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极品田园 >

第14部分

极品田园-第14部分

小说: 极品田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我晓得了。”

    “嗯,娘知道你是个乖孩子,从小不叫人操心。也不是叫你一味忍让,娘只盼你出去好好做学问,不要把心思放在别的地方,知道了么?”

    “嗯,娘,我都懂的。”

    “到了那里要注意身体,娘会让人给你捎点爱吃的,你这次可是遭了罪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补回来,爹娘不在身边,你自己要懂得照顾自己。明瑞外公是个有大学问的,你去了可要恭恭敬敬的,知道么?”

    “娘,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再怎么不舍得,雏鹰长大了总是要被放出去飞翔的,李氏不放心的要亲自去送,苏满满也死皮赖脸的要一块去。

    不大的一辆牛车上挤满了人和行李,累的老牛连刨几下地才晃晃悠悠地往前挪了几步。

    苏满满有些担忧的问李氏:“娘,这大黄不会半路就走不动了吧!这么多行李,难不成要我们扛着去?”

    听了苏满满这句话,余下小哥俩一起露出一脸怕怕的表情,眼睛睁的滴溜圆,逗的苏满满咯咯笑了起来。

    “别听满娘瞎说,当家的,不会真的停在半道上吧!”李氏也有些忧心了。

    “这。。。。。。”苏正礼无语,他也不知道哇。

    “娘,让我坐咩咩去吧!这样一来,大黄也不会太累了,好不好?”

    “那你快去吧!”

    自从确认不是动物引起的瘟疫之后,这些家里的牲口家畜,就都被牵回了家中,苏满满和咩咩相处得那叫一个如胶似漆,难舍难分。

    为了和咩咩一块上姥姥家,苏满满也是拼了。

    就这样一行人重新上路,一辆载满人和东西的牛车,后面跟着一辆载着一个小屁孩儿羊车。

    到了半路李氏就后悔了:“这还不如咱们自己扛着行李往那儿走呢!”

    在自己村羊车不稀奇,在这县城它没人见过呀!一路上各种好奇的目光,就跟看猴戏的似的,还有那好事的人故意从闺女身旁走过,吓得她都以为要抢孩子呢!

    苏满满同学一点都不怵,还冲那路人露出一个微笑,偶尔挥挥手,心里还臭美觉的,当初的国家领导人是不是也是这个待遇捏!

    好嘛,她把自己当成喊“为人民服务”的领导了,也不知道这脸皮是怎么炼成的!

    等到了李家,一向淡定的苏正礼都觉得有些头皮发麻了。。。。。。

第二十八章 姥爷家

    大伙别沉默啊,有想法在评论里头说一说,怎么这么安静啊,集思广益文章才能写的更好啊。

    ************

    听到有人敲门,李氏的嫂子朱氏问了一句:“谁呀?”

    “嫂子,是我,快开门呀。”回话的是李氏。

    一听是小姑子,朱氏快走两步上前开了门,只见小姑子一家都过来了,她扫视一眼:“你们都来啦,怎么不见满娘啊!”

    “舅妈,我在这儿。”

    从李氏和苏正礼中间钻出了一只羊头,把朱氏吓得连退几步,外甥女怎么变成羊了?

    “不许淘气,看吓着你舅妈。”李氏轻拍了一下小闺女,把她从羊车里头捞了出来。

    看到外甥女熟悉的小胖脸,朱氏拍了拍胸口:“满娘也太淘气了,一会儿不给你果子吃。”

    这话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都想起苏满满小时候贪吃果子吃撑着了的事。

    “快进屋,快进屋,爹娘都在家呢!呀,怎么拿了这么多东西,你能把家搬过来了不成?”

    “嫂子,我们来是有事相求,求人还能空着手不成。”李氏一边打趣一边和苏正礼往下卸东西。

    “谁来啦,怎么不进门啊?”李氏亲娘汪氏听见门口半天没见来人,这才出来看看。

    “娘,我和秀娟(李氏全名李秀娟)来看您二老了。”这回先说话的是苏正礼。

    “我家娟儿回来了,你可知道回来看看你家老娘了,见你一面比见县太爷都难呐。”一听这话音,这语气,就知道李氏的脾气是随了谁了。

    “您可真是亲娘,就没问个我瘦没瘦,这么大的难是怎么过来的?”

