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董卓布武-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抱着怕将来被报复的念头,董卓在杀了张固后。带人闯入张府内院。却发现张固的妻儿早已不知所终,问曲阳的一众官员。却又得不到答案,这让董卓有点烦躁。
做事考虑到了后果,但布局却又如此粗糙,这家伙怎么回事。可惜不能让死人开口了。
北面地雁门太守飞马传递的消息,即使董卓再怎么胆气大增,也骇的冷汗直冒。
八万骑兵,他现在四面被合围,哪来的部队对来势汹汹的匈奴人发起反击。要是这个匈奴单于打着劫掠一番的念头还好,要是进兵晋阳,以骑兵之势切断他的粮道,那不就成了瓮中捉鳖了吗。
董卓在得到消息的时候,就火速召集贾诩、徐荣等人商议。也来不及想已经式微到臣服汉朝的匈奴人为何突然南下。难道匈奴已经依附了鲜卑,想乘中原混乱入主中原?但正史上可没有这一出啊,董卓只记得,到了“董卓”死后,曹操差不多掌权的时候,匈奴人才起兵反叛地。
这还是因为蔡琰地事儿才让董卓了解一点的呢。
“匈奴人来去如风,步卒反而没有大用,依仗者唯有西凉骑与并州骑。丞相当火速派华雄与吕布前往雁门暂时阻挡匈奴南下,而后末将步卒往北,依雄关,可挡匈奴。”这是徐荣作为军事角度而做地判断。
却被贾诩断然反驳,理由是自从丁原部众被董卓吞并后,并州军势极为疲软,八万大军攻城,雁门关,在这个时候被攻破了也说不定。此去会白白的葬送了董卓的两大铁骑。
“那文和的意思是?”眼中闪着不甘,董卓问道。
“大军退出并州守河东为上策,匈奴人劫掠一番后自然会离去。”贾诩看了看董卓,道。
“还有呢?”董卓的意思已经非常的明显了,坚决不退,不说匈奴人劫掠后并州还会剩下多少人口,是十万,还是二十万。
就单单匈奴这支被汉武帝赶出河套,赶到漠北,东汉后臣服于汉室,已经式微并完败给汉人的民族,能让身为汉人的董卓心里涨多少虚荣心。对就是虚荣心,身为汉人的虚荣心。
虽然在心里上他没有比肩汉武帝的念头,但也坚决不会放任异族屠杀汉人。还有一点,他太了解北方游牧民族的特性了,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甚至后来的女真族。没有不贪婪的,他无端端的让出并州,并不表示匈奴人不会好心的浅尝即止。满足后就返回河套。
或许还会一路南下河东,甚至渡过黄河劫掠司隶。不仅仅是匈奴人。北方还有一个更强大的民族。鲜卑人,要是也乘机南下。哈。
那时候他拿什么来抵挡,央求袁绍?曹操?还是马腾、韩遂,他们不背后捅刀子已经是算是仁义了。
还不如守晋阳可能好点。
同样,在活在汉武唐宗被人捧到高高在上那个属于他地前世,陈乏的年代。董卓并不想做宋高宗。他可以杀戮他的敌人。其中大部也是汉人,但绝不会让匈奴人杀戮汉人,抱着这样古怪地念头。董卓心智异常的坚定。
而且按照贾诩地判断,即使是现在撤退,他地八千精锐步卒恐怕也不会有时间撤退了。
不就是八万骑兵吗,我有贾诩之智,徐荣、华雄、吕布等猛将,有当世精锐西凉、并州两大铁骑,也有最精锐的步卒。来多少我吞多少。董卓心里发狠却又豪气蓬发。
贾诩有些诧异的看了眼董卓。有些意外董卓居然不退,紧盯着董卓的面几秒钟,贾诩想看出点端倪,但却失望了,董卓面无表情。只是他看不见董卓放在膝盖上的双手,紧紧的握着。
“如果丞相能降伏一人,或许能多几分把握。”沉思了下,吐出这么一句话。
“什么?”董卓沉浸在自己独有的秘密里,却被贾诩的话语给打断,有些茫然地问道。
贾诩以为董卓是问降伏谁。于是不急不缓的道:“河西。皇甫嵩。”
皇甫嵩?董卓一愣,皇甫嵩这个人。董卓老早就想召他入京为官了,但由于先前他位置不稳,把时间都花在了提拔党人,打压政敌。
天下共讨他以来,董卓曾今再次起了人收皇甫嵩兵权的念头,但皇甫嵩并没有应命,以并州白波横行唯由拒绝了董卓的征辟。
这中间或许又有荀攸、王允的功劳吧,但此次董卓却有八成的把握让皇甫嵩起兵,就因为皇甫嵩这三个字。
“皇甫将军身为当世名将,岂会容异族纵横华夏,本相修书一封即可让他起兵共抗匈奴。”想罢,董卓抚掌笑道。
“如此的话。”贾诩听完后,低头考虑了下,才道:“徐将军言之有理,步卒只可守城,唯有骑兵才能抗衡匈奴人。”
“依匈奴人地特性,攻破雁门之后,定会分几路掠袭南下,以抢夺财物,丞相与皇甫将军分守两郡,同时派骑兵出城,在匈奴人分散劫掠时,攻之。如此反复,必引得匈奴单于大怒,引军来曲阳,如不克,匈奴人则自退。”
依坚城,再辅以游骑骚扰。贾诩的计策还算平稳,但董卓却有一个疯狂的念头,“如遣吕布、华雄率部出迂回从另一地出长城,直袭河套呢?”
