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绝处逢生 >

第16部分

绝处逢生-第16部分

小说: 绝处逢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说不出,所以他沉默了。
  “父皇——”宇文珏翻过身子扒在他身上,软软地道,“我怕。”
  真是被吓到了,皇帝陛下心道,始终是个孩子,不管这个孩子有多聪明,平时表现得多稳重。心底有了些柔软,于是他顺势搂住宇文珏,手在他背上轻轻抚摸,就像替猫儿顺毛一样,嘴里安慰道:“不怕,父皇在这,以后父皇不会让这种事情再发生了。”在这一刻,宇文笙终于决定,要让这能牵动他情绪的儿子做一个真正的太子,天宇国以后的皇帝,即使他很离奇,即使他很可能是毁国的妖孽。
  然而宇文珏却在心中冷笑,表面上又仍是配合地作出一副乖顺懂事的样子,小脑袋在皇帝胸口蹭了蹭,软软的童音说道:“儿臣相信父皇。”相信你会不余遗力地利用我,只要我还有一丝利用价值。
  天宇国最尊贵的两个人,一个因为不懂而错过信任,一个因为曾受伤而不再信任,貌合神离的这一刻,也预示着将会经历的崎岖与坎坷。
  根据宇文珏祥细的描述,刺客很快被确定下来,那是一个杀手组织,因为首领已被神秘老人取了性命,很快便被朝庭剿灭,而买家便也不难寻了,毕竟能出得起万两黄金,并且有动机刺杀太子的人并不多。
  天宇国安康元年九月,朝庭之上进行了一次大清洗,根深地固的王氏家族被连根拔起,族内一百四十三人被斩首示众,其余者或流放,或充官奴,牵连甚众,达两千余人。而罪名是,谋害太子,并且被抓了个人赃俱获,丝毫由不得其抵赖。
  九月二十三日,王贵妃被剥其称号,赐白绫三尺,死后不得入葬皇陵,破席一床,抬出了翠鸣宫。
  同日,三皇子宇文瑷接到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三子瑷,生性顽劣,不服管教,曾当众顶撞父皇,特命其至孟运国学习,云云,第二天,由丞相方政任使者,送往孟运国。
  曾经繁华一时的翠鸣宫,随着王贵妃的死及三皇子宇文瑷的被遣送,很快破败下来,几如冷宫。
  安康元年十月,皇帝命太子入朝听政,朝臣在经历了王家的血腥之后,害怕步其后尘,哪里敢有丝毫反对,于是宇文珏很顺利地便随着众人一起每日早朝,打破了皇子十岁方可入朝的惯例。只是太子立于朝堂之上却从不对政事做评论,就算偶尔被皇帝问起,也是直说不懂。
  宇文珏的心里是忐忑的,一边防着那看似对他极为宠爱的皇帝陛下,一边努力学习朝政,日程被排得满满的,连感慨潮起潮落的时间都没有。
  只是时间向来在忙碌之间溜走,快得令人怎么都抓不住。
  
  
                  宇文笙番外一
  朕是天宇国的皇帝,作为一国之君,站在权力的顶峰,包括邻国的动向及国内的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只除了他,朕的大皇子珏。
  娶周芸华为后,不过是为了麻痹当时已经成为朕阻碍的周显诺,没想到她却给朕带来这样一个,嗯,可以称为惊喜。
  珏自幼便与众不同,他的眼睛明亮,却只看着朕一人;他的笑容美丽,却只展现在朕的面前;他整日不动弹一下,却为了朕拼命般练习走路。所以在除掉周显诺后,朕将周芸华打入了冷宫,却将他留在了身边。
  众人都说珏儿是傻子,朕却发现他聪明异常,教他说话,虽然说得不好也不多,总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却能清晰地表达出他的意思来。朕特意调查过其他婴孩,发现他们一岁多的时候只知道哭闹及四处乱爬,偶尔冒出些意义不明的单字,而珏儿却总安静地坐在朕的膝上,从不打扰朕批阅奏章。偶尔心血来潮朕会教他认字,虽说学得很慢,却很认真的样子,当他挑出书上的“宇”、“文”、“笙”三个字,并用软软的童音念出来的时候,朕突然很感动,这是朕亲自教给他的。
