,”荀爽的语气始终不沾烟火气:“《论语》再精妙,不过是前人遗慧。时移世易,我等还需向前看。”
其实,孔家之人地位十分微妙。历朝历代的君主,都在尊孔。
秦始皇够牛逼了吧,焚书坑儒,也不见动孔家分毫。
人家尊敬的是孔圣人,并不是孔家的某个人。
身为孔家人,修习的自然就是老祖宗的《论语》,不能博采众长。
和人说话,什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能拿得出手,难道天天和人家谈论孔子和其下七十二贤人的对答?
一本论语,就是说出花来,也不过是孔圣的言论,还不敢僭越,怕世人说什么不孝,丢掉了祖宗的本分。
相对起来,荀爽更欣赏边让、陶丘洪这样的全才,而不是孔融那样的专才。
“孔文举做事不当人子,”蔡瑁是个心直口快之人:“竟然与甄家合谋,想要巧取豪夺,谋求赵家造纸工坊。”
赵云做这些事情都带着他们,蔡瑁和蒯越早就把自己当成赵云的嫡系。
尼玛,造纸术和印刷术,哪一样拿出去不是震惊天下的大事?自己有份参与就是莫大的荣幸,荆州还是太偏僻了些。
“有此等事?”始终不愠不火的荀爽脸色一沉。
哼,一个小小的甄家,还想反天了?
此刻,甄家之人惶惶不可终日,甄修趁人不注意早就溜掉。
甄豫在赵家集落了个灰头土面,悄然来到真定。
“孔文举竟然如此不堪?”他脸上要多难看有多难看:“你亲耳听见他说了甄家?”
“二公子,孔融确实说了。”甄修一直站着,两腿在打颤,害怕主子一怒之下把自己给杀了,下人就是这命运。
“修哥,时耶运耶命耶!”甄豫没有想象中那么鲁莽。
经过了赵家集的失败,让他清醒了不少。甄家在世家眼里还是一个商贾之家。
自家父亲想要妹夫在京城多方走动,谋求一个太守之位,现在都没答案。
很明显,赵家一直都在防备着自己甄家呀,就算是妹夫,也是赵家人。
如果赵风到赵忠那边说一下,一个太守而已,不就是两千万金嘛,甄家拿出来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看来自家人还是想当然了,一心为着姑爷打算,谁知道这是不是他想要的?今后不管做什么事情,还得和赵风事先说好才对。
“赵家不会对我们如何,”甄豫顿了顿分析道:“等子玉回来,先与姜儿完婚。”
“此后别再擅自做主,”他叹了口气:“我尽快返家,向家父禀报。”
荀爽不发一言,听四人你一言我一语把知道的事情说完。
他暗中叹息,自己等人还是想象得太好了,不曾想女婿一人孤军奋战,左图右挡,面对各方面的压力。
不声不响,甄家在行动。袁家身为老大赵风的岳家,肯定会有所支持的。
回头一定要和蔡邕商量,自家女婿不能受欺负,袁家又如何?这里不是汝南也不是雒阳,不是他们能撒野的地方。
真到了雒阳,相信赵忠自然会对赵家子侄看顾,不能让赵云吃亏的。
荀爽一点都没料错,袁家还真的在行动。
官道上,袁字大旗迎风招展,盗匪丛生,要不扯上旗帜说不定有人劫道。
要不然,袁家人也不可能这么拉风,他们想低调的。谁知刚出雒阳不远,就遇到了山贼,只好把自己来历说清楚。
不是盗亦有道,而是山贼们都很精明,惹上袁家,九族被屠都没地儿说理去。
“到哪儿了?”说话的是袁环的亲弟弟袁默。
虽然都是嫡子,他们与袁术不是一个母亲,亲近自然就谈不上。
身为大家之子,从小就学会了审时度势。
袁术是嫡长子,占着天生的优势。自己虽然也是嫡子,才十二三岁,等自己成年,父亲的家业早就落到别人身上。
在历史上,袁默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默默无闻。
“子襄,我等才过钜鹿。”二管家袁庆亲自护送,他文武双全,骑着马跟随。
钜鹿?袁默脸色一变。
身为袁家嫡子,不少机密他有机会接触,那个叫张角的黄巾道首领和家里接触的事情,自然也知道个大概。
据说那人就在这里,不知道会不会趁机邀请自己去看看。
假如真的来了,自己是去还是不去?
