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红星传奇 >

第1328部分

重生之红星传奇-第1328部分

小说: 重生之红星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我军主力已经超过日军了。再有顶多两个月的时间,一纵、骑纵就可以全部换装,淘汰所有步兵日式装备,步兵班一律配备八一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和八一机枪,步枪全部配装枪榴弹。这样的装备对上日军的三八大盖、歪把子机枪,想打不赢都困难。炮兵方面,我军研制成功的火箭炮,现在已经列装了两个火箭炮团。光是这两个火箭炮团,就足够让小鬼子喝一壶了。只要我们占领了东北,依托东北的工业基础,我军可以大规模生产八一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火箭炮、火箭筒,还可以生产坦克、大炮、飞机。这些装备列装部队后,加上充分的训练,我军将无敌于天下。”

    说到这里的时候,刘一民神采飞扬,似乎马上就可以拿下东北一样。

    主席马上问到:“什么是火箭炮?难道比火箭筒还厉害么?”

    刘一民赶紧把火箭炮的参数等报告了一遍,并说由于火箭弹都需要发动机推动,生产难度大,产量小,最初只研制了一门,现在装备了两个火箭炮团,一个列编在炮兵纵队,一个编入海防支队,用于包围石臼所秘密军港。然后又说,火箭炮投入实战后成了最受战士们欢迎的炮兵利器,火力之猛,远远超过山炮、野炮,特别适合打击日军的装甲和步兵集团重逢。一枚火箭弹覆盖50平方米,一门火箭炮三排十二个发射筒,打出去就是十二发火箭弹,非常壮观。不过,火箭炮至今没有名字,这次回来一个任务就是请主席和老总给我们生产的火箭炮命名。

    最后,刘一民又郑重说到:“主席,老总,我们奋斗这些年就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强大的新中国。这几天我反复思考,如果日军主力最后是被美军或苏军消灭的,那么未来战后重建世界格局的时候,我国将被美英苏视为二流盟国,战后很长时间恐怕美苏两个对二战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家会称霸世界,我国将在他们的夹缝中生存。只有我们自己打败日本侵略者,在战后世界格局重建中,我国才有真正的发言权,美英苏才不敢轻视我国、损害我国利益。是的,我也知道此时经略东北并不是最好时机,应该等到关东军主力南下后再进军东北。但是,我们等不及。要知道美军一旦全面发动,要不了多久,最长一年,就会在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转入全面反攻。等美军消灭了日军主力,美英苏消灭了德军主力,这世界上还有我吗说话的机会么?因此,我决心进军东北,全歼关东军和伪满军,奠定我国赢得抗战胜利的基础!”

    主席没有理会刘一民,嘴里念叨着12个纵队、一个炮兵纵队、一个骑兵纵队、防空旅、工兵旅、辎重旅、装甲旅、特战队,一直念叨了好几遍,这才抬头对朱老总说:“老总啊,我记得刘一民打小水之战的时候,仅仅是一个团。打胡宗南天下第一师的时候,红七军团也不过只有三个师。是吧?”

    朱老总点点头。

    主席接着说到:“会不会是我们保守了呢?要知道,只要占领了东北,就算把山东丢了,也合算啊!”

    朱老总急了:“润之,山东怎么能丢呢?我军在山东奋斗四年,打下了那么大的根据地,怎么能丢呢?再说,山东根据地现在是一年两熟,是我军的粮仓,山东我军的粮食都是就地解决的,万万丢不得!不过,听刘一民介绍后,我也心动了。大不了我陪着刘一民一起去东北,给他帮忙!”

    一会儿工夫,朱老总由不赞成变成了要亲自率军征战东北了!

    主席哈哈一笑,大手一挥:“大原则就这样定,山东主力杀向东北!”

第一二二一章 亲情

    主席实际上早就想进军东北了,上一次刘一民派遣赵勇刚率领北进先遣小队进入东北的时候,主席就曾提议能否多派点部队去,最少是否可以派一个团去,结果被刘一民以时机不成熟为由拒绝了。现在小日本发起太平洋战争了,进军东北的时机到了,虽然关东军主力没有悉数南调,但是毕竟要抽调部队南进东南亚作战,比如关东军最精锐的机械化师团第二师团就抽调到东南亚去了,包括在连云港待机的第五师团也抽到东南亚去了,关东军还有一些炮兵部队、防空部队也调到东南亚去了。更重要的是,日军把摊场铺的太大了,四处用兵,各处兵力都不足,我军北进东北,一旦关东军在我军手里吃了大亏,得不到强有力的支援,只能孤军支撑。

