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明朝大丈夫 >

第114部分

明朝大丈夫-第114部分

小说: 明朝大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此次乱军攻占陵川,必然会杀掉一些官吏,官是朝廷委派,但是有些吏员地方官却可以自行任命,李景准各以周县令的名义招一些有能力的人读书人出来做事。

    穷文富武,读书人大多数是些穷人,为了脱贫致富,这些人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考取功名。

    可在没有考取功名以前他们也是要吃饭的,偏偏大多数的读书人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出力的事情荃本上是不用指望他们了,而且这帮人也羞于干那些他们自认为是低贱的工作。

    这样一来,这帮人在没有考取功名之前是靠父母或者老婆来养活。另外,并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能考取功名,能考中秀才的都不多见。而且考中秀才却并不能做官,想做官至少得有举人的功名。

    举人和进士这种级另li的读书人当然不在李景的考虑之内,只要有秀才来他就心满意足了。

    当然只知道读死书的书呆子李景是不会重用的,他要的是既有文化还要有能力的。

    现在陵川吏员短缺,招这些读书人做些文书之类的工作正是他们的所长,也不辱没他们的名声。只要他们拿了李呆的钱,软等于上了李录的船,李呆自然有办法慢慢收服他们。

    不过就算周县令马上回来,招人也是需要时间的,而且新来的人还要对自己的工作熟悉一段时间,因此眼下还指望不上这些人帮李景做事,许多问题还要靠李景自己解决。

    李景手指轻轻地叩击着桌面,沉吟了一会儿说道:“虎头,你回山一趟,把袁先生接来。思二算了,先生年纪大了,这两年身体越发不如以前了,山中清凉,还是不劳动他老人家了,让你沈爷爷来吧。

    你回去告诉你沈爷爷和张叔叔,让他们把山上懂得清丈土地的人送一些过来,再押送五万石粮食过来,主要是番薯,马铃薯和玉米,我要在陵川推厂这些作物,让你二壮叔叔带五百人马护送。还有,通知杜老九和沈继先,叫他们也带些人手过来。”

    虎头闻听应声领命,不过转身时却犹豫了一会儿。

    “虎头,你想说什么但说无妨。”李景道。

    虎头四下看了看,见周围全是李景的亲兵,这才说道:“干爹,你有没有发现,沈爷爷这两年衰老的厉容?’,李景闻言心头一震,凝神回想着沈正的容颜,猛然发觉沈正近两年确实如虎头所说,衰老的非常快。

    李录轻轻叹了口气,知道山上事务繁杂,大多压在沈正的身上,沈正这是累得。

    李录起身摸着虎头的脑袋说道:“虎头长大了,懂得关心别人了,不枉你沈爷爷疼你一场。”

    见李景摸自己的脑袋,虎头脖子一绪,不过终究没有躲过。

    李景反手拍了他脑袋一巴掌,笑骂道:“小王八蛋,你躲什么?”

    “千爹,你刚才还说我长大了,千嘛还摸我脑袋?,,虎头叫道。

    李录笑骂道:“你个小王八蛋,你长到八十岁也是我儿子,我想摸你脑袋,那也是想摸就摸。”

    一旁的李定国听了忍不住轻声笑了出来。

    虎头朝李定国一瞪眼,喝道:“笑什么?想讨打啊?”

    李定国一梗脖子,瞪着虎头说道:“我不怕你,我现在打不过你,等过两年我长大了看我揍不死你!”

    见虎头还要说话,李景一瞪眼睛喝道:“你俩要千什么?虎头,你是大哥,不许欺负你弟弟!定国,你是弟弟,要尊敬你大哥!”

    见李景动怒,孙虎头和李定国急忙收起斗鸡眼,齐声应是。

    李景叹了口气,摸了摸两人的脑袋说道:“你俩虽然不是我亲生的,但我一向把你俩当亲儿子一样看待,希望你二人也能像亲兄弟一样相亲相爱,你们记住,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你二人要是不和,就会被人各个击破。”

    孙虎头和李定国急忙跪倒在地,嘭嘭嘭磕了几个响头,然后说道:“父亲,孩儿受教,以后定和哥哥(弟弟)相亲相爱。”

    李景点点头,让二人起身,然后说道:“虎头,你马上回去,把我刚才说的事情办了,另外把你沈爷爷接来,我有事与他商谈。”

