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皇后-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缓缓在谢宁眼前展开。
屋里比外头要暗,但是这件明黄色吉服仍然让谢宁本能的眯起了眼睛。
衣裳太华贵了,上面的绣纹精美平滑,鸾鸟绣的栩栩如生,领襟和袖口的镶边处钉着珍珠与宝石。从选料子开始,上头的每一个花样都是有讲究的。针工局的那位尚宫殷勤又不失恭敬的向谢宁夸了一番,待谢宁点了头,再展开第二件给她过目。
如果说三件之中谢宁最喜欢哪一件,应该是那件绛红色夔凤纹吉服。这颜色听说最难染,染一匹这霜绛红比明黄色和那件黛紫色都要难得多。针工局那位尚宫轻声说:“禀娘娘,这霜绛红缎今年只贡了一匹,裁了娘娘这一身儿就不够再做旁的了。娘娘看这颜色,这样深,这样浓,得反复浸染近十次,哪一次火候拿捏不准就前功尽弃了。”
言下之意,施慎妃和韩谨妃两人的红色吉服必然不是用的和谢宁一样的料子。同样是红吉服,可从用料上就分出了三六九等来。
这不是谢宁吩咐的,可还用得着另外吩咐?针工局的人绝不会在这样的大事上头出错。这匹缎子做这一件吉服理应是绰绰有余的,但即便余下的料子还够再做一件,他们也绝不会给韩、施二位用上。不然回头谢贵妃见到那二位竟然穿着和自己一样的料子,心情能好得了吗?
“您再瞧裙边这里绣的八片团花,这是由八个绣娘同时赶工,绣成后再把裙幅拼到一起,要不然只怕这裙子得半个月功夫才能做得好。”
谢宁微笑着说:“让你们多费心了。”
针工局这位老尚宫受宠若惊,忙说:“奴婢们粗手笨脚,不求能给娘娘增添光彩,能让娘娘满意就成。”
谢宁试了衣裳,让人把吉服收起,给了打赏,针工局的人捧着刚刚拿到的荷包,恭恭敬敬的退出了屋子。
荷包里装的是银锞子,份量并不重,但花式打造的很精巧,即使不拿了花用,用络子络起也可以佩在身上、挂在屋子里头。针工局来的几个人都得了赏,人人兴高采烈,脸都涨红了。不在乎钱多钱少,关键是这个体面难得。永安宫现在红的发紫,谢娘娘更是炙手可热,能得她一句赞,还领了赏赐,那是多有面子的事儿。
她们在宫门前迎头遇上了来永安宫的明微公主,连忙避到墙根处行礼。
明微公主是坐着软轿过来的,头上撑着一把罗伞,还是热出了一头的汗。她往侧旁看了一眼:“这是做什么呢?”
胡荣已经从门里迎了出来,作了揖笑着答:“回公主的话,刚才我们娘娘册封时穿的吉服送来了。”
明微公主一下子想起来了:“你不说我都忘了,也是该送来了。”
她进去的时候屋里头还没收拾好,明微公主一眼看见了那身儿绛红色吉服。
“啊哟,这身儿衣裳可真漂亮。”明微公主凑上前去细看,啧啧称赞:“瞧这颜色,再看这绣工,针工局的人是把压箱底的本事都使出来了。”明微公主十分感慨:“当年我成亲的时候那吉服比这个都差得远了。”
当年她是爹不亲娘不爱,嫁的又是个被人视为平庸之辈的乔余栖,针工局的人哪会打起精神使出浑身解数给她干活,不过是应付差事而已。
谢宁笑着说:“你要是喜欢,那你就拿走吧。”
明微公主赶紧摇头:“我可不要,看着就觉得热,真难为了你,太史局的人算出的吉日肯定是个响晴的天气,到时候你这全副披挂上不算,还要又跪又叩的折腾一天,实在受罪的很。”
“可不,我还想着那天要是阴雨天就好了。”
想也知道不可能,太史局算好的吉日如果真的下雨,那他们可以收拾包袱辞官滚蛋了。
“今天天气也够热的,你怎么挑今天来?”
“一来是谢你,昨日皇兄同我们驸马说了,让书英进南苑书房念书。二来是有人托我的事,我得来问问你的意思。”
谢宁问:“还有谁家的孩子要一起念书吗?”
明微公主尝了一口茶汤,被酸的脸都皱起来了,可是酸过之后又觉得回味泛甘,口舌生津。
“这是什么茶?”
