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神话-第2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如何是好?都是你,都是你!若不你是撺掇某出兵井陉和雁门,怎会有此大败!”
王承业心里苦笑,当初天策军在钜鹿、清河战场大败幽州军,杀敌七万多,消息传到太原,这杜乾运就坐不住了,跃跃欲试,大刀阔斧行使他节度使的大权,又是大校场检阅军队,又是开府库犒赏三军,是个傻子也知道他心里想做什么。
再后来,又传来攻打雁门关甚急的大同军突然撤走,仓皇北逃的消息,这杜乾运就想也没想,立刻传令雁门守军北出雁门追击,而自己就准备亲率大军东出井陉关。
然后这个时候就突然冒出了五个人,自称是天策府建宁王手下的内卫,拿着情报说两万幽州军正在井陉关外的山道两旁埋伏,要河东军万不能出战,还说大同军也是诱敌之计云云。
杜乾运一方面是半信半疑,一方面却是眼红嫉妒,非常不愿意相信,非常不甘心,却非要来问自己。
当时自己只说不得不防,还要小心为上,这杜乾运就几万个不高兴,自己只好改口说定是天策军害怕河东军抢功放的假消息,这杜乾运就立刻点头赞同。
说白了,就是他自己想要出兵,坚持要出兵,只是在自己这里讨一个心安而已!
现在兵败了,却来怪老子,真是不要脸,不过他官职在自己之上,王承业也没办法计较就是。
他想了想,苦笑道:“大帅,事已至此,再说这些又有何用?倒不如想想,如今这个局面,我等该作何打算?”
杜乾运这位逃跑将军,此刻脑中已是一片空白,只是呐呐接口:“我等该作何打算,作何打算?”
见他如此不堪,王承业心中只是冷笑,杨国忠怎地就派了一个这样的废物来坐镇河东:“大帅,你是一镇节帅,是守是撤,还要你早作决断啊,幽州军的前锋可是距离太原已不足两百里了。”
杜乾运这时终于认怂,恓惶道:“继元,某心已乱,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还请继元为某谋划一二,谋划一二!”
王承业只是苦笑:“大帅,现在这个局势,若是能够坚守,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坚守太原待援了。
只要我们能在太原将幽州军拖住十天,只要西边的朔方军和南边的天策军一到,便可在河东之地,围歼这十万幽州军,不但可将功赎罪,说不定还能立下大功!”
杜乾运眼中的光芒一闪而过。但很快又变回失魂落魄:“坚守,坚守,那谈何容易,幽州军可有十万,而我河东军却只有一万六千,且军心已失。士气低迷,人心慌慌,如何能是这十万幽州军的对手,又如何坚守得了十天!”
王承业心中冷笑,但表面却肃然道:“若大帅没信心坚守,不如早点撤退。”
“撤退,撤到哪里去?”杜乾运急切道。
“自然是往京畿道方向撤,撤过黄河。”
“对,对。你说的对,早点撤,早点撤!”杜乾运大声说道,眼中突然有了极亮的光芒,然后又突然反应过来,黯然道:“不能撤,不能撤,陛下和杨相委某如此重任。某不但损兵折将,现在还临阵脱逃。就是杨相能饶得了某,陛下也饶不了我!不能撤!”
王承业冷冷道:“既如此,那就请大帅出帅府,速速安定军心人心。安排人手,加固城防,修筑防御工事。安排逃难百姓的住宿,计口发放口粮,组织沉重强壮百姓相助守城,日夜检查城防,振奋军心!”
杜乾运愣了一下。连忙摇头道:“莫说这些某做不来,就算某做的来,也守不住这太原。”
王承业看着这个窝囊废,语气冰冷:“那大帅又不积极守城,又不及早撤退,这不是坐以待毙么?还是大帅准备等幽州军来了便献城投降?”
杜乾运身体哆嗦了一下:“某全家老小都在长安,再说幽州军造反必败,某怎么可能降贼!”
“大帅可是但心若是弃城而逃,会被陛下降罪,甚至砍头?”
杜乾运这时也顾不得矜持了,连忙点头,王承业又笑着道:“大帅来赴任的路上,不是被刺杀了么?这事不是已经禀报陛下和杨相了么?大帅大可以在这上面做做文章。”
杜乾运瞪大了眼睛:“怎么做文章?”
