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御虎 作者:我爱尖尖(起点2014-01-01完结) >

第6部分

御虎 作者:我爱尖尖(起点2014-01-01完结)-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金银回了北面,可泽州尚有一支虎视眈眈。又有盗贼蜂起,又人强人起事,从此天下怕是不能太平了。”
  “父亲,如今中原大乱,是因着楚国无主。张氏既已尊九皇子为帝,那表哥正可就势登基。到时候安内攘外,建立不世之功。”
  孟学士看了文诚一眼,说道:“往日你不爱经史,兵书战策的却也没少读,怎么说起话来如此不着边际,那不世之功是那么好建的吗?如今楚国山河破碎,你用什么安内,又用什么攘外?只凭相州那几万人马吗?”
  孟学士的声音并不严厉,却句句着力,说得文诚面红耳赤。又因着我在场,更觉羞愧了。
  我坐在椅子上,也觉十分尴尬。自从知晓我在上清观的作为后,孟学士谈论政事便都不避我。但像今日这般特意请我书房小坐,却是头一回。
  我本不欲说话的,只是见气氛不太融洽,便道:“舅舅,如今张氏虽尊九哥为帝,可玉虎怎么觉得心中并不踏实,只觉得此举便似将九哥置于火上炙烤一般。”
  “此话怎讲?”
  “母亲常说,但凡做事,讲究的是名正言顺。名不正,则诸事不成。如今虽是张氏尊九哥为帝,可他是何人?金人的走狗伪齐的皇帝,他的话谁能信服。再者,便是九哥想登基,既无诏书又无玉玺更别提什么冠冕礼服,他又拿什么登基。
  以玉虎之见,张氏此为,不过是借机挑拔九哥与十二哥的关系,他从中坐收渔人之利罢。”
  孟学士点头道:“说得好,正是这个意思。张氏好打算,如此一来,两位皇子相互争斗于他自然是无暇顾及,那他这位子便稳当了。”
  此时文诚面上已转了过来,他问道:“父亲,既是欲让两皇子争斗,张氏请姑母回宫又是何意?”
  孟学士沉吟道:“正是因着不知何意,才最让人费琢磨。再过两日,且让你母亲去宫里探望一番,再做打算。”
  话说到这里,我觉得自己该告辞了,却不料孟学士又问我读过什么书,这与我来说还真是不好回答,我扭捏了一下,这才道:“经史类的却是读过的,只是一知半解,倒是些杂书看了不少,兵书战策的也从九哥那里读了些。杂七杂八的,看着不少,其实若真要较真,便是什么也不会的。”
  孟学士笑道:“您也不必自谦,但凡读书,讲得是学以致用,若光读不会用,还不如不学。反正闲来无事,老夫每日都要与文诚讲书的,您便也来书房听听罢。”
  孟氏是以诗书传世的望族,当初皇家之所以选母亲为皇后,看中的便是孟氏一族是邹鲁华胄中的衣冠望族,孟学士更是当代大儒,学问见识非一般人可比。
  可说到读书,我想起给皇子们讲课的那些学究们,不禁头痛欲裂。
  我迟疑道:“舅舅,母亲当年也曾教导过我的诗文,只是朽木难雕,怕舅舅白白费了心思,却收不到效果。”
  孟学士笑道:“您放心,只讲些史实战事、各朝名将,也并不要你做功课。”
  我心中稍安,趁着喝茶的机会悄悄抹了一把头上的汗,却无意间见文诚正拿了眼觑我,那意思是“看把你吓的”,我一眼瞪了回去,想必是平日见我半眯着惯了,如今双眼圆睁的样子竟让他一呆。
  我心里得意,也并不看他,向孟学士告了辞回了自己院里。
  还未等孟夫人求见孟氏,宫中便来了人传诣,召孟夫人、二郎、婉娘与长寿宫进见皇太后。
  得了这个消息,府中又是一阵忙乱。那旨意上写明了要二郎进见,可传话的太监又道:“太后娘娘特意说了,听闻二公子最爱《春秋》,此番可读得熟了,进宫之时,娘娘是要考问的”。
  在宫中之时,九哥颇爱些史书,因这春秋中不只是道理,还有些事情,我倒也翻过,比起其它书卷来,倒也算得上是“最爱”。如此说来,这个要当面考问《春秋》二郎,指得不就是我吗?只是冒名顶替,李代桃僵,这几险也太大了些。
  母亲此去多日,她想见我,我也想见她。便是我从宫中出来的日子不短,便是宫中的贵人、公主们都被掳去了,也难保有那太监、宫女的认出了我。
  我心里明白,母亲并不是那不谨慎的人,她既是要我去,一定有事,不然也不会让我冒如此的风险。
  于是,仔细地穿了衣裳,仔细地梳了头发,仔细地在脸上抹了些灰。
  装扮好了,我立在孟夫人面前让她帮着看看,孟夫人点头道:“您平日里言谈举止磊落大方,毫无女子的扭捏之态。如今这样一装扮,确只是一平常的少年。文诚又极少在宫中走动,外人定是看不出来的。”
  婉娘也在一旁点头,我心中稍安,又问孟学士:“舅舅,您觉得如何?”
  孟学士捻须沉吟了片刻,说道:“老夫也未尝看出有什么不妥当的。”
  我心中大定,就要同孟夫人她们出门,却不想一旁的文诚道:“父亲,十四爷这一身,虽是平常,可平常人物哪得如此轩昂的,且男子面颊多有棱角,十四爷面容……”
  文诚微微一顿,看了我一眼,似是有些脸红,“面容娟秀,便是着了男装也不免引人注意。依儿子看,不如将那大大的桂圆一边一个口中含了,如此变了形状,似更稳妥些。”
  孟夫人听罢笑道:“这孩子,平日里也不见怎样,却原来也是个谨慎的。”我亦道:“二表哥此法甚好,哪能不依。”
  这样装扮出来的样子,竟是我也不认得自己了,但见面色灰黄,双眼微睁,双腮凸出,又故意含了胸低了头,哪里还有半点从前的样儿?
  

