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968部分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968部分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文千的脸色渐渐平静,心倒是踏实下来。

    见孙家“祸不单行”,他还以为孙家被人算计;如今晓得江南三大织造都要换人,他心中的担心少了几分。

    “原来如此,幸好有孚若指点迷津,要不然我跟个没头苍蝇似的,都不知该怎么办是好。”孙文千松了口气,道。

    既要新旧接替,少不得要查织造府旧账,看着孙珏早年的花销,孙文成确实不像个贪的。但是真实情况与否,曹颙也不能确定。

    “前些日子,因大表哥之事,有御史弹劾大表叔。如今四表叔在京中,最好也少走动,省的叫人算计了去。”曹颙想了想,说道。

    不知道孙家最后的罪名前,曹颙不愿意冒险,将曹家牵扯进去。

    孙文千听了,忙点头称是。

    今日他来曹府,除了寻曹颙问问孙文成罢官详情外,还有一件事要开口:“孚若,你姐夫的情形有些不大好,有伤不说,还受了寒,怕是得养些日子客栈中人来人往的,实不是养病的地界。你看,能不能同你大姐说一声,叫你姐夫回宅子去养病”

    孙家的宅子,虽动用的曹颖的嫁妆银子,但是却是变卖了孙家老宅后换的新宅。

    虽说“夫妻别居”后,宅子分给曹颖母子居住,但是等到孙文成阖家进京,还是要回到孙宅安置的。

    因此,曹颙很是痛快地说道:“大姐最是贤惠,晓得四表叔的难处,定是应的。再说,不仅大表哥,表叔也不好一直住在客栈中。今儿太晚了,明儿我便使人去海淀告诉大姐四表叔来京的消息。若是大表叔进京,也要提前做准备。”

    孙文千听了,谢了又谢。

    曹颙又陪着说了几句,孙文千见天色已晚,起身告辞。

    等到次日,曹颖收到曹颙的消息,就带着一双儿女回城。

    不管夫妻情义如何,这父子之情却是骨肉天伦。孙珏既卧病,孙礼身为人子,当床前侍疾。

    见曹颖这般贤良,孙文千只有感叹的。他心中倒是存了个念头,若是借此让大侄儿与侄儿媳妇夫妻破镜重圆,对孙家也算是好事。

    孙家与曹家虽有亲,但是孙太君故去多年,如今已经是曹家第三代当家。若是曹颖与孙珏夫妻关系不协,也影响曹孙两家的关系。

    孙礼面上甚是恭顺,听从母亲的安排,早晚在孙珏床前奉药,很有孝子的做派。只是无人时,他嘴角挂着冷笑,望向床上的孙珏,眼中没有半点温度。

    最后,还是孙文千顾念孙礼要考试,劝着孙礼去读书,才不让他再奉药。他也是想借此,让曹颖去照顾孙珏。

    曹颖为了儿子的名声,能安排儿子“尽孝”,自己却不能当什么也没发生过,充当“贤妻”。因此,她就安排梁氏去照看孙珏。

    梁氏本同曹颖年岁相仿,虽是妾室,到底没有曹颖操心多,面向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几岁。

    孙珏见了,想起她旧日的温顺,竟是生出十分爱来,动手动脚地痴缠。

    梁氏虽认他为夫,心中却是晓得,他不是能靠得住的,自己要依附的是曹颖。因此,她奉上半日药,就再也不肯进孙珏房里。

    曹颖见她如此,劝了她两句,终是不好强她,另安排了一个平素略显轻佻、老爱在孙礼面前晃悠的丫鬟去照看孙珏。

    孙珏见不着梁氏,少不得在孙文千面前抱怨几句,直说曹颖是醋汁子泡的,不肯容人。

    孙文千让他少说两句,孙珏还有些不高兴。

    孙文千心中,却是巴不得曹颖能吃吃醋。没想到,孙珏没闲着,当晚就让那侍药的丫鬟侍奉枕席。

    曹颖次日听了婆子的禀告后,就将那丫鬟开了脸,抬举做了通房,

    孙珏见状,只当曹颖不敢违逆他,十分得意;孙文千听说此事后,却添了几分担忧。

    就在曹颖想着往后自己该何处安置时,曹颙终于等到杭州那边的消息。

    孙文成已经从杭州出发,举家北上

    庄亲王府,内堂。

    除了庄亲王福晋之外,屋子里就只有雍正皇帝与御前太监陈福。

    今日,是庄亲王博果铎“头七”,雍正皇帝亲临致祭。

    在灵前祭拜完毕,雍正就在内堂召见庄亲王福晋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天上掉馅饼()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天上掉馅饼

