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丈夫-第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私都变成公,公随之又变成了私,最后公私不分,最后国家的利益变成了个人的利益。
其实为上者未必不明白下属的心思,但是他们宁愿装作不明白,至于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干,原因也不难猜,原因只有一个:贪图利益。
叹了口气,李景把酒杯倒满,然后举杯一饮而尽。
这些情形自己清楚,也想努力改变,但是以现在官员的素质,想让他们做到公私分明实在是太难了,有些东西不是单靠强权就能改变的。
摇摇头,李景喃喃地说了一句:“关键还是制度的问题。”
听李景含含糊糊地说了句话,王承恩不明所以,忙问:“大帅说什么?”
李景笑了笑,摆摆手道:“想了点心事,不说了,喝酒吧。”
见李景不说,王承恩不敢多问,忙给李景倒酒。
崇祯九年九月,大明皇帝朱由检离京到山西巡视。
自正德皇帝以后一百余年,这是大明皇帝第一次离京。
皇上离京自然触动了许多人的神经,无数官员上书要求皇上返京,不过这些奏章统统被李景给压了下来 而且李景对这样的奏章向来是不看的,大明官员说废话的毛病一时半会儿还改不过来,李景自没心思去看那些废话。
何况李景现在哪有时间跟那些官员解释皇上到山西巡视的目的,李景现在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推行新的赋税制度上面。
大明积贫己久,国库早己入不敷出。数月前李景进京,首先就对那些贪官污吏下手,其实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钱。
李景知道大明虽然国库没钱,但是那些贪官污吏却各个身家丰厚,惩办贪官,既得了民心,又能罚没钱财以充国库,这样的事情李景自然不会放过。
但是李景随即便开始对军队进行整顿,虽然先期只是整顿了部分军队,但军队涉及到国家的稳定,那可是天大的事情,其重要性显然比惩办贪官还要大,没有足够的钱根本做不了这件事情。
因为整顿军队不是张嘴说说就行的,士兵退役后如何安置,让士兵们如何能够安心生活必须要全盘考虑清楚。
当然,如何安置这些士兵,李景在还未进京的时候就己经考虑清楚了,但实际运作的时候显然并不那么容易,首先必须有钱才能做这件事。
要知道这些士兵裁撤回家以后也要吃饭,也要养家活口,不能把他们打发回家就没事儿了,得给他们足够的安家银子,不然的话,这些士兵回家以后吃不上饭,不造反才怪了。
李景这次先期整顿的部队共有三个部分,首先是京师,京师要是不稳,李景就不敢放手去做别的事情,这个是必须要整顿的。
其次是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这几个人的部队,李景把军政大权交给他们,要是不把部队掌控在手里,怎能放心用这些人?
尤其左良玉等将虽然隶属于洪承畴和卢象升等人管辖,但是这些人手里的兵大多属于他们自己的私兵,说白了这些人都跟军阀差不多,如果不能做到令行禁止,李景自然不会重用这些人,可要想让这些人乖乖听命,就得把他们的军队重新进行安排。
最后是驻守在宣大一带的边军。
李景要对蒙古各部作战,宣府大同就是前出的基地,需要在这里囤积大量的军用物资,不把这里的军队整顿好了,如何保障前方顺利作战?