    “是!”虎头应道。

    虎头走后,李景命李定国准各笔墨纸张,整理下思路,将自己准备在陵川要做之事大致写了下来。

    一宜以来,李景都呆在红山岭那个山沟沟之中,虽然做了很多规划布局,不过红山岭毕竟地方太小,很多事情只能是设想,要想施行起来很难,甚至发展思路也被局限住。

    现在占据陵川,陵川无论是土地面积还是人口数量都要远远高于红山岭,这时李景需要考虑的事·清就会远比在红山岭时多得多,所谓站在高位,眼界自然也宽阔了许多。

    陵川被乱军攻占,行政,商业俱被破坏,是坏事,也是好事。

    对李景来说,好处显然更多,百废待兴,正是李景大展拳脚的机会。

    李景决定在陵川建立属于自己的一套行政人马,再建立一套商业班子。

    李景不能学乱军走以战养战的路子,他要走发展的道路。

    乱军把城市破坏,正是他发展的契机,因此他必须盯住乱军的脚步,不能让乱军停下来,乱军破坏的太厉害。

    会员特权抢先体验

第154章 军事天才() 
第154章 军事天才  行政和商业可以被破坏,但是不能让乱军把老百姓给胁裹出去造反,如果没有人口,占领多少城币都没有用处。

    李景正自沉思,只见幸儿端了茶水送上来道:“将军,请用茶。”

    李景随手指着书桌一旁说道:“放着吧。”

    幸儿将茶杯放在桌上,正要退下,忽然,李景醒过神来,停下笔抬头看向幸儿问道:“怎么是你送茶?我的亲兵呢?”

    幸儿急忙跪地说道:“启9将军,奴脾蒙将军搭救,无以为报,只能做些端茶递水的事清聊表寸心。

    “你起来吧,我手下的人没有跪着说话的规矩,你刚才说蒙我搭救?我什么时候救过你?”李景疑问道 幸儿起身说道:“谢将军,乱军占了这里,难道不是将军把乱军打跑的么?若不是将军把乱军打跑,嘟有奴娜的活路?”

    李景摇摇头笑道:“是我的亲兵跟你说的吧?莫听他们胡说八道。我不知你因何缘由进的周家,不过你现在随时可以回家,周家也不会难为你。嗯二你身上怕是没钱,我给你十两银子再安排人送你回家。”

    “谢将军恩典,不过奴碑幼时便卖给周家,不知家在何处?将军要我往哪里去?”幸儿道。

    李景沉吟了一下说道:“这个二你今年多大?”

    “过了今年便十七了。”幸儿道。

    李景想了想道:“还没到十七岁,这样吧,你既然无家可去也英在我这里,我派人送你到我夫人那里,等过上一两年让夫人在军中为你选一个年貌相当的做夫婿,你看可好?”

    “全凭将军做主。”幸儿说道。

    “思,去吧。’户李景摆了摆手,随即提起笔来继续书写。

    过了一会儿,忽听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李景侧头听了一下,向李定国说道:“去看一下外面发生什么事情?”

    “大帅,我去看一下。”旁边一名亲兵躬身说道说罢,那亲兵转身出门而去。

    过了一会儿,那亲兵返回,对李景抱拳说道:“启家大帅,是一些穷苦人听说咱们这里放根施粥,都在外面排队领取呢。”

    李景闻听放下笔对李定国和几名亲兵招招手道:“咱们出去看看。”

    对于灾民李景可谓异常重视,因为这些人不仅可以种地做工,还是他潜在的兵源,尤其那些年轻人。

    红山岭为什么能在几年内猛增了数千可战之兵,最大的原因就是陕西和山西战乱不断,大量的老百姓被迫离开家园,四处逃难。

    而逃到林县,辉县和淇县境内的难民几乎全被李景收容。

    虽然收容这些灾民为红山岭增加了极大的负担,但是红山岭的收获也是极大,要知道逃难的不光有老人和孩子,还有青壮和女人,尤其是那些年轻的女人,帮李景解决了最大的难题。

    因为李景手下那些士兵至少有一半以上还在打光棍儿,这些女人来到山上,一下子就解决了很多人成家的问题。

    这些人成家以后,第二个好处就休现出来。

    因为一起逃难过来的大多沾亲带故,一家嫁女,就有若干人跟着沾上了烟亲,于是这些外来户很快跟红山岭的原住民融在了一起,这样大家的向心力就增强了。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红山岭人口增加,虽然没有太多的土地分给他们,但是做工的人却多了。要是没有这些人,军工厂根本生产不出那么多的子弹。

