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译注-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生非德下明:德是自性的完美表现,人为外物牵累,迷失自性而糊涂迷惆,必须立德才能排
除外物牵累而明。
(9)存形穷生:保存身体,享尽天年。立德明道:确立完美德行,明晓大道。
(10) 荡荡:广大平易,此处是形容心志活动漫无边际,宽舒自如的状态。
(11) 勃然:猝然,与忽然义近,勃然动,形容大德之人心志活动任性自然,即不受主观意识支
配,也不受外物干扰。出于无心而与大道冥合,所以万物与之相应而动,如影之随形。
(12) 冥冥:幽深暗昧。
(13) 独见晓:道体无形不可见,得道之人独能于幽深暗昧中见到光明之境界。
(14) 和:和谐。指得道者能于万籁俱寂中听到最和谐美妙之声音。
(15) 能物,道体无形而万物由之而出并受其主宰。
(16) 能精,道神妙莫侧,无方所形迹可循,却显示其精微奥妙功能。
(17) 至无而供其求:道体绝对虚无而能供应万物之无限需求。
(18) 时骋:时时运动变化而不止息,要其宿:变来变去还要复归其应止之处。
(19) 修远:久远。言道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并无定形,道是久远永存的,有人认为此六字是
郭象注混入的,有人认为是援引《淮南子》,非《庄子》本文,可备参考。
'译文'
先生说:“道在静止时是幽深静默的,又是澄澈透明的。金石得不到它
就不能发声。然而金石有声,不敲击则不鸣响。万物都是如此,准能作出判
定呢!那些具有王者德行的人,按照自性行事,以通达事务为耻辱,立身于
大道,而其智慧通达神妙莫测。所以他的德行广大无所不包。他的心志表现
出来,形之于外,就要受到外物状害。所以形体没有道就不能生出,生而无
德则是胡涂不明的。保存身体,享尽天年,确立德行,明晓大道,这不就是
具有王者之德的人么!大道看起来幽深暗昧,听起来没有声音。得道之人独
能干昏暗中见到光明境界,独能于无声中听万籁和谐之音。所以道体深而又
深万物从之而出,神妙莫测无方所形态,却能显示精妙功能;所以它和万物
相交接,绝对虚无,却能供应万物之需求,时时运动变化,最终复归于其所
当止之处,它时大时小,可长可短,无有定体,它又是久远的。”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
(1)
,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
(2)
。使知
索之而不得
(3)
,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契诟索之而不得也
(4)
。乃使象罔
(5)
,
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注释'
(1)赤水:虚拟的河流名。
(2)玄珠:玄色宝珠,比喻大道。
(3)知:虚拟人名,代表有智慧的人。
(4)离朱,又名离娄,古代传说中的明目者。喫垢(chīgOù),虚拟人名,代表能言善辩者。黄
帝派有智慧的、聪明的、能言善辩的人去找回遗失之大道,都没有成功。
(5)象罔,虚扒之名,或作罔象。恍惚迷离,若有若无,代表无心、无形、无声、无迹的浑沌。
'译文'
黄帝在赤水以北漫游,登上昆仑山而向南眺望,旋即返回,丢失了玄色
宝珠。派知去寻找没有找到,派离朱去寻找也未找到,派喫诟去寻找,还未
找到。就派象罔去找,象罔找到了。黄帝说:“多么奇怪啊!象罔怎么就能
找到呢?”