“膳房煮的消暑汤。”膳房这些天翻着花样的殷勤伺候,绿豆汤酸梅汤解暑汤轮番的换着来,这消暑汤里放了荷花荷叶山楂甘草金银花等等好几种材料,光闻着这汤的气味就让人觉得暑意顿消。
明微公主又喝了一大口润润喉咙,这才说:“有人托我给说媒,求娶娘娘的堂姐谢大姑娘。”
谢宁十分意外。不是意外有人会向谢莲提亲,这事儿她早料到了。她意外的是,这人情居然都托到明微公主那里去了。倘若是不入流的人家,根本也没法儿同明微公主扯上关系,更不要说让她特意进宫来跑这一趟。
谢宁问:“是哪一家?”
“安亭侯张家。”
“什么?”谢宁一愣:“张家?”
随即她也明白过来了,安亭侯府并不止一个儿子,更何况除了儿子肯定还有侄子之类的晚辈。明寿公主谋反一事,皇上并未降罪于安亭侯府,但是这也不代表安亭侯府就能扬眉吐气挺直腰杆做人,只怕现在阖府上下仍然战战兢兢,唯恐皇上降罪。
“有这种打算的不止他们一家吧?”谢宁了然的问。
明微公主笑着点头:“当然不止,可其他人家同我又没交情,我管他们呢。安亭侯府说起来也是够可怜的,老大病了了多年了,张俟衡不用说,原本是被寄予厚望的,结果成了驸马。这么些年因为明寿的牵累一直七灾八难的,现在又被扯进谋反的事情里头。他们家提的是安亭侯府的老六,张俟衡的庶弟,今年二十七,原配两年前过世了,有一个儿子。”
一百六十一
又是庶子,还曾经丧妻,甚至连长子都已经有了,听起来就让人觉得这事儿男方做的有多么轻忽马虎,这亲求的缺过诚意。可是谢莲的条件也不怎么样,年纪已经偏大,脚还有些微跛,虽然不仔细看不出来。就她这条件,若不是占着个谢宁堂姐的名分,旁人会看得中她才怪。
明寿公主接着说:“这个老六我也认得,常和我们家驸马混在一块儿很说得来。他读书虽然不怎么在行,为人却不错,在鸿胪寺谋了个司丞的职位。生母早就去世了。即使不靠着侯府,他也能自立门户,养得活妻儿,自从他原配妻子去世之后,好些人张罗着要再给他说亲呢。我觉得他为人不错,不会辱没谢大姑娘,这才特意进宫跟你说一声。总之消息我是带到了,成与不成你拿个主意。”
谢宁相信明微公主不会替不明底细的人说媒,也相信她既然开口夸了,这人人品能力确实都有过人之处。
可问题是,她不怕人家配不上谢莲,她怕谢莲配不上人家。谢莲比谢刘氏自然要强多了,可谢宁印象中最深的就是她尖酸刻薄的脸孔,以及和谢刘氏如出一辙的贪婪。
安亭侯府那位六少年虽然是庶出又丧妻,但要找一个合意的妻室应该也不是难事。之所以会看上已经中跛脚的谢莲,完全是时势所迫。
明微公主察颜观色,善解人意的说:“我知道,这种事你也不方便表态。这种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安亭侯府这么做也委实是太势利了一些。你要现在表态,真是左右为难。我回去跟他们回个话,想必他们也能谅解你的难处。”
谢宁点点头:“劳你替我解释一声,说的委婉些吧。我婶娘刚没,她们姐妹还在热孝里,议亲委实不合适。我这两天就安排人送她们回乡。”
明微公主点头说:“正是。我倒忘了这件事儿了,那我回头就跟他们说清楚去。”
留她们姐妹在京中确实不是长久之计,现在不知有多少人在打谢氏姐妹的主意,绝不止安亭侯府一家,到时候真惹出什么丑事来,谢宁也得跟着颜面扫地。
“我今天来其实还有一件事,”明微公主顿了一下才说:“我已经听说了渭王叔他们联名上书一事,皇兄打算几时处置明寿?”
