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838部分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838部分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家回道:“老爷,这位是副管事,三月里到广州的,听说是打澳门来的。”

    曹颙在旁听了,心中一动,道:“是不是京城口音?”

    管家点头道:“回曹爷的话,这位管事正是一口地道的京片子。”

    “曹爷认识这人?”王鲁生问道。

    “七爷,这许是我家的张义,前几年跟着魏信过来的。”曹颙回道。

    王鲁生听了,忙使管家去请进来。

    来人穿着青色绸衣,留着短须,跟着管家进来,不是张义,又是哪个?

    “小的见过大爷,王爷。”张义见了曹颙,脸上添了几分激动,拜了下去。

    “哈哈,真是张管事,快起来。”王鲁生忙虚扶一把,道。

    当年张义是曹颙长随,跟着去过山东任上的,所以王鲁生也认识。寒暄两句,王鲁生见他们主仆重逢,有话要说,就寻了个由子出去,留下他们自己说话。

    “你怎么调广州来了?是艾家家主的意思?”曹颙看着张义,问道。

    张义摇了摇头,道:“是小的自己央求了艾爷来广州商行的。大爷之前,每个月都有信给小的,这回却是几个月没有来信了。小的想着,大爷许是不放心魏爷,说不定要过来瞧瞧,没想到却是猜着了。”

    曹家之前在广州的生意,也有几十万银子的买卖。魏信上次到京,原想让曹颙再使人过来接手。

    曹颙却让魏信都处理,入股艾家船队。张义奉命南下,就是在澳门,给出洋的魏信做个后防。

    曹颙这次南下,虽不是为这几十万两银子来的,但是也不愿让艾家趁火打劫。

    “艾家怎么说?”曹颙问道。

    “艾家耍奸,想要用魏爷乘的那艘船抵股份,将魏爷剔除去,艾家二姑娘不干,将事情拖下来。”张义回道。

    “二姑娘?”曹颙沉吟片刻,问道:“就是艾达那个同母所出的妹子?她在艾家能说得上话?”

    “回大爷的话,艾老爷虽娶了几个太太,但是生的都是千金。他那些个兄弟,都不是善茬,他实是没法子,才将二姑娘推出来。这次却是多亏了二姑娘,要不然就算魏爷不至于血本无归,肯定也要吃些暗亏。”张义说道。

    曹颙听了,不禁皱眉,对张义道:“洋人惯是唯利是图,他家又是海盗出身,没有道义可言。喜云母子,这次同你一道来广州了么?若是还在澳门,还是使人先接到广州。”

    “一道来了,艾家怕是巴不得让小的们离开澳门,倒是半句啰嗦。”张义回道:“他们却是不晓得,广州洋行的房契、地契、照会、还有几位掌柜、账房的工契都在小的这里收着。就算他们想要抛开魏爷,也没那么容易。”

    曹颙听了,道:“广州洋行是艾达的嫁妆?”

    张义点点头,笑着回道:“是啊,听说是魏爷开口要的。他用几万两银子的欠款做聘礼,又用几十万两银子入了艾家的船队,使得艾家东山再起。别说是个铺子,就是当时他开口再跟艾老爷要两个闺女做妾,艾老爷也会乖乖地送上来。”

    曹颙闻言,也跟着笑了。

    就晓得魏信是个不肯吃亏的,虽说艾家主要银钱都压在船队上,但是这广州洋行也是几十年的老招牌。魏信把着这个,就把着艾家生意的人脉。

    想要吞掉艾家也好,想要另立门户也罢,手上有这个洋行,都能事半功倍,进退便宜

    京城,曹府。

    今年天气清冷,到二月末京城还下了两场大雪,三月才开始转暖。如今,四月过了一半,早晚还有点凉,还得穿厚比甲。

    内宅各院子,都换了窗纱,浅绿粉蓝的,看着就清爽。不过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也不过晌午日头足的时候,才敢开会儿窗户。

    虽说去年在昌平庄子过得悠哉,但是今年因曹颙不在家,李氏婆媳并没有打算出城去住。

    曹颖母子三月下旬回京,李氏因家中人少,就同兆佳氏说过,使人接了曹颖母子过来小住,倒是添了几分热闹。

    期间,初瑜回过几次娘家,侧福晋心思宽些,病也渐渐好了,开始张罗弘昕的亲事。

    这日,赶上国舅府太夫人殡礼,李氏同初瑜两个前往相送。

    这位老夫人是已故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嫡妻,孝懿皇后同九门提督隆科多之母,身份非同一般。