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曰啮缺,啮缺之师曰王倪,王倪之师曰被衣
(1)
。
尧问于许由曰:“啮缺可以配天乎
(2)
?吾藉王倪以要之
(3)
。”许由曰:“殆
哉,权乎天下
(4)
!啮缺之为人,聪明睿知
(5)
;给数以敏
(6)
,其性过人,而又
乃以人受天
(7)
。彼审乎禁过
(8)
;而不知过之所由生。与之配天乎?彼且乘人而
无天
(9)
,方且本身而异形
(10)
,方且尊知而火驰
(11)
,方且为绪使
(12)
,方且
为物絯
(13)
;方且四顾而物应,方且应众宜,方且与物化而未始有恒
(14)
。夫何
足以配天乎?虽然,有族,有祖
(15)
,可以为众父,而不可以为众父父
(16)
。
治,乱之率也
(17)
。它,北面之祸也
(18)
,南面之贼也。”
'注释'
(1)许由见《逍遥游》注。啮缺、王倪见《齐物论》注。被衣即《应帝王》篇之蒲衣子。这些人
名有庄子虚拟的,有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人名多含有一定高义在。
(2)配天:与天德相配,任天子之位。
(3)藉:借助。要:同邀,请。借助王倪请啮缺出来作天子。
(4)殆:危。权:同发,处高而危之意。
(5)睿知:知同智,圣明有智慧。
(6)给数以敏:给,敏捷。数,快速。形容人机智敏捷,应对迅速。
(7)以人受天:把人的聪明智慧强加于天,让天接受。
(8)审:详查,细究,禁过:阻止人犯过夫。
(9)乘人而无天:凭借心智人力去治理天下,无视天道无为,破坏物之自性。
(10) 方且:方,将要。且为语辞无义。本身而异形:以身为本,而以外物为异,也就是作物我
区分,对外物加以辨别。
(11) 知:同智。火驰:形容敏捷,迅速,象人势漫延一样快。
(12) 绪使:绪为系之端,使为役使,比喻一切细枝未节,无不受其役使支配。
(13) 絯(gāi):束缚。
(14) 未始:未曾。恒:恒久不变。
(15) 有族:族为聚也,有族即是把聚集之民物分为类别。有祖:能寻求万物之根源。
(16) 众父:有为之君,其治理天下之道是有迹可寻的。众父父:无为之君,与天道无为一体,
对民物下加干预,任其循性自化。啮缺只能做个有力之君,还不能与天道合一,做无为之君。
(17) 率:自也、由也。治为乱之源,一切动乱都是由治产生的。
(18) 北面指臣,南面指君,意为作有力之君,推行治道,必给君臣带来灾祸。
'译文'
尧的老师叫许由,许由的老师叫啮缺,啮缺的老师叫王倪,王倪的老师
叫被衣。尧问许由说:“啮缺可以和天德相配吗?我要借助王倪去邀请他做
天子。”许由说:“危险啊!那就会使天下岌岌可危了!”啮缺这个人,聪
明有才智,机警敏捷,其天赋超过常人,他又把人的聪明才智加给夭。他详
细审查以阻止人犯过失,而又不懂得过失是从哪里发生的。把他和天德相配
吗?他将凭借心智人力去治天下,而无视天道无为。他将要以自身为本而以
外物为异,他将要尊崇才智并火速推广开来,他将使事物的一切细微未节都
在其支配下,他将为外物所束缚,他将要环顾四周目不暇给地应接外物,他
将要追求事事合宜,他将要随外物迁变而未曾有恒久之则。他怎么能与天德
相配而为天子呢?虽然如此,他能把万物分为类别,能寻求万物之根源,可
以做一个有为之君,而不能做无为之君。用心智去治理国家,动乱也就由之
而生,推行有力之治道,必给君臣带来灾祸。
尧观乎华,华封人曰
(1)
:“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
(2)
”尧曰:
“辞
(3)
”“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
封人曰:“寿、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女独不欲,何邪?”尧曰:“多
男子则多惧
(4)
,富则多事,寿则多辱
(5)
。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
(6)
,故辞。”
封人曰:“始也我以女为圣人邪,今然君子也
(7)
。天生万民,必授之职。多
男于而授之职,则何惧之有!富而使人分之,则何事之有!夫圣人,鹤居而
毅食
(8)
,鸟行而无彰
(9)
;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
(10)
;天下无道,则修德就
闲
(11)
;千岁厌世,去而上仙
(12)
;乘彼白云,至于帝乡;三患莫至
(13)
,常无
殃,则何辱之有?”封人去之,尧随之曰:“请问
(14)
。”封人曰:“退已
(15)
。”
'注释'
(1)华:即华州,在今陕西省华县。华封人,华地守卫封疆之官吏。
(2)祝:祝愿,祝福,寿:长寿。