    “这还用问?你比先前还白胖了呢,当我瞎啊,别咧咧了,快拿着东西进屋。”

    这么多人愣是跑了两趟才把东西都搬完,进了正堂,大家长李茂堂已经到了。

    众人见过礼,老爷子一把搂过外孙女抱在怀里:“知道我稀罕闺女,也不领着满娘来看看我。这次来,我要留满娘要多住两天。”

    李氏做不得主:“再说,再说吧。”

    李茂堂拿眼睛斜了斜女婿,苏正礼赶紧点头:“没问题,没问题。”

    苏满满就这样被亲爹给卖了。

    李家稀罕闺女倒也真是不错,李氏那一辈儿五个哥哥,就她一个闺女。到了哥哥底下可好,一溜儿全是小子,气得李茂堂胡子直翘,怎么都是臭小子?孙子多了也不招人待见了。

    李茂堂是个比较开明的老人,儿子多了,房子小了,住不下了,就给大伙分了家。他们老两口跟着老大一起过,日子倒也过得悠哉悠哉。

    前几个月,听女儿说要闹旱灾,老人家二话没说就信了,迅速买了大批粮食。没有水喝,愣是把以前废弃的井整理了出来,帮一大家子度过了难关,所以说这是个非常睿智的老人。

    苏茂堂也没有问女儿过得好不好,女婿在呢,当面问不是打脸吗?再说女婿是个能干的,还被皇帝嘉奖过,全县都传遍了。

    “爹,上回明瑞回家显摆您夸他聪明,三字经都会背了,我家还有两个孙子,你给一块教教呗!”

    “就你事多,你们家明瑞皮的绑个窜天猴都能上天了,要是满娘还差不多。”汪氏说道。

    “满娘是我的贴身小棉袄,我才舍不得呢!”

    “好哇,舍不得你就送个小子来。”

    娘两个眼见又要顶起来了,李茂堂轻门熟路打圆场:“好了,老婆子,去看看厨下有什么吃的,多去置办点儿菜,中午我要和女婿喝两盅。娟儿啊,你的事情我应了,快去给你娘帮忙吧!”

    一下子把两人都打发走了,耳根子才清静起来。

    “来宝,过来。”苏正礼一把揽过苏来宝,对老爷子说道:“岳父,是我们家老三的小儿子,今年和明瑞一样大,也得劳您老一块儿照顾了,到时候不听话,您就跟处置明瑞那样处置他就行了,别手软。我爹让我带了一些东西过来,算是束脩,您就把他们当弟子,该打打,该罚罚。”

    “人我收下啦,东西你们收回去,这点子事举手之劳,还拿你东西成什么样子?”李茂堂严词拒绝了。

    苏正礼连忙摆手:“不不不,这次大旱我们除了报信儿之外,也没帮上家里什么忙,现在我们那里最不缺的就是粮食,这次来也没拿什么好东西,只有一些吃的。您能帮我们管教孩子已是辛苦,怎么还能让您破费呢!再说这点东西也是女婿的一点孝心,您务必要收下。”

    李茂堂也不是个惯常跟人计较的,被女婿一挡他也不知怎么拒绝了,只一句:“那这次收下,下不为例。”

    “一定,一定。”

    两人说的热乎,几个小的也没闲着,李茂堂最爱妙味居的点心,桌上时常都要摆一盘。

    几个小的就围着盘子吃得满嘴掉渣,只有苏来宝不太好意思吃,手里被硬塞了一块,小口小口地吃着,显得极不好意思。

    李茂堂正和苏正礼谈的高兴,余光中看见这几个孩子,连忙制止:“少吃点,你们姥姥中午做好吃的,小心没肚子盛。”

    几个小的这才作罢。

    李茂堂又仔细的问了问苏正礼,大槐树村大旱时期的情形和解决方法,苏正礼拣能说的说了,李茂堂连连点头,自己这个女婿是个有急智的,处事也妥当,这么个人才算是让自己闺女给捡着了。

    一想着女婿是他亲自给挑选的人,心里不禁有点儿小得意,看苏正礼也越发温和起来,

    两个凑在一块说不完的话,讨论不完的文章,谈的那叫一个投契,几个小的早就无聊的去院子里玩儿去了。

    阵阵香味儿袭来,炒菜的香味传到了大伙的鼻孔里,苏满满摸了摸空瘪瘪的肚子,果断领着大部队往饭桌处转移了。

    “快去洗手,几个泥猴子似的,饭菜马上就得了,饿了吧!”汪氏催促着。

    几个小的又屁颠儿屁颠儿的洗手去了,汪氏的手艺那真是叫没话说,也不知怎么竟没有传给李氏。

第二十九章 挖宝藏

    这个时代因为孝康皇后的关系,女性地位得到了不少的提高,也没有了女子不得和男人同桌吃饭这个陋习。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坐在一块,苏满满往桌上一看,哇,真是丰盛啊!大葱炒鸡蛋、一大盘红烧肉、油煎小咸鱼、油泼茄子、干豆角炖肉、最后还有一个冬瓜肉丸汤,简直丰盛至极。

