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91-成方切用 >

第12部分

091-成方切用-第12部分

小说: 091-成方切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药 
遗 
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徐忠可注曰∶溢饮者,水已流行归四肢,以不 
汗而致身体疼重。盖表为寒气所侵而疼,肌体着湿而重,全乎是表,但水寒相离。犹之风寒 
两伤,内有水气,故以大青龙小青龙主之。然大青龙合桂麻而去芍加石膏,则水气不甚而挟 
热者宜之。倘咳多而寒伏,则必以小青龙为当。盖麻黄去杏仁,桂枝去生姜,而加五味干姜 
半夏细辛,虽表散而实欲其寒饮之下出也。观仲景论太阳中 ,谓身热疼重,而脉微弱,乃 
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一物瓜蒂汤主之。然曰发其汗,则恶寒甚,而此独主二汤,发 
表为急。岂非以溢饮所犯,其源非中 ,且腠理稍固,不若夏月之易汗乎。彼在夏月,腠理 
本疏,又中 在先,故主吐。然则夏月身不热,非中 而得是证,其亦宜二汤可知也。金匮 
云∶先渴后呕者,水停心下,小青龙汤主之。不治渴而专治水,水去而渴自止矣。金匮又云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徐忠可注曰∶此即支饮的证也,不用十枣汤,而用小青 
龙汤,必以其挟表也。然此必病发于未然而不得卧,则势亦孔亟,故暂以桂枝治表,姜半治 
饮尔。) 
加石膏,名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治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 
水。( 
此条同 
石膏以 
青龙, 

卷三上表散门
葛根汤
属性:治太阳病,项背强KT KT ,无汗恶风者,亦治太阳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者。〔(此条据 
喻注。当去麻黄。)伤寒有并病。有合病。本经未解,传入他经,有催并之义,为并病。二 
经三经同受邪者为合病,合病者,邪气甚也。太阳阳明合病,其证头痛,腰痛,肌热,鼻干 
,目痛,脉浮大而长。头腰,太阳也。肌目鼻,阳明也。浮大,太阳也。脉长,阳明也。阳 
经合病,必自下利。邪并于阳,则阳实而阴虚。阳外实而不主里,则里虚,故下利。吴鹤皋 
曰∶庸医便为伤寒漏底不治,不知与此汤以散经中表邪,则阳不实而阴气平,利不治而自止 
矣。赵嗣真曰∶合病者,二阳经,或三阳经,同病不移者也。并病者,一经先受病。又过一 
经,两经同病也。如太阳阳明,若并而未尽,犹在两经,仲景所谓太阳证不罢。而赤,阳气 
怫 
太 
罢 
少阳阳明合病,主承气汤。三阴有两感而无合病,合病不传经,并病亦与传经异。太阳多传 
变 
传太阴,谓之误下传。太阳传少阴,谓之表里传。水胜火,火胜水,此南北二方之变,顷刻 
害人。辨之不早,必成不救。太阳传厥阴,谓之首尾传。三阴不至于首,唯厥阴与督脉上行 
,与太阳相接,又名巡经得度传。炎变至重,不为不多矣。〕 
葛根(四两) 麻黄 生姜 桂枝 芍药 甘草(炙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先煮 
麻黄葛根, 
成氏曰∶轻可去实,葛根麻黄之属是也,此以中风表实,故加二物于桂枝汤中。 
除麻黄,名桂枝加葛根汤。(仲景)治太阳病。项背强KT KT 。反汗出恶风者。( 
KTKT 者,颈不 
根一味,则两经尽解 
利但呕。(喻嘉言曰∶ 
上行,故合阳明胃中之 
然上逆则必加半夏入葛 
自止尔。葛根汤,即第 
治发热,恶寒,头痛,项强,伤寒温病。 

卷三上表散门
麻黄附子细辛汤
属性:(仲景) 治伤寒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是也。 
太阳膀胱,与少阴肾,相为表里。肾虚,故太阳之邪,直入而脉沉,余邪未尽入里 
此证谓之表里传,非两感也。) 
麻黄(二两去节) 细辛(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切八片) 先煮麻黄,去上沫, 
内辛附煮, 
发热,故曰 
太阳之寒而 
去细辛。加甘草。名麻黄附子甘草汤。 
仲景曰∶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 
发 
表 
肿 

