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最后一个夏天 [苏] 康斯坦丁·西蒙诺夫 >

第69部分

最后一个夏天 [苏] 康斯坦丁·西蒙诺夫-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其它问题了。谢尔皮林已经无意中听到,在帐篷外面,人们正在集合。

  “如果指挥员都到齐了,那就让他们进来吧!”

  按照规定,他应该称他们为军官,这个规定已经实行了一年多了,但是他还没有改过口来,还是经常按老的称呼,称他们为指挥员。

  加尔乔诺克走出帐篷,命令道:“进来!”接着,帐篷里就顿时挤满了军官。

  “我不准备说很多话,但是既然这儿有长凳,那就坐下吧!”谢尔皮林等他们各自就坐之后,从桌上拿起命令交给加尔乔诺克。“指挥员同志们,我当着大家的面,把这个关于当前作战任务的命令交给荣获‘红旗’勋章和‘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的卡拉切夫近卫坦克旅旅长加尔乔诺克上校,委托他指挥你们这个机动部队。集团军的任务是解放莫吉廖夫。你们的任务,概括地说,就是要从第聂伯河对岸,从已经由其它部队付出代价、用鲜血夺得的登陆场出发,于明天早晨进入突破地段,中午之前切断明斯克公路和博勃鲁伊斯克公路,堵住敌人撤出莫吉廖夫的去路。到今天为止,都是其它的部队在作战。我们留着你们,就是为了进行这次打击。希望你们不要从莫吉廖夫放走一辆坦克、一门‘斐迪南’强击炮,一辆汽车、一门火炮。不放走一车一炮,不放走一兵一卒!你们中间有哪些人是从战争一开始就参加战斗的?请举起手来。”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军官举起了手。“这很好。你们与德国人的愿望相反,活下来了,这很好。明天,我对你们和你们的同志们只有一个要求:在这里,在莫吉廖夫城下,你们要回敬德国人一个‘一九四一年’!不是一般的礼尚往来,而是要狠狠地回敬一番!你们都经历过四一年,都活下来了,没当俘虏,我也和你们一样。明天你们要让德国人领教领教这样的‘四一年’:没有被消灭的,就叫他们投降,谁不投降,就把他消灭!懂了吗,还有什么需要解释的吗?”

  “不需要了,司令同志!”

  “自行火炮团团长是古谢夫中校吗?”刚才中校作自我介绍时,他的姓已经深深地印在谢尔皮林的脑子里了。“您是在哪里开始作战的,古谢夫同志?”

  “在普热米什尔附近。司令同志。”

  “我是在这里,在莫吉廖夫城下。当时,就在这里,在莫吉廖夫城下,我知道有一个和你同姓的人——古谢夫大尉,也是炮兵,他从布列斯特附近抱着自己营里的最后一门炮,一直战斗到这里。他在这里牺牲了。剩下的五个战士掩埋了他的尸体之后,到我这里来,要求继续战斗……”

  说到这里,谢尔皮林的喉咙哽住了,他停了一会儿,看着大家的脸,这些人几乎都比他年轻得多。然后,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他压低了嗓子继续说:“我连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提起这段历史。我就是不提,你们也都很清楚。但是既然想到了,为什么不把它讲出来呢?祝你们在明天的战斗中获得成功。”

  “司令同志,”加尔乔诺克说,我代表本旅和配属的各部队向您保证:誓死完成任务!”

  加尔乔诺克没有再说什么话,这很合谢尔皮林的心意。空口保证说得越多,任务往往完成得越差。

  加尔乔诺克让集合在帐篷里的军官休息一下,抽支烟,自己陪谢尔皮林走到外边。

  “您是不是再待一会儿,司令同志,尝尝我们坦克兵的饭菜。”

  “谢谢,等你们完成了任务之后,我们再来尝吧!”

  “过了莫吉廖夫之后,我们应该在他们那里吃顿午饭,”谢尔皮林在上了路之后,对辛佐夫说。“我既然答应了,就得做到,说谎是不行的。当然,我们之中往往有些人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下级无权对我们说谎,而我们却有权对他们说谎!你战前当记者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过人与人之间有这样的情况?”他没等辛佐夫回答,又向辛佐夫提出了一个他考虑过不止一次的问题。“这次战役结束之后,我另外找个人来换你,把你派到我们集团军的报社里去干老行当,你看怎么样?”

