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91-成方切用 >

第19部分

091-成方切用-第19部分

小说: 091-成方切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金 
之证 
亦不 

卷六上祛风门
防己地黄汤
属性:(金匮) 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桂枝 防风(三分) 防己 甘草(一分) 以酒一杯。渍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二 
斤。 咀 
此亦风之迸入于心者也,风升必气涌,气涌必滞涎,涎滞则流湿,湿留壅火。邪聚于心, 
故 
盛 
子 

卷六上祛风门
头风摩散方
属性:(金匮) 
大附子(炮) 盐 等分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疾上,令药力行。 
头风,乃偏着之病,故以附子劫之,盐清其邪。 

卷六上祛风门
桂枝芍药知母汤
属性:(金匮) 治诸肢节疼痛,身体 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生姜(五两) 桂枝 白术 知母 防风(四两) 芍药(三两) 附子(炮) 麻黄 甘 
草(二两) 
此类历节病,由风湿外邪,而兼脾肾俱虚之方也。谓诸肢节疼痛,湿留关节也。因而身 
体为 
故头 
而太 
麻黄 
之郁 

卷六上祛风门
乌头汤
属性:(金匮) 治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亦治香港脚疼痛,不可屈伸。 
乌头(五枚。 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 甘草(炙) 黄 芍药 麻 
黄(三 
知尽服 
历节病,即行痹之属也。乃湿从下受,挟风流注,故或足肿而必发热,且更不可屈伸而 
疼痛 

卷六上祛风门
矾石汤
属性:(金匮) 治香港脚冲心。(此亦因风而自下而上也。故方列中风门。) 
矾石(二两) 以浆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脚良。 
矾石收湿解毒,故以之为外治。然至衡心,亦能治之。盖香港脚而至冲心,皆由肾水挟脚 
气以 

卷六上祛风门
术附汤
属性:(近效) 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炙) 白术(一两) 三味锉,每五钱,煨姜五片,枣 
一枚,水盏 
肾气空虚,风邪乘之,漫无出路。风挟肾中浊阴之气,厥逆上攻,故头重眩苦至极,兼 
以胃 
土一 

卷六上祛风门
越婢加术汤
属性:(千金) 治内热极,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历风气,下焦脚弱。 
石膏(半斤) 麻黄(六两) 白术(四两) 甘草 生姜(二两) 大枣(十五枚) 六 
味以水六升 
此治风极变热之方也。谓风胜则热胜,以致内热极而汗多,将必津脱,津脱而表愈虚, 
则腠 
营为 
愈虚 
家之 
之勇 
姜为 

卷六上祛风门
小续命汤
属性:(千金) 治中风不省人事,神气愦乱,半身不遂。〔丹溪曰∶左半身不遂,属血虚 
瘀血,以四物汤加桃仁红花姜汁竹沥。右半身不遂,属气虚与痰,以四君子汤加竹沥姜汁 
(分气血属左右,亦太拘着,不甚验也。)〕筋急拘挛,口眼 斜,语言謇涩,风湿腰痛, 
火并多,六经中风,及刚柔二痉。(痉者,项背强直,手足反张也。伤风有汗为柔痉,以 
能散气也,伤寒无汗为刚痉,以寒能涩血也,亦有血虚筋脉无所荣养而成痉者。凡中风口 
为心绝,手撒为脾绝,眼合为肝绝,遗尿为肾绝,鼻鼾为肺绝。吐沫直视,发直头摇,面 
如妆,汗缀如珠,皆不治。或只见一二证,尚有得生者。金匮中风篇曰∶寸口脉浮而紧, 
则为寒,浮则为虚,虚寒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 
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 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 
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释曰∶中络者,邪方入卫,尚在经络 
外,故但肌肤不仁。中经则入营脉之中,骨肉皆失所养,故身体重着。至中腑中脏,则离 
而内,邪入深矣。中腑必归于胃者,胃为六腑之总司也。中脏必归于心者,心为神明之主 
风入胃中,胃热必盛,蒸其津液,结为痰涎。胃之大络入心,痰涎壅盛,堵其出入之窍 
中腑则不识人也。诸脏受邪,迸入于心,则神明无主。故中脏者,舌纵难言,廉泉开而 
沫也。廉泉穴在舌下,窍通于肾,津液之所出也。) 
防风(一钱二分) 桂枝 麻黄 杏仁(去皮尖炒研) 芎 (酒洗) 白芍(酒炒) 人 
参甘草 
急语迟,脉弦者, 
加竹沥。日久不大 
呕逆加半夏。语言 
渴多惊,加犀角羚 
此六经中风之通剂也。鹤皋曰∶麻黄杏仁,麻黄汤也,治太阳伤寒。桂枝芍药,桂枝汤 
也, 
气血 
黄芩 
缓, 
或细 
不受 
宜进续命汤以御之。殊为不然,风势才定,更用续命汤,重引风入,是添蛇足 
药,频频热服,俾内不召风,外无从入之路。且甘寒一可息风,二可补虚,三 
不用耶。保命集曰∶厥阴泻痢不止,脉沉迟,手足厥逆,脓血稠粘,此为难治 
续命汤汗之。谓有表邪缩于内,当散表邪,则脏腑自安矣。又曰∶厥阴风泻, 
续命消风散主之。) 
易老六经加减法,倍麻黄杏仁防风,名麻黄续命汤,治太阳中风,无汗恶寒。倍桂枝芍 
药杏 
阳明中 
不恶风 
附续命 
少阳厥 
亦奚以 
命汤。 
痛处。 
不知痛 
则治外 
其内伤 
加干姜 

