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上海的风花雪月 >

第17部分

上海的风花雪月-第17部分

小说: 上海的风花雪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发,他向后仰着头,就像一个画家在检查自己刚刚画完的作品,然后用手再去拢拢,吩咐客人说:“过一个月再来修一次,头发养得长了,可以修得到位。”只有听他说了这么多话,才能听出来他的外地口音,他从江苏的一个小县城来,读完初中,到上海来打工。

    差不多每个发廊里都能见到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刚来上海的时候,有着一张稚气的脸,两颊红红,那是农村的大风大太阳留下来的。他们怀着闯世界的激情和初中生的浪漫情怀以及发家致富的梦想,在上海的一个角落里留了下来。一开始,能找到的,总是最下等的活计,在小饭店里帮忙,做钟点工,帮人送货,什么城里人不愿意做的事,都是他们来做。刚刚开始的日子最辛苦,一下子没有了亲人,什么都要自己当心,自己以一颗稚气的心去面对一个上千万人口的大都市,常常几天都找不到一个平等的眼神,城里人不那么喜欢他们,路上的小孩子背着书包,都对他们敬而远之,因为大人告诉他们,外地的民工常常做人贩子的,那些孩子仰视着的眼睛里也是冷冷的。这时候,在路边走着,要是不巧听到灯光明亮的店堂里传出来想家的歌声,就是已经很懂得要木着脸,心里自是一派苍茫。

    而他们是千千万万这样走在上海的大街上、可在上海人的生活之外的打工者中的出类拔萃之辈。他们在大街上发现了灯红酒绿色的生活和鄙视的小孩子,也发现了美容美发夜校。他们懂得要在大上海干下去,要挣钱,要不在上海的同龄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就要有一门手艺。于是,他们用挣来的钱去学习。男孩子学理发,女孩子学洗头和按摩。大概这是一生中学习最认真的夜晚了,他们夹紧身体,坐在小学校局促的桌椅里,紧紧盯着老师的脸。白炽灯把老师的脸照得发青。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天,他们走进在门口的玻璃上贴了红纸的小发廊,找老板应征红纸上的位置,发型师,美容师,是这个讲究外表的城市少不了的人。于是,上海的许多街道上,有红蓝条子幌子的新店面越来越多,不知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小发廊,还是有了小发廊才有了他们,总之,上海人慢慢地,开始从总是怠慢他们、又剪不出新花样的国营美发厅离开,把自己要紧不过的头发送到这些殷勤而努力的孩子手里,他们那么努力地学着上海话,常常你不一定能听出来他的乡音。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走进了上海的生活里,通常他们在发廊的工作是工作一天,从上午九点到晚上十点,然后休息一天。

    到发廊里洗头剪发,常常能得到惊喜。小小一个开间的店堂,收拾得干干净净,贴着大幅的沙宣发型广告画,很是不俗,也不落伍,甚至常常可以说是简装的时髦。又不是富贵逼人,让大款外的许多人觉得舒服。

    你只要在被翻得软软的外国发型书上指认了自己喜欢的发式,很少会被拒绝。越是那一季时髦的发式,越是会在你头上精益求精地得到实现。要是你要冷僻的,大多数也会有折扣地得到实现。常常,还可以得到关于你的脸型和发型之间扬长避短关系的忠告,它们常常是实用而新潮的,让人放松了剪发以前那患得患失的心情。

    然后,会有一个年轻女孩子为你洗头,穿着时兴的高腰短衫,紧吸在腿上的黑色窄腿裤,常常在淮海路上的EX店里能买到这样的衣服,时髦而质次,就是为了穿一季用的,黑裤子一下水,布里面劣质染料就黑了一盆水。毛衣洗一水,就走了样子,软塌塌地挂在身上了。她比上海女孩结实,也比上海同龄的女孩敢穿,她小心仔细地为你按摩头皮、脖子和肩膀,当她把你的头轻轻按在自己的胸前揉你前额的穴位时,你能闻到她身上用过的香水,也是幽幽然的那一种。她会用心工作,要是你是个女子,有时她也会提一些护发和修理面容方面的建议,建议你修一修眉毛,“不要太细,那样太艳了,不合适你这种清秀型的,可稍微修一下,人就显得精神。”她的脸已经露出白白的肤色了,也许用过店里的德国彩色焗油膏,她直直的短发上有一层暗红色,是上海时髦女孩子发上常常可以看到的颜色,清爽里面带着一些不羁。有时她会说:“我们老师说年轻女人不要常常按摩,这样会每个月量多的。”颇有来历的口气。

