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长白山下 作者:长白山下的雪(起点vip2013.5.26完结,种田)-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刺嫩芽也叫刺老芽,学名叫龙牙楤木,它的根皮是一种药材,能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对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胃痉挛等都有效。这种植物高一米五到五米,全株密生硬刺。能吃的部分是它的嫩芽,一般长在最顶端,摘的时候一定得小心它那满身的硬刺,被扎到可是很疼的。
大郎从家里带来的镰刀这时派上了用场,遇见高的就用镰刀勾住,然后把芽掰下来。这时节的刺嫩芽能有二三寸长,胖胖比大人的手指还要粗,芽上也长满了嫩刺,等过一段时间芽长大伸开巴掌,那刺也变得很硬了。几个人分工合作,大郎二郎都拿着镰刀勾树枝,剩下的几个小的就去摘那嫩芽。玉娴再一次慨叹没有被开发过的环境就是好,瞧这吃嫩芽,个头多大啊,而且这片林子里竟然有很多呢。听大郎他们的话里也是知道这个是能吃的,可是怎么没有人来采呢?其实玉娴不知道,在这个年代,菜野菜的活都是孩子们在干,没有几家的孩子像玉娴家的这么早就知道主动的帮家里干活,即便是大郎那样的年纪,也是出去玩比较多,哪会去掰什么刺嫩芽,那东西不好玩又扎手。像佟云柏家的几个小子,骏杰只比大郎小一岁,可每天都是跑的没影子,轮到他们放牛也是把牛一拴,然后就跑了。
玉娴一不小心就被刺扎了一下,嫩嫩的小手哪受的了,一下子就出了血。哥哥们都心疼的不得了,不让她再掰了,玉娴只好去刨贝母去了。此时的贝母已经不太好找了,好在细参还是很多的,于是就遇到什么弄什么。细参这东西是全草都能入药,而且它的根系很发达,最压秤的就是根了,所以刨的时候要尽量深一些,把根都刨出来。玉娴觉得这山林就像一个大宝库,只要你肯弯腰去捡,就会有很大的收获,于是越刨越高兴,手也不觉得疼了。
一上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大郎看了看天色说:“小妹,该回去了,今天是娘做饭,咱们回去帮娘做饭吧。”于是就领着他们出了林子,把牛解开,小三牵着,兄妹几个往家走。
秦氏正在家里抽疯呢:“怎么养了些白眼狼的东西,一天的就知道往外跑,连个影子都抓不住,一个个就知道疯玩。”这是说孩子们呢,“老大家的,不用给他们留饭,不回来就让他们都饿着。”其实干活的也还都没回来呢,这老太太就是一天不抽疯她就难受,平日里孩子们要是都在家她又嫌闹得慌了。
“娘,我们回来了。你猜我们弄什么回来了?”玉娴早就听到她奶奶说什么了,假装没听到,也不理老太太只和娘说话。“娘,我们掰回来刺嫩芽了呢,又粗又嫩的,中午咱们弄点吃吧。”
大郎把背筐放下,竟是满满一筐的刺嫩芽,这下秦氏也不叨叨了,“哎呀,这可是新鲜物件,老大家的,一会儿我给你拿几个鸡蛋,在舀些白面,今中午用刺嫩芽裹了面炸着吃,这刺嫩芽,下锅炸,最是好吃了。”说着进屋去找鸡蛋和面去了。
娘几个在外面把菜都挑好,进屋烧了锅开水,刺嫩芽吃前要用开水烫一下才行。方氏把菜倒进锅里,用笊篱不断地翻着,保证把菜烫匀,看到菜的颜色变了,就说明烫好了。用笊篱把把菜捞到一个盛了凉水的盆里,等菜凉些了捞出来用手把水分攥掉,放到一个空盆子里,加些盐,花椒面调味腌一下。然后用秦氏拿来的鸡蛋和白面调了面糊,锅里倒了些油,看油热了,就把刺嫩芽蘸满了面糊放到油锅里炸熟,一时间院子里飘满了香气。