  “我不愿意这样做,司令同志,”辛佐夫说。“我还是坚持自己原来的请求——下部队去!”

  “为什么不到报社里去?战争结束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复员的时候,得正视现实,象你这样一只手残废的人,未必会留下来当干部。你会象其他很多的人一样,重新回到战前的工作岗位上去。早晚总得这样做……”

  “和大家一起复员,我同意,司令同志,可走在大家前面,虽不愿意!”

  “不愿意就不愿意……战前,你大概以为自己一辈子就这样待在报社里写写文章吧7”

  “不完全是这样,司令同志,战前我们等待着战争。当时,对自己一生怎么安排没有考虑过!”

  “这样说也正确,”谢尔皮林点点头,突然他说起了自己:“我可从来也没有写过什么东西想在以后发表。当时,只印了一些战术教程,是用这个,该怎么讲……”他忘了这个词,就求助于辛佐夫。

  “是用油印机印的吗?”

  “是的。不知道现在这些东西到哪儿去了。如果丢失了,那倒好。战后,对战前写的许多东西只能摇头……你看,今天天气多好……”

  午后,天气确实好得出奇。太阳甚至在西斜的时候,还放射出强烈的光芒,好象这个持续了十六小时的白天没有尽头似的。

  白昼长得简直不可思议,一天之中发生的事情又是如此之多,所以甚至象塔雷津的死这样一件事,在往常总要在头脑里停留很久,而现在好象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了,甚至对这件事的回忆,这一天里也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各种各样的设想、命令、报告等等的事情所打断,这也使人产生一种感觉,好象这些回忆也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战斗继续往前发展,它每时每刻都越来越迫使你去考虑其它的问题,而不再去考虑那包在两用油布里的塔雷津的残骸……

  鲍依科在门口碰到谢尔皮林,就向他报告说,浮桥架好了,基尔皮奇尼科夫的部队正在继续扩大第聂伯河对岸的登陆场。

  这个消息是这一大里最重要的消息。既然连鲍依科也喜形于色了——这是很难得的事,——这就是说,他也是怀着迫不及待的心他在等待这个消息的!为了尽早得到这个报告,在整整一天之中,他好象一只叽筒,把技术装备、人士、运输车队抵令、通知等等从这里往那里,从后方向前方毫不停顿地抽送着。

  “桥架好了,他的技术装备是不是从这座桥上通过了?”谢尔皮林问。

  “关于这个问题,他没有报告。”

  “同他联系一下,问问清楚。”

  “为什么无缘无故打断他的工作呢,费多尔·费多罗维奇,”鲍依科表示不同意。“不问也很清楚:既然桥架好了,那么他们就在把技术装备从桥上运过去。”

  “你清楚,我清楚,但可能有人还不清楚呢,”谢尔皮林说。“下命令,接通电话。”趁着接电话的空隙,他问:“方面军司令部打来的电话多吗?”

  “不算特别多,还正常,”鲍依科说。“不过最后一个电话使人不大高兴。又来问我们一天俘虏了多少人,缴获了多少战利品。大概,为了写方面军的战况综合报告,他们想从我们这里再多挤一点材料。现有的数字还不足以引起震动。”

  “你是怎么回答的?”

  “我回答:有多少就是多少。俘虏我们只能抓,又不能从自己肚子里生出来。”

  “没关系,”谢尔皮林说。“我们的包围圈还没有收拢。一旦收拢,那就都是我们的了!”

  鲍依科拿起听筒。对方听电话的是基尔皮奇尼科夫。

  “您亲自和他谈吗了”鲍依科一只手遮住听筒,问。

  “是的。”

  谢尔皮林问:“运过去什么了?”基尔皮奇尼科夫回答说:“两个重炮营已经在对岸了,第三个营正在桥上。”

  ‘这样就好了,”谢尔皮林说。“只是得感谢你架好了桥。今天你就为独立架桥营营长呈请奖励。否则,他从我们这里调走之后,就得不到应有的奖励了。其他人的功劳我们自己心中有数。祝你成功。”

  谢尔皮林挂上听筒,可是在向方面军司令报告之前,他又命令给左翼的军长沃罗宁挂电话,沃罗宁那里他今天还没有去过…… 

第二十章
 
  白俄罗斯战役打响后的第五昼夜将近结束时,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陆军元帅布什被撤换,接替他职务的陆军元帅莫德尔立即飞往博勃鲁伊斯克,赶到被围的第九集团军司令部,还企图采取对策,挽救覆灭的命运。