    对于自己这位舅母兼岳母,康熙虽没有亲自去吊祭,但是也格外重视,命德、宜二妃、诸位皇子去祭拜;发引时,又命皇子、福晋们及大臣侍卫等相送。

    可谓是哀荣至极,李氏同初瑜婆媳,跟在女眷里头,也陪了半日,才算送殡完毕,转回府来。

    说起这个佟家太夫人,也是高寿之人。

    今日丧事,也算喜丧。

    虽说曹家也有爵位,但是佟家是开国重臣,又连着出了两朝皇后,远非包衣出身的曹家能比的。因此,平素里两家往来也少。

    李氏婆媳今日过去,不过是全个礼数,倒没什么可哀思的。

    长生到底跟着侄子们读书,李氏怕他坐不住,觉得闷,同香草说过,让魏耀辉跟着一块就学。

    因早上起得早,有点乏,李氏就换下大衣裳,歪了一会。

    兆佳氏听说她回来了,带着媳妇过来,寻李氏打牌。

    这边才打了两圈,就有丫鬟来报,说是十六阿哥来。

    曹颙在时,十六阿哥常来的,也经常到兰院来给李氏请安。虽说是尊贵的皇子,倒是往来多了,李氏心中也将他当外甥看得多。

    曹颙出门这两个月,十六阿哥也时常打发人过来请安,送些外头没有的时鲜果子过来。不用说,这都是他“假公济私”,从内务府弄出来的。

    只是,现下曹颙不在,请十六阿哥进内宅就有些不妥当。李氏同兆佳氏说了两句,换了大衣裳,带着初瑜往前院客厅去了。

    兆佳氏撂下手中的牌,跟女儿抱怨道:“难得的好运气,这中间一断,怕是好运气就飞了。”

    曹颖笑道:“早上女儿看皇历了,今儿财神在北,正是母亲的位置。可见,今儿注定是母亲要银子的。”

    “真的?”兆佳氏带着几分欢喜道:“怨不得这么顺手,要什么来什么?”

    想着李氏封着夫人诰命,儿媳妇又是和硕格格,往来应酬的都是宗亲权贵,自己又算什么?兆佳氏突然觉得索然无味。

    同样是守寡之人,别人见了李氏,谁敢怠慢;又有几个晓得她兆佳氏是谁?

    “十六阿哥也忒殷勤了吧?颙哥儿不在,还有老四、小五,也轮不到他操心这边府里。”兆佳氏带着些许不忿说道。

    曹颖听了,忙道:“谁不晓得十六爷同颙弟是多年的情分,又是伯娘的外甥,好好的疏远了,才叫人奇怪。”

    “什么外甥?不过是挂个名儿。王嫔娘娘是李家舅爷的表妹不假,同你伯娘却是没有血亲的。”说到这里,她撇了撇嘴:“这叫什么世道?论起来,你伯娘家才是李家嫡传,苏州李舅爷家不过是李家假子之后,如今也端起来的。同孙家一样,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势利小人,什么玩意儿?”

    她说得痛快,曹颖却不好说什么,旁边还有丫鬟婆子看着。

    见女儿不接话,兆佳氏也觉得没意思,抿了抿鬓角,道:“如今天长了,也不好整日闷在家里,改日寻个好日子,咱们去你妹子家逛逛”

    前院,客厅。

    十六阿哥想来是从佟家过来,穿着一身素服。这些日子,他一直惦记过来看看,但是忙着圣驾出京的各种琐事,始终没功夫出宫。

    今日,还是去佟太夫人出殡,他奉旨随着各位皇子送这位名义上的“外祖母”,才得以放下手中差事。

    今年随扈的名单已经定下,十六阿哥就在其中。

    想着曹颙出京前所托,他就有些不放心,所以今儿送殡回来后,就到曹府来看看。

    这宾主见过,上了茶水,坐下说话。

    听说十六阿哥要随扈,王嫔也跟着出京,李氏道:“上个月我家大姑娘从杭州回来,带了不少薄荷油同玫瑰露。塞外蚊虫多,用这个正好。前几日还想着什么时候,孝敬给娘娘,可巧今儿十六爷来了,带回去正好”

    安定门内,雍亲王府,书房。

    四阿哥的脸色,却有些不好看。

    因他是孝懿皇后养子,同佟太夫人倒是真有几分祖孙之情。不过,他的心情并不是送殡难过,而是想到舅舅隆科多。

    三年丁忧,皇父会夺情么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第八百六十七章 失礼() 
    第八百六十七章失礼