贾诩先以为董卓是疯了,但细细一想,却未必没有几分可能,但这样也就是不死不休,曲阳城难守啊。
“出壶关,行幽燕,再往河套,此千里奔袭,意外太多了。”最终贾诩摇了摇头道。
“可行还是不可行?”胆子大了也并非没有后果,董卓还是坚持这样疯狂的念头。
在董卓咄咄逼人的眼神中,贾诩勉强点了点头。
“你们能行吗?出大漠攻击匈奴,那可是故大将军卫青,故骠骑将军霍去病干的事。”董卓立刻转头向华雄、吕布,心里气血翻腾之下,言语不由的很是惑人。
“补给呢。”华雄的脸异常的严肃,问董卓道。“遇城吃城,如据挡王师,则攻之。出塞外后,就不用本相教你了吧?”董卓露着一丝笑意,眼中透出的意思,华雄很明白。
“车骑将军以为呢?”华雄转头看向吕布,很是挑衅地看着吕布道。
“愿为丞相先驱。”吕布也是很干脆利落。
“好。”叫了一声好,董卓起身来到华雄地身边,楼着他的肩膀交代了几句后,朝两人喝道:“干粮也不用带了,出发吧。”
“诺。”地生活方式,白天睡觉,晚上更新会延迟一点,汗。
:……,
第一百二十章 加紧布置
“建功,你也下去布置吧。”董卓收回看着华雄二人的背影,转头对徐荣道。
“丞相,杨奉的那一批降卒什么时候到?”徐荣点了点头后,问道。
“那些人你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三万人当一万人用吧,还是看一看能不能在城中召一些精壮来守城吧。”对于那些白波军中属于炮灰的存在,董卓的想法不太好,顿了顿,董卓最后才道:“本相已经快马去催了,明日应该就到了。”
“不然,并州民风彪悍常年又与异族作战,对匈奴、鲜卑这些民族最是痛恨,这些流寇降卒原本都是并州本地人,定会拼尽全力。”徐荣却有另一番理论。
“嗯,时间紧迫,去吧。”董卓“嗯”了一声后,挥手道。朝董卓行了一礼,徐荣疾步退下。
“文和有何所得?”董卓轻轻的呼了口气,转身返回自己的位置上,却发现贾诩面带微笑,似有所得。
“丞相还可快马往报洛阳,言匈奴人寇边,令蔡尚书传书天下,与天下诸侯暂时罢兵。”贾诩伸出袖子轻轻的扫了案,笑道。
“缓兵之计?”董卓闻言顿时愣住,继而微微发笑道:“想来文和是累了,当好生歇息几日才是。”
“喔…。”贾诩轻轻的直了直腰杆,似诧异道:“何解?”
