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王-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马萨诸塞州的乔治F·霍尔加入到民主党反对派队伍中,呼吁宣布让菲律宾彻底独立。惹得罗斯福结结巴巴地说,〃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但现在还不行!难道你不尊重塔夫特省长吗?〃霍尔避而不答。
出于战略和理想主义等原因,罗斯福决意继续抓住菲律宾不放。但这丝毫没影响到他要让古巴独立的强烈愿望。1898年,他曾同拉夫·赖德斯一道为古巴独立而并肩战斗。现在是让古巴独立的最好时机。代表他参加移交权利仪式的人选莫过于他的老战友、现任古巴军事长官的伦纳德·伍德准将。 1902年5月20日中午12点,在哈瓦那Palacio de Gobernado一群当地名流面前,伍德宣布:〃先生们,在美国总统的指示下,现在我将权利移交给你们正式当选的古巴人民代表组成的政府〃。伍德向托马斯·埃斯特拉达·帕尔玛总统敬礼,〃我宣布,美国对古巴的占领及其军事统治彻底结束了〃,并递交了移交权力的文件。 伍德在古巴两年半时间的总督工作成就斐然。他是一名训练有素的外科大夫,将古巴从一个瘟疫肆虐的国家变成世界上最健康的国度之一。200年来,古巴第一次不再受到黄热病的侵袭。这个〃奇迹〃来之不易,他领导下的许多医疗小分队做了大量艰苦不懈的工作,包括给哈瓦那、圣地亚哥等地建筑全部进行大剂量消毒,〃使虫子爬出地面死去〃。得益于这一举措,如今哈瓦那成为一个比华盛顿还卫生的城市。 古巴人对所发生的这一切心情复杂。老的“古巴自由〃联盟(由知识分子、激进派、农民组成)欢迎美国人离去。而伍德称之为古巴的〃富裕一族〃(商人、教师、种植园主)不愿资金和社会公益服务事业迅速撤走。伍德在古巴修建了3000所新学校,扫清哈瓦那肮脏的街巷,把危险丛林变成安全的公园。他还在城市修建了新的下水道系统、自来水总管道,铺上电线和通讯线路,甚至保护古巴经济不受美国企业主的剥削。 “富裕一族”想知道,帕尔玛总统究竟能向他们提供什么样的保护?谁将在新学校里任教,采用什么样的教科书?谁会去购买堆满在每个仓库的成麻袋蔗糖? 仪式一结束,伍德将军向埃斯特拉达·帕尔玛总统告别。在“第七骑兵队”骑兵们的护送下,他驾车抵达港口,登上白色的美国“布鲁克林”号巡洋舰。四时许,“布鲁克林”号起航,10万双眼睛目送着它往北驶去。
第四部分:姓黑的白人与姓白的黑人当选的总统
1903年6月5日,罗斯福总统专列抵达华盛顿,贝佛里奇参议员及其同僚们惊奇地发现,从第6街车站到市区的宾夕法尼亚大街实行了交通管制。一般而言,总统的出行不会影响首都正常的交通秩序,但这一次却例外,场面与皇家欢迎仪式不相上下。很显然,总统一路上充满战斗力的演说、他神秘的行踪以及他在瓦拉·瓦拉和其他地方对马克·汉纳的镇压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兴趣,这为罗斯福连任并继续执政6年创造了有利条件。罗斯福现在已经得到16个州的共和党提名,而且还有17个州的共和党准备提名他为总统候选人。〃他将获得多数提名〃,贝佛里奇预测说,〃并且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高票数当选的总统〃。 而在当时,罗斯福似乎只对支持他的那一小部分选民感兴趣。在拉法耶特广场演说时,他只对在场的群众说了几句后便草草收场,“再次感谢各位,谢谢你们,但我现在必须去见我的乡亲了。” 伊迪丝在罗斯福出行时一直忙于打理花园。去年还光秃秃、瓦砾遍地的白宫花园如今已是郁郁葱葱,透出无尽的幽雅。北草坪光滑柔软,钻石般的三色紫罗兰点缀其间,熠熠生辉。散落在黄杨木和荷兰月桂树间的喷泉喷出的水花比白宫东西两边新建的阳台还要高。 尽管总统本人无法立即欣赏花园的美景,但总统办公室南窗下的网球场一定会给罗斯福一个惊喜。也许伊迪丝知道了罗斯福过去八周的丰盛食谱(北达科他:黑麦牛排;黄石:烤河鳟;内布拉斯加:羊肉,白面包,奶酪;科罗拉多草原:列车早餐)。