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893部分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893部分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爷,不仅岳父那边等着方老再施针,家母今日犯了宿疾,也需要方老照看。您看”曹颙带了几分为难道。

    十阿哥眉头皱得死死的,但是他也不是不讲理之人,再说这里面还有七阿哥与李氏的面子。

    所以,他心里恼是恼,仍痛快地应道:“行了,不用在啰嗦,爷晓得了,耽搁不了七哥与令堂那头。”

    曹颙见他应了,就不再多说。虽与十阿哥接触不多,但是他晓得十阿哥傲气得很,不会轻易食言,对皇子间的手足情分也算顾念。

    说完正事儿,十阿哥就待不住了,同九阿哥两个离开。

    曹颙带着堂弟亲自送两位皇子出府,见他们骑马远去,两人才松了口气。

    曹钅税淹飞侠浜梗び趿丝谄蜕溃骸扒谱攀⒏绲募苁疲睦锸抢辞笕说模蛑笔抢辞廊说摹E率谴蟾缫峭鲁鲆桓觥弧掷矗鸵P渥印K渌邓切∩碜庸牵退阍儆辛礁鲆膊皇谴蟾绲亩允郑故且桓龌首涌ね酰艿皆勖羌一痈觳玻鸵萌瞬嗄俊!�

    十阿哥瘦,比早年郁郁寡欢的十三阿哥还瘦。

    想到因当年京城疫病时的纠葛,魏黑盲了一目,曹颙心中生出那点不好意思就烟消云散。

    不仅如此,他还有些不甘心。

    要是魏白下药的不是十阿哥,而是九阿哥就好了。

    就算当年彼此有过节,出面耍横的人是十阿哥,这背后指使的也是九阿哥。

    曹颙挑了挑嘴角,暗骂自己两句。

    自己有些糊涂了,真当大家都是亲戚了不成?

    别说是从不往来的王爷贝子府,就是被旁人视为“一荣俱荣,一损具损”的李家,同曹家也不过是利益结合,所谓亲戚情分,不过是块遮羞布。

    同为内务府包衣出身,家族地位不显,曹李两家因姻亲结盟,同守江南,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按照古人的宗族观念,要是族人中,有能靠得住的,也不比与外姓接援

    *

    兰院,上房。

    除了东府兆佳氏婆媳过来,曹家出阁的三姊妹与李氏的义女韩江氏都来了。

    早上高太君也过来陪着女儿说了会儿话,后来见人多,她就回芍院去了。李氏晓得她不喜热闹,就由她去了,只是叫厨房多置办一桌席面,送到芍院。

    虽说大家没有出城祭拜,但是李氏堂屋里摆着曹寅的牌位,从兆佳氏开始,大家都在牌位前敬了香。

    曹佳氏身份尊贵,有她在,不仅小一辈媳妇拘谨,连兆佳氏说话也不敢肆意。

    还好,王府离不开人,她祭拜完父亲,陪了母亲一会儿,不到午时就走了。

    这下,兆佳氏才自在些,拉着李氏念叨起置办年货的事儿。

    虽说现下才九月,但是想要山货的话,该使人出关了。

    李氏笑着说道:“今年不用再使人专程过去,颙哥儿从热河回来时安排了那边别院的人。”

    “要是老二与老四能回来就好了,要不然那边府里实是冷清。”兆佳氏叹了口气,道。

    李氏听了,笑眯眯望向初瑜。

    要是再添个孙子就好了,多个小毛头,府里就要更热闹。

    李氏怕折腾这半日累着她,就见她们小一辈的去梧桐苑说话。

    大家跟着初瑜往梧桐苑说话了,这边只剩下李氏与兆佳氏老妯娌两个。

    “嫂子,方才怎么影影绰绰地听说有几位皇子爷过府?”兆佳氏带着几分好奇,开口问道。

    李氏心里直抽抽,挤出几分笑道:“许是路过吧,颙儿同十三爷、十七爷向来关系较好。”

    兆佳氏听了,抱怨道:“十三爷都三十多了,开府十几年,什么时候能封爵,皇上不会是忘了他吧?,老爷子也不年轻了。”

    早先身为旁观者,李氏只觉得皇帝心狠,十三阿哥处境堪称可怜。如今,晓得自己身世,李氏不由失神。

    那位,并不是慈爱之人。

    兆佳氏在旁,接着嘀咕道:“要是十三爷能去吏部多好,我们小五两年后也能分个好差事”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第九百二十五章 追封() 
    第九百二十五章 追封

