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915部分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915部分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个八字?”四阿哥压着嗓子,道。

    “辛卯年、丁酉月、庚午日、丙子时。”魏珠回道,看出四阿哥要冒青烟,没等四阿哥说完,他就主动说道:“当初奴才在把八字告之罗真人后,罗真人极为震惊,言到尘缘已聊。等回去交差,他在过来同大家续饮。皇上那边,当晚失眠,次日天亮才睡。

    第二个“八字”,是弘历的。

    四阿哥并不觉得兴奋,反而还觉得难受。连他的儿子都得到皇父的认可;他这个操劳几十年,却得了半点好处。

    “我允了你了,有生之年,定护你周全。”四阿哥带着几分发泄的意味道。

    怪不得魏珠唬成这样,原来是在那两个八字上。皇父最宠爱十四阿哥,就算不传位给他,也护他到底

    *

    曹府,书房。

    曹颙听了蒋坚所述,哭笑不得,道:“怎么会这样?”

    京城第二大南点铺子桂香村,被卷到官司中,“毒死”两个游方道士。这入口之物,本就忌讳不洁,这”毒杀“两字,更是引人侧目。

    “是旁人在算计?“曹颙道。

    不是他敏感,而是这风波初来,总要有所缘故。

    权贵之间,谁不晓得桂香村是九阿哥的地方,谁敢轻易去拽老虎胡子?

    不想,上月底开始,罗真人“消失”后,就有传言出来,说是吃了桂花村饽饽才没的。

    如今,却是谁也不知他埋骨何方。

    曹颙对于这些京城绯闻,不过是一听。不过听到最后,他也明白罗道士的消失,怕是根源在内侍出没白云观。

    隆科多还在满城找人,但是任谁都晓得,罗瞎子怕是凶多吉少了。

    最后,消息都传到内宅,连李氏都听说消息了,还同曹颙念叨一遭:“可惜了了,那才是真神仙。九阿哥这般不老成,怕是总有摔跟头的时候。

    转眼,到了四月十八。

    曹颙早早起身,用了早饭,告别妻儿母亲,带着恒生出京。

    曹颙本想将四个儿子都带上,但是天佑他们三个要参加四月里的府试,府试过后还要准备八月的考试,所以只能留在京中备考。

    圣驾出京,一日不过行三十里;曹家的马车,却是每日都要行百里。如此一来,三日后,曹家父子就在王家营追上了圣驾大队人马。

    在帐篷中,曹颙洗漱完毕,就叫人给恒生弄吃的。

    远远的,就听见有火器的声音。曹颙听了,心中生疑,就叫恒生先吃,他出了帐篷。

    虽说朝廷有火器营,但是火器是违禁之物,是禁止带到御前的。

    这时,枪声又起,曹颙举目四望,终于在一处安静地方地方,看到几条熟悉的人影。

    十六阿哥、二十一阿哥与皇孙弘历,瞧着那意思,是十六阿哥教弘历火器。

    看到曹颙,十六阿哥已是满脸欢喜,道:“怎么这么快,还以为你月底才能到热河。如今你来了,倒是正好。”

    曹颙见十六阿哥猴急的模样,笑着说道:“正好什么?十六爷是不是又算计蒙古王爷的钱袋子了?”

    十六阿哥“嘿嘿”笑了两声,道:“知我者,孚若也!”

    这会儿功夫,二十一阿哥与弘历已经走过来。

    二十一阿哥,就是曹颙菊花表姐陈氏所出,算是曹颙的表侄儿。他与弘历同岁,叔侄两个站在一块儿,倒像是兄弟一般。

    他们两个年岁虽小,身份却尊贵,曹颙只能躬身问好。

    二十一阿哥生母是汉女,在宫里不过是个贵人,这些年多受曹家照拂,心里对曹家自是亲近。

    更不要说曹家的家主,他的“表舅”曹颙,是个他素来喜欢的人物,他自然就不会端皇子阿哥架子。

    他虚扶一把,道:“侍郎大人快起吧,十六哥自打出京就念叨,可下把侍郎大人盼来。可喜可贺。”说到这里,他转过头去,笑着对弘历道:“说起射箭,我不过是半调子,曹大人才是厉害的,你若得了他做师傅,这射箭上就不用再操心了。”

    弘历笑着说道:“二十一叔不过是想偷懒,偏生说得这般好听。曹大人公务繁忙,出入运动场的次数不做准,有空指点我是好,没空指点我,也是我的不是。”

    曹颙听着这话中之意,二十一阿哥竟做了弘历的箭术老师,有些不解。

    二十一阿哥不过是半大孩子,能有多高超的箭术,怎么就给弘历做老师?