    至于山东我军是不是关东军的对手,主席是不担心的。从新圩突围战打到现在。他太了解刘一民了,小鬼子的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再狡猾、再凶残,也不可能是传奇英雄刘一民的对手。因为刘一民用兵的出其不意不要说小鬼子想不到,就是自己人也想不到。

    决定进军东北后。还有许多事情需要研究,其中最关键的是人事安排。说白了就是让谁统帅大军进军东北问题。这个事情本来是明摆着的,用不着研究。但是牵涉到刘一民资历浅问题,就需要再好好琢磨商量了。刘一民没有意识到这中间的问题,还想趁热打铁把进军东北的详细计划敲定呢,主席和老总催促他赶紧回家看看儿子,好好睡一觉。

    主席和老总也真是的。忙糊涂了!刘一民已经离婚了,妻子倪华在山东没有回来,哪里有家可回么!唐星樱毕竟是刘一民的前妻,虽然同机回来了,那是为了汇报工作和看望母亲、儿子,她可以回家,因为家里有母亲和儿子。*。刘一民充其量可以去看看儿子,说回家其实是有点奢侈了!

    也不知道刘一民是怎么想的。出了主席的住处,找到唐星樱,竟然一起乘车离开中央驻地。返回在西安城里的家。

    刚到院门口,就看见同机回来探亲的岳父唐海晏和岳母李韵一人牵着和儿、一人牵着平儿站在门口等候。一看见刘一民和唐星樱从车上下来,两个孩子欢呼一声就扑了上来。

    还真的和刘一民梦境中的情景一样,手脚灵敏的和儿抱着父亲三下两下就爬上了肩头,平儿也到了刘一民的怀中,父子三人逗着、嬉笑着、亲着,走回了院子。

    刘一民太累了,问了李韵好,和孩子们逗了一会儿,唐星樱就催着他去休息了。

    这一睡。就睡到了掌灯时分。刘一民醒来后在床上盘膝而坐,搬运了一番周天,感到功行圆满,浑身同泰,这才下床洗漱。

    唐星樱没有象刘一民那样几天几夜不睡觉,回家补觉后就起来帮着母亲忙活做饭。厨房里飘着油爆葱花的香味。平儿嘴里含着手指,跟在母亲身后乱转,一副小馋相。

    刘一民走到正在灯下做作业的和儿跟前,看着儿子做作业。

    和儿一见父亲到了身旁,哪里还能安心写作业,从凳子上出溜下来就往刘一民怀里钻。刘一民推开和儿,说好孩子都是先写完作业再玩,作业写不完不能玩。

    看着儿子一脸不情愿地重新坐回凳子上写作业,刘一民怕打扰他,就走进厨房,帮着张罗饭菜。

    唐星樱一脸喜气,正在给母亲打下手,煎炒烹炸呢!看见刘一民进来,唐星樱就嗔怪他不多睡一会儿,天天累成那样,就是个铁打的汉子也会被拖垮的。说着,唐星樱就顺手拿起刚刚煮好的五香花生米,往刘一民嘴里塞。

    李韵曾随唐海晏到欧洲游学,是一个标准的知识女性。要是换做一般的旧式妇女,看见和女儿离婚的刘一民,恐怕眼都红了,早就抡起擀面杖把他往外赶了。没办法,李韵是个懂事明理的好母亲,知道闺女和刘一民离婚的内情,也知道虽然他们离婚了,闺女却还是一片痴情。她曾经在闺女离婚后去山东跟着刘一民的司令部行动过一段时间,这中间的是是非非再清楚不过了。

    就这,看见刘一民进来,又见女儿还那么心疼他,李韵心里就有气,忍不住说道:“真是造孽,好好的一家人,好好的日子不过,好好的夫妻不做,离哪门子婚么!想不到名满天下的大英雄竟然是个薄情寡义的负心汉,也不怕你儿子长大了不依你!”

    唐星樱赶紧嗔怪道:“妈,你说什么呢?你就让他清净清净吧!”

    李韵叹了口气,翻动着手里的炒勺,嘴里不停:“傻闺女,我不是看着你和两个孩子心疼么?”

    李韵这是刚刚听唐星樱说倪华回来了,知道闺女在山东身份尴尬,怕受委屈,愤懑之下说开了。平时,她不光是待两个外孙亲,待刘一民也亲着呢!