(3)辞:推辞,不肯接受。
(4)多惧:男孩子多了,害怕无力扶养,使遭冻馁,是以多惧。
(5)富则多事:财富多了,要劳神费力去经营管理。守护,所以多事。寿则多辱:长寿则经历多,
必多受困辱。
(6)养德:培养无为之德,多子、富盲。长寿,会带来无穷的牵累和困辱,防碍修养无为之德。
(7)庄子认为:圣人指与无为道体合一之人,能透过千差万别的事物,看到其本性的齐一,所以
下受外物有无。得失、大小、长短等影响,保持自性的虚静。尧尚处在分辨有无、多少之境界,故不
够圣人。因而,封人说了:以为尧是圣人,现在才知道他只是“君子”的话,君子指不为功名利禄所
诱,能舍有趋无,追求大道之人,但卡达到有无混一物我两忘之境界。
(8)鹑(chún)居,象鹤钨那样没有固定居处。(kòu),刚出蛋壳的幼鸟,食:幼鸟不能
独立觅食,靠父母喂养而生存。鸦居食:比喻得道之圣人,象鸟一样居无定所,靠大而食,一切顺
乎自然,不用心沓,无所追求。
(9)彰:形迹,鸟飞行不留形迹,故称无彰。
(10) 昌:昌盛。
(11) 就闭:隐居遁世,独善其身。
(12) 活了一千年,对世俗生活厌倦了,就升仙而去。
(13) 三患:所指未明,有以为指前文所说多子、富有、长寿,有说指病、老、死,有说指水、
火、风等,与下句“身常无泱”合起来分析,“三患”当与身体健康盲直接联系。钟泰《庄子发微》
以为指“寒暑、饥谒、疾病”,较为合理。
(14) 请问,尧听了封人高论,深受启示,想进一步请教。
(15) 退已:回去吧。封人已将道理讲明,不须繁说,用心体会就是了,故令退而下再言。
'译文'
尧到华地巡视,华地守封疆之官说:“啊,圣人来了!请让我们为圣人
祝福,祝愿圣人长寿。”尧说:“不需要。”“祝愿圣人富有。”尧说:“不
需要。”“祝愿圣人多主儿子。”尧说:“不需要。”守封疆之官说:“长
寿、富有、多生儿子,是人们都愿意得到的,唯独您不愿得到,这是为什么?”
尧说:“多生儿子就会使人有更多畏惧,富有就会多事,长寿就会增加困辱。
这三项无助于培养无为之德行,所以不需要。”守封疆之官说:“开始我以
为您是位圣人,现在看不过是位君子而已。上天生出万民,必定要授给职事。
多生儿子而授给他们职事,那样作还有什么可以畏惧呢!富有而使大家分享,
那样还有什么事呢!作为圣人,象鸟一样居无定所,靠天而食,行动不留下
形迹;天下有道之世,就与万物一起昌盛;天下昏乱无道之世,就遁世隐居
修养德行;活上千岁,对世俗生活厌倦了,就升仙而去;乘上白云,到达天
帝之处;三种祸患不来,身体常久无灾殃;那样还有什么困辱呢!”
尧治天下,伯成于高立为诸侯
(1)
。尧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辞为诸侯
而耕。禹往见之,则耕在野。禹趋就下风
(2)
;立而问焉,曰:“昔尧治天下,
吾子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予,而吾于辞为诸侯而耕,敢问其故何也?”
子高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
(3)
,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
(4)
,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夫子阅行邪
(5)
?无落吾事
(6)
!”
倡倡乎耕而不顾
(7)
。
'注释'
(1)伯成子高:人名,或力虚拟之得道者。
(2)趋就下风:从下风口快步走近,表恭敬。
(3)劝:勉励。
(4)且:却也。不仁:不能相爱。
(5)阖:通盖,何不之台音。
(6)落:废也。有防碍、耽搁之意。
(7)俋(yì)俋:专心致志的样子。
'译文'
尧治理天下时,伯成子高被立为诸侯。尧传帝位给舜,舜传帝位给禹,
伯成子高辞去诸侯职位而去耕作。禹前去看他,他正在野外耕地。禹从下风
口快步走近他,恭敬站立问道:“昔日尧治理天下,您先生被立为诸侯。尧
传位给舜,舜传位给我,而您先生辞去诸侯职位去耕地,请间这是什么缘故
呢?”子高回答说:“昔日尧治理天下,不用奖赏而民勉励向善,不用惩罚
而民畏惧犯罪。而今你奖赏惩罚并用而民却不能相爱,社会道德从此衰落,
刑罚从此建立,后世之祸乱从这里开始了。先生你何不走开呢?不要防碍我
作事。”专心致志于耕地而不再看禹。
泰初有无,无有无名
(1)
;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
(2)
。物得以生,谓之德
(3)
;未形者有分
(4)
,且然无间
(5)
,谓之命;留动而生物
(6)
,物成生理,谓之
形
(7)
;形体保神
(8)
,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