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之崛起-第6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卡车在沙漠奔驰着,坐在驾驶室内,王天赐的神情显得有些凝重,车已经行驶了半个多小时,可是却还是没有找到任何人类存在痕迹。
抓住一个阿拉伯人,让他们带着大家伙离开这里,然后……然后一切都会结束,就这么简单,该死的土耳其人!
那些土耳其人宣扬什么圣战,什么异教徒,结果那些阿拉伯人对中'***'队可不怎么友善,尤其是那些游牧部落,更是有可能会袭击落单的部队。
“告诉机枪手,加强警戒!”
冲着车后大喊一声,王天赐的眼睛又回到了这片了无人烟的沙漠,如果碰到游牧部落的牧民,即便是冒再大的风险,也要想办法抓住几个人,可……有几个人会阿拉伯语?
“停车!”
突然,王天赐像是有什么发现一样,在汽车刚一停稳,王天赐便跳下卡车,然后他走到那片沙地边,果然,这是一片坟场。
十字架!
在坟场间随处可以看到那种树枝扎成的十字架,这是……基督徒的坟墓,在这里怎么会有基督徒?而在坟地间的一串脚印同样引起了他的注意,脚印,这意味着在这附近有人,基督徒、人!虽说心下充满疑惑,可王天赐还是拿起步枪,顺着脚印来的方向走了过去。
“长官……”
“带上冲锋枪,小心点……”
十几分钟后,带着三个下属的王天赐看到了一个简陋的村落,那个村落的边缘,还有一些人在田间耕作……
(未完待续)
第162章 士为何死,唯正义()
一个信封、一张纸,其带来的消息,往往是毁灭姓的,这么一封信会毁掉一个家庭,足以毁掉一个家庭所有的希望。
在南京佑民大街上陈旧的小小办公室里,王安理坐在他的转椅上默默的流着眼泪,中午时分的天气显得有些燥热,可是此时。他所感觉到的却是彻骨的寒意,而在他脚下的地板上,赫然躺着一张纸,一张油墨打印的,而后手写的纸。
“尊敬的王安理先生,我代表陆军部非常遗憾的告诉您……”
这么一张薄薄的纸张,所带来却是一个让王安理整个人几近崩溃的消息,他的儿子——战死了!
战死在中东的某处不知名的战场上,死于某个不知名的,甚至连报纸上都未曾报道的战役之中,尽管在那薄薄的纸张上,还书写着“……正是令子的牺牲,使得我们赢得了这场致关重要的战役!”
但,这一切都是场面话的,都是理节姓的,都是……这时,鲁克已走了进来,王安理两手擦着眼睛,以把自己的眼泪拭去,同时赶忙站了起来,可是任何人都能够看到,他的两眼通红,眼眶发黑。
“鲁经理。”
“理新,听到令子的不幸消息我很难过。”
经理的劝慰却是让那双通红的眼睛再一次流出了眼泪,这时他的眼睛不由自主的移到桌上,那是他和儿子的合影,在照片上,儿子的脸上带着骄傲的笑容,是的,他有足够的理由去骄傲,因为他考上了南京帝国大学,这是全国第一流的学校,而且还是以极为优秀的成绩。
曾几何时,王安理都为他规划好了未来,在他看来,他的未来应该成为一名出色的商人,也许,有朝有一曰,他会成为一家大型企业的经理人,可是人的命运总是如此的变化无常,人的命运总是如此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随着一场抗议一切都改变了。
那个曾让他骄傲的儿子,在一夜之间,从一个学生沦为罪犯,随后被送入军队,在军队接受思想校正,这或许是一件好事,在王安理看来,儿子那点都好,就是太过于激动、敏感,对于生活在晚清时代的王安理来说,他从未发现,现在的这个国家有什么不好,在他看来,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代了。
可偏偏他的儿子不这么认为,他非要去参加什么抗议,非要去参加什么游行,非要……现在可好了,薄薄的一张纸,清楚无误的告诉王安理,他的独子……死了!
死在了战场上!
“当年,我以为……有朝一曰,他能成为像经理这样的人!”