  可以说是出于命运的嘲弄吧,三年前的今天,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八日,正是这位陆军元帅莫德尔,当时的第三坦克师中将师长,在突破俄罗斯战线之后,首先侵入了博勃鲁伊斯克。

  而现在,时隔三年之后,莫德尔冒险飞抵博勃鲁伊斯克,又好不容易从那里脱身出来,他的工作一开头就是要签署一道道撤退、放弃城市和不惜任何代价突围的命令。

  六月二十八日这天早晨,我们的部队还不知道布什元帅的职位已为莫德尔元帅所接替,也还不知道这位新任集团军群司令所发布的首批命令。

  我们只知道这样一件有民共睹的事实:我军突破德军防线,以每天十二到十五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一是第五昼夜了,德国人的处境不妙。德国人处境不妙这一点,逐渐成了全军上下一致的感觉。

  拂晓时分,谢尔皮林离开指挥所到部队去。他也同样有这个感觉,作为集团军司令,他的这个感觉,还有从各方面获得的大量情报为依据。他不禁为此而感到庆幸,并且满怀信心,认为今后的战事将会一帆风顺。当务之急是无论如何不能让德军脱逃。这件事,甚至比再隔几个钟点就要解放莫吉廖夫还来得重要。

  昨天黄昏,被截围在莫吉廖夭的德军拒绝投降。他们先是对我们的建议不予答复,而后又两次试图从莫吉廖夫突围:一次沿明斯克公路,另一次沿博勃鲁伊斯克公路,这就是机动部队从西面协以封锁的两条公路。可以预料,今天德军还会重新试图突围,也还会在城里继续负隅顽抗。

  虽然方面军司令部要求尽快结束莫吉廖夫的战斗,谢尔皮林却认为,如果德国人准备在莫吉廖夫城内顽抗到底的话,那么,即使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要在巷战中全歼敌军,也得花上一两天时间。城市毕竟是城市,何况莫吉廖夫是个老省城。在城里,特别在市中心,有不少牢固的老式厚墙房子,有地下室和各种可以利用的条件。要是敌人决心顽抗到底,那就还需要花一些力气!

  集团军的左翼军今天从早晨起继续猛攻莫吉廖夫,交战的地点已经到达城郊。昨天谢尔皮林亲自在那里待了半天,扎哈罗夫一直国在那里,库兹米奇也一早赶往那里去了。今天拂晓。谢尔皮林动身到他的两个右翼军去。这两个军在完成对莫吉廖夫的包围后就一直向西,往德鲁特河和别列律纳河的方向挺进,跟踪追击没有落入莫吉廖夫包围圈的演逃的德军。

  谢尔皮林也很想尽快结柬莫吉廖夫的战斗。但是,如果把全副精力都扑在这上面,而对质逃的德军部队追击不力的话,那么,我们就会给德军造成可乘之机,使他们有可能利用别列律纳河那样一个有利的防御地界,在那里落脚。

  莫吉廖夫是谢尔皮林在这次战役中所要解放的第一个大城市。在那里,德军已经陷入重围,行将就俘;在那里,胜券已经完全在握!谢尔皮林是多么希望能够从某个师的观察所里,亲眼看到他的战士冲进莫吉廖夫城,冲进他开始作战的那个地方啊!但尽管如此,谢尔皮林还是动身到米罗诺夫军和基尔皮奇尼科夫军去,他认为那里更需要他去。

  到那里去必须抓紧时间,一早出发。这样做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这场艰苦卓绝的战役已经进行到第六天了,已经强渡了四条河,而前面还有一条德鲁特河和一条别列津纳河……尽管士气空前高涨,但是在这样的战役中,人们不免会越来越感到疲劳和睡眠不足。要从每天拂晓起就把这整台机器连续开动一个昼夜,事情可不那么简单;哪怕技术装备再多,这机器毕竟是要靠人的意志去开动的。经过这几天几夜的进攻,集团军也象一个疲劳的人一样,很难在一大清早就开始工作。它也得先舒展舒展身子,活动活动四肢,然后再一步步加快速度……

  谢尔皮林昨天傍晚就通知了两个军的军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