“大帅就把一切都推给天策府,推给建宁王就是。就说现已查明,刺杀大帅的并非是蛇牙刺客,而是建宁王李倓的人。然后还可以将两场大败的责任都推倒天策府和建宁王身上去。”
杜乾运的眼睛已经瞪到了最大:“怎么推,这不是颠倒黑白么,没凭没据的,陛下怎么会信?”
王承业诡异地笑道:“陛下如何不会信?陛下现在已经在猜忌建宁王了,若非如此,又岂会任命大帅为河东节度使。
大帅你就说,建宁王想让李光弼做河东节度使,因而刺杀的你;建宁王想消耗河东军的实力,因而明知幽州军在井陉关外埋伏,却故意派人传信邀你出兵井陉关;这次你本来想坚守的,又是建宁王李倓发动士兵作乱,殴打驱赶于你……
大帅这么说,陛下自然是愿意相信的,陛下愿意相信,就不会去调查,再说了,还有杨相为你说话呢。
如此陛下就只会震怒于天策府和建宁王,大帅则不会有一点罪责!”
杜乾运虽然足够孬种,足够草包,但智商还是有一点的,特别是钻营看风色的本事,最为拿手,皇帝的心思,以及杨国忠的心思,他怎么会不知道呢?
陛下肯定会对建宁王震怒,而杨国忠为了打击建宁王李倓,为了吞并四海商社,也肯定煽风点火,自己不但会没事,说不定还能继续受到重用,果然是妙极无双啊!
杜乾运大喜,对着王承业作了一个长揖:“继元之言,某茅塞顿开,继元真是某的大恩人,大贵人啊,请受乾运一拜!”
王承业赶忙说折煞了折煞了,然后杜乾运又问了一些撤离的具体事宜,要不要带兵走啊,太原城怎么办啊,怎么掩人耳目啊等等。
当听到王承业说要留在太原坚守,为他拖住幽州军,杜乾运简直感动坏了,王承业心中只是冷笑,翻来覆去想着的只是昨天晚上,几名天策内卫找到他说的话。
“杜乾运已经大败,你等败军失将,必定性命不保……若使君按我们说的那么做,保你将功赎罪,高官得做……如若不然,现在就杀你全家!”
于是,九月初四这天的晚上天刚黑不久,杜乾运便带着三十名心腹亲卫,以及十二名唐门高手,漏液出城而逃。
在杜乾运一行人走了差不多半个时辰以后,一行二十多人便在夜色中,走进了太原府的府衙,为首那人身高六尺三寸有余,身材魁梧健硕,脸色黝黑,短须如戟,正是萧去病麾下爱将——南霁云!
紧接着,王承业又传下命令,让三班衙役、捕快、不良人到府衙听令,随后又遣人拿着杜乾运留下来的军符印信,到军营将几名河东军几名大将辛云京、慕容溢、张奉璋等以及十多名中层将领,叫到了府衙。
不久之后,众人到齐,王承业随机宣布杜乾运已经带着心腹偷偷逃遁,又讲明河东军之所以会战败的真相,并宣布杜乾运准备诬陷天策军和建宁王的计划。
河东地势险要,只要扼守这些雄关险隘,河东之地就是泰山之安,却因为杜乾运的贪功冒进,战死四万八千多同袍不说,还被这些幽州兽兵打进了河东腹地,无数百姓生灵涂炭。
这些河东军的军士将领,哪一个不是出自河东,幽州叛军杀死的河东百姓,便是他们的父老乡亲。
一时之间大多数军将和衙役公差,就又是悲愤,又是激愤,一个个都大骂杜乾运害人不浅,又骂幽州军恩将仇报,狼子野心,都该千刀万剐。
火候差不多了,王承业便介绍了南霁云和几名内卫以及天策府的特战队员,言说自己决心留下来坚守太原,但自己是个文官,没能力指挥打仗,愿意负责后勤。
维持秩序,安定人心,安置百姓住处,计口分配粮食;组织百姓,工匠修理兵刃,打造投石机,组装八牛弩,组织强壮夫役为相助守城等等;太原城的军务则交由这里的最高军阶,天策府的归德将军南霁云主持,辛云京为副手,誓要坚守太原城,与幽州叛军抗争到底。
大多数军将和公差正处于激愤当中,自然满腔热血,都说要杀光幽州叛军,报仇雪恨,有人带着对抗幽州兵自然是再好不过。
不过也有少数几人心生动摇,说幽州军势大,不如暂避,然后就被王承业和南霁云当场斩首,杀人立威,其余众人也就一下坚定了军心,少数对南霁云心生不服也不敢说话,只在心里说到时候看他的本事吧。