    雍正虽是九五之尊,但是庄亲王福晋却是长辈,所以雍正带她也甚礼遇,使人给她设了把椅子。

    庄亲王福晋放下发辫,穿着孝服,面容有些憔悴,态度却依旧恭谨,谢了恩典,坐了椅子边。

    “福晋,朕今日请您过来,是想要问一问立嗣之事。老亲王无子,早年曾同先皇提及身后事。瞧着他的意思,似乎并不属意伊泰兄弟。”雍正稍加思量,说道。

    庄亲王福晋听了,却是一怔。

    庄亲王亲侄七人,如今只有伊泰与福苍在世。这兄弟两人,为了承嗣之事,争了十多年,无所不用其极,官司都打到御前。

    后来,还是康熙命雅尔江阿将他们兄弟训斥一顿,才使得他们兄弟老实些。

    庄亲王福晋虽瞧着这两个侄儿不顺眼,但是心中也早有准备,丈夫无子,爵位多半要落到他们兄弟身上。

    这兄弟两人,伊泰为长,但是庄亲王生前,却是比较看好福苍。他的意思,即是侄子们都不争气,就看侄儿媳妇。找个贤惠孝顺的,也省的老妻受气。

    庄亲王福晋却不以为然,反而觉得福苍妻出身低微,不配为王府的女主人。伊泰之妻,性子虽爽利泼辣,却是大族出身,更懂得规矩礼数。

    夫妻两个意见不一,这立嗣之事就始终没有拿定主意。

    等到庄亲王病重,曾递了遗折,请雍正在两个侄儿中二选一。

    他的意思,是有一层皇命,也算对侄子的制约,使得老福晋日子过得舒心些。

    老福晋是晓得这个的,所以现下才觉得意外,不知雍正此话和解。难道不过继近支,还过继远支不成?

    她古稀之年,也是人老成精,颤颤悠悠地,顺着雍正的话道:“那两个都是不争气的,这些年来闹出多少事端,说出来都叫人寒颤”

    雍正点头附和道:“福晋此言不虚。就是皇阿玛生前,也恼过他们兄弟。听说,老王爷先前的病养的差不多,被他们兄弟忤逆,才病情加重”

    老福晋闻言,不由色变。

    “忤逆”可是大罪名,说这话的还是九五之尊的皇帝,若是这罪名落实了,伊泰兄弟两个别说是前程,能不能保全性命都两说,

    不管平时怎么厌弃他们兄弟两个,他们都是丈夫的亲侄,老福晋怎么会这个时候落井下石?

    要说他们兄弟,也是出身郡王府的阿哥。只是后来其父惠郡王博翁果诺丢了王爵,才成了闲散宗室。

    庄亲王虽厌恶侄子们闹腾,但是看在已故的亲兄弟博翁果诺面上,并没有真的恼过他们。要不然,修理他们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哪里还容他们蹦达这些年。

    “皇上,这也是阴错阳差王爷年寿已高”老福晋带着几许感伤说道:“王爷生前,就不放心这些侄儿、侄孙们,往后少不得还要请皇上多多教导”

    雍正冷哼一声,道:“伊泰不是抱着九贝子的大腿么,哪里需要朕教导?听说九贝子曾探望福晋,可有此事?”

    这不过片刻功夫,他就变了脸色,老福晋哪里还坐得住。

    九阿哥是已故八阿哥的铁杆,又倚仗宜妃娘娘的势,早些年行事肆意;八阿哥薨后,又扶持十四阿哥夺位。

    说起来,正是新皇的死敌。

    想到此处,老福晋直觉得心惊肉跳,道:“回皇上的话,九贝子确实到过我这里,瞧着他的意思,是想要为伊泰说情。”

    雍正点点头,神色稍缓,道:“老福晋还是坐下说话。”

    老福晋小心翼翼坐了,直觉得手心中都是冷汗,后怕不已。自己之前竟还想着顺着九阿哥的意思,主张立伊泰承嗣,却是忘了九阿哥早已不再是那个嚣张肆意的九皇子,而是新皇的眼中钉、肉中刺。

    “十六阿哥这几日在王府操办老王爷后事,老福晋瞧着他如何?”雍正垂下眼,摸着手中的青花盖碗,开口问道。

    老福晋只觉得脑子里“嗡”地一声,面上却挤出几分笑道:“十六阿哥自然是好的,做事周全不说,为人也细心忧心我年岁大了,专程安排太医一日三次的请脉又怕我哀伤过度,饮食不调,从内务府拨了不少青菜、细果子过来”