在八周的行程里,罗斯福的体重增加了17磅。 罗斯福走进白宫,迎面看见自己的肖像画,画中的他比现在年轻,而且没有现在胖。伊迪蒂丝知道自己的丈夫喜欢穿赛马装,因此没有挂约翰·辛格·萨金特最近为罗斯福所画的肖像画,而选择了费德·恩克的作品。“我不得不说这看上去并不像我”,罗斯福说,但他承认,他更想让孩子们记住画像上的自己。 罗斯福是一个虚荣与谦虚并存的人。他无法抵挡卢特的溜须拍马:“总统先生,请您给我们讲讲圣·胡安·希尔大捷的事儿吧”。但罗斯福却从不在内战老兵面前炫耀自己的战功。他赞扬美国各行各业的精英,却称自己才疏学浅:“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与历史上所有的总统一样,罗斯福要争取牛仔和农民的支持,他必须对内阁成员和外交官一视同仁。 尽管政治分析家们开始把罗斯福称为“政治天才”,但他却对此不屑于顾。何谓天才,弗兰克·加维斯是天才,他的汽车能跑百米,约翰·基茨是天才,他在〈希腊古幕颂〉中写到:“所谓权力,就是能为他人不能为之事。”而罗斯福自己的权力,尽管独一无二,却与其他总统别无二致:民主赋予他权力,一旦失去民意,民主同样可以使他丧失权力。 伊迪丝看着自己的丈夫用他最喜欢的加州酒杯大口大口地喝“阿伯利纳瑞斯”酒,仿佛“图勒古国”的国王。她注意到,罗斯福正以一种全新、平静的自信处理国务。其他对罗斯福不太友好的人,如前参议员大卫·希尔,则担心政局出现煽动性的危险倾向。在新一届国会宣誓之前的半年里,无人能够制约罗斯福的权力。现在,罗斯福可以在三件事上有所作为:犹太人反对俄国的种族清洗计划;有关腐败、制假、行贿和邮政署违规的指控;有关哥伦比亚掀起大规模反巴拿马运河条约运动的报道。 对罗斯福而言,这三件事同等重要。他会同意犹太人的要求阻止俄国的排犹计划,布置邮政署展开自我调查(罗斯福很幸运,邮政署事件发生在他上任之前)。至于第三件事,罗斯福认为应该抓紧办。
罗斯福回到椭圆型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国务院报送了一份1902年《巴拿马运河条约》文本,他决定不予批准。约翰·海提醒他说,目前没有迫在眉睫的危机。哥伦比亚国会尚未开会讨论该条约,而且哥伦比亚宪法赋予了马罗奎因总统否决提案的权力。 但是,任何人都不能保证马罗奎因会否决该条约。罗斯福发现海对日益恶化的哥美关系一直保持沉默。美国驻波哥大大使阿瑟·M·博普雷在电报中援引了当地反对任何有关运河〃丧权辱国〃条约的〃愤怒抗议〃,并指出当地人普遍认为条约使哥伦比亚〃丧失了国家尊严〃。(很显然,这种情绪与海和赫伦签订的一千万美元的使用费用有关。博普雷说,有关人士已向他私下保证,只要美国同意支付〃更多的钱〃,哥伦比亚的尊严就会得到恢复。) 海是一个有着诗人灵感的外交官,对任何批评他所签定的条约的人都耿耿于怀。他把外交工作看成是写作的一部分:为了在谈判中保持绅士风度,他会花几个月的时间字斟句酌,他会在谈判前夜与谈判对手们进行交涉,以便于第二天写备忘录,最后,他会在精美的文本上用花体签上自己的名字,这一切对他而言就像是创作一首十四行诗。
第四部分:姓黑的白人与姓白的黑人暴风雨中认识
罗斯福准备迅速恢复外交上的攻势,同时帮助海摆脱低落的情绪。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传统就是需要一个果敢的国务院。6月8日下午,罗斯福单独召见了国务卿海。尽管他们谈话的内容不得而知,但海返回国务院的时候已是信心百倍。第二天早上,博普雷接到了最新指示,该指示措辞异乎寻常地有力: 哥伦比亚政府明显没有意识到目前局势的严峻性。有关运河的谈判是由哥伦比亚方面提出的,且哥方多年来一直要求美国政府与之谈判。对哥伦比亚政府的建议,美国政府做了细微地修改,并最终同意了该协定。为了通过该协定,美国国会修改他们原来的意见,最终决定了划分方案。如果哥伦比亚政府现在拒绝签署该协定或有意推迟批准该协定,美哥两国的友谊互信将遭到严重破坏,美国国会也将在明年冬天采取让每一个哥伦比亚朋友都感到遗憾的行动。 