十一章 永寿宫
更新时间2013…8…11 19:38:47  字数:2032

 十一章永寿宫
  永寿宫以前是皇祖母住的地方,如今张士昌为示诚心,将孟氏安置在这里。
  我们低着头敛着神情与孟氏行罢了大礼,便听得一声“赐座。”一闻这声音,我心头一紧:母亲是怎么了,声音嘶哑,听着已觉不大妥当。
  可周围侍奉的又都是张氏的人,哪里敢多看一眼,多说一句,无法,只能低着头。
  母亲先问了家中情形,又问了孟学士的身体。孟夫人少不得一一答了。又见孟氏神情倦怠,便问太后娘娘身子如何,可是天冷的缘故,受了风寒?
  孟氏便道,因着以前的底子,加上天气阳晴不定,确是受了风寒。又道自己在宫中烦闷,这才想起请家人过来说话。
  孟夫人又说了些保重,好好将养之类的。
  孟氏笑着应了,又与婉娘说些闲话。婉娘亦是小心做答。
  茶也吃了两盏,孟氏这才道:“如今殊郎不在,我孟家也只剩太平郎这一男丁。太平郎,上姑母这里来,让姑母好好看看。”
  我闻言答了声:是,恭敬地立起了身走到孟氏坐的床榻前。
  孟氏便拉了我的手,上一眼下一眼地看了一阵,眼中似有泪光,看得出,强忍着。她问道:“姑母知晓我儿看读些闲书,姑母问你,为何最爱那《春秋》?”
  为何最爱?不是曾与母亲说过吗,怎么如今又问起?虽是这样想,却如实答道:“只因《三国》中有关公夜读《春秋》一段,那胡班潜至厅前,见关公左手绰髯,于灯下凭几看书,惊为天人,遂将关公一人放出城去,这才免了一劫。
  侄儿便是因着关老爷才知晓的《春秋》大义。”
  孟氏微微点头:“关公为人忠义,不管身在何处心里始终向着刘备。是个值得托负的人。”
  孟氏说这“托负”二字时,狠狠地掐了我的手心。我心中一惊:母亲不会没有缘故便说这些,可这又是何意?
  正思忖着,孟氏道:“男儿立世,当以家国为重。若记得不错,下月你便满十六了,姑母也没什么可贺,玉带一条,《春秋》一部,却是天宇楼的珍藏,你且拿去,要仔细研读。”又道:“如今家中便只你与你哥哥两个,你哥哥遭难,一切都指望你来帮衬呢。”
  听得这话,我越发糊涂了,我自知母亲说的“哥哥”是九哥梁枞,若真是个男子也能帮衬,可我身为女儿,这家国社稷又怎么帮衬,又能如何帮衬?
  可看着母亲的殷殷目光,我又如何能拒绝呢?便道:“姑母放心,定皆尽全力。”
  孟氏便露出欣慰的神情,借拍我手的时机,在我手中写了“玉玺”两个字。
  “玉玺”?传国的玉玺?难道母亲知道了下落?
  我虽是满腔的疑问却也不敢表露出来,只是将那玉带并《春秋》亲手捧了,退回坐上。
  随后孟氏便道了一声乏,孟夫人闻音知雅,便领着我们告辞出来。
  孟氏又赏赐了些别的东西与她们。
  果不出我所料,刚出长寿宫的宫门,那领着我们进来的太监便笑道:“素闻天宇楼的书籍都是珍本,是皇上最爱的。只是无缘一见,如今即是二爷得了,老奴斗胆也想看上一看长长见识,不知二爷以为如何?”
  如何?若我不给他看,那张氏又怎能安心?
  想到此,我便道:“公公客气,却是无妨。”便将那套书递了他。
  想那太监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倒也看了个仔细,并未发现有不妥的地方。便又舔着脸借玉带一看。
  那玉带也并无不妥之所,他将东西还了我,笑道:“太后娘娘赏的,果真是好东西,老奴真是开了眼了。二爷可要带好了。”
  我心头暗松了一口气,也并不答话,匆匆和孟夫人离了皇宫。