    刘一民本来是进厨房帮忙的,听了李韵的话,就觉得满脸羞惭,立站不下,只好讪讪地出了厨房。去院子里胡乱走走。

    唐星樱生怕母亲的话让刘一民吃味,拔腿而去,慌忙跟着出了厨房,撵到刘一民跟前。轻声说道:“妈是啰嗦了点,你可别生气,好歹和孩子们一起吃个饭。吃了饭,你想去哪里去哪里,我绝不拦着!”

    刘一民看了看唐星樱,忽然觉得眼前的这一切多么美好,厨房里有老人在忙乎、在唠叨。身边有美丽的妻子陪伴,大儿子在书桌旁学习,小儿子跟屁虫一样跟在身后。一个男人,有了这一切还不幸福么?都怪自己,把这一切都破坏了!

    刘一民弯腰抱起跟在身后的平儿,整了整儿子的棉帽子,照着额头上亲了两口,扭头对唐星樱说到:“我哪里都不去。这是我的家,有老人,还有儿子。我心里正美着呢。好不容易逮着个休息的机会,我要和儿子好好玩玩,你别想赶我走!”

    几句话说得唐星樱眉目都变得生动起来了,上去挽着刘一民的胳膊,两个人抱着平儿在院子里散步,边走边偶偶私语,时不时还能听到平儿的咯咯笑声。

    吃晚饭的时候,开了两桌,贺兴华、李小帅、胡昌保他们单独吃,刘一民一家一起吃。

    李韵刚才还在对刘一民唠叨呢。这一会儿却张罗着开了坛下午从街上买回来的陕南酿造的米酒,用烧壶放在炉子上加热后,让唐海晏和刘一民翁婿两个开怀畅饮。

    唐海晏吃着饭,顺路说着他在山东的工作,感叹小鬼子太可恶,要是没有小鬼子。沂蒙山区就能建成一个超大型的钢铁基地,每年生产它几十万吨钢材,造汽车、造军舰都不发愁。然后就问刘一民,这仗得打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刘一民不会在家里说任何军事机密的,只是回答说快了,小鬼子现在又去打东南亚,还偷袭了珍珠港,和美国人干上了。估摸着用不了几年,小鬼子就会被打败了。

    唐海晏在欧洲留过学,知道欧洲的工业水平与亚洲的差距,对美国的情况也有一定了解。日军偷袭珍珠港后他接到通知随女儿回西安探亲,一直都在路上。下午又睡了一觉,不知道日军偷袭珍珠港的事情。一听刘一民说日军偷袭珍珠港了,赶紧就去开家里的收音机。这一听,唐海晏就兴奋的不行,倒了一大碗米酒,和刘一民结结实实地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喝完,唐海晏高兴得手舞足蹈的,大声说道:“我们终于要熬出头了。天杀的小鬼子,犯迷糊了,竟然去打美国。也不看看美国人一年能生产多少吨钢铁,生产多少辆汽车!我不懂军事,但我知道美国的生产能力是日本的数倍。这一次,小鬼子要彻底倒霉到家了!”

    李韵忙拉住他,让他老老实实坐下吃饭,守着女婿这么大的将军,别不懂装懂。

    刘一民笑着说岳父说得对,小鬼子这次是彻底走臭棋了。

    说完,刘一民又倒了碗米酒,和唐海晏再次碰了一下,说:“为了日本偷袭珍珠港,干!”

    吃完饭,刘一民让李小帅把带回来的从上海给孩子们买的书包、文具、小儿书、玩具都拿了出来,把和儿和平儿激动的围着父亲直转,东西都掏完了,两个小家伙眼睛还盯着刘一民手里的帆布袋,好像里面就是个掏不完的宝库似的。

    刘一民还给唐海晏和李韵送了礼物。给唐海晏的是一身西装、一件呢子大衣;给李韵的是西装套裙、呢子外套、丝质披肩、小牛皮靴。

    李韵心里高兴,嘴上却埋怨刘一民乱花钱,就那点津贴,这么多人等着花,怎么能够么!

    刘一民看着李韵,真诚地说:“我和星樱在前线打仗,顾不上孩子们。和儿、平儿都是早早就跟着你,是你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他们带到了现在。我就是再不好、再不知好歹,也知道你是我儿子最亲最亲的好外婆。给你买身衣裳,是我的心意。我就是把钱花完,也愿意。等以后我们胜利了,孩子们长大了,我让他们好好的孝敬您!”

    说得李韵眼角都出现了泪光。

第一二二二章 亲情(续)

    感谢书友未命名小猪投2票支持,感谢书友零零八、绿之源、寒心淼淼、林渊峰、落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