    雍正听了,道:“十六阿哥为人孝义,先皇生前也盛赞的。伊泰、福苍不当用,老亲王的大事,总要有人出面料理,若是老福晋点头,朕就命十六阿哥料理此事。”

    虽说是商量的口气,但是哪里有让老福晋说否的余地。

    老福晋再次站起身来,带着几分激动道:“皇上大恩,老奴代王爷叩谢皇上隆恩。”说话间,就要往下跪。

    雍正忙命陈福扶了,又安慰了几句,才带人离开。

    老福晋亲自送到二门,再回房时,直觉得眼前一阵阵发黑。

    这一刻,她恨不得自己就死了。如此丢了丈夫的爵位,死后如何见丈夫?

    十六阿哥此刻,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他听说雍正见罢老福晋,就过来恭送皇上出府。雍正心情大好的样子,问了几句丧仪之事。

    十六阿哥奉命而来,这几日忙的都是这个,回禀起来,自然是井井有条。

    说起来,也不用太费什么心思,毕竟亲王薨,该如何治丧,都有先例可循。

    雍正却是赞了他几句,而后就交代他,从即日起,出面理丧,预备庄亲王出殡事宜。

    这操办丧事,与出面理丧,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代表内务府,过来当差的;后者代表庄亲王府,充当孝子贤孙,招待来悼祭的亲朋。

    庄亲王虽没亲子,却有亲侄两人,侄孙十来个,重侄孙数人,都穿着重孝,在灵前守灵。

    十六阿哥虽也是庄亲王的侄子辈,却是堂侄,论起亲疏来,自是比不得伊泰等人。所以,他听了雍正的话,才觉得迷糊。

    雍正见他混沌,心情越发好上几分,很是温煦地说道:“不仅要好好料理老王爷大事,还要好生侍奉老福晋,多尽人子之责!”

    话已经点明,十六阿哥哪里还有不懂的。

    他猛地一下抬起头,不敢置信地看着雍正,眼圈渐渐红了,哽咽着说道:“皇上,臣弟、臣弟”

    雍正只当他是激动,带着鼓励点了点头,道:“好好干,不要辜负朕的心意。”

    十六阿哥甩了甩袖子,跪倒在地,叩首道:“臣弟叩谢皇上恩典。”

    他的身子微微颤抖,声音已经带了哭腔。

    雍正低头看他,似是明白他的感动。

    从无爵的皇子,到铁帽子亲王,没有几个能淡定的。就是十三阿哥,得封亲王时,也同十六阿哥这般激动。

    想到十三阿哥,四阿哥有些踌躇。

    可以这样说,他能顺利登上皇位,十三阿哥可谓是头号功臣。

    如今十三阿哥也是和硕亲王,但是比起十六阿哥承继的世袭惘替的铁帽子,还差了一级。不患寡而换不均,要是十三阿哥因此心中存了芥蒂,实影响兄弟之情。

    四阿哥心中想着,扶起十六阿哥,又交代两句,才带着随从,瞧瞧离开庄亲王府。

    对于天上掉下这大馅饼,十六阿哥心中却说不出是悲是喜。

    要说平白得了个王爵,不窃喜是假的,但是这开府分封,与过继承爵,压根就不是一回事。

    昨日正月十五,皇上有恩旨下来,恩准先帝有子宫妃出宫就府。

    为了此事,十六阿哥还专程去探望了生母密妃,请她稍安勿燥,自己想法子早日请旨开府。

    才过了一日,自己就成了别人的儿子,想要迎母亲出宫,已经是名不正、言不顺。

    十六阿哥与曹颙相熟,晓得塞什图家事。

    即便是亲生母子,这出继过后,想要尽尽孝心,也要隔了一道墙。那还是在国公府再无长辈的情况下,如今庄亲王福晋尚在,就是十六阿哥想要同生母隔府而居也不合礼数。

    想到此处,十六阿哥的欢喜都化作酸楚,不知为何,竟想起多年前曹颙在颐和园稻田边说过的话,喃喃道:“倒是叫他说着了,竟是真得了个王爵”

    次日,便是庄亲王“头七”大祭,宗室王公与朝廷文武百官,齐来致祭。

    十六阿哥身着孝子服饰,站在庄亲王的侄子、侄孙前,招待往来吊客。

    自打庄亲王薨了,外头也有不少人留意王府承继之事,还有些无聊的,私下里都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