  周显诺刚除不久,朝中又有些不安分了,曲家因为在除周家一事上有功,竟然公然拉帮结派,隐隐有成为第二个周家之势。曲家是母后的本家,除非太过,朕不想对其动手,便借着珏儿薄惩了曲明蓉,以作警告。曲明蓉倒是个聪明人,朕一提她父亲便明白了朕的意思,相信她会好好约束家人的,这样的女人也很有用,过得几年便将她慢慢提起,直到封了后,后宫交给一个有头脑的女人去管理,可以省去朕很多心力。
  只是那次在后宫那些女人面前显露出对珏儿的宠爱,果然给他带来了灾难,他被人下了毒,居然就哑了。下毒的人手法露洞百出,却偏偏就成功了,朕不再相信云起宫的侍卫,趁机整批换了,至于血流成河的问题,皇家本就是由血肉筑成的,所以不在朕的考虑范围之内。
  下手的人朕很清楚,依妃表面天真烂漫,暗地里心狠手辣的事情却做过不少,然而朕暂时不想除去她,后宫之中不需要一家独大,有她牵制着曲明蓉比较好,只是惩罚是必要的,朕冷落了她一年,也算是提个醒,好在她也是个聪明人,安分守己了一段时间。
  太医说珏儿的嗓子并未受损,不能说话应是心理原因,虽然珏儿不说话让朕少了许多乐趣,但这样一来他倒也安全了些,便先这样了。
  每日里与珏儿静静坐着,各做各事,有时候会把他忘了,但偶一抬头看到他沉静的小脸,便觉得很安心。这种安心的感觉迷惑了朕,有段时间甚至想给他下哑药,令他永无康复的可能。不过最终朕并没有那样做,说不上原因,或许只是不想那软软的声音永不再现。
  珏儿真的像朕想的一样聪明,三岁上便能自己看书了,且不是单认得字而已,显然他是理解了书中的意思的。珏儿喜欢看一些游记,这令朕心里很不舒服,好像他会随着这些游记离开一样。便常常将这些书藏起来不给他找到,珏儿却从来没什么反映,总一次次寻找,然后仍是随意放着,然后朕又将其藏起来,直到他看完那本书。很小孩子气,朕却做得不亦乐乎。
  时间过得很快,若不是丞相方政提醒,朕都忘了他已经七岁了,早过了入学的年龄。其实朕是不想让他去的,不想别人也发现他的聪明,犹豫再三,还是下旨让他去了,却没想这样又给他带来了灾难。
  珏儿身边随时都有暗卫跟着,所以那天的情形朕很清楚,瑷也算是无意的,但朕介意的是珏,他在落水后竟然没有丝毫挣扎,是求死吗?朕不会让你如愿的。
  珏儿居然说梦话,暴露了装哑这个事实。朕又好气又好笑,这个小家伙,该说他聪明还是笨呢?
  没想到吓一吓他,竟然诈出了更多的东西,灵智早开?这个小东西,还有多少秘密?
  看着他那视死如归的样子便生气,处置?骂了没用,打又不舍,只好给他找些小麻烦了,太子,哼,算是小麻烦了。果真给他找了麻烦,珏儿厌烦却又无奈地反复试穿礼服的样子,朕可是百看不厌,还有那不甘的眼神,朕真是满意极了。
  太子册立大典之后,珏儿回到清思堂学习,只是第一天便听说他在课堂上轻易解了卓之晨的难题,那个恶趣味的家伙居然不敢难为他了,真是聪明的小东西,这个题朕可是足用了一月方解开,朕极少真心地夸奖什么人,可小东西却很淡然地说不是他想出来的,是生来便记得的。真是无趣,不过,朕偏又喜欢他这样子,矛盾啊矛盾。
  然后朕发现他变了,变得活泼,有生命力,还会向朕撒娇,而朕居然不讨厌,还隐隐有着欣喜。可爱的小家伙,朕喜欢。
  朕在昭见孟运国使臣,小家伙竟然跑来偷看,朕第一次觉得金銮殿的坐椅不舒服,直到命了人把他叫进来,抱入怀中之后才能安心与萧茗套话。说真的,珏儿这身太监服,真的很可笑,他却很没自觉,竟然就这样睡着了。
  抱着熟睡的小东西回他寝宫,所以有幸见到了他苏醒的那一幕,带着几分惧怕,几分迷糊地睁开眼睛,在见到朕的那一刻又时而痴迷,时而担忧。心里溢满不知明的情绪,有些酸,又有点甜,朕很喜欢这种感觉。可这可恨的小东西,竟然很快又缩回了壳中,戴着面具与朕说话,哼,气得朕拂袖而去,后来一想,都是朕自己将他吓成这样的,便也气消了。
  朕一直知道珏儿是个胆大的小家伙,却没想到他竟然在宴上戏耍瑷,朕顺水推舟处罚了瑷,果然引得王家蠢蠢欲动,可惜朕怎么也没料到,他们竟然联系了赤炼,还请了赤炼首领亲自出手。
  当朕听说珏儿遇刺的时候摔坏了玉玺,其中三分作戏,倒有七分真情,那时朕还不知道珏儿差点丢了性命。待到听说派去保护小家伙的暗卫全灭的时候,朕心里突然慌了起来,匆忙赶到初云殿,看到昏迷不醒的小家伙,心里很不是滋味,推说要了解当时的情况,吩咐太医先将他治醒,那个庸医竟然说他做不到!