    “皇阿玛自己选的,名为师徒,,实际上不过是做个玩伴儿。可怜我这个大老爷们,也被皇阿玛拉来凑趣,给弘历做火器老师。”十六阿哥看出曹颙的问题,还有他不开窍的模样。

    十六阿哥叫二十一阿哥与弘历随意,他带着曹颙,去探望十三阿哥。

    自打康熙四十七年一废太子后,十三阿哥还是头一次随扈。

    十三阿哥精神甚好,见曹颙来了,问起他新添的幼子,少不得恭喜一番。

    十六阿哥没有嫡子,听着眼馋不已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第九百五十二章 宿命() 
    第九百五十二章 宿命

    四月二十七,圣驾到抵热河。

    同京城日益燥热的天气相比,四月末的热河还带着几许清冷,早晚微寒,要换上带衬的夹衣,才会觉得暖和些。

    曹颙很是不得清闲,到热河当日,便在官署核对半年前批给兵部的一笔银子。那些银子,名义上是年前犒赏福建八旗旗丁的。

    因去年台湾叛乱的缘故,康熙对福建绿营有提防之心,调了不少驻京八旗的旗丁过去。待到战事平定,这些人就要北上,回归驻地。

    这些八旗大爷,哪个不是抱着过去捞一笔的想法去的?

    不想,已故福建水师提督施世膘是水上悍将,没等他们这些八旗大爷到福建,就带着水师平定了台湾。

    这些大爷少了战场立功,已是不满,专心等着朝廷恩典。原以为朝廷会有大赏赐,没想到,等到的却是裁减马粮的消息。

    福建将军黄秉钺,假借要使人进京奏请复行给予裁减马银为名,扣了这些旗丁大爷的银钱,还许诺若不行事,就将这些银子归还。

    说来说去,不过是寻由子克扣兵饷罢了,在地方绿营是常见之事。

    但是,这个八旗大爷们,哪个是好相与的?

    他们在京城,游手好闲,只有占便宜的,哪里有吃亏的时候?

    这千里迢迢,跑趟福建,不仅没捞到赏银,还赔进去三个月粮饷,这些大爷如何不恼。

    待他们得了消息,晓得黄秉钺截留了银子,没有使人进京走动,而是都孝敬了一个包养的粉头,这些大爷就不干了。他们夤夜聚哗,围垒将军大门,要找黄秉钺算账。

    黄秉钺自是避之不及,哪里敢同这些大爷对峙。而后,惊动了巡抚衙门与都统衙门,两处长官过来,劝了半天,才叫众人散去。

    按照大清律,不管是何缘故,兵丁擅自聚哗就是大干法纪,要处以严惩。地方不敢瞒下,自是将参与闹事的数百旗丁都收押,报之朝廷,等着朝廷处置。

    曹颙要做的,就是掉出去年的账目,查看下半年往兵部拨的银钱数目,还有查找关于福建一地的养兵花费。

    查出来的结果,是去年十二月的这笔马粮银钱,压根就没有缩减,全数拨到福建。

    若是那些闹事兵丁所招供的是实,这个福建将军黄秉钺不仅克扣半数马粮银钱,还克扣了旗丁三个月的兵饷。

    虽说地方吏治不太平是真的,但是黄秉钺如此贪婪,也委实过了。

    涉及到福建一地,曹颙就颇为敏感,总觉得这不仅仅是武官克扣粮饷引发兵丁聚哗,更想有什么在幕后操守。

    心中虽惊疑,但是曹颙只是户部当差,能做的就是将相关账目整理成册。

    账册整理完,就到了五月初一。

    随扈的亲王阿哥、王公大臣,就都到御前听政。朝会上,有一条消息,漕运总督施世纶以病乞休,工部侍郎张大有驰驿前往西安,接手施世纶的差事。

    不知为何,曹颙脑子里一下子想起“绝杀令”来。他想着自己先前写的那封信,也不知施世纶警醒没有。

    等到散朝,十六阿哥过来寻曹颙,曹颙才晓得自己所料不差,施世纶的“病”确实不寻常。

    这位被辖地百姓称为“施青天”,被康熙赞过“天下第一清官”,遇到歹人,被捅了几刀,如今正是万分危机。

    朝廷不仅要派人下去接手小夏的差事,关键地还有救命的太医。

    “方老虽在医院的册子上,但是对于宫廷规矩并不相熟,还请孚若使个人回京,请方老早日往西安的好。”十六阿哥道。

    曹颙点头应了,就见十六阿哥带着几分踌躇,低声道:“二品大员,竟遭这般待遇,皇阿玛震怒,怕是年羹尧也跑不了好。”