周氏原本是在屋里的,不是她做饭她才不会出来瞎晃的,生怕人家让她帮忙。满院子的香气让她忍不住出来看看,“呦,是刺嫩芽啊,大嫂,你还真行啊,整这么些回来。”
“是大郎领着几个小的去掰的。”方氏也很高兴,不光因为添了样菜,也是为儿女们能够知道帮家里的忙。“掰了不少,咱娘说让炸着吃个新鲜。”
“三婶,骏祺弟弟好些了吗不跳字。玉娴想起那天生日后,三婶抱着骏祺去了县城外的仙人洞。但是结果怎么样却不知道,今天正好问问。
“哎呀,提起这事来还真得谢谢大嫂呢,要不是你提醒我,我也不会去让林大师给骏祺看看。你猜林大师怎么说的?竟然和你说的丝毫不差呢。”周氏想起这件事来,还真是对方氏心存感激的,“那林大师说啊,我家骏祺是东华帝君身边的炼丹童子,趁着四月十八庙门开的时候跑了下界来,就投生到咱家来。还说多亏去看得早,现在还有法子破解,扎个替身再许点钱就好了。要是不去看,这孩子准养不过十八岁,东华帝君是定要把他收回去的,这要是养大了再突然间没了,可不的活活坑死我吗不跳字。说着倒是眼泪出来了,“人家林大师说了,那个指点我的人可是俺骏祺的贵人呢,大嫂,以后俺骏祺就是你的亲生儿子,俺要让他一辈子都记得你的大恩。”都说孩子是娘的心头肉,一点也没错,尽管周氏平日里掐尖要强的,可一说到儿子,对方氏真的是从心里感激。
“他三婶子,你可别这么说,我是骏祺的大伯娘呢,骏祺是我亲侄子,那还跟儿子有啥区别。再说这也不是我想到的,是玉娴做梦梦到个老太太对她说的,她怕你不信她的话,让我说给你听。这就是骏祺命里有贵人,在指点着咱呢。”方氏开始没告诉周氏是玉娴说的,是怕周氏不相信,这回周氏找高人看了,竟和玉娴说的一样,方氏也不能瞒着,就实话实说了。
“哎呦,玉娴,你可是三婶的好闺女,难得你小小的人儿,还能记得梦里的事,更难得是能让你母亲告诉婶子。”周氏一把抱起玉娴来,在她小脸上猛亲一口,“来,三婶给你拿糖吃去。”说着抱着玉娴就去了自己屋里。
玉娴被三婶抱在怀里,脑袋也有些发懵,自己只是想起了前世奶奶说的话,才说过了出来,哪想到竟和大师所说一样,难道奶奶是神仙不成?她却不知道这些农村老太太见得多了,自然是有一些经验在里面的。从这往后周氏倒是对玉娴好了很多。
第十六章 进镇
中午下地的都回来了,吃饭的时候老爷子看见了桌上的刺嫩芽也挺高兴的:“人家都说头刀韭菜刺嫩芽,顶花带刺嫩黄瓜。这东西可是三大鲜呢。好啊,大家快都尝尝。”众人也都伸筷子夹了些吃。
“老大家的这几个孩子还真是懂事,上午去掰了一大筐回来,我看还有半筐呢,下午老大给你两个堂伯家送去些,他们可能没人去掰。”秦氏可能是因为周氏和她说了骏祺的事,今天对大房的人倒还挺温和的,难得夸了几个孩子。“老2啊,你家那三个小子也得管管了,成天跑的没影,也不像骏烨他们似的知道往家划拉东西。”这话倒是真的,大郎他们就算是不放牛出去也会往家弄东西,实在没啥还能抗捆柴禾回来,看来老太太心里倒是挺明白,就是一抽疯就不是她了。
“哎,娘我知道了,会管他们的。”老2佟云柏喝着粥,含糊的应着。
“咱庄户人家,讲究的就是手脚要勤快,要不哪能侍弄好庄稼,老2家那几个是该好好管管了,干活的时候叫不动,一说玩跑的比谁都快。”老爷子也说话了。
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吃着中午饭,因为有新鲜菜的关系,倒也比平常吃的香些。玉娴见家里人很爱吃,又听明白不是谁都愿意去掰刺嫩芽,就偷偷的跟大郎说:“哥哥,咱家人爱吃这刺嫩芽,镇上的人也能爱吃吧,咱下午再去掰些回来,明天去镇上卖个试试吧?”