  待回了学士府少不得又是一阵谈论,孟学士将孟氏赐于我们的东西挨个都看了,却并未看出什么异样来。
  他道:“长姐一向谨慎,若无大事,不会宣你们入宫,既入了宫不方便说话,怎么连张纸片儿也没有?难不成是咱们多想了,果真是染了风寒,思念家人,要咱们要探望?”
  众人揣摩了半日,也没想明白。
  待到我回到自己屋里已经是长灯时分。我斜倚在榻上将这部《春秋》翻了个仔细,却依然是一无所获。
  我开始回想母亲与我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眼神。
  她说这书来自天宇楼。那天宇楼是我父皇藏书的地方。他这一生,虽是做了皇上,却实在一副风流才子的性情,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真是无一不精,打马、蹴鞠、游园、登临无一不好,当然,最大的爱好还有收集各种书籍珍本与各色的美人。
  各色美人都安置在**,各种珍本便都藏在皇宫中的天宇楼里。
  母亲说这书是从天宇楼得来的,那是不是说明她可以随便出入天宇楼?可那张氏将母亲请去,难道只是为了让她在天宇楼看些闲书?
  母亲在我手心里写的那两个字又是什么意思?
  正想得入神,灯花突然爆了,倒吓了我一跳。我找了把剪子,将那灯蕊剪了剪,电光火石间却突然想到:那张氏之所以请母亲前去,莫不是想让她帮着找丢失的玉玺?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若那张氏得了玉玺,颁下一道传位的召书来,谁又能说那是假的?
  玉玺,这玉玺张氏想得,从此便可名正言顺,那九哥、十二哥又何尝不想得,有了它,九哥便是楚国的新帝,有了它,九哥便可号令全国之军,讨伐张氏、驱逐金人……
  只是这玉玺藏在何入呢?天宇楼吗?天宇楼如此之大,若不知所谓,又上哪里去找呢?
  我的手拂着那些发黄的纸张,不禁叹道:母亲,您要对玉虎说些什么呢?
  却不想,手指触到的地方,似有些突起的印迹,我仔细看了,却又没什么异常,只是摸着似是不平。
  想了想,我将张那不平的单翻了出来,对着灯光一照,竟原来那页纸上赫赫有几个针眼儿!

十二章 衣带诏
更新时间2013…8…12 17:20:16  字数:2432

 十二章衣带诏
  是针眼儿,上下共六个,将个“国”字扎了个透亮!我心里一动,忙从头开始,将书翻转着,一页页对着灯看。厚厚一部书,共有十六处有针眼儿的。
  我顺着读下来,却是“重掌国祚,天宇之阁。满墙古器,鼎中琢磨。”
  这字中的意思,是告诉我若想重掌江山,就要到天宇楼的楼阁之上,寻找那古鼎中的东西吗?难道,这古鼎之中就是玉玺所藏之地?
  天宇楼是父皇心爱之地,等闲之人是去不了的,我自然是那等闲。便是这天宇楼与玉玺有关,可那楼中说不准每一层都有嵌满古器的墙壁,整整算下来那各色古鼎没有上百也有几十只。
  别说如今我入不得天宇楼,便是能入得,又如何能去寻找?
  既然不能去寻找,母亲叫我冒了风险前去,又是何意?
  我又拿出那条玉带仔细端详。精致的花纹,细密的针脚,哪里像是一针一线缝上去的,竟似浑然天成一般。我暗道:该不会也效那汉献帝内藏诏书罢。
  仔细想了想,终是将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