卷三上表散门
升麻葛根汤
属性:(钱仲阳) 治阳明伤寒中风,头疼身痛,发热恶寒,无汗口渴,目痛鼻干,不得 
及阳明发斑,欲出不出,寒暄不时,人多疾疫。(三阳皆有头痛,故头痛属表。六经皆 
痛。在阳经,则烦痛拘急。风寒在表,故发热恶寒。寒外束,故无汗。热入里,故口渴 
明脉络鼻,侠目,故目痛鼻干。阳明属胃,胃受邪,故不安卧。此其受邪之初,犹未及 
也。阳邪入胃,里实表虚,故发斑。细如蚊点为疹,大若锦纹为斑。) 
升麻(三钱) 葛根 芍药(二钱) 甘草(一钱炙) 加姜煎。头痛,加川芎白芷。 
(川芎为通 
二药。)热 
热。)头面 
咽。)斑出 
参。胃虚食 
阳明多气多血,寒邪伤人,则血气为之壅滞。辛能达表,轻可去实,故以升葛辛轻之品, 
发 
葛根为君,升麻为佐,甘草芍药以安其中。)升麻甘草,升阳解毒,故又治时疫。(感时疫者 
,必先入胃,故用阳明胃药。)伤寒未入阳明者,勿服,恐反引表邪入阳明也。斑疹已出者 
,勿服,恐重虚其表也。(麻痘已见红点,则不可服。阳明为表之里,升葛阳明正药。凡斑 
疹欲出未出之际,宜服此汤,以透其毒。不可便服寒剂,以攻其热。又不可发汗攻下,虚其 
表里之气。如内热甚,加黄连犀角青黛大青知母石膏黄芩黄柏玄参之类。若斑势稍退,潮热 
谵语,不大便,可用大柴胡加芒硝。调胃承气下之。) 

卷三上表散门
柴葛解肌汤
属性:(节庵制此以代葛根汤) 治太阳阳明合病,头目眼眶痛,鼻干不眠,恶寒无汗, 
洪。(太阳脉起目内 ,上额,交巅。阳明脉上至额颅,络于目。风寒上干,故头痛, 
眶痛也。恶寒无汗,属太阳。鼻干不眠,属阳明。脉洪,将为热也。节庵曰∶此阳明 
邪,若在腑病,另有治法。) 
柴胡 葛根 羌活 白芷 黄芩 芍药 桔梗 甘草 加姜枣石膏一钱煎。无汗,恶 
寒 
寒邪在经,故以羌柴芷葛散之,寒将为热,故以黄芩石膏桔梗清之。(三药并泄肺热,) 
以芍 

卷三上表散门
柴胡升麻汤
属性:(局方) 治少阳阳明合病,伤风,壮热恶风,头痛体痛,鼻塞咽干,痰盛咳嗽, 
稠粘。及阳气郁遏,元气下陷,时行瘟疫。(刘宗浓曰∶伤风一证,仲景与伤寒同论, 
麻黄桂枝之分,至于传变之后,亦未尝悉分之也。诸家皆与感冒四气,并中风条混治。 
无择别立伤风一方,在四淫之首。且根据伤寒以太阳为始,分注六经,可谓详密。但风本 
诸方例用解表发表,然受病之源,亦有不同。若表虚受风,专用发表之药,必致汗多亡 
证。若内挟痰热而受风,亦宜内外交治,不可专于解表也。或曰∶此云表虚,与伤寒中 
虚同欤。予曰∶不同也。彼以太阳中风,而于有汗无汗分虚实。实者加麻黄,虚者加葛 
俱解表也。此云表虚者,当固守卫气,而散风者也。) 
柴胡 前胡 黄芩 升麻 葛根 桑皮 荆芥 赤芍 石膏 加姜三片,豉廿粒,阳明 
而兼 
(三 
而清 
故 

卷三上表散门
九味羌活汤
属性:(张元素 即羌活冲和汤) 治伤寒伤风,憎寒壮热,头痛身痛,项痛脊强,呕吐 
太阳无汗。及感冒四时不正之气,疫疠诸病。(有物有声曰呕,气逆则呕。有物无声 
胃寒则吐。邪热在表,则不渴,传里则渴。四时不正之气,谓天地间秽恶之气,及病 
流行传染也。) 
羌活 防风 苍术(钱半) 细辛(五分) 川芎 白芷 生地 黄芩 甘草(一钱) 加 
生姜葱 
去地黄 
此足太阳例药,以代桂枝麻黄青龙各半等汤也。药之辛者属金,于人为义,故能匡正黜 
邪。 
者倍之 
白芷 
能驱 
热 
风 
通 
未 

卷三上表散门
十神汤
属性:(局方) 治时气瘟疫,疠气初感,头痛发热,恶寒无汗,咳嗽鼻塞声重。(疠气由口 
鼻而入,直行中道,流布三焦,致沿门阖境,传染相似,谓之瘟疫。头痛发热,恶塞无汗, 
邪在表也。咳嗽鼻塞声重,表实而气不利也。凡患时证而咳嗽者,邪欲外出而易愈也。) 
麻黄 葛根 升麻 川芎 白芷 紫苏 甘草 陈皮 香附 赤芍 加姜葱白。治伤寒 
须分 
以疏 
行瘟 