    这日,畅春园外,彩旗招招。

    王公贝勒、文武百官齐聚畅春园外,恭送圣驾出京。随从皇子中,像三阿哥、九阿哥、十五阿哥、十六阿哥这几个是经常在御前的,除此之外,还有“休养”多年的十阿哥,十五岁的二十阿哥,还有头一次出现在朝臣百官面前的二十一阿哥、二十二阿哥。

    这两位小阿哥,都是康熙五十年出生,今年才十岁。前者是熙贵人陈氏所出,后者是谨贵人色赫图氏所出。

    除了随扈皇子阿哥,留在京城的几位阿哥也都到了畅春园。其中,十三阿哥同十七阿哥两位,都是“养病”许久的阿哥,如今虽“大病初愈”,看着也有几分清减。

    其他成年皇子,多已封爵,都是按品级装扮。十三阿哥年过而立,却同其他小皇子一般,穿着宝蓝色皇子服侍,倒也引得不少人侧目。

    十三阿哥只做未见,脸上露出几许淡然。十七阿哥向来同他关系亲近,带着宫里的几位小阿哥,同十三阿哥见礼说话。

    天可怜见,那三位未成年的小阿哥,只有二十阿哥在 “一废太子”前,还是两、三岁时见过自己这位十三哥,可是那时候还不记事。像二十一阿哥、二十二阿哥这两个小的,还是头一次同自己这位哥哥见面。

    若是寻常百姓人家,十来岁还是孩子;宫里出来的,十岁就不算小了。

    两位小皇子,看着眼前这面容消瘦的中年皇兄,实无法同传说中那个最受皇父宠爱的“拼命十三郎”等同起来。

    二十一阿哥尚好,清秀的小脸上,露出几分乖巧,恭恭敬敬地听十三阿哥同十七阿哥说话;二十二阿哥虽到底小半岁,望向十三阿哥,眼中就露出些许古怪。

    之前就算听人偶尔提及这个“十三哥”,也是语焉不详,“圈”什么的,如今怎么在这里?

    再说,既是“十三哥”,那不是应同“十四哥”差不多大么,为何瞧着比五哥、七哥还老?

    小孩子只是没掩饰好自己的好奇,倒也没什么恶意。

    落到旁边过来的四阿哥眼中,眼底却生出些许怒意。他只当二十二阿哥品行不良,小小年纪就看人势利,心中添了几分不喜。

    这会儿功夫,十三阿哥与十七阿哥都瞧见四阿哥,忙住了声,转过身来,兄弟见过。

    四阿哥素来不爱笑,看着严厉,几位小阿哥都战战兢兢的,恭敬行礼。

    四阿哥从二十阿哥同二十二阿哥脸上扫过,最后落在二十一阿哥脸上,淡淡地问了几句这次随扈谁人跟着、预备没预备小马乘骑之类的话。

    二十一阿哥口齿伶俐,一一答了,声音脆脆的。

    四阿哥脸上越发温和,几位阿哥心中都道难得,二十二阿哥更是大起胆子,讨好地叫了几声“四哥”,主动掺合了两句。

    四阿哥笑着应了,心里对这个小兄弟的教养颇有微词,已经是将养育二十二阿哥的宣妃怪罪上;反之,因二十一阿哥应对得体的缘故,对于和妃印象颇佳。

    这两个小皇子生母品级都不高,所以分别养在宣妃与和妃宫里。

    远远地传来礼乐声,十六阿哥带着两个小太监过来,接了几位小皇子归队。

    随着礼乐声渐近,皇帝升辇,带着随扈宗室、文武大员,浩浩荡荡地离开畅春园

    众人皆跪送,等到辇车远远地看不见了,才有执礼太监操着公鸭嗓叫起。

    庄亲王博果铎到底上了年纪,跪了这一会儿,腿脚就有些麻,嘴里“哼哼”不停,由两个小太监扶起。

    宗室诸王中,他年岁最大,辈分最高,大家少不得都停了脚步,等他先行。诸位王爷贝勒都止步,那些来送行的文武大臣自然更是都不好先动。

    博果铎却是不着急走,扶着小太监的手,晃晃悠悠地走到十三阿哥面前停下,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哎呦,莫不是眼花,这不是十三阿哥么?这是病好利索了?也是,养了十几年了,小伙子都要养成老头儿,再不好啊,怕是就咳怪不得皇上惦记你这个宝贝阿哥,我们这些老不死的,也当给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