    曹颙代母谢恩的折子,递上去大半月,也没有回信。

    李氏虽心智果决,但是到底对帝王存了畏惧,怕因自己的缘故,给儿女们惹祸,所以她也没有催儿子快点想法子退东西。

    反正她是拿定主意,不动那些财物一丝一毫。

    就是对外,她也不再应酬,以礼佛为名,闭门不出。

    外头的人能不搭理,但是府里还有个田公公在。

    初瑜听了丈夫的吩咐,使人将府中西北角的一个小院子收拾出来,给田公公与那两个小太监安置。那两个小太监管田公公叫“爷爷”,是田公公的徒孙,一个叫小林子,一个叫小安子。

    李氏不能理直气壮地将自己当成贵人,但是对皇家的抵触,并不减她对太后的敬爱。

    说也奇怪,她同太后见过的次数,一个巴掌数得过来。因太后不会汉话的缘故,交流也甚是有限,可太后的慈爱却是毫不掩饰。

    因这个缘故,李氏对田公公也十分客气。

    听着田公公念叨太后生前的事儿,还有太后对科尔沁的想念,李氏也恍然。那位与太后同样出身于科尔沁的慧妃娘娘,如果从没离开宫廷,又会是什么模样?

    外头虽有不少人盯着曹家,但是见李氏闭门不出,曹颙如常办差,时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兴趣。

    毕竟,能探知李氏身份的都是权贵人家,这些人心里如何寻思,也不会宣之于口。

    一般官宦人家,眼下最关注的就是选秀。

    等到圣驾回京后,八旗选秀才能拉开帷幕。

    曹家虽没女儿入选,但是因四姐、五儿年岁渐大,这次没赶上,三年后一个十五、一个十四正好候选。

    就连曹颙,也要为选秀操心了,谁让他身上担着世管佐领的职。让他庆幸的,是他这佐旗人,是散户,除了曹家,主要姓氏还有四家,虽说都是满人,但是背景相对简单,没有同那几户显赫的满洲贵姓联系起来。

    曹颙这个佐领,总领民政,手中有着每家每户的户籍。

    有两户人家,是独女,按照规矩,独女可以报免选,但是要上报到佐领处,而后佐领还要禀告到统领处,确认核实。

    还有两户人家,报得是父母孝期,这得登记在册,延后下次再选的。

    还有一户人家,报得是病。曹颙就要与统领处的人一道,带着大夫去这户人家,为候选的秀女诊断。

    林林总总的,正经折腾了半个月。

    转眼,到了九月末,圣驾回京了。

    每年十月初一,都要大朝会,今年也不例外。

    圣驾还留在畅春园,曹颙就只能按照常例,凌晨起床,赶在丑正(凌晨两点),从西直门出城。

    他的马车,外头看着平平,里面却是舒服得紧。加上从畅春园到西直门都是青石板铺成的官道,所以曹颙在马车里眯了一觉。

    因为是大朝会,七品以上京官都来了。

    曹颙看着怀表,掐着时间,就不着急下车,只在马车里养神。

    今日大朝会,不过是个过场,颁布明年年历,遣官员祭陵什么的。曹颙心中寻思的,是自己当如何,用不用递牌子请见什么的。

    寻思半响,他还是决定“以静制动”。

    这会儿功夫,就听马车外小满的动静:“伊大人”

    曹颙睁开眼睛,就听车帘外有人道:“你家爷在马车里?”

    是伊都立的动静,曹颙没等小满作答,就挑开帘子,要下马车。

    这片是畅春园外空地,附近听了不少马车。伊都立摆摆手,不让他下车,自己躬身进了马车。

    马车里宽敞,坐两个人倒是也不挤。

    这还是伊都立随扈回京后,两人第一次见面。

    伊都立压低音量,道:“孚若,自圣驾从热河回銮这一路上,御前可是热闹。原因,就是慧妃娘娘的谥号,礼部拟的是‘怀’与‘平’,皇上却是要从‘元’、‘正’中二择一。”