  朕怒了!有多久没有真正地发怒?朕自己也记不清楚,似乎自懂事以后便极少有强烈的情绪波动,平时或大笑,或暴怒,都是经过算计的,在什么的情况下做什么表情更合适,却并不是朕内心的真实反映。然而这一刻,朕再也顾不得去算计什么,只知道愤怒,怒太医的没办法,也怒朕自己的狠心。
  当日封珏儿为太子本就很儿戏,朕从未曾想过要将这个国家交与他,毕竟他太过于离奇,就像之前拿来吓唬他的,可以称他作“妖孽”。在众人面前对他毫不掩饰的宠爱也不过是想趁机除去王家,本以为派下那么多暗卫怎么也伤不到他,但是事情没有完全控制在手中,如果不是被高人所救,珏儿怕是真的没命了。
  好在当时同样在场的孟运国五皇子醒了,珏儿昏迷的原因可以得到解答了。
  看到孟无痕的那一刻,朕很不满,就这样一只畏畏缩缩的小兔子,珏儿为什么想要与之亲近?而接下来的对话令联不满到极点,吩咐小喜子去问他,不然朕一定不管他还有没有利用价值,直接掐死他。
  过程虽烦人,得到的结果却是喜人的,珏儿没事,挥手让小兔子退下,小喜子是了解朕的,赶紧带了他下去。
  这一刻的心绪太过复杂,朕也分析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朕不想珏儿死。所以才会很幼稚地改了年号为安康,希望珏儿能平安康泰。
  接下来对王氏家族的处置朕毫不留情,主系全部斩首,原本打算放过的旁系,成年男子通通不留,未成年男的收入宫中做太监,女的充官妓,剩下的妇孺全部流放到极北之地,相信也没有几个能活着下来。怪不得朕心狠,谁叫他们差点害死了珏儿?
  王氏贵妃赐死,因为朕听说是她派人取得了珏儿的活动规律,并亲自敲定了在竹林中埋伏,这女人,朕绝不给其留下生路,否则不知将掀起多少风浪。
  瑷毕竟是朕的亲生骨肉,若因为牵怒而至其于死地并不洽当,何况那样做的话,对朕的名声不好,对珏儿今后行事也无好处,便以学习的名义送去孟运国做质子罢了,只是斩草不除根,恐怕春风吹又生,还是得派人跟着,以防万一。
  朕也在这件事后做了个决定,以后珏儿便是这天宇国真正的太子,未来的皇帝。
                  第二十三章 早朝
  天宇国庄严的太和殿上,所有臣子分站两列,最前端是王爷皇子们,接下来便是各个大臣,一列以太尉伏宁仁为首,之下多为武将;一列以丞相方政为首,御史大夫邱舒悦紧接其后,之下多为文臣。
  今日的太和殿与往日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那些饱读圣德之书的大臣们如同他们一贯看不起的贬夫走俗般吵闹不堪。
  “该战!吉禅国君残暴不仁,如今数不清的民众正饱受压迫,作为有血性的男人,怎么能见到他们受苦?更何况,孟运国已经出兵。”这是武将一列的。
  “哼!满嘴仁义道德,却不过是想侵占他国的国土,圣人有云……”这是文臣一列的,只是书袋还没吊完便被打断了。
  “切!圣人还不是要发动战争?为了解救数以十万计的人民,只有出兵方可。”武将们也知道利用圣人。
  “战——”
  “否——”
  “战——”
  “否——”
  ……
  大臣们吵闹不休,声音足差点掀起了太和殿的殿顶,显然早已忘记了高高坐于台上的天宇帝,真到“啪”的一声脆响方惊瑟了一下,顺着声响处看去,发现那响声竟是本折子落在地上,偷偷地看了一眼上面那人,都同时闭了嘴。
  “我天宇的大臣遇事竟然是如此吵吵嚷嚷的,真把这议事的太和殿当成菜市场了不成?”天宇帝扫视了一遍各种品级的官帽(汗,大臣都低着头戴着官帽,皇帝也只能看见官帽了。),道,“有什么意见,现在一个个提出来。”
  大臣们不敢吱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