做完这些之后,当天晚上,整个太原城便动员起来,各级军将纷纷下到部队,安定军心,并连夜派出四百哨骑,向东和北两个方向哨探,警戒。
太原府的所有衙役公差,也全部出动,安定百姓民心,将太原城原有百姓,和逃难而来的百姓,编组分队,让所有的人各尽所能,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着准备。
十万幽州叛军席卷南下,准备长驱直入,轻骑狂飙突进,一路打到长安去,整个战局就到了一个相当危急的时刻,眼看这天,就要倾覆坍塌。
南霁云,辛云京、慕容溢、张奉璋,还有不管是被胁迫还是心甘情愿的王承业,以及知道这个消息吓出一声冷汗的萧去病、李倓等人,以及太原二十多万军民,就在奋尽一切力气,挽此天倾。
而就在这个时候,大唐皇帝李隆基却微服来到了河北道,钜鹿郡的天策军战场前线,效仿汉高祖夺韩信兵权故事,一下收了整条南路防线十五万天策军的兵权,控制了曹雪阳,并派出传骑前往常山,宣建宁王李倓火速南下见驾。
与此同时,六千飞龙禁军,五千飞龙禁军也在不久之后,乘船一路东进,随后在河北道登陆,长安愈发地空虚!
然后便在李隆基气定神闲,甚至还有颇有些得意等待李倓到来,然后就将他从此圈禁在长安的百孙院,就像其他孙子那样的时候,李隆基突然收到了河东被攻破的消息,然后他整个人就瞬间石化!(未完待续。)
ps: 感谢大宝兔的月票。
第七十章 挽天倾(七)
天宝天宝十三年九月初五,钜鹿郡邢州城。
便在李隆基接到十万幽州军入寇河东这个消息的第二天,建宁王李倓带着三十骑建宁铁卫,南下赶回了钜鹿郡的战场前线。
纵然河东形势已经急如星火,京畿道和长安城的防御极度空虚,但想到李倓马上就要到了,李隆基还是决定先料理了李倓这件事,再立刻返回长安。
李隆基心里想着,自己已经八百里加急传令到太原,让杜乾运一定要守住太原,尽量在太原拖住幽州叛军几天;又传令长安禁军,京畿道驻军加强防守,整顿武备,朔方军、河西军、陇右军火速回援京师,回纥能和就赶紧和了。
如此安排,想来应该能确保长安万无一失吧?
在这位大唐皇帝的心里,还是将李倓的威胁,看得比幽州叛军还重,毕竟就目前的战局来看,此次安禄山的叛乱,是绝不可能成事的,也就是威胁不到自己的皇位。
至于因为自己十多年来不理朝政,又过分宠信安禄山,以致有此大叛乱,整个河北道被打了个稀烂,现在河东道也是战火处处,说不得战火还要打到京畿道,打到长安城下去。
自己这古往今来,所建功业第一的圣君颜面;这无比繁荣、富足、强盛的盛世景象也都成了泡影,将来史书斑斑,也不知道会如何评价自己?
这些个思量,李隆基这个时候也顾不得了,什么都得先保住皇位再说,保住了皇位,自己还有六十年的寿命可活,重新励精图治。慢慢将这个污点抹去,也未可知。
但若是被李倓夺了权,自己在青史上的名声,就一定好不到哪里去,而且重要的是朕,最看重的还是这个皇位。这个无上的权位,整个天下,都由朕一言而决,用人行事享乐完全按朕一人的心意来,这种掌控天下,掌控一切,享受一切的最高权利的滋味,一经品尝,就再也舍不得放下。
所以李倓这个大威胁必须除去。他若肯乖乖就范,朕也不愿意做得太过,毕竟李倓也是有大功于朝,毕竟他的师父也是有大恩于朕,毕竟现在李倓在京畿道,特别是都畿道有着无比崇高的声望,杀了他,未免不会生出乱事。就让他和太子一样,在朕的眼皮底下。圈禁起来吧。
不过虽说对李倓有诸多忌惮,但其实在内心深处,李隆基对怎么拿捏李倓,还是充满信心,毕竟这个孙子是在自己眼皮底下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