    这谥号,自古分美谥、平谥、恶谥。

    康熙前三任皇后,谥号分别为“孝诚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都是美谥。

    这慧妃生前没有进御,追封为后,已经是帝王肆意。

    看来,礼部几位堂官,还算爱惜名声,做不出媚主之事,这谥号拟得都是平谥,还算公正。

    康熙拟得则是过了,这“元”、“正”谥给大臣还好,谥后妃的,却是含嫡正之意。

    就算慧妃追封为后,名位也要列于其他三位后,如何能担当起这个“元”;或者“正”字。

    “吵出结果没有?”曹颙闻言,皱眉问道。

    对于康熙的追封闹剧,他从最初的怜悯,眼下已经有些厌恶。若是康熙真纲常独断,将慧妃追封为“孝元皇后”、“孝正皇后”,那其他三位皇后的外家会做如何想。

    就算赫舍里氏现下衰落,这佟家与钮祜禄氏不能说权倾朝野,也是京城数一数二的人家。

    曹颙本就是最厌烦麻烦之人,自己避之不及,要生生被康熙牵连,能痛快才怪。

    “听说两位大学士跪谏多日,才使得皇上没有下旨。不过,如今圣驾已经到京,这谥号到底为何,也当差不多定下吧。”伊都立小声回道。

    自打曹颙带着五百护军离开圣驾驻地,这各种传言就在驻地流传开来。

    伊都立的心中,早就跟小猫抓似的,充满好奇。他有心寻曹颙问一句,但是这里头又牵扯李氏,到底不恭敬,就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这会儿功夫,东方破晓,天色渐白。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曹颙就同伊都立一起下了马车,随着文武百官,一道进了园子,在二宫门外,等着康熙临朝。

    少一时,宗室王爷、贝勒也列队,十六阿哥正在其中。

    曹颙有心问他几句,但是人多眼杂也不便宜,只好挨到大朝会后,才叫了十六阿哥,去僻静处说话。

    “皇阿玛是有些过了,就算再缅怀慧妃娘娘,那两个字是能随意用的?孚若放心,几位大学士同礼部堂官在前拦着,皇阿玛总会明白过味儿来。要是真任由皇阿玛拟了这两个字,那几位大学士就要被世人嘲为弄臣了。”十六阿哥倒是不担心,对曹颙道:“开始听皇阿玛提出那两个字儿时,我也跟着心慌,不过路上这七、八天,皇阿玛就算冲动,也当平复了。”

    听十六阿哥这般说,曹颙才算安心。

    活着的时候不珍惜,这死后哀荣,又当什么用?不过是求自己心安,倒要惹旁人的清净。

    “三爷、四爷那边怎么说?”曹颙问道。

    “什么也没说,就算三哥执掌礼部,身为人子,也没有说话的余地。不过,瞧着皇阿玛的意思,倒是因礼部拟了两个平谥的字儿迁怒于他,发作了一番。四哥那边,脸色儿就不好,他同孝懿母后母子情深,怕是不愿慧妃娘娘的谥号强过孝懿母后。”十六阿哥回道。

    曹颙听了,不由不抚额。

    这康熙想一出是一出,这叫旁人如何是好?

    其实,十六阿哥却是想差了。

    四阿哥因这谥号之事,心情确实不好,却不是为自己的养母报不平。他是少数得知当年那段宫廷秘辛的人,自是晓得博尔济吉特氏玉荫的真正身份。

    同玉荫的尊贵比起来,给什么谥号都能说得过去。

    但是,这“尊贵”是不能宣之于口的。虽说时隔五十余年,当年的知情人不是被灭口,就已经老死了,但是总有蛛丝马迹留下。皇父这般大张旗鼓的话,少不得要引得有心人侧目。

    有个李氏在,要是顺着曹家、李家追根溯源,就能看到冰山一角。要是再去彻查科尔沁王府三代,真相就依稀朦胧。

    要是真相被世人探知,那这有悖伦理之事,还不知怎么文人攻歼。

    当年因太后“下嫁”,杀了不少文人,禁了多少本书。四阿哥不想皇父颜面受损,心中一直踌躇,要是皇父一意孤行,自己是不是“忠言逆耳”。

    就是四阿哥的踌躇中,曹颙焦躁中,十月初三,慧妃的谥号终于下来,自此康熙朝就有了第四位皇后——“孝齐皇后”。

    康熙圣驾从畅春园回宫,亲至太庙宣告天地。

    皇后母家,也得以赏赐。

    一场闹剧,终于落幕。

    曹颙想着后世史书上,并没有这位皇后的记载,不知是不是四阿哥使人删除这段历史。

    按照规矩,康熙朝的历史,要等到康熙驾崩后,四阿哥上台后,才整理修订存档。所以,所谓的历史都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