卷三上表散门
神术散
属性:(海藏) 治内伤冷冻饮料,外感寒邪,而无汗者,(内伤冷冻饮料,则寒湿停于中。经曰∶其 
寒饮食入胃,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是也。寒能涩血,故无汗。)亦治刚痉。(先伤风,后 
伤湿,及太阳过汗,湿家过汗,产后血虚,破伤风,皆发痉。其证头摇口噤,手足搐搦,项 
背反张。无汗为刚痉,有汗为柔痉,亦有刚柔不分者。不可纯作风治,宜清热,化痰,疏风 
,养血,亦有用大承气者。凡阳痉不厥逆,其厥逆者,皆阴痉也。宜附子汤,附子防风散, 
桂心白术汤。) 
苍术(制) 防风(二两) 甘草(一两炙) 加生姜葱白。如太阳证,发热恶寒,脉 
浮紧者,加 
人加当归。 
防风辛温升浮,除风胜湿,为太阳主药。苍术甘温辛烈,散寒发汗,辟恶升阳。(能升 
胃中 
除苍术,加白术二两,姜三片,不用葱,名白术汤,(海藏)治前证有汗者,(苍术发汗, 
白 
嘉 
海 
太无神术散。苍术(泔浸)浓朴(姜汁炒各一钱)陈皮(去白二钱)甘草(炙)藿香石 
菖蒲(各钱半) 
入阳明。邪正交争,阴胜则憎寒,阳胜则壮热。流于百节,则一身尽痛。上行头面则为肿大 
,名大头瘟。苍术辛烈,升阳辟恶,燥湿解郁。浓朴苦温,除湿散满,化食浓肠。陈皮理气 
,通利三焦。甘草和中,匡正脾土,此即平胃散而重用陈皮为君者也。盖人之一身,以胃气 
为主。胃气强盛,则客邪不能入,故治外邪必以强胃为先也。加藿香菖蒲,取其辛香通窍, 
亦 
之 
局方神术散。茅术(二两)川芎白芷羌活 本细辛炙甘草(各一两)每服四钱。加姜葱 
煎。治伤 
伤风应 
芎芷各 
许学士神术散。苍术(一斤)芝麻(五钱研浆)枣五十枚,取肉捣丸,治水饮结成 囊。 
(水饮 
水也。) 
九制苍术散。茅山苍术九蒸九晒为末,治痰饮腹痛。 

卷三上表散门
葱豉汤
属性:(肘后) 伤寒初觉头痛,身热,脉洪,盒饭服此。 
葱白(一握) 豉(一升) 煎服取汗出。如无汗,加葛根三两(崔氏) 
葱通阳,(葱中空,为肺菜,散手太阴阳明之邪。)豉升散,均能发汗。邪初在表,宜先 
服此 
名连须葱白汤。(活人)治同。 

卷三上表散门
人参败毒散
属性:(活人) 治伤寒头痛,憎寒壮热,项强睛暗,鼻塞声重,风痰咳嗽。及时气疫疠 
瘴鬼疟。或声如蛙鸣,眼赤口疮。湿毒流注,脚肿腮肿,喉痹毒痢,诸疮斑疹。(风寒 
则恶寒发热,头痛项强。风寒在肺,则鼻塞声重,痰多咳嗽,声如蛙鸣。俗名虾蟆瘟 
实也。风寒湿热之气上干,则目赤口疮,下流则足肿。伤于阳明则腮肿,结于少阴则 
壅于肠胃则毒痢,发于皮肤则疮疹。) 
人参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桔梗 茯苓(一两) 甘草(五钱) 每 
服一两 
羌活入太阳而理游风,独活入少阴而理伏风,兼能去湿除痛。柴胡散热升清,协川芎和 
血平 
甘草 
方为 
荷 
别 
外邪始乘药势以出。若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馁,轻者半出不出,重者反随元气缩入 
,发热无休矣。所以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少助元气,以为驱邪之主,使 
邪气得药,一涌而出,全非补养衰弱之意也。即和解药中,有人参之大力者居间,外邪遇正 
, 
即痘疹疟痢,以及中风中痰中寒中暑痈疽产后,初时概不敢用。而虚人之遇重病,可生之机 
,悉置不理矣。古方表汗,用五积散参苏饮败毒散,和解用小柴胡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等方, 
皆用人参,领内邪外出,乃得速愈,奈何不察耶。外感体虚之人,汗之热不退。下之和之, 
热亦不退。大热呻吟,津液灼尽,身如枯柴。医者技穷,正谓元气已漓,故药不应手尔。倘 
元气未漓,先用人参三五七分,领药深入驱邪,何至汗和不应耶。东垣治内伤外感,用补中 
益气,加表药一二味,热服而散外邪,有功千古。伤寒专科,从仲景至今,明贤方书,无不 
用参。何为今日医家,单除不用,全失相传宗旨,使体虚之人,百无一活,曾不悟其害之也 
。盖不当用参而杀人者,是与 术归桂姜附等药,同行温补之误。不谓与羌独柴前芎半枳桔 
芩 
参 
相 
饥馑兵荒之余,饮食起居不节,致患时气者,宜用此法。) 
加陈廪米,名仓廪散,治噤口痢。(乃热毒冲心。食入即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