这家伙把他的性格都摸透了,在他面前也越发的没了规矩。董卓压下暴打贾诩一顿的念头,没好气道:“本相巴不得让他们晚些得到消息,好让本相的那些将军们缓一缓,你这个馊主意一出,本相敢断定,那些个诸侯必定会加紧猛攻,他们可是巴不得本相兵败身死呢。”
“丞相是相信人性本恶吧?然还有一种思想能把人的恶性套上一条镣铐,那就是儒,儒者。正也,仁也。袁本初窃汉室之名,兴兵讨伐丞相,博取天下名望,今匈奴寇边,他不会冒着天下大不讳而兴兵猛攻司隶。此。可以让局势暂缓。不过,马腾、韩遂不在此列。”贾诩吐口就是一大堆理由,似乎真的把袁绍这些人看透了一样。
“嗯。”董卓点了点头。算是勉强地收回了对贾诩地嘲讽。
心里承认贾诩说地蛮有道理地。袁绍地确是最好面子。正史上地天下军阀地名望也是最高。深得士族之心啊。天下所归。可惜却败于曹操之手。
至于马腾、韩遂。董卓心里有完全不同地两种念想。即轻视又痛恨。近十万大军又如何。我董卓凭借三万人就可以守住司隶西面。挡住你去路。
心中念头无数。董卓面上却不显。“是法家地那套理论吧。”重新跪坐到上位后。呵呵一笑。道。董卓不喜欢兵书。却喜欢杂学。游记之类地东西。人性本恶是法家地代表思想。
贾诩点头。
“要本相说。人无善恶。只有是非。比如说。成王败寇吧。”董卓紧盯着贾诩地脸。忽然言道。
谁知道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呢,而善恶比较模糊,但是非则清晰了很多,董卓拿出一套歪理来忽悠贾诩。
“好了好了,文和不要瞎想了,去帮帮建功处理一下城中的琐碎事吧。”董卓见贾诩沉思了一会。想反驳的样子,赶紧道。他肚子里可是没半点货色的。
“此战之后,一定与丞相论人。”对于董卓的命令,贾诩是从来不打折扣的,但离去时却放下了一句话。让人头疼的话。
聪明,深懂人性,又好学。真不愧是完人啊。轻轻地感叹了一声,董卓从旁边抽出一张空白的竹简,在上面奋笔疾书。
接下来的两天内。董卓完全沉浸在忙碌之中。一边要命令曲阳地文官系统全力运作,安抚城中的民心。一边要帮徐荣的募兵。防守的准备工作大开方便之门。
武器不足,好。削木头,几家人共用一把菜刀,其他的全捐出来。
滚木,石、油、箭等一些守城必备的东西也得加紧赶制,忙的是昏天地暗。
这些天,雁门被破的消息也传到了曲阳,正如贾诩所料,兵力严重不足之下,一天,雁门关守将只守了一天,而传递消息的路途上就用了两天。
董卓深深地庆幸自己没有盲目的派人去救,大军还没出发,城就已经被破了。
雁门被屠,大批大批的壮年男子被杀,老人小孩就更不用说了,唯有妇人用绳索牵引着,押往关外。只有几个人血战脱逃。
妇人那嘤嘤的哭泣之声,让逃回来的几个汉子在董卓面前失声痛哭,身为男人,他们没有守住自己的女人,身为士卒他们没有保卫好城池。
()
要是先前董卓死步不退是因为汉人的虚荣心,而且也是形势所逼的话,见到这几个汉子后,董卓的思想多少发生了一点变化。
几个身高七尺,一路从匈奴人地包围中冲杀出来的勇士,身上的刀、箭伤无数,却并没有让他们哪怕掉一滴眼泪,为了妻女,为了没有守住城池,却在董卓面前失声痛苦,央求着,给董卓下跪,磕头,那是不带一点功利性纯粹的因为董卓是唯一的希望而磕的头。
央求着董卓带兵夺回雁门,而他们唯一能付出的就是生命,愿为先驱,战阵沙场。豁出了性命也要会雁门。抢回自己祖宗生活的地方,驱逐那批恶狼。
几个汉子的一言一行,甚至是面部表情董卓都记得清清楚楚,仇恨,屈辱,绝望但看向他地眼神中又带着无限地希望。
什么叫做震撼,董卓现在能体会到那一丝震撼,才懂得了什么叫血性,被压迫后,有人怯懦的活着,但有地人却天生的喜欢放抗。
董卓几乎可以断定,如果他不答应出兵。这几个人会马上返回雁门,拼上他们的一条命,而能让他们暂时保留住这条性命南下的,就是董卓这个希望,因为太守曾今说过,唯董君才能抗衡匈奴人。如董君不应。则,短时间内此仇无人报矣。
只能化为厉鬼,咒天绝匈奴了。
因为天下精锐步卒、精锐骑兵,几乎全握在董卓的手里。除此之外,公孙瓒、皇甫嵩这些边关将领也还凑合。虽然这名太守也知道董卓的处境,也稍微地听过董卓的性格之恶劣,但他仍报以希望。
希望董卓能抽取,抽取一点点兵力,迎击匈奴。为雁门十数万百姓报了这一仇,为大汉洗耻。
董卓听后也唯有叹息,这个太守可惜了。很好的边关太守啊。
这几个汉字的哀求。董卓应下了,原因是他从来就没有打算退过,这几个汉子的出现也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