“行,一会儿咱就去掰,我知道一个地方更多,今晚上我正好要去下挂网,要是能挂几条鱼,明天咱就拿着去镇上。”大郎虽然不知道这刺嫩芽能不能卖出去,可鱼是一定的,再说自家小妹一向心眼多,说不定真的能卖动。就算没人买,留着家里加菜也不错。
等着大家都吃完了饭,玉娴又帮方氏收拾完。“娘,我们还想去掰些回来,这东西也没几天,趁着新鲜多弄些回来,就是腌咸菜也好呢。”说完也不等方氏同意,几个人就背着背筐跑出去了。
玉娴一大早就起来了,把自己收拾停当以后就去缠着哥哥,想要跟着去看起鱼。现在正是鱼儿咬汛的时候,昨晚佟云松领着大郎几个去下了挂网,今早应该能起到鱼。这种活当然不能少了佟云松,他可不放心几个孩子去江边。于是一行人拎着桶,浩浩荡荡的往江边走去。当挂网起出来那一刻,玉娴简直惊呆了,竟然有活蹦乱跳的十多条鱼呢!众人手忙脚乱的把鱼都收进了带来的几个桶里,玉娴让大郎指点他都有什么鱼,数了一下后,有细鳞鱼五条,鲤鱼四条,还有两条是鳌花。让玉娴惊讶的是竟然细鳞有那么多,这让她好生兴奋了一下呢。大家拎的拎,抬的抬,高高兴兴的往家走。
到了家,今天轮到二婶做饭,早饭刚刚好,佟老太太一看弄了这么些鱼回来,也是满脸带笑的。“快,早饭也好了,赶紧吃。早晨起来早了,凉,喝点热粥暖暖。”这样的语气反倒让人有些不习惯了。
“奶奶,这么些鱼,咱今中午能吃鱼了是吗不跳字。玉妍开心的问秦氏。
“你就长个吃的心眼子,你知道这鱼卖多少钱一斤吗?吃了我上哪去弄钱去?”秦氏有些不悦,“秀英,你也该管管玉妍了,一天除了美就是吃,她也八岁了,捉不起针拿不起线的,以后这么办?我看你也该看着她好好的学些针线了,以后你也别满街的串门子,多用心教教孩子。”这算是佟老太太对周氏娘俩说的最重的话了。
周氏听了,只含糊的应了一声。秦氏一看她那个样子,叹了口气,对这个媳妇她是偏爱的。“算了,从今儿起,玉妍吃了早饭就来我屋里,我教她。”秦氏以前在绣坊中做过绣娘的,有一手的好绣艺,却并没有教过谁,就连三个女儿也只有小女儿学了一些,现在要教玉妍,这是疼她,可玉妍不领情,还以为奶奶是要看着自己呢。“我不想学。”玉妍跟自己母亲说着:“娘,你跟奶奶说,我不学针线。”
“傻丫头,你奶奶能教你那是你的福气,当年你三姑没能学多少,现在接绣活都一个月挣几百个钱呢,你这傻丫头还不愿意,这要不是亲孙女,你奶才不教你呢。”周氏赶紧劝玉妍,又在她耳边悄悄的说:“等你学会了,挣的钱算你的,到时候就能买漂亮的头花了。”玉妍一听这个,赶忙点头,“奶奶,我错了,我跟你学。”秦氏笑了,她是真心为玉妍好。
玉娴可没心思管她们学不学的事,急忙吃完饭就跑出去了。她这些日子采的药材晒好不少了,都收拾了一下,贝母用一个布袋子装了,细参本来就是用细麻绳拴成串的,也用了个袋子装上。两样都有不少了,反正玉娴是拿不动。
佟云松套了牛车,把鱼都放到一个大木桶里,加了些水,没加太多,多了鱼容易蹦出去。大郎把昨天掰的刺嫩芽也放到了车上,昨晚方氏用块湿布盖着,菜还是新鲜的,满满的一大筐看样子也有二十多斤。玉娴又让三哥帮忙把药材也都放到车上,三哥的力气越来越大了,比大哥都有劲呢。“妹子,你弄的这些东西能卖出去吗不跳字。小三问。
“我也不知道呢,试试呗,药铺总得进药吧,不然哪来的药卖啊?”玉娴有点底气不足。
玉娴自从来到这里,还没去过镇上呢,今天是无论如何也要跟着去的,佟云松嫌人多了看不过来,就只让大郎和小三跟着,再加上玉娴。一行四人坐着牛车往镇子出发了。
“四哥五哥,我会给你们带好吃的回来的。”玉娴坐在车上对小四小五喊着。
从沿江村往镇上走时一路上坡,牛车也走不快,慢慢悠悠的往前走着。玉娴没去过镇上,自然也没走过这条路,只见路边树木葱郁,现在的树叶已经长大了,入目皆是绿绿的一片。远处的一座山上,映山红开的正艳,桃红色的如烟似霞,绚烂夺目。林中布谷鸟“布谷布谷”的叫着,偶尔有一只黑乎乎的东西从草里飞出来,竟是只野鸡。小三就后悔没带弓箭来,要不还能打只野鸡,这两年小三跟着佟云松进山打猎,箭法练得也不错了。佟云松也说:“是啊,早晨走急了,还真忘了带,有时候还会有狍子在道上跑呢。”有点后悔的语气。
玉娴知道这年代人口稀少,林子没经过破坏,生态环境完好,所以动物十分的多。虽说北方人很多都善于打猎,可冷兵器时代人们打猎用的最多的还是弓箭,这东西的效率还是不高的,所以野生动物的繁衍速度远高于人们猎取的速度。
车大概走了近一个时辰,渐渐的看见了一个镇子,这个镇子叫做松江河镇,当玉娴第一次听到了这个名字的时候可是狂晕了一把,因为在现代她的家就在松江河镇,没想到在这千年多前的时空里,竟然有这相同的地方。无语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