卷六上祛风门
大秦艽汤
属性:(机要) 治中风手足不能晕掉,舌强不能言语,风邪散见,不拘一经者。 
秦艽 石膏(三两) 当归(酒洗) 白芍(酒炒) 川芎 生地(酒洗) 熟地 白 
术(土炒) 茯 
(五钱) 每服一两。 雨 
此亦六经中风之通剂也。中风,虚邪也。留而不去,其病则实,故用驱风养血之剂,兼 
而治 
风疼 
去厥 
凉 
于 
静 
非 
食 

卷六上祛风门
地黄饮子
属性:(河间) 治中风舌喑不能言,足废不能行。此少阴气厥不至,名曰风痱,急当温之。 
(风痱,如瘫痪是也。) 
熟地 巴戟(去心) 萸肉 苁蓉(酒洗) 附子(炮) 官桂 石斛 茯苓 石菖蒲 远 
志麦 
熟地以滋根本之阴,巴戟苁蓉官桂附子,以返真元之火。石斛安脾而秘气,山萸温肝而 
固精 
而风 
火虚 
药, 
能平 
之元 
既归 
于舌 
以缓调 

卷六上祛风门
天麻丸
属性:(易老) 养血。祛风。壮筋骨。 
天麻(祛风) 牛膝(强筋。二味用酒同浸三日,焙干用。) 萆 (祛风湿强筋骨。) 玄 
参 
阴。) 羌 
此方大意,主治肾热生风。其以天麻入牛膝同制,取其下达。倍用当归地黄,生其阴血。 
萆 
活 
漫无 
(刘宗 
而益筋 

卷六上祛风门

属性:(张咏) 治中风 僻,语言謇涩,(风中于经。)肢缓骨痛,(风而兼湿。)及风痹走 
痛 
湿 
草 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采者佳。不拘多少,拣去粗筋,留枝叶花 
实, 
尽去, 
猪也, 
妙处全 
肾风之 
能驱风散湿,行大肠之气。然风药终燥,若风痹由于脾肾两虚,阴血不足,不由风 
湿而 
节叶 

卷六上祛风门
活络丹
属性:治中风手足不仁,日久不愈,经络中有湿痰死血,腿臂间忽有一二点痛。 
川乌(炮去脐皮) 草乌(炮去皮) 胆星(六两) 地龙(即蚯蚓洗焙干。) 乳香 
(去油) 没药 
所以散寒湿。蚯蚓 
于肢节,久则血脉 
瘀血,生新血。二 

卷六上祛风门
三生饮
属性:治中风卒然昏愦,不省人事,痰涎壅盛,语言謇涩等证。(东垣曰∶中风非外来风 
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愈四旬,气衰之际,或忧喜岔怒伤其气者,多有此证,壮岁之时 
也。若肥盛者,则间有之,亦是形盛气衰而如此尔。) 
生南星(一两) 生川乌(去皮) 生附子(去皮五钱) 木香(二钱) 每服一两。 
加人参一两煎 
南星辛热,散风除痰。附子重峻,温脾逐寒。乌头轻疏,温脾逐风。二药通行经络,无 
所不 
气也 
其 
煎服即苏。此乃行经治痰之剂,斩关擒王之将。必用人参两许,驾驭其邪,而补助真气,否 
则不惟无益。适以取败,观先哲参 参附,其义可见。若遗尿,手撒,口开,鼻鼾,为不治 
。然服前药,多有生者。喻嘉言曰∶脏为阴,可胜纯阳之药,腑为阳,必加阴药一二味。制 
其僭热,经络之浅,又当加和营卫,并宣道之药。) 