    “怎么了?”曹颙问道。

    十六阿哥的眼神就周遭扫了一圈,确定无人,才道:“影影绰绰,好像又将年羹尧搅合里头。听说这一年功夫,年大总督在西安耍尽威风。旁人都畏惧他奴大,只有施世纶是刚正不阿的心性。如此一来,外人眼中这两就对上了。”

    曹颙听了,不禁幸灾乐祸起来,大家都不容易。

    年羹尧耍完了威风,就要晓得承受恶果。康熙允许臣子不和,却不会喜欢官员彼此之间下黑手。

    不过,想到施世纶年过花甲,曹颙又笑不出。

    同十六阿哥别过,曹颙没有回官署,而是回到曹园,写了亲笔书信一封,请魏黑回京走一遭。

    若是传信,自用不上魏黑这样的心腹。实是到了京城后,还要护送方种公去西安。到底干系不干系洪门,曹颙心中好奇不已,想要探究一二。不为其他,只为自保。

    到了热河,恒生没了小伙伴,也不觉得孤单,整日里随着巴拉与赤那练习,倒是投入非常,成效显着,武课业上成绩大涨。读书则是由蒋坚代为辅导,虽没有成为神通,但是也慢慢地开窍。

    曹颙答应儿子,让他好好练习骑射,等到圣驾行围之时,就带着儿子去见世面。

    转眼,到了端午节。

    十六阿哥、十七阿哥使人送来各种吃食,也难掩曹颙父子二人独立过节的清冷。

    恒生是直肠子,待人是真好,被十六阿哥戏弄了几次,也不记仇,看着就叫人欢喜。

    在忙了几日黄河决口的赈济账册后,曹颙正打算回去好生歇息,就赶上四阿哥传召。

    在曹颙心中,即将登基的四阿哥,比康熙还难应对,自是十二分小心应对。

    四阿哥神色淡淡的,看不出喜怒,话中问了几句差事,随即就问道曹颙来热河所带子侄上。

    曹颙有些糊涂,实不知四阿哥为何会提及这个,仍是老实答了:“回王爷话,臣此次随扈,因长子沾恰逢童子试,所以只带了次子霖同来。”

    四阿哥神色不明,半晌方道:“听皇阿玛的意思,是要在亲贵子弟中,为弘历寻伴读。若是所料不错,皇阿玛本是属意你家长子的。只是沾不在,霖定在名册之中。”说着话,他死死地盯着曹颙,对他脸上一丝一毫的变化都不放过。

    曹颙听了四阿哥的话,先是惊愕,随即是苦笑,道:“王爷,不是臣谦逊。实话实说,犬子资质不足,武事上尚好;文事上,不过是晓得读写而已。”

    他的神情天然,没有半丝作伪。

    四阿哥见状,倒是对曹颙生出几分敬佩之意。换做其他父母,得了这个恩典,还不知多欢喜。曹颙妇人之仁不假,但是这怜贫惜弱的心也算可贵。

    怪不得几个和尚见过曹颙,都说曹颙有慧根,想必是因这个的缘故。

    曹颙直觉得心中发苦,难受得不行。

    虽早就知道恒生的未来,不是有他掌控,但是此时就要由上头安排恒生的未来,还有接受各种嘲讽,这滋味儿实是不好受。

    他早年也做过伴读的,自是晓得伴读是什么。为主子与人打架,还要受先生的责罚。

    次日,曹颙休沐,十六阿哥就领了皇上口谕,到曹园接他们家父子进避暑山庄见驾。

    曹颙心中沉甸甸的,恒生则是仰着小脑袋,不解地望向十六阿哥。

    十六阿哥摸摸他的大脑门,道:“既是圣命已下,就算怕得不行,也要过去溜达一圈,这才不使得你父亲难做。”

    恒生似懂非懂,还是听话回去更衣。

    盏茶的功夫,曹颙换上衣衫,带着儿子,随着十六阿哥进了避暑山庄。

    康熙所在的地方,外有已经有几位大臣等的,见曹颙来了,压低了嗓子,上来寒暄。

    少一时,就见内侍出来传旨,传曹颙父子觐见。

    康熙坐在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