    最后一个好处就是,大量的育壮加入到李景的队伍,让李景不必再为招兵苦恼。

    跟这些好处相比,红山岭承受的那点负担根本算不了什么事儿。

    其实,收容灾民,最大的负担只有两样,一个是吃,一个是住。

    吃的问题不大,因为这些年不仅山里在种植番薯,马铃薯还有玉米这样的高产作物,就连周边地区也开始开始种植这些作物。

    当然,前期是李景命人强行推厂的。

    像杨百富那些富户,最初都是在李景的严令下才进行种植,但是当第一季收成出来以后,这些人非但不再怨恨李景,甚至开始对李景感恩戴德。

    因为产量太高了,高的远远出乎他们的想象。

    哪怕交了三成的税收,剩下的也比以前高出太多。

    到了这时,就己经不需要李景再进行推广了,老百姓也不傻,仁儿多俩儿少,这点儿帐他们还是会算的,因此第二年以后,红山岭的周边几乎全部种上了这几种作物。

    有这么多人供应粮食,解决几万灾民吃饭并不算难。

    难的是居住的问题。

    因为在红山岭的周边,凡是差不多的土地全被种上了粮食,这样一来可供建房的地方就不多了。

    好在这些人也不挑,只要能建房就行,于是,山脚下凡是无法种植粮食的地方全被利用上了。

    解决了吃住两项,这些灾民就开始安心的住了下来。

    可以说,通过安且这些灾民,让李景和他的手下积累了不少处理民生事务的经验。

    其中就包括高奇。

    当李景带着李定国等人出来的时候,衙门的外面己经排起了长龙,几十名士兵手拿棍棒在人群中维持铁序,凡是想插队,或者是不想排队的,全被这些人用棍棒打了出去。

    李景抬眼看往长龙的前头,只见十余口大锅旨着腾腾地热气,旁边几名火头军正在给排队的灾民分发食物,每人两个番薯,一碗稀粥。

    “父亲,高叔叔怎么不多派几个人分发食物呢?这样后面的人不是就可以尽快地吃到东西了么?”李定国看了一会儿疑感地问道。

    李景摸着李定国的脑袋,笑了笑道:“你以为这样就快了么?其实未必,你想,一共就这么几口锅,按你说的那样发,一会儿锅里的东西就发完了,然后所有的锅都要重新煮食。现在是发完一锅就煮一锅,等发到一定时候,刚才这口锅里煮的东西就又熟了,这样就不会停顿。”

    李定国想了一会儿,忽然拍手说道:“我明白了,这叫轮番上阵,就跟打仗一样,前面的打累了就休息一会儿,换后面不累的接着上去打。等后面的打累了,前面的那些人已经休息好了,就可以接看上去打 李景挠挠头,这个孩子怎么什么事儿都能跟打仗扯到一块儿,舍粥跟打仗有联系吗?自己本来是想通过舍粥这件事,告诉这孩子以后应该如何合理调配人力和处理事务,谁知他竟然给扯到打仗那里去了。

    李景本以来只是怀疑李一纯就是李定国,现在几乎可以肯定,这个孩子就是历史中那个名动天下的李定国。

    因为这个人是个军事天才。

    什么是军事天才,就是不用上什么正规军校,甚至连盗版的兵法书都不看,就会打仗的人。

    其中的代表人物是朱元璋和常遇春。

    曹文诏是这样的人,李定国也是!

    为什么说他们不看兵法书?道理很简单,不识字,或者识字极少,给他们书看也看不。懂。

    当然这些人后来都开始自学,开始看些兵法之类的书籍,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他们出名的时候,肯定还是文言和半文盲的状态。

    李景以前是有些担心的,他担心一旦李一纯就是后来的李定国的话,在生活环境改变了以后,不知道这个人还能否成为那个威名赫赫的李定国。

    现在看来他的担心有些多余,一个连舍粥都能跟打仗联系在一起的人,就算不是军事天才,至少也得是军事狂人。

    李景低头琢磨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