    灾后物资贫乏,新菜才刚刚冒个头,能吃到这么多菜真是殊为不易了,而且大部分都是肉菜,肉菜可算得上是大菜,可见李家对女婿一家的重视程度了。

    “快尝尝,这些口都是娘亲自做的,我要动手,娘都没让呢。妹妹快吃,你帮着干活累坏了吧。妹婿快吃,娘的手艺可不是随时能吃到的。满娘,来,舅妈喂你。”朱氏不由分说把苏满满捞进了自己的怀里。

    平时李氏的大哥李崇博在外头做大掌柜,中午一般都不回家来。朱氏生的两个小子因为到了年纪,都送到书院里头读书去了。平常家里哪有这么热闹,一下子来了几个年纪这么小的,简直把朱氏爱煞了。

    “知道满娘爱干净,喏,舅妈专门给你准备了新筷子,专门用来给你夹菜的。”朱氏说完,加起一块肥瘦相间的红烧肉,递到了苏满满的嘴边。

    苏满满刚要皱眉做苦相,就接到了亲娘威胁中带着杀气的目光,乖乖张嘴把肉吞了下去。

    打自从会走了之后,她就再不用人喂了好不好?

    这顿饭吃得那叫一个痛并快乐着,痛的是被人跟填鸭子似的喂她。快乐的是,姥姥做的菜真是好吃啊,让人都想把舌头吞下去,吃了一口忍不住又想吃一口。

    嗝,撑死了!

    午饭过后,几个小的凑作一堆睡了午觉,李茂堂和苏正礼也酒过微酣耐不住酒意,也休息去了。

    只留母女两个在叽叽喳喳的说话,别看在外面,母女两个都跟喷火龙似的,好像随时随地都能掐起来一样,其实私底下,颇有些温馨的味道。

    “娘,这是五两银子,你拿着。”李氏掏出自己包的紧紧的手帕,将里面的银子递给了母亲。

    “做什么给我银子,家里不缺花用,快收回去,当心女婿知道,你们夫妻该有隔阂了。”汪氏把银子推了回去。

    李氏又往回推:“相公知道的,就是他让我拿的,咱家买了粮食,你手里肯定没剩多少了,有了这些银子也能宽裕一些。”

    “我们两个老的平日里才花几个钱,你们年轻,家里头也没个进项,手里没个私房钱怎么成?快快收回去,一会就跟正礼说我收下了,你自己好好藏着。不管给你自己还是给孩子花用,都成。”

    “这算什么,相公上回不是被上头嘉奖了吗?皇上给了一百两银子,黄县令给了五十两,一百两交给了公婆,五十两公婆就让我们自己留下了。”

    “那也不成,你手那么散,不赶紧存着,都花了怎么行?你也太不会过日子了。”

    “哪有,这不是孝敬父母吗?我当家的可有本事了,我跟你说。。。。。。”随后李氏就把苏正礼如何入股,这些钱又是怎么花出去的说了一遍。

    就不要指望女人能够守住秘密!

    “你做的对,那么困难的时候,不拿钱出来,正礼心里肯定也得埋怨你的,既然你们自己有了进项,我也放心了。以后好好过日子,可不敢到外面随便说嘴去,你们毕竟还没分家呢!别到时候,几个小叔子有意见,闹的家里都不得安宁。”

    “我知道的,这不是只跟娘说嘛,那这银子。。。。。。”

    “我就收着了,家里确实没有什么余钱了,有了这钱也能缓上一缓,手头也宽裕。”

    “那娘刚才还不要?”

    李氏这话刚落下,就被汪氏氏白了一眼,再不敢吱声了。闺女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脑子里缺根弦儿,也亏得女婿不嫌弃。

    半下午的时候,苏家两口子不得不走了,汪氏又把夫妻两个拿来的东西,还回去了一大半,还往里添了不少东西,车上虽然少了几个孩子,可看着还是满满当当的。

    苏正礼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没有当场推让,来日方长嘛!

    李氏心中充满了不舍,自己闺女从生下来就没离过自己眼前,她心里暗暗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