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 补遗-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G ¡; 杨努克 《与卡夫卡的谈话》P56
(3)《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北京燕山出版社 高中甫编P330
(4)(5)《卡夫卡散文》(书信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叶廷芳编 P189
(6)(7)《卡夫卡散文》(书信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叶廷芳编 P368
(8)《卡夫卡散文》(日记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叶廷芳编 P58
(9)《卡夫卡散文》(日记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叶廷芳编P57
(10)(11)(12)《卡夫卡散文》(日记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叶廷芳编P326、P377
(13)《卡夫卡散文》(谈话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叶廷芳编P249
(1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P64
(15)《致菲丽斯的书信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阎嘉编 P100
(16)G ¡; 杨努克 《与卡夫卡的谈话》P63
(17)(18)(19)《卡夫卡散文》(日记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叶廷芳编P64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P535(马克思1837年11月10日给父亲的信)
(21)R · 加罗迪:《卡夫卡与布拉格的春天》 《现代文艺理论译丛》1963年,第三期P129
村上春树的卡夫卡情结
卡夫卡与村上春树;一个是上个世纪初欧洲超现实主义的文学巨匠;一个是风靡当代世界文坛的日本作家。一个特殊的因缘;把两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相差甚远的人物系在了一起。10月30日;风尘仆仆赶到布拉格的村上春树在老城市政厅接过了象征2006年度卡夫卡文学奖的卡夫卡像。
与闻名世界的诺贝尔文学奖相比;2001年才诞生的卡夫卡文学奖显然只是一个晚辈;奖金也只有区区1万美元;但此奖分量却并不轻。在2004年和2005年;奥地利作家耶利奈克和英国剧作家品特都是在获得卡夫卡文学奖几个月之后便把诺贝尔文学奖收入囊中;卡夫卡文学奖险些成了诺奖的风向标。今年的村上春树虽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当他得知自己得到卡夫卡奖的一刹那还是兴奋异常;因为对于淡泊名利的村上来说;得到以自己喜欢的作家卡夫卡命名的奖项似乎更有意义。村上春树在布拉格一下飞机便难掩内心的激动:“我是为卡夫卡而来!”
村上春树与卡夫卡的确有着不解之缘。在他15岁第一次读到卡夫卡的《城堡》时便被文字中透露出的冷淡与荒唐所震撼;对于刚刚开始写作生涯的村上来说;卡夫卡成为了某种象征;影响着他后来的写作风格。这种初识卡夫卡时带来的震撼至今仍未散去。在村上春树2002年出版的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中;村上索性把主人公的名字定为田村卡夫卡。村上说;这个15岁男孩与15岁时看到卡夫卡作品的他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村上春树从卡夫卡那里汲取灵感;同时也特别眷顾这个卡夫卡生活的城市。在布拉格;性格内向、不善与媒体打交道的村上春树出席了平生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他对记者说;在《海边的卡夫卡》中;他把日本的神话与西方超现实主义传统融入到主人公卡夫卡的世界。他还谈到;性与梦是连接现实世界与虚幻世界的媒介。每个人都能在梦境中与虚幻世界相遇;而当醒来时又回到了现实。作家则不同;即使醒来;也可以把梦延续到写作中去。此外;村上还对日本文化中对自杀的崇尚以及对灵魂与多神的崇拜做了特别说明;这一点与西方文化有着根本不同。