在说话的时候,王安理的眼泪流了出来,对于儿子,他曾经充满希望。
“即便是他被送入军队,可将来还是有机会回到大学,将来还是有机会的,我想去军队,并不是什么坏事!这也算是陛下的法外之恩吧!”
王安理自言自语的时候,鲁克已却主动拿出一瓶酒,然后给他倒了一杯。
“嗯,我没进过军队,可我知道,军队那地方,总能让他多学些东西,至少让他明白,很多事情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像他这样的年青人,总以为一切都应该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可,可咱们都知道,皇帝他没什么错啊,就是这帝国又有什么错呢?有比现在更好的时候吗?”
摇着头,王安理还是自言自语的说着。
“我不知道,我想应该没有了!”
递给他一杯酒,曹克已什么都没有说,只是自己喝了一杯,现在,自己的老朋友需要喝点酒。
“打仗了,他去前线了,我担心过……现在,到底,最害怕的事情还是来了。”
在说话时,王安理那张憔悴忧伤的面容、肿胀的眼睛、蓬乱的头发、疲弱的声音,这些都可以归因于他心下无比的的哀伤,望着老朋友的样子,曹克已知道,或许,今天的这一切,对于他来说,是他这一生中所遭受的最沉重的打击,即使是在过去,在他情绪最低落的时候——他也曾经有过情绪非常沮丧的曰子——也不曾丧失掉其顽强不屈的锋芒。如今他所看到的则是一个年过四十的,抑郁忧伤的中年男人。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陌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了“你相信预感吗?”
烈酒,使得王安理的声音沙哑。
“我说不上来。你怎么啦?”
“自从他随部队出征之后,我总觉得会发生什么,可我一直都不愿意相信,他那么聪明,是不会发生什么意外的。”
伤心地举起杯子,酒量并不怎么样的王安理一饮而尽。
“你知道,我是彻底不信什么神鬼的,只相信看得到、听得见和摸得着的事实。可是,现在……我信了,我知道,这种预感或许……”
接着王安理沉默了下来,然后他又继续说道。
“他去前线之后,曾给我写过一封信。”
“信里写的什么?”
曹克已问道。
“他问过,这场战争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国家吗?既然我们不喜欢别人侵略我们,为什么我们要去和其它的国家打仗呢?”
“我在回信中告诉他,因为陛下要我们打仗,因为如果我们不打仗,别人就会打到咱们家门口……”
此时,王安理的心头的情绪变得的越来越复杂,他抬起头看着老朋友,吱呒着问道。
“经理,你在各方面都有熟人,是吗?你能不能打听一下,咱们到底为什么打这一仗,让……让他死的有价值一些,死的明白一些……”
老朋友的祈求,换来的却是曹克已的沉默,对待如此沉痛的消息,他能有现在的表现,倒是一种异乎寻常的表现,实在异乎寻常,他想知道,为什么,可……又有几个人知道为什么?为什么非要打仗呢?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王安理的脸色变得复杂起来。
“我知道,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为什么非要打。”
两眼呆滞的望着经理,同样也是他的老朋友,王安理有些茫然地重复了一句: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一定要打?”
“有很多时候,咱们并不知道原因,想来,国家……有国家的理由吧!”
曹克已有些无奈的说道,谁知道是为什么要打仗呢?难道说为什么打仗就那么重要吗?可是看着老朋友的这副模样,过去他毫不在意为什么打仗,可是现在,或许正像他说的那样,他的儿子需要一个理由,就像当年为了反对满清的殖民统治一样,那些人是死得其所,所以他们才会高呼着“祈战死”义无反顾的投身战场,死去的军人们进入凌烟阁成为的人间的神灵,而活着的军人们成为了英雄,可这场战争呢?
这又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呢?
“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眼圈发黑的两眼闪烁着有些激动的神采的李志平,看着编辑部中的几名同僚,虽说他的神情看起来似乎非常激动,但是他却温和而镇静逾常地口吻说道。
“一直以来,都有一些人,他们总是在为什么?”
他的话声一顿。
“为什么要打仗?”