    再后,一个年轻男孩子为你剪发,穿着也是时兴的俄罗斯小领子的衬衣,懂得把袖口的扣子扣好,米色的底,墨绿色的隐条,还有米色的长裤,腿上有些小袋袋,像是艺术学院的学生。他高大清秀,是女客人暗自会放心的那种人,拖过高脚凳子坐下来,拉开架势,像是要好好大干一场一样。是那长长伸出来的脚上,穿着一双现在上海孩子早不再穿了的绛红色丝袜,才让人想到小县城里潦草的情趣。也有扮相狂野的发型师,是为年轻人准备的,他们把长发染了不同的颜色,耳朵上挂一个银耳环,一身的黑色,手腕上套着一条亮闪闪的蛇环,扮作朋克相。上海孩子也有这种扮相的,可与他比起来,总是驯良了一些,不及他身上的忿懑与狂飙,这真是由人的经历造成的,那在城市文明中的挣扎,不能融进社会的孤独和愤怒,突然就让一个乡下孩子接近了对中产阶级反叛的装束,使他乍一看像从纽约的苏荷区走出来的发型师,全没有正经穿西服和套裙、从内心深处被勾出来的乡土气。

    这些挤进城市来的孩子,算是从靠出卖体力生活的大军里冲杀出来了。他们小小地领导着上海女子发上的潮流,为了发廊的生意,机灵地拷贝大都市里刚刚流行开来的发型,揣摸着客人的地位、身份,提出合情合理的建议。

    因为和这个城市的时髦相关,他们自己也尽量得体地城市化了。到了春节过后,到发廊去洗头就能常常听到他们谈到家乡时候那矛盾的口气,他们想家,可是一旦回到家,又是许多的不习惯,不习惯家乡的脏,慢,因为电力不足而发红的灯光和闭塞的生活,以及街道上过时的流行。回到上海,他们在某个程度上是松了一口气,不管这是不是属于他们的城市。

    上午的发廊是客人的好时光,刚刚开始一天的营业,很干净,客人也不多,在吹风机嗡嗡的声音里,电台的音乐节目播着热门歌曲,总是忧伤而抒情的城市歌曲。等客人的年轻发型师,也许和洗头小姐调笑,那时他们说着家乡话,突然就把身上的矜持丢开,个个鲜活泼辣。村野气的谈话里。女孩子常常被吃了豆腐,于是,在那里逼着他们中午请客去肯德基吃鸡大腿。

    在发廊里,常常也能看到那些眉眼画了又画的女孩子,让人想起风俗女。发廊里常常爆出风月案子来,是本来做洗头小姐的女孩子,到了大城市,看到了女人的好日子,又接近了来洗头的中产男人,在隔天的休息天里,到淮海路上的商店里逛了一上午,就在不能属于自己的漂亮东西里伤了心人比人不是能气死人的吗!说起来,这些女孩子还是单纯软弱的,对自己的生活总是心有不甘,于是心头一急,用青春去换。发廊慢慢就成了她们的生意场,从这里,她们和努力上进的同伴一样,也走上了不归路。

    有人也许和着电台里的歌声唱上两句,他们能把流行歌曲唱得字正腔圆的了,可不会唱曲调,也许是没有一点点乐理知识的缘故。

    有人就默默地坐在笑闹的同事中间,一个人在音乐声里望着大玻璃外的街道,平静的脸上能看出一点点落寞,电话铃响了,女孩子去接,那落寞的人直起了身体来听,可那是个预约烫发的电话,女孩子放下听筒对他说“不是小梁的。”

    他问:“她到底来电话的时候说了什么?”