谢宁犹豫了一下。皇上已经打定主意了,只是因为不愿意在这个中秋节庆的日子里头杀人。
可是节已经过了,多半也就是这两天的事情了。
她不说,明微公主也能猜到。
“我等下去长宁殿,不知道皇兄有没有空见我。虽然说我们姐妹间也没多少情谊,可我还是想跟皇兄说一声,再见她最后一面。说起来也奇怪,以前她可没少欺负我,还小的时候,我比她身边的宫女还不如,呼来喝去的,什么好东西都是她先挑,犯了错倒是尽情的往我身上推。那时候我可没少在心里咒她骂她。就连我们都出嫁之后,她还是不改早先的脾气,干的那些恶事儿一言难尽。可现在她落到这一步了,我倒不恨她了。不管怎么说,就算是去送她一程吧,我回头让人做两样她平素爱吃的菜,也算不白当了一场姐妹。”
谢宁只好说:“皇上想必是会应准的。”
明微公主压低声音说:“我听说她养在外头的那个孩子,有人早就把他的下落密告给皇上了。外头人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依律呢,这孩子是该杀。可是毕竟还是个没记事的孩子,一直托给别人养着,并不知道自己亲生爹娘是谁,更不知道这些大逆不道的事,也怪可怜的。”
如果那孩子真的不知道身世,以谢宁对皇上的了解,应该不会要他的命。
明微公主多少有些物伤其类:“也不知道宗室里那帮老货吃错药了还是怎么回事儿,竟然众口一词要判她的死罪,皇兄这些日子怕是都让这些人上的折子给淹了吧?”
涉及政事,谢宁只是微笑,一个字也不多说。
明微公主也知道谢宁这人虽然随和,但不应当说的话她一个字都不会说,嘴比蚌壳还严实。绝不象宫中有些人那样轻浮浅薄,一得意起来什么话都往外说。
明微公主还要去长宁殿,临走时又让人盛了一碗解暑汤喝了才走。
方尚宫笑着进来说:“公主真是不跟主子见外呢。”
“也就她来能说几句话了。”
话说这册封还没办,谢宁就已经有些体会到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了。后宫里头认真论起来,没有皇后,就数她品阶高了。这几天也来了不少人向她道贺,过去的老相识梁美人、白美人、刘才人她们是结伴一起过来的。一见面谢宁就险些吓了一跳。有段日子没见,刘才人怎么竟然老了那么多?身上干瘦干瘦的,倒是穿着一件新衣裳。可衣裳太阔,就象挂在身上一样。脸上用了脂粉,整个人看起来还是没有神采。
她在谢宁面前十分局促,除了一句恭喜之外,就想不起有什么话能说了。
怎么说过去也是住在同一所宫苑的同伴,谢宁还记得刘才人初进宫时的模样。那时候刘才人也年轻娇嫩,皮肤粉嘟嘟,清晨起来在院子里遇上,大家一起说说笑笑的,也没有多少顾忌。
不管那时候的相处有几分真心几分假意,终归也曾经有过欢快的时候。
可是现在却连一句寒喧的话都没有了。
刘才人看起来一下子老了好些岁一样,就象一朵还未来及绽开的花,已经以惊人的速度枯萎下去。
不独她一个,其他人也都如此,进了永安宫之后恭敬而拘谨,一口一个娘娘的称呼她。
以后想找一个能在一起说说笑笑的人就更难了,看来看去,大概也就只有明微公主这么一个。
也许时日久了,她也会对这一切习以为常。习惯旁人在她面前诚惶诚恐,习惯了听到别人的讨好与奉承。
谢宁在心中暗自提醒自己,可别得意的忘了自己是谁,别变成一个连自己都认不出来的陌生人。淑妃也好,明寿公主也好,她们都在权势中迷失了自己,最后回头时,已经找不到来时走过的路了。
所以宫中女子很少会与别的嫔妃真的交好,有什么心里话多半都与身边的心腹说上几句。
方尚宫把这几天收的礼单分门别类登记造册,拿了来给谢宁过目。
谢宁一目十行的看过去,这些贺礼都是后宫众人送的,据方尚宫说,淑妃当年还经常收授宫外送来的重礼。到了谢宁这里,因为现在时机不宜,各家都夹着尾巴低调行事,倒没什么人特意来送礼恭贺她晋封之喜。
谢天谢地,不送正好。无功不受禄,平白无故受人的重礼这种事她可做不来。人们倘若送礼讨好她,是为了谋取更大的好处,奔着名利权势来的,谢宁可不愿意兜揽这种麻烦。
册子上墨痕很新,看得出这本册子是刚刚誊抄登记完毕,字迹却不是谢宁熟悉的往日里常见的字。
方尚宫解释说:“奴婢抓了个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