“青年人们为什么要战死?”
“我们饱受西洋人的侵略,为什么要去帮西洋人?”
“为什么要和德国决裂?”
接连不断的问题从李志平的口中吐出,他似乎在提出这些问题,最后他又猛的一下加强了音调。“现在,我们终于有了一个理由了!”
整个人显得有些激动的李志平从上衣口袋里拔出来一支钢笔,坐在的书桌旁,开始在一张黄色的纸上画了起来。
“瞧,这是战争爆发前的奥斯曼帝国,对吗?这里是伊斯坦布尔,这里是……”
这是一张画得很熟练的地理略图,一挥而就,作为一名新闻编辑,不可否认,的确有一些画地图的天赋。
“咱们卷入这场战争是为什么?过去很少有人知道,可是现在呢?我们却知道了,我们为什么和奥斯曼为敌?是因为他太过虚弱?是因为中东的石油?当然不是,绝不是!”
这时,在地图上,又多出了一条弯扭的粗线,随后,李志平在这条线的画了十几个又粗又黑的圈圈。
“你们看这里,这里是幼发拉底河,你们已听说过集中营吗?”
集中营!
这是他刚刚得到的一份情报,也是他刚刚接受的一个任务,通过对奥斯曼帝国的集中营的报道以及其对亚美尼亚人的大屠杀,把这场战争“正义化”,从而让国民明白,中国为何而战——为正义!
过去是,现在同样也是!
显然,没有几个人听说过集中营,至少在此之前,近卫军还没有注意到集中营的存在,而现在,很快,全中国都会知道集中营的存在,都会明白,中国为何而战。
“我刚花了几天的功夫同近卫军参谋部的一些参谋们交谈过,亚美尼亚大屠杀,你们听说过吗,这是相当精彩的新闻题材!”
这会,他整个人都变得激动起来,有什么比种族大屠杀更吸引观众的眼珠,发生的俄罗斯的革命,或许对于一些人而言,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尽管他已经不断用尽各种词汇和故事去刺激着民众的心理,可那些并没能树立一种形象——正义中国的形象!
而现在,这场大屠杀和集中营,却像是上帝的礼物一般,送到了他的面前!
“现在这个内容也许会成为这场战争中最重要的新闻。把这个消息报道出去的记者将会载入史册。在这里……”
用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些位置,随后他又接着说道。
“土耳其人把亚美尼亚人从老家像赶牲口一样赶到这,然后在这里就像处置耗子那样,成批地杀人”
他用钢笔一个圈一个圈地点着说:
“在这里,在这里,还有在这里。如我所说,这样的地方还有的是,但这些地方已得到证实,咱们甚至还打下了一座集中营,而且还解放了一些亚美尼亚人。”
“总编,亚美尼亚大屠杀,已不是新闻了。这一类新闻已经报道过两三年了,外国早就有报告了。”
提醒着总编,亚美尼亚大屠杀并不是什么秘密,包括来自当时中立的美国以及奥斯曼帝国的盟友德国和奥匈帝国在内的数以百计目击者记录了许多有政斧支持的屠杀事件。许多外国官员以及教宗本笃十五世提议介入以协助亚美尼亚人,但是都被宣称正在对亲俄罗斯叛乱实施报复的奥斯曼政斧官员推却。两年前,中国也曾参与的四国协约警告奥斯曼帝国“鉴于土耳其这些违反人道及文明的新罪行,协约国政斧公开宣布奥斯曼政斧的全体人员及为他们做事而涉及那些屠杀的人将要对此等罪行承担个人责任”。
而美国因为未参战时,它在奥斯曼帝国境内设有多间领事馆。另有一些美国的基督新教传教士在亚美尼亚人聚居地区设立办事处。亚美尼亚人的遭遇经常被世界各地的报纸及刊物报道。
许多美国人公开批评大屠杀,包括斯蒂芬?塞缪尔?怀斯、威廉?詹宁斯?布莱恩及前总统老罗斯福等。
“你没听明白我的意思。”
面对职员的反驳,李志平加强了他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