捷克书评人奥莱拉如此评价村上春树:他在听爵士乐、研究希腊哲学、读西方现实主义作品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日本传统的价值观。这些传统虽然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中越来越微弱;但缺了它;村上就不会如此受欢迎。他的故事吸收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特质;作者在两种文明中游走;成果不俗。
不知第一次来到布拉格的村上春树;在走过卡夫卡生活过的老城昏暗的路灯下时;是否会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本报布拉格11月7日电)
理性与虚妄的交织——读卡夫卡的《审判》与《城堡》
弗朗茨·卡夫卡是奥地利作家,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之一。他的一生如果介绍起来是难以想象的平凡,似乎三言两语就可以概括完。但恰恰是在他业余创作的这些作品使他在世界文学上享有着崇高的声誉。
在《审判》(1914-1918)、《城堡》(1922)这两部作品中,假如我们走马观花式地随手翻翻,或者在作品中随便截取一段章节,你都会认为这是一部普通的对生活进行描述的作品,这或许跟作者在早期受现实主义的影响有关。但只要我们对全文进行系统的阅读与分析,就不难发现作者展现出的是新的一番景象。
首先,作者写作风格是以一种纯客观的叙述手法,从中我们很难找出一点的主观感情色彩,也没有那些代表作者自身观点的议论或抒情。作者就如同是隐藏在主人公心中的上帝,并以这样一种角度来讲述故事。这样,当故事的情节有所转变的时候,由于这种方式的影响,我们也会以较为冷静、客观的旁观者的角度来理解故事的内容。
其次,在卡夫卡的笔下,主人公的世界是一个由理性和逻辑织构起来的荒诞、离奇的世界,每个人的理由、猜想、推测、理解都很合情合理,甚至就是我们正常人的思维,但最后看它们得出的结论却是荒诞不经的,而这也正是他作品中尤为独特之处。
最后,卡夫卡的这两篇小说主人公名字都叫K,K这个字母,或者说这个符号,它既代表了卡夫卡本人,也可以说代表着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存在着的人。它具有深深的普遍性。
在《审判》中,K是一家银行的襄理,一天早上莫名其妙地被秘密法院宣布逮捕,却没有开庭审理,而且行动自由。后来四处奔波,托人情、拉关系,事情却毫无进展,他终于明白要摆脱法庭起诉是难乎其难的事。最后,两个黑衣人在一个黑夜里把他秘密带走处死,他终于像狗一样死去。在故事中,法院的形象是虚幻的,它的力量是强大的,从一开始逮捕就是奇怪而合法的,任何怀疑都不能允许。如同我们日常中那些堂皇的理由和习惯的思维一般,对于K的疑虑,法院总是有它遮挡的借口。而K也渐渐发现到,在这个社会中,几乎每个人都跟法院有关联,可事实上她们对法院也只有一种臆念上的认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是为了法院而设,人本身只有一种趋利避害的本性,当一个人的地位改变时,其他人就会露出那可憎可怖的一面,例如卡夫卡的另一部作品《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的家人。律师霍尔德、银行副经理、谷商勃洛克都是典型人物,从他们对K的态度可以很明显看出这一点。卡夫卡也就从此揭示出现代社会中制度、结构的异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的精神的异化,世界是如此荒谬不可理解。
在这部作品中,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倒数第二章中,K在偶然的情况下到了教堂,遇到一个自称是法院教士的人。他给K讲了一个很有哲理的故事,而故事中无论是守门人还是那个乡下人,都是命运捉弄的对象,他们都只是一个符号,一个任由摆布的角色。从这点上来说,这也为全文点明了主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异化以及这个如此道德与理性的社会的荒谬。《审判》标志着卡夫卡艺术风格的初步形成。
而《城堡》则突出了卡夫卡作为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的艺术特色。内容主要是讲主人公K来到城堡领地上的一个小村庄,他想进入城堡,但城堡方面总是设置重重的障碍。尽管K假扮成土地测量员、勾引官员的情妇、拉拢村长、委身在村学校当守门人等等,就是为了进入那神秘的城堡。可是他即使使尽浑身解数也没有办法进入城堡,甚至连个官员的面都见不到。文章并没有交待整个事情的起因、结果,但我们很自然就融入到它的情节中去。在全文中,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人物。其一是主人公K,作者就是透过他的心来观察一切。他同时也代表了现代社会中人的眼光。其二是众多城堡边缘的人物。具体说来,几乎所有现身的人都属于这个范围,例如从村长、教师到老板娘、弗丽达到巴纳巴斯、奥尔珈。事实上除了K隐隐约约望见过城堡之外,K(同时也是我们)都只是从这些人的口里的描述来进行对城堡的猜想和推测,对于真正的城堡,我们毫无了解。