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91-成方切用 >

第10部分

091-成方切用-第10部分

小说: 091-成方切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 五味(一 
丸弹子大,朱砂为衣 
心除痰。)无五味子, 
生地入心肾,滋阴而泻火,故以为君。(养阴所以配阳,取即济之义也。) 丹参当归, 
所以 
肺 
也 
剂 
利 
有 

卷二上补养门
赞化血余丹
属性:此药大补气血,故能乌须发,壮形体,其于培元赞化之功,有不能尽述者。 
血余 熟地(八两) 何首乌(小黑豆汁拌蒸七次,如无豆,或人乳牛乳拌蒸。) 胡 
桃肉 肉 
杜仲(盐水洗) 
可) 炼蜜丸,每服三五 
加补骨脂酒炒四两。阳虚 

卷二上补养门
孔圣枕中丹
属性:(千金) 治读书善忘,久服令人聪明。(读书易忘者,心血不足,而痰与火乱其 
也。) 
败龟板(酥炙) 龙骨(研末入鸡腹煮一宿) 远志 九节菖蒲 等分为末,每服酒调 
一钱,日 
龟者,介虫之长,阴物之至灵者也。龙者,鳞虫之长,阳物之至灵者也。假二物之阴阳, 
以 
则 
志 
仙 
痰火 

卷二上补养门
养元粉
属性:(景岳) 大能实脾养胃气。 
糯米(一升水浸一宿沥干慢火炒熟) 山药 芡实 莲肉(三两) 川椒(去目及闭口 
者炒出汗 
之。或加 

卷二上补养门
大补阴丸
属性:(丹溪) 治水亏火炎,耳鸣耳聋,咳逆虚热,(耳为肾窍,耳鸣耳聋,皆属肾虚。 
不制火,则为咳逆虚热。)肾脉洪大,不能受峻补者。 
黄柏(盐酒炒) 知母(盐水炒四两) 熟地 败龟板(酥炙六两) 猪脊髓和蜜丸。 
盐汤下。 
四者皆滋阴补肾之药,补水所以降火,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加脊髓者,取其能 
通肾 

卷二上补养门
斑龙丸
属性:治虚损,理百病,驻颜益寿。 
鹿角胶 鹿角霜 菟丝子 柏子仁 熟地黄 等分为末,酒化胶为丸。一方加补骨脂, 
一方 
鹿角胶霜菟丝熟地,皆肾经血分药也,大补精髓,柏子仁入心而养心气,又能入肾而润 
肾燥 
龙, 
所 
珠 

卷二上补养门
元武豆
属性:补肾之功甚大。 
羊腰子(五十个) 甘枸杞(二斤) 补骨脂(一斤) 大茴香 小茴香(六两) 肉 
苁蓉(十二两 
洗) 上用甜水二 
俱宜拌渗于内, 
妙。 

卷二上补养门
龟鹿二仙膏
属性:治瘦弱少气,梦遗泄精,目视不明,精极之证。(五劳之外,又有六极,谓气 
极筋极骨极肌极也。精生气,气生神。精极则无以生气,故瘦弱少气,气弱则不能 
目不明。精气不固,水不能制火,故遗泄而精愈耗也。) 
鹿角(十斤) 龟板(五斤) 枸杞(一斤) 人参(一斤) 先将鹿角龟板锯截,刮 
净水浸,桑火 
龟为介虫之长,得阴气最全。(介虫阴类。) 鹿角遇夏至即解,禀纯阳之性。(阴生 
解。) 且不两月,长至一二十斤,骨之速生,无过于此者,(人身唯骨难长。)故能峻补 
血。两者皆用气血以补气血,所谓补之以其类也。人参大补元气。枸杞滋阴助阳,此气血 
阳交补之剂。气足则精固不遗,血足则视听明了。久服可以益寿,岂特已疾而已哉。(李 
珍曰∶龟鹿皆灵而寿,龟首常藏向腹,能通任脉,故取其甲以补心补肾补血,以养阴也。 
首常返向尾,能通督脉,故取其角以补命补精补气,以养阳也。) 

卷二上补养门
二至丸
属性:补腰膝,壮筋骨,强肾阴,乌须发,价廉而功大。 
冬青子(即女贞实。冬至日采,不拘多少,阴干,蜜酒拌蒸过一夜,粗袋擦去皮,晒干 
为末 
和前药 
女贞甘平,少阴之精,隆冬不凋,其色青黑,益肝补肾。(时珍曰∶女贞上品妙药,古 
方罕 

卷二上补养门
蟠桃果
属性:治遗精虚弱。补脾滋肾最佳。 
芡实 莲肉(去心) 胶枣肉 胡桃肉(去衣) 熟地 等分。以猪肾六个,掺大茴香, 
蒸极熟 
参附子 

卷二上补养门
扶桑丸
属性:(胡僧) 除风湿,起羸 ,驻容颜,乌须发,却病延年。 
嫩桑叶(去蒂洗净曝干一斤为末) 巨胜子(即黑芝麻淘净四两) 白蜜(一斤) 将 
芝麻擂碎, 
丸,早盐汤 
桑乃箕星之精,其木利关节,养津液。其叶甘寒,入手足阳明,凉血燥湿而除风。巨胜 
甘平 
骨强 
沧 
留 
叶 