    女孩子说:“就说叫你不要打电话到她店里,老板娘骂了,她以后得空了就打给你。”

    他问:“她怎么说的?你学给我听。”

    女孩子打了他一下:“你痴了啊,我告诉你有五十遍了呢。不说。”

    他不作声了。

    那女孩子看看他,转身去拿了隔夜的晚报过来,在他面前的长椅子上铺开,点着中缝里的夜校招生广告给他看,她说:“还是多想想你的正经事吧,小梁要的广告我带来了,上面有一个隔天上课的电脑班,还有文秘班也是,外语班是隔天晚上上课的,我选了一、三、五的,你们选好了时间一起去上课就是了,还不等于是隔天就能见面。”

    他们接着谈起了什么夜校交费少,可学得多。他们已经懂得,要真正在上海这地方住下去,得学更多的东西,去换更多的机会。

    那一次,当店堂里唯一的男客付钱的时候,特意把手里的一张五元钱收回去,换了十元的纸币。这是店里的第一笔生意,账台上没有零钱找。那穿隐条子衬衣的男孩子拿着钱有点不解,可什么也没问,只是说:“那我到外面店里去换一换。”

    客人摇摇手,说:“你也上了夜校?”

    男孩子说是,是去学形象设计,他想进一步学学。

    客人说:“剩下的五元给你做小费,我当年一个人去美国上学,学费也靠客人的小费,五元十元地存起来的。”

    满屋子的年轻人都笑着,目送着客人拉门离开。

    街心花园的舞蹈者

    淮海中路过了繁华的商业区,一直向西去,就到了住宅区,从前有一些空地留着,还有许多年以前留下来的街心花园,小小的,在街口,有一些树围着,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城市雕塑站着。行人走到这里,心里轻轻地吁出一口气来,终于看到了树,在淮海中路向乌鲁木齐路走进去,向衡山路方向,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小街心花园,四周住着的孩子和老人,在有太阳的下午,到这里坐着晒太阳。

    不太冷和不太热的晚上,有人在这里跳舞。走近了可以听到他们的舞曲从一只旧录音机里放出来,沙沙的,机器也老了,磁带也老了。

    晚上这里安静下来,行人不多了,路过的人可以看到一些不时髦也不年轻的人,和着旧磁带里的舞曲跳舞,平稳的,缓慢的,小心的,甚至有时是沉思着地转动着,不太年轻的女人和不太年轻的男人。圈着树上的圣诞节彩灯一年四季地亮着。细细地听那些曲子,都是八十年代初单位舞会用的曲子,《送你一支玫瑰花》,《大海啊故乡》。那是许多年以前人们的爱好了,这时才想起来,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单位再把大家纠集在一起跳舞了,那些狐步,圆舞,年轻人觉得老朽,不年轻的人觉得内麻。

    当他们转到离影影绰绰的小彩灯很近的地方,被灯光照亮的一张张脸,是静静的,专心的。当灯光照亮了他们的背影时,路上走着的所有默默的辛苦讨生活的背影,就是这样的,就是在跳舞,也没有去掉背影上的那个忍字。商店大减价时买来的短甲克风衣,国产的运动鞋,求的是温暖实用。

    看到一个人不大会跳,她跟不上步子,于是,那一对停下来,她的舞伴“一、二、三、四”地喊着拍子,她害羞而努力地跟着握着她手的男人,一步一步,有点踉踉跄跄的,刚刚像回事,可曲子完了。她仰起脸来抱歉地笑笑,可手还搭在舞伴的肩上。她的舞伴也没有松开,他们就那样站着。等下一支曲子响起来,像两只鸟一样,他们侧着头听了一会,辨别出节奏,然后又跳了开去。

    走过他们身边的人,会大声鼓励着说:“不错不错,很快就会了。”

    跳到出现快三步舞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停下来,对他们来说,太快了。

    停下来的每一个人,都背着一个不同的故事。

    有人是家庭不幸福,离了婚,孩子也因为自己没有能力带而给了对方,自己的生活一下子空了,因为不带孩子,住的房子当然也给了对方,自己回到母亲家去挤,可是那不是从前,住在自己的家里,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外人,小心翼翼的,心里不免烦闷,于是就出来散心。

    有人是十七岁去了农村,总也想回上海,可总也回不来,因为总想回来,一直坚持着不结婚,没有想到,一年又一年,希望时远时近的时候,就老了!外地的小厂,不景气,提前退休,终于回到了上海。这时候,发现理想实现了,可不知道接下来还能干什么,干什么,好像也跟不上趟,于是,来跳舞。

    有人是从来身体不好,不能上班的,在家里养着病,也不能想婚嫁这回事。慢慢的,亲人一个个离开了,同学一个个忙自己的生活去了,好像是活着,又好像是死了一样的,没有一个集体,也没有家庭,更没有社交的圈子,像一个透明的人。于是来找一些人,知道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