其三就是神秘的城堡,还有它的众多的官员如索尔蒂尼、克拉姆,他们是不可见、不可触摸的。他们给人感觉是空洞、虚幻、缥缈的,引起的是读者奇特的怪异的感觉。如同《审判》一样,《城堡》的人物语言也是充满了现实的逻辑,但在它背后却是深深的荒唐与讽刺。主人公K一旦拥有了进入城堡的这个意愿,他就如同落入了一张无形的网,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济于事。尽管 他也可以逃脱、退却,就如他的情妇弗丽达所说的,他们可以找个地方,逃得远远的,但他的 灵魂却注定要进入城堡的,这不需要理由。特别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也几乎在全文末尾,作者引入了K与奥尔珈的谈话,多少让我们窥视了作者的意图。因为阿玛利亚的美丽,她对邮差的无礼就导致全家的灾难。人们纷纷与他们家断绝来往、避犹不及,他弟弟为了赎罪,去担任了个无意义的邮差的职务,尽城堡官员方面都没有任何的表态。这点在使我们惊讶、愤怒的同时又有一丝悲凉,这在现实中又未必不存在呢?在物资近乎主宰人类的今天,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发生了改变。工业机器的轰鸣、国家机器的统治、僵硬道德伦理体系的束缚,使人不断残缺。就像黑格尔的观点一样:现实只有如同在像古希腊那样的环境下,人才是真正美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完整的人。卡夫卡揭示出的是作者的困境也是现代人生存的困境,我们可以这样理解,K为了无意义的目标受到了无意义的阻拦,而它们都是无意义的。难怪美国作家W·H·奥登说:〃就作家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
卡夫卡的艺术手法是丰富的,他善于用冷静客观的叙述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夸张、怪异的画面,把虚妄离奇的现象与深刻的本质联系起来,给读者以超乎想象的想象空间,使人对于人类及自我存在有新的认识。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够从中得到对自身的反省与对现实困境的深刻认同。从这点来说,无疑,卡夫卡的思想是超越他那个时代的。
简述弗兰茨。卡夫卡及其作品特点
梅子君
弗兰茨。卡夫卡(franzkafka),1883年7月3日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01年入布拉格大学学文学,后转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23年迁居柏林,1924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灵疗养院。
卡夫卡的主要作品有借小动物防备敌害的胆战心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时刻难以自保的精神状态和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的孤立绝望情绪的短篇小说《地洞》(1923);通过小职员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的短篇小说《变形记》(1912);写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欲进不能,欲退不得,只能坐以待毙的长篇小说《城堡》;借银行职员约瑟夫。K莫明其妙被”捕”,又莫明其妙被杀害的荒诞事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腐败及其反人民本质的长篇小说《审判》等。
卡夫卡(1883-1924)创作的成熟时期(1912-1924),正值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表现主义运动方兴未艾之时(1910-1924)。表现主义运动既是一次思想反抗运动,也是美学变革运动,对20世纪的德语文学乃至欧洲文学产生过深远影响。单就美学变革而言,这场运动深刻地经历了“反传统”的过程。它剧烈地颠覆了在欧洲长期居主导地位的″模仿论″美学,而代之以“表现论”美学,即把艺术创作习惯于对客观世界的描摹,转向对主观世界的表现;从强调外部的真实,转向内在的真实。这股“向内转”思潮对卡夫卡的创作起了决定性作用,他的作品具有表现主义的许多特征。诸如表现主义所强调的内在真实,所追求的梦幻世界,所爱好的怪诞风格,所崇尚的强烈感情,所习用的酷烈画面等等,都在卡夫卡作品中烙下鲜明的印记。不了解表现主义的美学特征及其与卡夫卡创作的关系,就不可能很好地阅读理解卡夫卡的作品。
那么,上个世纪初兴盛于欧洲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