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提到过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处,用以预测未来几十年内可能发生的情况。
有些政府和领导人也有过大胆、成功的长期计划。过去30年里,在美国政府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国内6种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已下降25%,尽管同期能源消耗和人口数都增加了40 %,而汽车里程数也上升了150%。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毛里求斯的政府都意识到,为了长期健康的经济着想,必须大力投资公共卫生,以避免爆发热带疾病,致使经济受损。这笔投资成为近年来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人口众多的巴基斯坦在1971年分裂为两部分,东边的孟加拉国独立后施行有效的计划生育手段,降低人口增长率;而西边的巴基斯坦则放任人口增长,目前在全球人口总数排行榜上位居第六。印度尼西亚前环境部长艾米尔·萨利姆和多米尼加共和国前总统乔奎因·巴拉格尔都是长期关心环境问题的政府领导人,对本国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例子体现出公共部门和私人机构对环境问题具有大胆、长期的想法,由此让我对未来抱有厚望。
在过去人类社会所做出的残酷决定中,其中一项包括忍痛取舍价值观。他们必须决定哪些价值观可以在新变化的环境下继续保留,而哪些视若珍宝的价值观必须舍弃,或是采用不同的做法。格陵兰的维京人将自己定位为欧洲人、基督徒和农业社会,拒绝放弃这些价值观,最后以死亡告终。反之,蒂科皮亚岛民深明大义,将破坏生态环境的猪赶尽杀绝,尽管猪是他们惟一的大型家畜,也是美拉尼西亚社会主要的地位象征。澳大利亚目前也在重新审视将自己定位为英国的农业社会是否合适。冰岛、印度过去的多种姓社会,以及仰赖于灌溉用水的现代蒙大拿牧场主,都能把群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因此他们成功地做到资源共享,避免常见的“公有地悲剧”发生。中国政府为了控制人口问题,限制个人生育的自由。1939年,芬兰人面对强邻苏联的威胁,选择为自由而战,这种大无畏的勇气让全世界震惊,虽然芬兰人打了败仗,但还是赢了这场命运的赌注。我在1958年到1962年旅英期间,看到英国人长期以来基于政治、经济和海军强国的价值观正慢慢发生变化。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甚至更进一步,组成欧洲联盟,尽管他们曾为保卫国家主权相互争战不已。
我提到的所有这些发生在过去和现代社会重估价值观的行为尽管艰难重重,但它们都做到了。因此我认为将来充满希望。这些例子足以振奋现代第一世界国家的居民,使我们鼓起勇气重估当前的处境: 传统的消费价值观和第一世界的生活水平能够保留多少?我在上文提到过,要第一世界居民降低他们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在政治上不可能实现。然而,依照目前情况,继续冲击环境,更是不可取。这种两难困境使我想起丘吉尔在回应别人对民主的批评时所说的:“只有当所有的政治制度都尝试过以后,才能说民主是最坏的制度。”借用这个意思,我们可以说只有当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到之后,才能断言社会不可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实际上,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虽然并不容易,但也绝非是不可能的事。这种影响是两大因素的产物,即人口数乘以人均环境影响。对于前一个因素,所有第一世界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近年来急剧下降,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也是如此,如人口最多的中国、人口数排名第四的印度尼西亚和排名第九的孟加拉国。日本和意大利的生育率已低于替代率,因此目前的人口数(如果不算上移民)很快就会萎缩。至于人均环境影响,如果地球上的森林和鱼类能够合理地经营,那么我们就不必降低目前木制品和水产品的消耗率,也许还有可能增加。
最后一个让我心生希望的理由是全球化使得现代世界紧密相连。古代人类社会没有考古学家,也没有电视。当15世纪的复活节岛民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忙于砍伐高地森林、开垦农田时,并不知道往东几千英里外的格陵兰维京社会和往西几千英里外的高棉帝国已经走到历史的尽头。而阿纳萨兹印第安部落在几个世纪前就已销声匿迹,古典时期马雅社会的崩溃则还要往前追溯几个世纪。至于希腊的迈锡尼文明,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陨落。今天,我们只要打开电视、收音机或是拿起报纸,就能知道几个小时前索马里或阿富汗发生了什么事情。电视纪录片和书籍详细地向我们展示了复活节岛和马雅文明等过去人类社会消亡的原因。因此,我们可以从远方的人们和古人所犯下的错误中获得教训,古代人类社会则没有这种机会。通过撰写本书,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让人类的明天更加美好。补充阅读补充阅读以下是我筛选后的参考书目,供有兴趣作进一步研究的读者参考。在此,我没有将连篇累牍的参考书目一一列出,而是选用最新的出版物,因为读者也可从这些最新出版物中了解早前的文献资料。此外,我还列出一些重要的专著和期刊论文。期刊名称后面为卷数,冒号后是文章的首尾页码,最后括号内的是出版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