从表面上看,这几支部队除了京城的禁军有十万余人,剩下两处似乎并没有多少人,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先说洪承畴等人,这几个人用来围剿流寇的部队确实不多,几人加一起不过十万人,可是别忘了,配合他们作战的还有地方守各部队以及卫所部队,这些地方部队也归洪承畴等人管辖,加上这些人,那就是一支庞大的军队。
另外宣大一带的驻军也是如此,边军加上卫所部队也是接近十万余人。
最后统计下来,先期整顿的这些部队共有士兵近四十万人,当然,其中还是有不少水分的,大明的各级将领们岂有不吃空额的, 李景的人又不能一个一个去数,何况就算去数,这些将领也有别的法子蒙混过关。
对此,李景并没有跟这些将领们计较,陈年旧病,不是一下子就能治好的,这个道理李景还是知道的 李景需要掌握的不是裁撤下来多少人,而是保留下来的那部分部队,留下来的部队李景是绝不容有一点水分的。
最后统计的结果是:京城禁军整顿裁撤下来七万多人,洪承畴等人裁撤了近十五万,宣大一带裁撤了七万余人。
算下来,一共裁撤了近三十万人,保留士兵十万左右。
一下子裁撤这么多人,虽然有一定的水分,但实际人数也有二十多万,尤其宣大一带的士兵和地方部队还有卫所士兵大多没有土地,光给安家银子还不够,还得给他们分发可以养家糊口的土地。没有可供分配的土地,就得给他们买。
总之,如论如何也得把这些人安置好了才行。
最后,仅安置那些退役的士兵就用去了六百余万两银子,罚没的那些银子一下子就缩水一半,这还没算给士兵们分发的用以暂时度日的粮食。
另外,李景先前还补发了一笔拖欠的饷银,实际上这时候罚没的银子己经所剩无几了。
但是留用的士兵也得发军饷,整顿之后,士兵的军馆比原来几乎翻了一倍,平均每人每月为二两银子,几个月下来李景己经花了近一百万两银子。
再加上驻扎在山海关和宁锦一带的边军也需要李景支付军饷,到这时,李景己经有些应付不过来了。
其实李景原本打算把山海关以及关外的部队一起整顿,这支部队不是自己的嫡系,李景不可能允许如此重要的地方让不属于自己的部队驻守,只是考虑到银子不够这才罢手,只能等有钱了以后再整顿山海关的部队。
但是大明现在的财政状况实在太过紧张,如果不能马上想办法解决财政问题,大明随时随地都可能崩盘,哪里还有余钱整顿山海关的部队?
尤其曹文诏正以宣大为基地对北方的蒙古各部用兵,虽然曹文诏只动员了不到三万人的作战部队,但是只要是打仗,怎么可能不花钱?
好在李景的嫡系部队支付军饷主要用纸钞,稍稍能缓解一下李景的负担,但是这种情况决不能长久,因为一旦士兵知道李景腰包里没有足够的银子,那就是一场夭大的祸事。
李景现在正在为财政头疼,哪有功夫理会下面的官员上书?
其实李景也想过把原来大明所有的官员一锅端,就像史书中所说李自成进京那样大肆拷掠,那样做弄个几千万两银子是不成问题的。
可是那样做的话李景跟李自成何异?而且那根本也不是解决财政问题的正道。
内阁签押房内间,李景提着笔,看着眼前沈正送来的这几日在北直隶地区税收征收情况的报告,不禁微微皱了皱眉。
收起2楼2014…02…10 19:37 |
第346章 大明的国公()
应该说这几天在北直隶地区新的税收制度推行的不错,可能是在见识过李景强力的手腕之后,北直隶地区尤其是京畿周围的州县,大部分地主和商家都乖乖地把以前拖欠和当年的税款缴纳完毕。
但是仍有一小部分人拒不缴纳赋税,李景看过这些名单,这些人主要是那些王公贵戚,比如说周国丈,田国丈和英国公张维迎这些人。
其中,周国丈和田国丈两人不过是因为生了个好闺女,而张维迎却是世袭的公爵,先祖张玉乃是成祖朱棣奉天靖难时第一大功臣。
大明无论朝局如何变迁,无数人来了又走了,英国公一系始终都在。
实际上,到了崇祯年间,大明的国公一共还剩下五支,分别是魏国公一系,定国公一系(以上两系都为开国大将徐达的后人),成国公一系(靖难功臣朱能的后人),黔国公一系(沐英的后人)和英国公这一系。
其中最硬气的就属英国公这一系,魏忠贤最跋雇的时候都拿英国公没办法,天启皇帝朱由校驾崩,信王朱由检能够得以继位全赖张维迎迎驾之功。
有如此功劳,张维迎自然底气十足,就算周国丈和田国丈在他面前也不敢放肆。
只不过李景有一点没想明白,这些人的脑子里面装的难道是浆糊么?连皇上的皇庄都被他没收了,并且分给了那些没有土地的贫民和退役的士兵,这些人凭什么觉得自己不会动他们?