他也想得太多了,身为黄巾魁首,张角日理万机,一个袁家嫡子,却还没有那闲工夫来搭理,除非嫡长子前来。
一只飞鸽不期而至,看到绢纸上的内容,袁庆的脸色变了几变。
袁默早就撩开车帘,很是关切:“庆叔,有何紧要之事?”
“赵家麒麟儿名不虚传啊,”袁庆叹口气:“子玉公子八月十五之后才会从雒阳回来,他抢先一步,燕赵书院开学了。”
“事已至此,徒呼奈何?”袁默习惯了失败,也只得接受。
他原想自己是袁环的亲弟弟,背靠赵风,今后能异军突起。
不是嫡长子,只能借外力。燕赵书院是他来此的目的之一,先和赵家协商,再请父亲找人前来把持书院。
“传他们快速前进吧。”袁默淡淡地说了一句话,合上车帘。
(今天三江你《赵云》了吗?别感到厌烦啊,巫山下午两点上班,晚上十点下班,有时耽搁十一二点下班都是正常,连都没时间和精力,只有拜托各位读者君。)
第一百五十六章 动摇世家根基的利器()
时隔一天,赵云又来到了小山谷,此刻他的身边只有张郃相伴。
看到一张张印刷出来的书页,赵云眉头紧锁,突然想起前世小时候在县城一位老学究的家里面看过的线装书,难道只有采用老办法?
上一辈子父母去世太早,记忆中没有棉鞋的样子。好像孤儿院隔壁就有一家老人,经常用糨糊把一片片的旧布片粘起来。
然而,糨糊究竟是咋制作的?他猛然一拍大腿,把在旁边兴奋看书的张郃吓了一大跳。
河北人后世喜欢吃饺子,饺子都是面粉做的,肯定粘合性比较强。
现在的面粉纯度自然比不上两千年后,里面还混杂着不少麦麸,可一样能粘连啊。
想到就去做,赵云立刻吩咐赵德让下人去准备糨糊。
还是这个时代好哇,当主人的动动嘴,自有别人帮你做好。
为了鉴别下哪种比例最合适,糨糊做了好几样。
第一个木盆搬过来,赵云的脸都绿了,比最干的粥都还干,怎么去粘合书页?
张郃也来了兴趣,反正书页就在那儿,今后有的是时间,在一旁指挥着,一盆盆的试。
赵德让人做记录,赵云探过脑袋一看:面粉少许、水少许,熬制成糊糊状。
当下,他叹了口气,教他们把记录具体化、数字化。
看到一本本粘合好的书籍,一屋子人连眼泪都出来了。
尽管不少人根本就不清楚划时代的书本出现,会对历史有何影响。毕竟第一次见到,比起笨重的竹木简不可同日而语。
“此为何物?”张郃本来以前都没注意,沉浸在纸质书籍的喜悦中,他指着标点符号。
“句读,或可称为标点吧。”赵云心中十分忐忑,随意回答。
世家的逐渐消亡,是在唐代末年,准确地说,是黄巢起义,到处杀土豪,管你世家不世家,犁庭扫穴,基本上根除。
唐朝出现的是雕版印刷术,可赵云直接就说了北宋活字印刷术的原理。
张郃年龄不算小,连孩子都有几个,可他的眼光,永远都比不上荀爽这些老鸟。
三人连日来痛并快乐着,从来没有如此劳累过,直到边让四人来了才有所缓解。
赵家和各家蒙学先生,来学习的士子们不少都是带师学艺的,水平还在他们之上。
为此,不等赵云交待,荀爽他们大手一挥,把学生分了个等级。
那种没有基础的蒙童,自然就是真定和常山的西席们的菜。
矮子当中选高个,也不全是低水平的,他们当中还能选几个水平可以的,能教授初通文墨的士子。
赵云带着新装订好的书籍,直接来到祭酒书房,现在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