卷二上补养门
羊肉汤
属性:(韩只和) 治伤寒汗下太多,亡阳失血,恶人蜷卧,时战如疟,及产脱血虚。(韩祗 
和曰∶若止救逆,效必迟矣,与羊肉汤为效甚速。病患色虽见阳,是热客上焦,中下二焦阴 
气已盛。若调得下焦有阳,则上焦阳气,下降丹田,知所归宿矣。) 
当归 白芍 牡蛎( 一两) 龙骨( 五钱) 附子(炮) 生姜(二两) 桂枝(七 
钱半) 每服 
当归芍药,以补其阴,附子姜桂,以复其阳,龙骨牡蛎,以收其脱,羊肉大补,以生其 
气血 

卷二上补养门
益气聪明汤
属性:(东垣) 治内障目昏,耳鸣耳聋。(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以达于九窍。烦劳伤中 
冲和之气,不能上升,故目昏而耳聋也。李东垣曰∶医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 
是不明理也。) 
黄 人参(五钱) 葛根 蔓荆子(三钱) 白芍药 黄柏(二钱。倍之,如有热烦 
乱,春月 
四钱。临卧服 
十二经脉清阳之气,皆上于头面而走空窍。因饮食劳役,脾胃受伤,心火太盛,则百脉 
沸腾 
入阳 
阴和 

卷二上补养门
秦艽鳖甲散
属性:(谦甫) 治风劳骨蒸,午后壮热,咳嗽肌瘦,颊赤盗汗,脉来细数。(风阳邪也 
表则表热,在里则里热,附骨则骨蒸,午后甚者,阴虚也。风火相搏则咳嗽,蒸久血枯 
瘦,虚火上炎则颊赤,睡而汗出曰盗汗,阴虚也。脉细为虚,脉数为热。) 
鳖甲(炙) 柴胡 地骨皮(一两) 秦艽 知母 当归(五钱) 乌梅(一个) 青 
篙(五叶) 汗 
风生热而热生风,非柴胡秦艽不能驱之使出。鳖阴类,用甲者,骨以及骨之义。乌梅酸 
涩, 
气。 
血, 

卷二上补养门
黄鳖甲散
属性:(谦甫) 治男女虚劳客热,五心烦热,四肢怠惰,咳嗽咽干,自汗食少,或日哺 
(五心,心窝手心足心也。脾主四肢,五心烦热,是心火陷于脾土之中,宜升发火郁 
怠惰,脾虚也。咳嗽,肺火也。咽干,肾水不足相火上炎也。自汗,阳虚也。食少, 
也。日西潮热,肺虚也。) 
黄 (蜜炙) 鳖甲(炙) 天冬(五钱) 柴胡 秦艽 地骨皮 茯苓(三钱) 桑 
白皮 紫菀 
半) 每一两,加姜 
鳖甲天冬芍地知母,滋肾水而泻肺肝之火以养阴。(地黄知母滋肾水,天冬泻肺火,鳖 
甲芍 
半 
辛 
之 

卷二上补养门
秦艽扶羸汤
属性:(直指) 治肺痿骨蒸,或寒或热,成劳咳嗽,声嗄不出,体虚自汗,四肢倦怠。 
痿,有火热伤肺而得之者,有肺气虚寒而得之者。骨蒸,骨里蒸蒸然热,阴虚也。咳嗽 
火乘肺也。或寒或热,阴阳不和也。声嗄,火郁在肺也。自汗倦怠,心脾虚而卫气不充 
柴胡(二钱) 秦艽 人参 当归 鳖甲(炙) 地骨皮(钱半) 甘草(炙) 紫菀 半 
夏(一钱) 
柴胡秦艽,散表邪兼清里热。(柴胡解肌热,秦艽退骨蒸。)鳖甲地骨,滋血而退骨蒸。 
(地 
发声 

卷二上补养门
百合固金汤
属性:(赵蕺庵) 治肺伤咽痛,喘咳痰血。(肺金受伤,则肾水之源绝。肾脉挟咽,虚 
炎,故咽痛。火上熏肺,故喘咳。痰因火生,血因火逼。) 
熟地(三钱) 生地(二钱) 麦冬(钱半) 百合 芍药(炒) 生甘草 当归 贝 
母(一钱) 元 
金不生水,火炎水干,故以二地助肾滋水退热为君。百合保肺安神,麦冬清热润燥,元 
参利 
成上 
此方 
血, 
山楂 
成矣 

卷二上补养门
补肺汤
属性:治肺虚咳嗽。桑皮 (蜜炙) 熟地(二钱) 人参 黄 (蜜炙) 五味 紫菀(一 
钱) 
肺虚而用参 者,脾为肺母,气为水母也。(虚则补其母。)用熟地者,肾为肺子,子虚 
必盗 
其痰 
润肺 
者, 
指曰 
此 
行 
肾 
因肺受心火之邪,欲下遁水中,而肾水干枯有火,无可容之地,由是复上而为病矣。) 