琢磨了一会儿,李景放下笔,转头对身后的小五说道:“让人把张维迎和周国丈还有田国丈叫来见我。”
小五闻言,急忙出门叫来几名亲兵盼咐了几句。
跟随李景日久,小五对李景可谓非常了解,一般来说,李景招人见面大多会用个请字,但是这次居然是叫这三个人来,可见李景对这三个人己经十分不满了。
其实要照小五的想法,对这些人根本就不用客气,应该直接就把这些人给拿下,在小五看来,这些人啥本事没有,不过是生了个好女儿,托生在一个好人家,于是就吃香喝辣,耀武扬威,这样的人留着都是多余。52网'
不过李景没让他拿人,小五终究不敢真的把人绑来。
周国丈名叫周奎,因女儿为皇后,封为嘉定伯,人称周国丈。
田国丈名田碗,又名田弘遇,田国丈实际上算不上国丈,没办法,谁叫他女儿只是小老婆?不过田弘遇的女儿很受朱由检的宠爱,他也便跟着水涨船高。田弘遇被封为右都督,时人多称其为田 /》 此二人一个仗着女儿是皇后,一个仗着女儿受宠,在京中基本上是目无余子,要说唯一还能顾忌一下的也就是英国公张维迎了。
没办法,人家是世袭的公爵,他俩不过仗着女儿的身份才有眼下的地位,在张维迎这样的世家面前终究要矮人一头。
不过张维迎也是长眼的,眼见这两家势头正猛,虽然从心里瞧不起这两人,却也不会没事儿去得罪这两人,平时跟这两家走动的颇勤。俨然有同气连枝,守望相助之势。
这一来,这三家在京城更是无人敢惹,基本上就是属螃蟹的,走路都是横着走。
不过当张维迎等人看到李景的亲兵护卫进府以后,便知这次事情怕是搞大了。
虽说这几个月张维迎等人没有进宫,但是京城乃至大明发生了这么多大事,他们怎么可能一点不知道?尤其李景整顿军务,光京师就裁撤了七万多人,这时他们要是不知道大明己经变天了那就成傻子了。
不过李景执政以来,除了对贪官下手狠,对其余人等都是比较宽厚。/》 见此情形,这几人顿时放下心来,因为他们这些人虽然地位不低,但真论职务却都是虚职,并无实权,肃贪怎么也肃不到他们的头上,因此他们几个倒是并不担心李景会把他们怎么样。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几个月李景根本就没去理会他们这些王公贵族(主要是李景没有时间,李景刚刚执政,首先要整顿军队,清查东厂和锦衣卫两大特务机构,同时还要查办贪官,哪有时间搭理他们)。
前些日子朝廷颁布新的税制,这几个人私下商议了一下,均觉得像他们这般身份的是不可能会来人收税的,即便是来收税也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己。
因此当税官来收税的时候,这些人或以生意不好,或以粮食歉收,或以无钱为由,去搪塞税官。
说来也怪,税官并未多说什么就走了,这让他们更加以为李景并未准备向他们这些人收税。
其实张维迎等人根本不知道,由于李景推行新税制的时间突然提前,地方官府的准备工作并未就绪,收税的人手都没准备充足。
其时,顺天府的知府己由张理担任,张理担任解州知州多年,熟知地方政务,深知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张理当时接到沈正通知开始推行新税制以后,便知应该先从那些没有实力的商户和地主那里开始征收,这些人根基浅薄,没有胆量跟官府抗衡,再加上还有柱子的京师部队帮张理镇场子,那些小商户和小地主只有乖乖就范的份儿。
如果一开始就啃张维迎,周奎这样的硬骨头,一旦出现僵持,那些小商户和小地主就会对新税制持观望状态,甚至以这些大户都不交凭什么要我们交为借口推脱。
张理不是不想打老虎,但是打老虎得分什么情况,把张维迎等人这几只大老虎打掉虽然能一下子解决北直隶的税制问题,但是也会触动别处的神经。
要知道这次推行新税制不仅仅是北直隶一个地方,还有南直隶,还有全国各地。
遍布全国各地的那些王公贵族没一个善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