随后的几天里,海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有谣言说二十一个月的煎熬已经摧毁了他,他现在只是一个古老的象征,是华盛顿最后一个与林肯政府有联系的人。这一谣言也许有一定道理,尽管他目前还是一个称职的外交官。海与罗斯福的友谊十分密切,33年前,老西奥多介绍他们认识,当时罗斯福还是一个孩子,而海是一个年轻的外交官,他们是在哈得逊山谷的暴风雨中认识的。 尽管已经64岁,但海风采依旧。他西装笔挺,竖领衬衫令人难忘。年轻时,当他刚开始蓄胡子的时候,看上去就像中国人,高颧骨,稀眉毛。如今,他的胡须已经浓密,看上去十分庄严。人们一致公认这位国务卿是那个时代最出色的谈判大师,他声音带有某种令人平静的魔力,就像一把制作上乘的中提琴,奏出柔和的曲调,随时等待为总统这把小号伴奏。与卢特相比,海是一位狡猾适度的大师,他更能激发罗斯福不断前进。他内在的气质和淡褐色的双眼从不表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尽管他发现总统得意忘形,但他却不像亚当一样给总统泼冷水。他知道罗斯福〃天生聪明〃,而且讲故事的能力远远超过自己。在认真听完总统的伟大之旅后,他邀请罗斯福6月12日共进晚餐,同时被邀请的还有贾瑟兰德大使夫妇。 在没有多少附和的情况下,总统开始讲述自己的冒险旅程。茂密的灌木林,成群的獾,半夜的枪林弹雨,玫瑰花瓣型的街道,以及红树林。聊着聊着,罗斯福勾起了自己早年在西部的回忆:他和曾经判卡拉米蒂·乔入狱的法官同睡一张床,大嗓子比尔·琼斯在草原上追赶一个疯子,弗兰克·布里托“杀了自己的老婆和小姨子”。对贾瑟兰德而言,这些故事听起来既遥远又奇怪,就像《码头上的庄稼汉》里的故事一样。罗斯福不同寻常的坦诚,他放荡不羁的大笑(伴随着不断的敲桌子和呼呼的换气声),使贾瑟兰德感到,罗斯福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晚饭后,海带客人们参观了他的藏书。罗斯福拿起一本由作者亲笔签名的葛底斯堡演说集看了看,便又把话题转到其他事情上去了,他又开始讲故事和比划了。葛底斯堡的签名页从罗斯福的手中滑落,海敢怒不敢言。末了,海请罗斯福送自己一份罗斯福西部之旅的讲话单行本作为镇宅之宝,罗斯福欣然答应。
哥伦比亚外交部长被海的电报弄得一头雾水。美国所说的“威胁行动”究竟是什么?是直接入侵哥伦比亚呢,还是尼加拉瓜运河事件的翻版?博普雷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国务院没有任何说明。30年的外交生涯使海学会了让对手猜测自己的真实意图。他常常以幽默的口气说:〃世界上只有三种动物令人琢磨不透:外交官、女人和螃蟹〃。 6月13日同一天,罗斯福和威廉·尼尔森·克伦威尔举行了一次私人会谈。接待游说者不是罗斯福的习惯。但马克·汉纳极力建议罗斯福见克伦威尔,另外,罗斯福本人也想借机多接触些人。这位仪表不凡的矮小的律师不断努力使自己在运河事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在波哥大有间谍,在科隆和巴拿马市有代理商,在华盛顿有政治支持者,在巴黎和纽约有银行家支持者。 罗斯福和克伦威尔在午餐前半小时和餐后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详细讨论了运河的当前形势。克伦威尔认为马罗奎因总统同意目前的条约,但没有足够的政治实力反对哥伦比亚国会的决定。如果马罗奎因签署条约,势必引发反条约势力的军事政变;如果他不签署条约,巴拿马将有独立的危险。 罗斯福告诉克伦威尔自己决定修建巴拿马运河,决不允许哥伦比亚政府搞小动作;如果由于哥伦比亚政府不签署条约而导致巴拿马独立,他本人乐见其成,并非常愿意与巴拿马新政府打交道。 这是所有游说者乐于听到的消息。克伦威尔走出白宫时夜幕已经降临,他呼吸了一口6月的新鲜空气。波托马克河上的船只早已归航,远处的棒球场传来嘈杂的声音。华盛顿已进入夏天。只有永不知足的媒体还在挑灯夜战。克伦威尔知道自己的新闻价值,但他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