卷二上补养门
补肺阿胶散
属性:(钱乙) 治肺虚有火,嗽无津液而气哽者。(火盛则津枯,津枯则气哽。) 
阿胶(蛤粉炒两半) 兜铃(焙) 甘草(炙) 牛蒡子(炒香一两) 杏仁(去皮尖 
七钱) 糯米( 
马兜铃清热降火,(兜铃象肺,故入肺。) 牛蒡子利隔滑,痰(润肺解热。故治火嗽。) 
杏 
退而 
补肺 

卷二上补养门
紫菀汤
属性:(海藏) 治肺伤气极,劳热久嗽,吐痰吐血,(气极,六极之一也。肺主气,元气虚 
,则阴火盛,壮火食气,故成气极。火炎肺系,故久嗽不已,甚则逼血上行也。) 及肺痿 
变痈。 
紫菀(洗净炒) 阿胶(蛤粉炒成珠) 知母 贝母(一钱) 桔梗 人参 茯苓 甘 
草(五分) 
劳而久嗽,肺虚可知。即有热证,皆虚火也。海藏以保肺为君,故用紫菀阿胶。(二药 
润肺 
者, 
参补 

卷二上补养门
王母桃
属性:(景岳) 培补脾肾,功力最胜。 
白术(味甘者佳。苦者勿用,米泔浸一宿,切片炒,) 大怀熟(蒸捣二味等分) 何 
首乌(九 
四丸。饥时 

卷二上补养门
玉屏风散
属性:治自汗不止,气虚表弱,易感风寒。(阳也者,卫外而为固也。阳虚则不能卫外 
液不固而易泄,且畏风也。此与伤风自汗不同,彼责之邪实,此责之表虚,故补泻各 
黄 (炙) 防风(一两) 白术(炒二两) 为末。每服三钱。 
黄 补气,专固肌表,故以为君。白术益脾,脾主肌肉,故以为臣。防风去风,为风药 
卒徒 
益大 
用之 
风之功 
前药等分煎,名黄 汤。洁古用代桂枝汤,治春夏发热有汗,脉微弱,恶风寒者。恶风 
甚, 
恶 

卷二上补养门
妙香散
属性:(王荆公) 治梦遗失精,惊悸郁结。(肾主藏精,心主藏神。邪火妄行,心肾不交。 
上实下虚,则梦中遗失。心虚神扰,故多惊悸。忧思气滞,则成郁结。) 
山药(姜汁炒二两) 人参 黄 远志(炒) 茯苓 茯神(一两) 桔梗(三钱) 木 
香(二钱 
心,君火也。君火一动,相火随之。相火寄于肝胆,肾之阴虚,则精不固。肝之阳强, 
则气 
参黄 
水, 
而脾 
用以 
剂, 
曰∶ 

卷二上补养门
参茯白术散
属性:治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吐或泻。(土为万物之母,脾土受伤,则失其健运 
饮食不消。兼寒则呕吐,兼湿则濡泄也。饮食既少,众脏无以禀气,则虚羸日甚, 
矣。) 
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 甘草(炙) 山药 扁豆 薏仁 莲肉(去心) 陈皮 砂 
仁桔梗 
治脾胃者,补其虚,除其湿,行其滞,调其气而已。参术苓草,山药薏仁,扁豆莲肉, 
皆补 
草, 
通天 

卷二上补养门
休疟饮
属性:此止疟最妙之方也。若汗散既多,元气不复,或以衰老,或以弱质,而疟有不能止 
俱宜用,此化暴善后之第一方也。 
人参 白术(炒) 当归(各三四钱) 何首乌(制五钱) 炙甘草(八分) 用阴阳 
水各一盏,煎 
者或加制附子 
加黄芩。如肾 
尽,而留连难 
各一盏煎服, 
去白术甘草,加生姜陈皮,名何人饮,治同。 

卷二下涩固门
赤石脂禹余粮汤
属性:(仲景) 治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 
(以上言再治之误。) 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言愈误也。) 理中者,理中焦 
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难经曰∶中焦中脘,主 
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以传道也。灵枢曰∶水谷者, 
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小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 
利在下焦者,膀胱不渗,而下焦滑脱也。余粮甘平,消痞硬而镇脏腑。石脂甘温 
收滑脱。乃利仍不止者,膀胱不渗,而水谷不分也。利小便者,导其水而分消之 
行其所有事也。) 
赤石脂(一斤碎) 禹余粮(一斤碎) 水六升。煮二升。去渣。分三服。 
涩可去脱,重可达下,二物涩以止脱,重以固下,甘以益气,(李先知云∶下焦有病患 
难会 

卷二下涩固门
桃花汤
属性:(仲景) 治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喻 
嘉言曰∶腹痛,小便不利,少阴热邪也。而下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