卷六上祛风门
牵正散
属性:(直指方) 治中风口眼 斜,无他证者。(足阳明之脉,侠口环唇,足太阳之脉,起 
于目内 。阳明内蓄痰热,太阳外中于风,故牵急而 斜也。又木不及,则金化缩短乘之, 
木为金乘,则土寡于畏,故口眼 斜,口目常动,故风生焉。耳鼻常静,故风息焉。) 
白附子 僵蚕 全蝎等分为末。每二钱。酒调。 
吴鹤皋曰∶艽防之属,可以驱外风。而内生之风,非其治也。(肝有热则自生风,与外 
感之 
之痰 
( 
辛 
同 
附改容膏。蓖麻子(一两) 冰片(三分)共捣为膏。寒月加干姜附子各一钱。左 贴 
右,右 

卷六上祛风门
蠲痹汤
属性:(严氏) 治中风身体烦痛,项背拘急,手足冷痹,腰膝沉重,举动艰难。(诸证皆因 
营卫虚而风湿干之也。经曰∶营虚则不仁,卫虚则不用。不仁,皮肤不知痛痒也。不用,手 
足不能运动也。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半身不遂也。二曰风痱。身无疼痛,四 
肢不收也。三曰风 ,庵忽不知人也。四曰风痹,诸痹类风状也。嘉言曰∶难相类,实有不 
同。风则阳先受之,痹则阴先受之尔。致痹之因,曰风,曰寒,曰湿,互相杂和,非可分属 
。但以风气胜者为行痹,风性善行故也。以寒气胜者为痛痹,寒主收急故也。以湿气胜者为 
着痹,湿主重滞故也。) 
黄 (蜜炙) 当归(酒洗) 赤芍(酒炒) 羌活 防风 甘草(炙) 片子姜黄(酒 
炒。)加姜枣煎 
辛能散寒,风能胜湿,防风羌活,除湿而疏风。气通则血活,血活则风散,黄 炙草, 
补气 
能入 
为君 
属为 

卷六上祛风门
胃风汤
属性:(易老) 治风冷乘虚,客于肠胃,食泄注下,完谷不化,及肠风下血。又治风虚能食 
,牙关紧闭,手足螈 ,肉 面肿,名曰胃风。 
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 当归(酒洗) 芎 芍药(酒炒) 桂 等分。加粟米 
百余粒煎。 
胃风者,胃虚而风邪乘之也。风属肝木,能克脾土。故用参术茯苓,以固脾气而益卫。 
当归 
削桂 
而 
东垣胃风汤。白芷升麻各(一钱二分)麻黄(不去节)葛根(各一钱)柴胡羌活 本苍 
术蔓荆草蔻 
反能食。盖风 
旨。必加麦门 

卷六上祛风门
解风散
属性:治风成寒热,头目昏眩,肢体疼痛,手足麻痹,上膈壅滞。 
人参(两半) 麻黄(二两) 川芎 独活 细辛 甘草(一两) 为细末,每五钱, 
水盏半。生 
按风成为寒热,乃风入胃中,而酿营卫之偏胜。前胃风汤,正驱胃风使从外解之药。此 
因风 
营卫 
术为 
热四 

卷六上祛风门
愈风丹
属性:治诸风证,偏正头痛。 
防风通圣散,四物汤,黄连解毒汤,各一料。加羌活 细辛 甘菊花 天麻 独活 薄 
荷 
按外风与身中之火热相合,以阳从阳,必上攻于头。然风火盛,营血必亏,故其药如是 
也。 

卷六上祛风门
清空膏
属性:(东垣) 治正偏头痛,年深不愈,及风湿热上壅头目,及脑苦痛不止。(偏头痛者, 
少阳相火也。丹溪曰∶有痰者多,左属风属火,多血虚。右属痰属热,多气虚。准绳曰∶医 
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浅而近者名头痛,深而远者为头风,当验其邪所从来而 
治之。)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 羌活 防风(一两) 柴胡(七钱) 川芎(五钱) 甘 
草(炙两半) 
脉缓有痰,去羌 
柴胡一倍。(散 
垣曰∶太阴头痛 
气壅于膈中,头 
热干之,则浊阴 
芎入厥阴,为通阴阳气血之使。甘草入太阴,散寒而缓痛,辛甘发散为阳也,芩连苦寒,以 
羌防之属升之,则能去湿热于高巅之上矣。(芩连用酒炒,非独制其寒,欲其上升也。丹溪 
曰∶清空膏,诸般头痛皆治。惟血虚头痛,从鱼尾相连痛者不治。鱼尾,眼角也。又云∶治 
少阳头痛,如痛在太阳厥阴者勿用,盖谓巅顶痛也。头痛,用羌活防风柴胡川芎升麻细辛 
本之异者,分各经也。用黄芩黄连黄柏石膏知母生地之异者,分各脏泻火也。用茯苓泽泻者, 
导湿也。用参 者 
从缓治也。若急 

卷六上祛风门
消风散
属性:治风热上攻,头目昏痛,项背拘急,鼻嚏声重。及皮肤顽麻,瘾疹瘙痒,妇人血风 
人冲任二经,为风袭伤,致生血病也。) 
浓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